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巨野教案怎么一回事?

青涩人生很苦恼


巨野县位于山东菏泽,当时隶属鲁西南的曹州府,因此巨野教案也称曹州教案。巨野教案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反对洋教斗争的典型事件,曾经轰动全国。因为民教斗争,教堂神甫被杀,德国侵略者逼迫曹州官府严惩凶手,使巨野的劳苦大众被错捕,错杀数十人。

曹州府的郸城东刘庄有一位叫刘德运的贫苦农民,他有一身好的拳脚功夫,也会一门接骨熬药的医术,在巨野一带行医,养家糊口。刘德运收了一位名叫魏百溪的徒弟,从此扩大行医范围,为了生计,他们也做一些拦截钱财的勾当,但是从未为难和他们一样的穷苦百姓。几年后两人积攒了一些钱财,刘德运回乡务农,但是魏百溪却难改恶习,仍然游手好闲。刘德运看在曾经师徒的面子上资助过魏百溪,并劝其安分做人,魏百溪在刘德运的身上要不到钱,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魏百溪向衙门揭发刘德运曾经拦路抢劫,当过土匪。县令下令去抓人,刘德运夫妇走亲戚当口未归,在家里的女儿却被毒打。刘德运认为官府欺人,洋人霸道,不杀难以解心头之恨,便在1897年11月日夜袭天主教堂。当天教堂里有阳谷县神甫能方济、郓城神甫韩加理略,二人去兖州参加瞻礼,路过教堂借宿,而张庄的神甫薛天资在后门。刘德运等人手持利器杀死了两个神甫,薛天资在惊乱中躲到阴沟里才免于一死。

事件发生后,山东巡抚和曹州知府很多人被革职查办,德国侵略者以此为由,不仅让清政府赔偿,还强行租借了胶州湾。巨野教案充分反映了穷苦百姓和外国侵略者传教士之间多年的积怨,它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件,巨野教案和大足教案、冠县教案,揭开了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虾吃


这个问题很复杂,真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首先亮明一个观点,既“巨野教案”虽是德国侵占胶州湾的导火索,但即是没发生“巨野教案”,德国也会找别的借口侵占胶州湾。

先简单说一下,“巨野教案”过程也没什么好说的,大概就是民教冲突引发,一伙人趁月黑风高潜入巨野磨盘张庄教堂意欲行窃,不料遭遇抵抗而临时行凶。于是杀死了在此借住的能、韩二教士,张庄教堂神父薛田资逃遁。此教案使升任川督的山东巡抚李秉衡免职并用不启用,德国租借胶州湾,赔了些银子,允许德国在兖州及其他地方建教堂。

逃走的薛田资后来调至日照,引发了日照教案。

————————————————(以下内容为二次更新)

1897年11月1日,在今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磨盘张庄,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事件”,据清宫档案记载,是日夜,巨野县及嘉祥县的惠朝现、雷协身、萧盛业、姜三绿、张允等二、三十人手持刀枪闯进位于磨盘张庄的天主教堂,将在此借宿的韩理、能方济两位神父当场杀死,之后,德国悍然出兵胶州湾,侵占了青岛等地,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掀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并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反帝反洋教运动。

近代以来,有关“巨野教案事件”到底谁才是真凶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刀会匪的行凶,是受德方的贿买”。这种观点见著于中华民国时期福建著名教师王文杰所著的《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一书,不过王文杰最后所下的定论则是“确否很难断定”。

1959年,刚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骆承烈先生写了《从“巨野教案”到山东义和团》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巨野教案”真凶为刘德玉、侯七一说,并将此次杀死天主教神父事件上升为劳动人民自发自觉的反帝反洋教运动。后来,巨野县委便延续了这个论调,巨野县政协于1985年出版了《巨野教案调查记》一书,认定杀死传教士的就是刘德润——即骆承烈先生笔下的刘德玉,另外还有奚老五、奚金兰、奚效方、奚际春、侯七、王昆仑、曹传清、曹作明等人。这份名单,与清宫档案中的真凶名单完全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清宫档案的记录中有嘉祥人雷协身和萧盛业的身影,而在巨野政协给出的这份名单里,全部是巨野县人氏。言外之意即是,“巨野教案”事件是一次在巨野土地上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反帝反洋教事件,怎么可能会有高觉悟的嘉祥人参与?

