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漢武帝殺了“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非殺不可呢?

曾傳新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死於漢武帝之手的冤鬼達十幾萬。



漢武帝所殺之人90%是無辜冤死,如殺公孫賀、太子、皇后和長公主。

9%是為推卸責任,栽贓嫁禍。如殺江充、張湯、劉屈氂。

唯獨殺馬恢,漢武帝是賞罰分明,馬恢死的不冤。

是馬恢建議,改變與匈奴的和親政策。也是馬恢參與制訂了馬邑之圍的計劃。

馬恢制訂的計劃有疏漏,不嚴密。再加上被匈奴抓的小吏是慫包,洩露了計劃。在這一點上,馬恢有過錯,但罪不至死。

匈奴單于得知幾十萬大軍埋伏於馬邑附近,欲全殲匈奴後。倉皇逃跑。

此時,馬恢麾下有三萬大軍,任務是斷匈奴輜重,並切斷匈奴退路。但馬恢卻畏戰,匈奴逃脫置之不理。

馬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萬人,而匈奴有十幾萬大軍。貿然出擊是以卵擊石。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匈奴單于得知漢軍有幾十萬伏兵,是倉皇逃跑的,心中恐懼,戰鬥意志肯定不高。

李廣四千騎遇到匈奴左賢王四萬騎。也沒逃跑,而是圓陣禦敵。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李廣連續以射殺匈奴數位副將,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抵擋住了匈奴的進攻,並盼到張騫的援軍。



李陵帥數千步兵。迎戰匈奴八萬騎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斬殺數倍於己的敵人。

馬恢帥的是三萬大軍,去截擊五倍於己倉皇逃竄的敵人。最重要的,並非孤軍奮戰。李廣、公孫賀等援軍近在咫尺。匈奴必定慘敗。

說到底,是馬恢畏戰。如果他有李廣一半的亮劍精神。馬邑之圍,匈奴必定被全殲。(軍事常識:消滅敵人80%以上,就是全殲)

調動幾十萬大軍,要花多少錢糧。不是過家家玩遊戲。因你一人畏戰,喪失戰機,功敗垂成。馬恢之死,當其罪也。


楊朱學派


漢武帝殺王恢,就是找個背黑鍋的。

漢武帝上臺後,民富國強,對匈奴開戰的呼聲越來越高了。在朝廷大員中,主戰派的領袖是大行令王恢。他強烈反對與匈奴的和親政策,並提議出兵攻打匈奴。王恢的主張,得到了朝野很多志士的支持。其中有一名愛國志士,名為聶壹,把自己的戰略設想彙報給主戰派領袖王恢,核心是:誘敵深入,集中重兵設伏,一戰平匈奴。

王恢對聶壹的計劃大為讚賞,上報給漢武帝。鑑於與匈奴全面開戰事關重大,漢武帝採取了謹慎的原則,召集公卿公議,商議此事。會議焦點集中在主戰派領袖王恢與主和派領袖韓安國兩人身上。

韓安國力主與匈奴延續和親政策。他認為:漢高帝劉邦與匈奴和親,以天下為重,漢、匈兩國在高皇帝、呂后、文帝以及景帝時獲得長期和平,不宜貿然破壞。

王恢反駁道:漢高帝時,國家初創,想讓經戰亂的人民得以休生養息。如今漢匈邊境,警報不斷,士兵死傷慘重,柩車相望,人民流離失所,哪裡是真的和平呢?

