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手捧侄子遺骨寫下的悲痛之書

一篇祭文背後的英雄壯歌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50歲時書。計25行,共230字。

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特色盤點

相信不知道其中奧妙的看官

第一眼瞧見這篇歪歪扭扭

塗塗改改的文字後也在懷疑

這看似雜亂無章的書法

憑什麼成了為歷代文人

津津樂道的天下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悲情所至筆凝噎,無心作書化血淚。

要說這第二行書的最大亮點,

那便是用情至深了。

可以說一個“情”字,讓所有的技法

都變得不再晦澀難解。

作為草稿的《祭侄文稿》,

全文共234字中,

就有30餘個塗抹過!

而塗塗畫畫的原因,

就是作書之時,

顏真卿早已被滿心的痛苦所淹沒,

全然少了平日的淡然謹慎。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塗抹之中現真情

顏真卿當時

面對的是已故的侄兒,

面對的是思念之情與抑憤的心緒,

本沒有作為經典傳世之作的心態。

文稿自然更大程度地流露出了,

書寫時的情感狀態

——率性而隨意。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就和第一行書《蘭亭序》相比,

雖都是情至之筆,

但《蘭亭序》起碼還有

一個較為清晰的構想與目的,

雖書寫時有輕鬆之感,

但寫集序的心態相對要嚴肅拘束一些,

而《祭侄文稿》來得

絕對是真切恣睢。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落筆之時季明俊朗的

容顏似乎還歷歷在目。

在顏真卿眼中

侄子是宗廟中的重器,

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樹。

可回到現實

這正處風華正茂的孩子,

卻懷著未完成的抱負,

永遠地辭別了人世。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宗廟瑚璉,階庭蘭玉”細節圖

“宗廟瑚璉,階庭蘭玉”,

在這句貌似平靜美好的句子裡,

我們彷彿遠遠地看到了

重器的碎裂、香草的枯竭、仙樹的死去,

一系列今非昔比的變動,

都向針尖一樣,

一遍一遍碾過顏真卿的心骨。

含著血淚的他,

無處抒發此刻的大悲,

唯有眉頭緊鎖、磨墨下筆,

寫下了心中的萬般況味。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細節圖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

是一種綿綿的回憶。

尚未達到感情最高潮、

衝突最激烈的階段,

有這樣文字背景,

行文滿是激越中的平穩之態。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細節圖

這一段直接寫出了

季明父子的功績與犧牲。

“兇威大蹙”是顏氏父子的赫赫戰功,

“父陷子死”則是他們慘遭殺害的悲壯結局。

親兄長與親侄子的慘死、

切膚之痛與對叛軍的切齒之恨,

使這六行“殊鬱怒”:

感情的衝突達到高潮。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寫到“首櫬”兩字時,

前後左右寫了又改,改了又寫,

彷彿置身於情感旋風之中。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嗚呼哀哉,尚饗”細節圖

“嗚呼哀哉,尚饗!”

如此收尾,

飽含了對親友的追悼與哀思,

前三字連綿而出,

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

文中談到尋得,

季明死骸時,僅剩首級。

而史傳他僅尋得杲卿的

一足及頭髮數縷,

可見當時作者是懷著多大的

沉痛切骨才哽咽寫出如此

直抒悲慟、撼天動地之作。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沉痛和鬱怒是兩種不同的情緒,

前者低迴、後者高昂,

前者壓抑、後者噴發;

如此沉痛,後人讀來更是感同身受。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行文在字形書寫上,

最大程度地順應了

情感的起伏、筆勢的流轉,

所以當我們面對

顏氏一紙肺腑真言時,

在字內空間分割

與字外空間的變化中,

不難發現他在長短、粗細、

收放之間的轉換,

幾乎都是因情而起,為情所收,

字裡行間全然是

情感的湧動與流露。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可以說其存在的真實空間,

早已突破了文章與書法本身

渴澀生動的墨法

凝匯了一種紙張

本難以承載卻奇蹟般

包容了的厚重之感。

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

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

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一致。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雖然此作與我們相隔千年,

但人們對於親情的理解,

卻從未改變過,

若你也曾體會過類似的痛楚,

你也一定能淌過時間的河流,

見到不一樣的書法大家顏真卿!

釋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欣賞

顏真卿《祭侄文稿》

行草

縱28.2釐米 橫72.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歪扭塗改,它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