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都是二戰時美軍五星上將,他們誰更偉大?

夏後殷鑑


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都是二戰時期美國的五星上將。儘管兩人負責的戰區並不相同,但由於他們都在二戰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又來自同一個國家,因此,人們自然免不了要將他倆進行一番比較。

這兩位將軍,誰更偉大一些呢?

(艾森豪威爾舊照)

艾森豪威爾生於1890年,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

自1915年從西點軍校畢業後,艾森豪威爾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從事助理、參謀之類的工作。1933年艾森豪威爾曾被調到麥克阿瑟手下,跟隨了麥克阿瑟六年。

1939年從菲律賓回國後,艾森豪威爾僅僅是個中校軍銜,他的晉升之路看起來困難又漫長。如果沒有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艾森豪威爾恐怕終其一生都成不了上將,就更不用說總統了。

1941年是艾森豪威爾火箭躥升的一年。自年初被晉升為上校後,艾森豪威爾又憑藉著在軍事演習中的出色表現,晉升到了准將軍銜。同年年底,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到了二戰之中。

1942年初,在馬歇爾的幫助下,艾森豪威爾這位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將軍,被派往北非戰場,擔任登陸北非的盟軍總司令。此時的他,已經晉升到了中將軍銜。

起初,布魯克、蒙哥馬利等一干將領,都對這個菜鳥頗為不服。艾森豪威爾清楚,自己的帶兵經驗遠不如盟軍中一眾沙場老將。因此在北非戰場上,艾森豪威爾只是在大的戰略問題上與將領談論,他充分信任蒙哥馬利、巴頓等人,並且讓他們依照自己的戰術放手去打。最終在1943年5月,艾森豪威爾率領盟軍將法西斯勢力徹底趕出了非洲。

僅僅一個月之後,艾森豪威爾又發動了西西里島戰役。盟軍最初將登陸時間定在7月9日。但由於受到天氣影響,不少將領主張將登陸時間順延。不過,艾森豪威爾卻在此時展露了優秀的戰略視野。他堅定地指揮軍隊按原計劃行動,盟軍最終在8月中旬順利佔領全島。

(諾曼底登陸)

1944年,艾森豪威爾又指揮了著名的諾曼底登陸。

艾森豪威爾因戰功晉升五星上將,在戰後更是擔任了兩屆美國總統。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麥克阿瑟出生於1880年。與艾森豪威爾不同,麥克阿瑟創下了多個“最年輕記錄”,早早就轟動了美國軍界。除了是最年輕准將、最年輕西點軍校校長、最年輕陸軍參謀長之外,麥克阿瑟還是唯一一個參與了一戰、二戰以及朝鮮戰爭的美國將軍,他也是美國將軍中名氣最大的一個。

麥克阿瑟的主要戰績,也是在美國進入二戰之後。當日本偷襲珍珠港時,麥克阿瑟正擔任著駐菲律賓美軍最高指揮官。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兵發菲律賓,麥克阿瑟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美軍高層為了防止他成為俘虜,將他調往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在撤退時,麥克阿瑟憋著一口氣,發誓自己一定會回來。

在西南太平洋,麥克阿瑟運用他著名的“蛙跳戰術”,帶領美軍一路攻下了被日軍佔領的太平洋島嶼。1943年的瓜島戰役之後,盟軍已經開始由防守轉為進攻姿態。麥克阿瑟的復仇之日就快要到了。

(麥克阿瑟舊照)

1944年10月,麥克阿瑟率領部隊在萊特島成功登陸。在重回闊別三年的土地後,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總統的陪同下發表了震撼的演說: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同年12月,麥克阿瑟被晉升為五星上將。

二戰之後,麥克阿瑟成為了日本的實際掌權者。他脅迫日本裕仁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從而將天皇徹底打下神壇。

1950年6月,朝鮮戰爭正式爆發,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並介入戰爭。在韓國軍隊潰不成軍之時,麥克阿瑟力排眾議,強行選擇了難度極大的仁川登陸計劃。而伴隨這場登陸的神奇成功,朝鮮人民軍的戰爭部署被徹底打亂,形勢發生了根本上的逆轉。

如果不是後來中國軍隊參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計劃就全部實現了。

從兩人的生平來看,艾森豪威爾與麥克阿瑟都有著讓人津津樂道的高光時刻,孰優孰劣實在是讓人難以判斷。但如果從性質上來說,艾森豪威爾並不能算是一位純正的軍人,他既能為美國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同時還能周旋於盟軍各國首腦之間。他的協調作戰能力與外交才能,在二戰中顯然是獨一無二的,他更像是一位軍人政治家。