兩人你來我往展開大辯論,最後王恢把他的計劃亮了出來:匈奴單于貪得無厭,正好可以利以誘之,使之深入。我則挑選精兵強將,埋伏於險要之地,待匈奴單于落入羅網,則包圍分割,全殲敵軍,生擒單于。

王恢的計劃得到了好大喜功的年輕皇帝的支持。根據這個計劃,漢軍將動員超過三十萬人的兵力,在馬邑設伏,希望以此一舉殲滅匈奴的主力,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垮北方勁敵的軍事力量。馬邑伏擊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將匈奴主力成功引誘到既定的戰場。這個誘敵的計劃,王恢交給了馬邑志士聶壹。

聶壹是漢武帝時代最成功的間諜之一,他假扮成一名逃亡者,亡入匈奴。聶壹見到了軍臣單于,對他說:“我能殺掉馬邑縣的縣令與縣丞,獻城歸降,單于只要出兵接應,必可盡獲城內的財物。”有利可圖,軍臣單于十分高興,答應聶壹,只要他能殺死馬邑縣令,控制馬邑城,匈奴必定出兵接應。

一切計劃都按事先安排好的進行。聶壹返回馬邑後,殺死了兩名關押在牢獄中的死囚,詐稱是縣令、縣丞,並將兩顆頭顱掛在城門上,向軍臣單于謊報:“馬邑官吏已被殺死,請儘快出兵。”軍臣單于信以為真,當即率十餘萬精銳騎兵,穿越邊塞,直奔馬邑。

這時,漢軍已經佈下天羅地網。漢軍的設伏兵力為五個兵團,分別由護軍將軍韓安國、材官將軍李息、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將屯將軍王恢指揮,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只要匈奴人一進入到包圍圈內,五大兵團將從四面八方合圍,屆時匈奴人插翼難逃。

這個軍事計劃非常高明,立足打大殲滅戰,如果能實現作戰的目標,將從根本上改變漢匈兩國的兵力對比。可惜的是,這個看似無懈可擊的計劃,竟然存在一個小小的漏洞,而正是這個漏洞,使得王恢的心血,最後付諸東流。

匈奴大軍一路挺進,距離馬邑不到百里了。軍臣單于發覺不對勁,一路上只看到成群的牛羊,卻看不到牧民的影子。以遊牧為生的匈奴人對此怎能不生疑心?既然有牛羊,必定會有放牧牛羊的人,可是人呢?

為了嚴守軍事秘密,馬邑附近的居民全部被轉移,卻沒有來得及轉移牛羊,所以匈奴軍隊所到之處,只有牛羊,沒有牧人。漢軍的密謀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破綻。

謹慎小心的軍臣單于滿腹狐疑,他下令暫停進軍,並派出一支小分隊,到四周進行武力搜索。匈奴人發現了一處漢軍的亭堡(漢代的碉堡),便發動猛攻。亭堡的守軍抵擋不住,繳械投降。亭堡指揮官為了保命,把漢軍的圍殲計劃和盤托出。

匈奴軍隊在即將鑽入漢軍口袋的前一刻,懸崖勒馬,緊急後撤,一路撤回長城以北。漢軍發現軍臣單于逃走,知道圍殲計劃失敗了,傾巢而出,追擊匈奴人,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這場旨在消滅匈奴有生力量的馬邑伏擊戰,最終無果而終。這個結果,讓支持主戰的漢武帝大丟面子,傾國家之兵,居然顆爛無收。漢武帝下不了臺,必須要有人擦屁股,背黑鍋。這個人,非王恢莫屬。王恢既是主戰派領袖,又是馬邑伏擊戰的總負責人,你不背鍋誰背?

王恢被捕入獄,最後選擇了自殺。


君山話史


《資治通鑑》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之。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


從漢武帝說的這段話中,不難看出王恢為什麼要死!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反對與匈奴和親,他主戰,並提出一大計謀,用計謀引誘匈奴兵深入馬邑城(今山西朔縣),設伏兵圍殲之。


漢武帝採納了王恢建議,派兵三十萬,分別由將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護軍將軍韓安國。五將歸韓安國統帥,並暗暗進入馬邑城地區埋伏了起來,其中王恢、李息、李廣三部從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出兵,主要攻擊單于的輜重後勤部隊。

