03.07 2020年,涨工资,有点难

2020年,涨工资,有点难

星期五下班的时候,我听到地铁里一位大姐在和她家人或是闺蜜吐槽,说老板很不好意思地跟她说“这两个月的工资给不了那么多,要打折,希望她理解”。

看样子大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斜靠在车厢上显得较为轻松,表情并没有那么沮丧。

其实,这位大姐的遭遇不会是个例,今年的职场人将普遍面临相同的情况。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了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远超过我们的预计,再加上这两年经济下行、外部环境恶化,企业的生存压力很大。

为了应对,很多公司便开启了裁员减薪计划,比如汽车龙头奔驰计划在国内裁员800多人,还有上汽集团和威马汽车接连宣布的裁员减薪。

所以,今年要是还有公司承诺给员工涨工资,那绝对要算是良心企业了。

01

我们在前面一篇文章中说奔驰因为无法按时开工,日损4亿元,不得不向政府求救。但其实就算奔驰开工了,也不会有多少客户冒险跑去看车、订车的。

从乘联会公布的2月份的销售数据来看,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较19年下降近100%,整体相比下降80%。也就是说,假如去年2月份卖5万辆,今年这个月最多一万。

2020年,涨工资,有点难

而实际的情况更为冰冷一些,一些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都算是好的,很多只是去年同期的零头。

前天,上汽集团发布了2月份销量数据,旗下所有品牌中销量最高的是上汽大众,只有7435台,而去年是90025台。整个集团2月份的和是32260台,去年则是328265台,只有十分之一。

按每辆车8万的均价来算,这个月上汽一共损失236亿元。

2020年,涨工资,有点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汽不得不宣布一项减薪计划:旗下的大通汽车绩效奖金下调最多57%,而另一下属公司汇众汽车所有员工税前工资将下调22.2%。

不管是哪一项,都能让人大喊肉痛。但没办法,在生存面前,一切都得靠后。

当然也可以考虑跳槽,但不用想,其他的公司并没有好多少。

整体销售环境的冰封,影响的是行业里的每一个人。

02

这段时间,职场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跟公司共进退,真正惨的是今年等待进入职场的毕业生们,因为他们似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今年共有毕业生890年,是历年最多的一年。以前,一些人总是自嘲说,自己毕业即失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现在,这句话可能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都适用了。

一位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在网上留言说,去年秋招的时候还有几家公司在零星招人,当时认为过了年情况总会好转的。结果呢,很多公司今年直接取消了春招。

也不止是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也大抵如此。BOSS直聘就统计了疫情发生后吸收应届生的岗位需求变化,除了客服、房产是正增长,其他的大部分岗位已经不考虑新招员工了。

2020年,涨工资,有点难

如果真的是几百万人毕业即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那会导致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人总要把精力放在某件事上,不是工作,那就会寻找其他的事情把精力耗掉。

所以,为了缓解这种难题,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包括:

1.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

2.开启新一轮34万亿的经济刺激措施

只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渴得嗷嗷叫的毕业生们。

03

03年SARS和08年的次贷危机,我都还在学校,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惊心动魄。

但那两次却让整个中国社会的心跳增加了一倍。

一个让中国的GDP减少1.3%,另一个则几乎让所有外企都停止招聘,当年的毕业生几乎面临和现在一样的状况。

很多人喊着“要完要完”,但现在回头看,那两场危机也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太大影响,就像夏天里总会有一两场暴风雨一样,来的时候很吓人但走得也很快。

最重要的是在暴风雨来之前,把自己的门框修好。

门框就是整个社会的基本面,决定了疫情的最终结果。人们信心高昂、井然有序,也有足够科学技术能力,那自然能够快速战胜疫情。

对于我们自己,道理也是一样的,不断踏实的护城河就是个人的基本面。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内,如果公司的状况不好,真的不用太执着于短期的得失。保持实力,不要乱花钱,冰封期很快就会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