在清宫档案的记录里,“巨野教案事件”是一次强盗意欲行劫,却突遇抵抗临时用强起意杀人的事件;而在巨野政协文史委员会的调查里,“巨野教案事件”则是一次人民群众对抗帝国主义,自发组织起来的一次反帝反洋教事件。在民国九年出版的《巨野县志》里,“巨野教案事件”只记录为一句话,“盗杀德意志二教士”,再结合王文杰教授《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一书,这说明民国之前,关于“巨野教案事件”,社会上普遍认可巨野县知县许廷瑞所下的“盗杀”结论。说巨野教案事件是一次反帝反封建反洋教运动,只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兴起,很难说这其中没有宣传需要或者政治意义。

事实上,之所以发生“巨野教案事件”真凶之争,与当时扑朔迷离的谈判过程有很大关系,其中包括德国公使海靖给清政府的照会文、张汝梅给李秉衡的电报文、李秉衡给朝廷的奏折以及磨盘张庄神父薛田资的著作等,也正是史料记载中存在隐隐约约的疑点,才使得后世对“巨野教案”事件真凶破费猜测。

以上本人提到的所有史料,我都细致地读过、研究过,并将这些史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地鉴别,有兴趣地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以前在头条发表的文章,也可以与我联系共同商榷。


读史梨树下


教案是晚清社会一道特殊而无奈的风景,从1856年到1899年的43年间,共发生重大教案700多起,把朝廷弄得焦头烂额。

山东的巨野教案(外文名:Juye Massacre)发生于1897年,与1898年爆发的“重庆大足教案”、“山东冠县教案”,在历史上并称为揭开义和团运动序幕的三大教案。巨野教案发生与谣言(如催生折割、西人掠食小儿)、传教士在地方的跋扈和民间信仰不同息息相关。地方官府惧怕洋教士而不作为,也是催化因素。当时巨野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

洋教士,丧天良,害天理,天诛地灭,天才有眼;狗贪官,结地痞,刮地皮,地瘠民贫,地都不毛。 巨野教案之后,山东完全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正如当时日本《外交时报》所称:

华政府于山东一举一动,皆受德人指使,似满洲之实权归俄人掌握。彼山东之实权,亦将归诸德人矣。巨野地处鲁西南大平原腹地,位于菏泽东部,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民间信仰与社会团体颇为发达,如大刀会、梅花拳等盛行。列强在山东的争夺利权激化了与民众的矛盾。加上清政府放纵洋教士,压制民间力量,矛盾愈演愈烈。

光绪十六年(1890)之后,德国夺得法国在山东传教的护教权后,开始在山东积极进行传教活动。磨盘张家庄教堂德国天主教神父薛田资(1869―1928),横行乡里,借端讹诈,霸占田产,包揽词讼,强奸、骗卖妇女,激怒了当地群众。不仅如此,薛氏在当地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平民,激起极大公愤。清廷的官员在巨野对传教士及其教徒百般庇护,导致德国来华传教士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清朝官吏畏之如虎,敬若上帝,是非混淆,百般袒护。百姓们饮恨吞声,积怨痛恨,遂至一发而不可制,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

1897年11月1日夜,阴云密布。巨野县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和红缨枪的人,闯进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偶尔来巨野的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能、韩二人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圣瞻礼",路此天晚而宿。

而罪魁祸首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暂住,故此韩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资听到动静后,发现情况不妙,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11月6日德皇得到消息。

1897年11月13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2天,德政府派军舰多艘,“开士”号、“晚蔡司”号、“康茂冷”号侵入青岛,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同时要求清廷惩办了山东巡抚李秉衡、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镇台万德力、巨野知县许廷瑞等近十名地方官;赔银20万两,并在巨野、济宁、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传教士防护住所。而其他列强援例效尤,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为缩小事态,给洋人一个交代,故意歪曲事实,把巨野教案定性为: 奸民“起意行窃”、“强盗杀人”——实际上晚清大部分教案皆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