戰前,先由聶翁壹逃入匈奴當間諜,誆騙單于說:他能斬殺馬邑城的官吏,獻城投降。而聶翁壹回到馬邑城把幾個囚徒殺了,砍下頭來掛於城門之上,告訴單于守城的主要官員已被他斬殺,可速來馬邑接管馬邑城,單于中計,真的統率十萬騎兵浩浩蕩蕩地入侵武州塞(縣名,今山西左雲),可惜漢方偽裝失真,單于領兵一路搶劫到離馬邑城僅一百里,但見成群牛羊,沒見到放牧人,心中大疑,遂攻打雁門衛所,捉拿武州尉吏拷問之,問出了此戰役的實情:引敵深入,設伏圍殲的計謀。單于大驚,速令全軍火速退兵,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可是,這時的王恢如果馬上追擊單于的後勤部隊,可以大獲勝利,起碼可以斬殺部分匈奴的輜重部隊,收到局部的勝利,但是王恢懼戰,為保存自己部隊三萬精兵不受損傷,不發一兵一卒,坐失戰爭良機。


漢武帝十分震怒,認為大失顏面,在國人面前不好交代,想要殺王恢以謝國人。一句話,把此次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王恢:

一,戰略計謀是你提的,我言聽計從。

二,集五將軍將三十萬兵力,無功而返。

三,你王恢如果趁單于退兵的混亂之際,擊打他的後勤部隊,肯定能獲得小小的勝利,為這次戰略失敗撈回一點面子。

四,這次戰爭,不但損失巨大財物,且漢朝面子裡子全盤輸盡。

漢武帝所以說出了:“…今不誅恢,何以謝天下”。王恢自知理虧,負有戰爭的主要責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逐飲劍自殺以謝天下。


老蛇正宗


我們來看看“馬邑之圍“的具體經過,就能明白漢武帝非殺王恢不可了。公元前134年,匈奴單于向漢武帝請求和親,漢武帝就召集群臣商議,時任大行令(大鴻臚)的王恢建議拒絕和親。

他認為,雖然之前漢朝和匈奴和親,但是匈奴老是不守約,經常派兵侵犯邊界的百姓,我們應該打一下匈奴,讓他們知道大漢的厲害。

御史大夫韓安國認為,現在匈奴還很強大,不合適與匈奴開戰,應該繼續和匈奴和親,很多大臣也贊同韓安國的想法,漢武帝最後決定和親。


公元前133年,馬邑有個商人叫做聶壹(張遼的祖先)找到了王恢,他對王恢說,匈奴老是侵犯邊境,總不是辦法,我們可以趁與他們和親,把他們引過來,我們設個埋伏,肯定能大敗他們。

王恢就問聶壹有什麼辦法,聶壹說:我與匈奴做生意,他們都認識我,我可以跟匈奴單于說,我幫他們拿下馬邑,匈奴單于肯定心動,到時候我們大軍就埋伏在馬邑的附近,肯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王恢也覺得聶壹的計劃可行,就向漢武帝報告,雖然韓安國還是反對,還有很多大臣也反對,但是漢武帝早就想打匈奴了,看到有這個機會,就決定打匈奴一下。

六月,漢武帝命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率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邊上的山谷,而王恢與李息率三萬從代郡出發,打算從側翼襲擊匈奴的部隊,斷他們的後路。

聶壹見到了單于,他對單于說,他能帶著幾百人,前往馬邑,殺掉馬邑令,那麼馬邑的所有東西就屬於單于的了,但是又擔心漢軍會來攻打,希望匈奴率大軍前往。單于也心動了,就率十萬大軍跟著聶壹前往馬邑。

聶壹先進入馬邑,殺了一個死囚,假裝是馬邑令,並將他的首級掛在馬邑城頭上。單于在離馬邑還有一百里的地方,他發現草地上有一些牲畜,但是沒有人放牧,心中有所懷疑。匈奴打下了一個邊防的小亭,抓到了一個雁門尉史。

雁門尉史把漢軍的計劃全部說出來了,單于一聽先是一驚,後是一喜,就趕緊撤軍了。而王恢的三萬兵已出了代郡,聽說匈奴退兵了,他覺得自己的三萬大軍不是匈奴大軍的對手,也退了,韓安國他們在那邊等了幾天,才知道匈奴大軍已退。

漢武帝以王恢臨陣脫逃下獄,廷尉判王恢死刑,雖然王恢通過王太后向漢武帝求情,可以是漢武帝還是十分憤怒,最後王恢只能自盡謝罪。

漢武帝非殺王恢不可,原因也很顯然,那就是王恢臨陣脫逃了,如果每個將軍都覺得自己不是匈奴的對手就撤軍,那還怎麼打匈奴,殺王恢也是為了以儆效尤。

另外這次馬邑之圍,本來殲匈奴主力的好機會,可是因為一些小細節沒有成功,漢武帝心裡也氣,自然也要把這口氣撒在王恢身上了。


歷史簡單說


漢武帝為什麼定要殺王恢,主要原因是王恢誤了大事。

首先先說秦朝打匈奴為什麼能一戰定乾坤,除了統帥蒙恬指揮得當三軍用命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秦軍遇到了匈奴主力,也就是說秦軍一仗就打到了匈奴的七寸上,當時的匈奴總人口遠不如中原,能騎馬打仗的基本都是精壯男人,而在河套一戰英勇善戰的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大敗匈奴主力,匈奴死傷無數,這一戰匈奴就受不了了,因為死傷的都是精壯男人,這對匈奴影響非常大,因為人口少的匈奴經不起消耗,死一個男人就意味著他的老婆孩子無人管,而在弱幼強食草原那就可能活不下了,而河套一戰匈奴受到重創,大單于只能退回草原,再打下去匈奴男人就要打光了,所以這一戰秦軍打得非常漂亮。

而到了漢朝,匈奴也出了個英雄統一了匈奴各部,那就是冒頓大單于,當時劉邦都差點在白登山被俘,不得已只能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時期,那時漢朝國力恢復了俱備了反擊匈奴的實力,而這時王恢也提出了馬邑之謀,也就是把匈奴主力引到馬邑聚而殲之,這一計謀可以說非常好如能成功,那就等於是重現蒙恬河套之戰,當時漢武帝也是雄心勃勃,對馬邑之戰期望很深,可是王恢卻是臨場怯陣,在匈奴撤退時不敢攔截,設想一下如果王恢攔截了匈奴,那漢軍其餘各路大軍就會很快趕來聚殲匈奴主力,就算不能全殲匈奴人,至少也能讓匈奴損失過半,而當時大單于把草上的匈奴精壯男人差不多都帶出來了,只要一戰讓匈奴傷亡過半,那匈奴短時間內就沒實力在進犯中原了。

可就因為王恢一念之差,讓匈奴全身而退,這後果非常嚴重,從那以後漢匈大戰拉開帷幕,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也是匈奴人口消耗不起了才分出勝負,這要是馬邑一戰成功重創匈奴,那可能就不會有長達幾十年的大戰了。

所以說王恢誤了大事,漢武帝也因此恨透了王恢,王恢被斬一點不冤。




天宇的文史情懷


《馬邑之戰失敗,必須有人承擔責任,王恢難逃其責!》

“馬邑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戰略的轉折點,對匈奴的防守戰略,改變為對匈奴進攻戰略。漢朝以邊塞重鎮“馬邑”為誘餌,聚集漢軍主力30萬,試圖殲滅匈奴單于10萬騎兵。但是由於大行令王恢和間諜鉅商聶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馬邑之戰”行動洩密,導致包圍殲滅匈奴主力的戰役“功虧一簣”。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了,漢武帝全面掌控軍政大權,開始著手改變對匈奴的“防守戰略”。一個經常出入匈奴的漢族大商人聶壹,找到了當時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個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頭顱假冒“馬邑令”的頭顱,由聶壹向匈奴單于詐稱“馬邑反叛”,誘使單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馬邑”,漢朝埋伏重兵聚殲匈奴主力。

王恢和聶壹將計劃上報給漢武帝,漢武帝覺得計劃可行,著令王恢具體實施該計劃。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尉李廣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護軍將軍。各位領軍都隸屬韓安國,約定在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當匈奴單于率領10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奔向馬邑時,在馬邑城的外圍“只見牛羊不見人”,單于遂命人攻佔一個哨所,經過審訊後得知30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準備聚殲匈奴主力。單于隨即命令大軍後退,逃出了漢軍的包圍圈,“馬邑戰役”功敗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問題,漢朝馬邑方面“上自將軍、下到士兵”,全都知道這件事。

馬邑之戰失敗後,漢朝軍民上下沸騰,必須有人為這次巨大軍事行動失敗承擔責任。那麼,承擔責任的人選有三個,漢武帝、王恢、韓安國。漢武帝是漢朝的最高統帥,是“馬邑戰役”的決定組織者;王恢是這次戰役的具體策劃實施者;韓安國將軍是這次戰役的指揮者。

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都不能讓最高統帥漢武帝承擔責任。做為戰役的軍事總指揮韓安國,沒有明確的失誤和責任。

作為策劃人和具體實施者王恢,沒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責任的,在組織馬邑設伏的時候,除個別高級將領外,不應該讓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結果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導致馬邑假兵變出現反常現象,被匈奴人識破戰役意圖。王恢被漢武帝“正法”,聶壹下落不明。後來,三國名將張遼自稱是聶壹的後裔,為躲避“馬邑之戰”的罪責,不得不改姓為張。


冷清先生


漢武帝為什麼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首先大家要知道,漢武帝時王恢的本職工作是大行令,大行令是什麼官呢?

官名。中國古代朝廷掌管諸侯及少數民族事務。秦及漢初本名典客﹐西漢沿設,為九卿之一。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大鴻臚。

注意上面的解釋,王恢當時本身就是主管少數民族事務的主官,也就是說他本身工作就有輔佐漢武帝決定對外政策。

漢武帝時,大多數的朝臣都是附和韓安國,希望與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因為雖然經過了文景之治,但是漢朝的國力仍然不能稱得上是豐厚。更何況和親政策下,邊境平靜,百姓安樂,一旦開戰那麼除非漢與匈奴分出一個你死我活,不然不可能再次歸於和平。

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指的就是這個情況。

因此,漢武帝對於王恢的發動戰爭的提議是很猶豫的。要知道在公元前133年這個時間點,漢武帝登基不到十年,恩信初立,威望隆重的竇太后剛於公元前135年死了,竇家開始失勢;王太后上臺,田蚡擔任丞相;漢與匈奴剛剛和親;南方的叛亂已被平定,精兵北調防禦匈奴。

此時,如果一轉文景之時的和親政策,對匈奴全面開戰。那麼對於漢武帝的威信、國家的財力、軍民的生活、乃至漢朝的興衰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最主要的麻煩在於,漢朝在戰略上並沒有做好整體的動員。

然而,儘管漢武帝堵上了自己的威信甚至國運,但當運氣不好被匈奴識破計謀的時候,馬邑之圍的謀主王恢竟然避陣放走了匈奴。。。。放走了。。。

所以在歷史上,是這麼記載漢武帝的想法的:王恢你老小子一直鼓動我對匈奴全面開戰,結果我耗費大量錢糧讓你帶兵去堵匈奴,你竟然連匈奴的輜重部隊都不敢打。今天不殺了你,我沒法對天下人交待啊!

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

所以,王恢必須死,不死就沒人為漢朝戰略上的失誤承擔責任了,那麼一些逞口舌之利的小人豈不是高興了!反正嘴皮子耍的飛起,真正幹事的時候就縮了,結果就是越來越沒人去幹活啦!


王斌兔斯基


謝謝“路口小路燈”的邀請。

我是探微閣主,歡迎各位關注,共同品評歷史、討論相關問題!

“馬邑之謀”,是漢匈關係的轉折點。

漢自文、景兩代的修生養息,至武帝時,國力充盈,加上武帝作為有為之主,自是不甘再行屈辱的和親政策。

漢與匈奴邊境遼闊,匈奴飄忽無定居,漢朝秋天農業豐收之日,亦是匈奴弓勁馬肥之時。

匈奴入塞為寇,攻者一點,防者千里。漢朝的形勢實利攻而不利守。

遂有“馬邑之謀”。

元光二年,雁門馬邑縣的豪強聶壹,通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言:“匈奴剛剛與漢和親結好,信任邊境吏民,可用財利引誘他們前來,漢軍預設伏兵襲擊,必定大破匈奴。”

武帝下問公卿討論,大行王恢力主攻,韓安國主勿攻。武帝最終聽從了王恢。

就此事本身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好計策。然而,在具體實施時,遇到了問題。

六月,漢武帝任命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李息為材官將軍,統率戰車、騎兵、步兵共三十多萬人暗中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約定等單于進入馬邑就揮軍出擊。

馬邑聶壹充當間諜,斬殺死刑囚犯,把他們的頭掛在馬邑城下,用來假冒縣令、縣丞,誘使單于入城。

然而,單于統率十萬騎兵走到距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時,見牲畜遍野,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感到奇怪。就派人攻打亭隧,俘虜了雁門郡尉史,威脅要殺掉他,這個尉史就告訴單于漢軍的埋伏。單于大吃一驚,於是領兵撤退。

邊塞守軍傳報單于已退,漢軍追到邊塞,估計追不上了,就全軍撤回。

而王恢指揮的軍隊,按計劃準備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聽說單于返回,軍隊很多,也不敢出擊。

事後武帝對王恢很惱怒。王恢說:“根據原來的計劃,約定引匈奴進入馬邑城,主力軍隊與單于交戰,而我率軍襲擊他們的後勤給養。現在單于未到馬邑就全軍撤回,三萬人攻打匈奴大軍,只能是自取其辱。我本知道撤兵回來是要殺頭的,但這樣卻保全了陛下的三萬將士。”

於是武帝把王恢交附廷尉,廷尉判決:“王恢避敵觀望,不敢出擊,判處斬首。”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賄,求他開脫罪名,田蚡不敢向武帝說,就對太后說:“王恢第一個提出了在馬邑誘殲匈奴主力的計劃,現在行動失敗而殺了王恢,這是等於為匈奴報了仇啊。”

太后把田蚡的話告訴了武帝。武帝說:“王恢是馬邑計劃的主謀,我聽從了他的建議,調集了天下幾十萬人馬,安排了這次行動。況且,即使捉不到單于,王恢的軍隊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仍然可以安慰將士們的心。如今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王恢得知了武帝的話,就自殺了。

實際上,王恢的計策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謀事不細。動用瞭如此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導致幾十萬人馬無功而返,武帝的憤怒可想而知。

而誘敵計劃的失敗,導致了漢朝不得不與匈奴正面對決。

更多歷史品評、討論,請關注頭條號– 探微閣主!


探微閣主


漢武帝16歲登基,一改文景帝求和的主張,積極備戰。公元前133年,馬邑(今山西朔州)有個與匈奴做貿易的大商聶壹,找到大行令王恢,建議由自己出面聯繫匈奴高層,借死囚頭顱代替馬邑縣令頭顱懸掛於城頭,假稱自己殺了馬邑縣令投誠,要把馬邑獻給匈奴。匈奴人貪婪,一定會來。漢軍只需埋伏四周,等匈奴大軍一到,就可關門打狗。

所以漢武帝朝會之上鮮明的表明了自己要主動攻打匈奴的態度。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堅決不同意,說匈奴不好打,打不得,打無用。因為匈奴是個遊牧民族,善於騎射,搶了物資就跑。我們是農耕文化,打他們找不著他們大本營;就算找到了我們也是疲憊之師;找到打贏了我們也不會去放牧。況且,頭年我們還剛和匈奴和了親,當初高祖劉邦也是這麼做的。

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堅持匈奴不守盟約,侵犯邊境,當年太祖劉邦之所以不打他們,是因為百姓經受常年征戰,不忍百姓再受苦,現在時機成熟,必須給匈奴迎頭一擊!

最後漢武帝採用了王恢的建議。派了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等將軍帥30萬兵馬埋伏於馬邑四周,王恢帥3萬兵馬襲擊匈奴輜重,靜等匈奴大軍進漢軍包圍圈。



匈奴的軍臣單于得了聶壹的信,率領10萬大軍來搶掠馬邑。半路俘虜了漢雁門尉史,魏史怕死,將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大驚後大喜,下令馬上撤退。最早得到單于撤退消息的是王恢,但他考慮自己的3萬人打匈奴10萬人,肯定要戰敗,所以畏戰不出。

漢武帝知道後大怒,把王恢收監。王恢花重金找了當時的丞相,也是漢武帝的親舅舅田蚡來說情。田蚡找了自己姐姐王太后,王太后找漢武帝說情,大意是殺了王恢正讓匈奴人看了笑話。

當時漢武帝登基也不久,先有竇太后把持朝堂,現在又有自己的母親王太后的掣肘,本來心裡就對王太后逆反。而且對於一個22歲的年輕皇帝來說,推翻前幾代皇帝的對外政策和多數大臣的建議,堅持來打這場戰,一無所獲,心中怒氣可想而知,所以拒絕了王太后的請求。王恢在獄中聽說此事,自盡而亡。

“馬邑之圍”的計謀如果能成功,確實是一場所費人力物力極少,但效果很好的戰役。可惜大事不秘,敗於一小小魏史之手。但是也是從這裡開始,漢匈再無和親的可能,正式拉開了漢匈大戰的序幕。


如是史社


簡單來說因為王恢的畏戰導致漢武帝精心計劃的馬邑之圍無功而返,為了殺一儆百,王恢不得不被迫自殺。

具體來說就是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有了和匈奴相抗衡的條件,而漢武帝當時正是年輕氣盛,渴望一掃屈辱,建立不休功業的年紀,這時王恢建議漢武帝趁著匈奴派遣使者前來求和親的時機,給予匈奴打擊。最終漢武帝聽從了王恢的建議,在馬邑城伏兵30萬靜待匈奴的到來。結果消息走漏,匈奴沒有進入伏擊圈,便撤退了。

而王恢作為進攻匈奴輜重的主力部隊,在聽聞匈奴撤退後,考慮到自己的3萬兵力也不是匈奴的對手,於是也自作主張的撤退了回來,最終一場精心策劃的伏擊戰,以夭折告終。

漢武帝得知後氣的要命,認為是王恢的臨陣脫逃才導致這場伏擊戰的無疾而終,於是讓人審判王恢的罪行,審議結果王恢畏敵觀望,應判處死刑。王恢則辯稱是為了給漢朝保存3萬精兵,另外他還賄賂田蚡以求漢武帝的寬恕,可惜漢武帝依舊不肯饒恕他。

在漢武帝看來,自己方準備那麼多錙銖,那麼多兵力,本以為可以揚眉吐氣,結果到好一點成果都沒有取得,為了防止再出現這種臨陣脫逃的情況,漢武帝決定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王恢必須死。

王恢作為這場戰役的發起者,最後又因他之過,導致馬邑之圍伏擊戰失敗,因此不論怎麼說他都有罪過,認清事實的王恢為了不被漢武帝處死只能選擇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