麥克阿瑟是典型的美國老兵,一生指揮大小戰役無數。在戰略戰術方面,他顯然要比艾森豪威爾專業得多。但如果論政治能力或是外交才能,他則遠不能與艾森豪威爾相提並論。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太平洋戰爭》)


張生全精彩歷史


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要說是誰偉大?不好評比的。這兩個人都是以五星上將,都是在二戰中的風雲人物。對世界反法西斯做出過傑出貢獻,同時也是對世界反法西斯起決定性的關鍵人物。

麥克阿瑟是太平洋戰場的統帥,艾森豪威爾是歐洲戰場的統帥。

麥克阿瑟是軍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是參加過戰爭的將軍。麥克阿瑟(1880——1964)年,西點軍校的優等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英雄,後來成了西點軍校的校長。

麥克阿瑟是美軍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少將軍銜。當時是麥克阿瑟做為軍人的鼎峰時期,在陸軍部會碰到許許多多那時候沒有什麼名氣的人物,而對比最鮮明的非艾森豪威爾(1890——1996)莫屬。

當時的艾森豪威爾與麥克阿瑟相差10歲,而兩人當時的差別可不是十年就可以彌補的。艾森豪威爾出身在普通家庭,雖說也上過西點,但在晉升機會很少的和平年代,沒有戰功,沒有世家背景的軍官,前途肯定是渺茫的。所幸的是,有亦師亦友的福克斯康納將軍關照,艾森豪威爾得以調進陸軍部隊,但他的軍銜始終定在少校,時年40歲。

從性格愛好上來講,兩人都是菸民,都喜愛運動之外,兩人最無相近之處。

麥克阿瑟屬於舊軍人的典型代表,傑出、冷酷、野心勃勃,自視天生權威,習慣高高在上,總是難以和民選文官和睦相處。

而艾森豪威爾正好與其相反,屬於工業文明時代產物,態度親和,言語不多,終日笑呵呵,朋友親切叫他艾克。

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要說成就應該是不一樣的。

麥克阿瑟最鼎峰時期最多是五星上將。當時他能使用的權利只能是在軍方。

而艾森豪威爾在鼎峰時期是美國總統。可想而知艾森豪威爾的成就與影響力以及權力絕對是麥克阿瑟不能相比的。


故事老男孩


評定歷史人物,尤其外國的歷史人物。是一件極其嚴肅,而又要客觀地站在唯物辯證法觀點去分析。否則,既不能認識歷史。又對現實中偉大人物,無法界定《功於過》!


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兩位美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和政治人物。各有幹秋。歷有所同。性格有異,處事方法,工作作風,領導才能有著天壤之分。


麥克阿瑟,性格固執,狂妄自大。剛愎自用。曾任聯合國朝鮮戰場聯軍總司令。曾表現出卓越軍事才能。但是由於對政治莫視。加之天生的政治缺陷,至使自己終結了軍事前途。在政治上無果而終。


艾森豪威爾是軍事和政治的必然產物。曾任美國三十四屆總統。由於本人性格懂小慎重。加之天生軍事幹政治才能在美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回顧美國曆史人物,有許多值得借鑑。和深思的東西。今天現實,歷史又在提醒人們什麼感覺的思維。讓人們自己從中找出新的答案!


夢飛煙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都是五星上將,因為二戰而成名,麥克阿瑟是亞洲太平洋戰區的統帥,率領大軍和日本作戰;艾森豪威爾是歐洲戰區統帥,率領盟軍和德國作戰,都立下赫赫戰功。

但是,我們要看到,兩人在二戰中所取得的勝利,是一個正常軍事水準的將軍本來應該取得的。

先說麥克阿瑟,他率領太平洋艦隊和日軍在太平洋血戰,一路打到日本家門口,我們看其取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並不是他有多麼高明的謀略,而是美海空軍對日軍有壓倒性的優勢,美軍無論是戰機、戰艦的性能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日軍,甚至軍人的作戰技能、受訓練程度都遠在日軍之上,打敗日軍是正常的。

但戰後他作為日本的“太上皇”,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改造很不徹底,這一點日本和德國根本無法相比。

再說之後的朝鮮戰爭,麥克阿瑟錯誤估計中國的參戰決心,結果被中國三次攻勢一舉趕回三八線,證明其狂妄而魯莽;之後又叫囂使用原子彈,說明他缺乏政治頭腦,不明白核武器不可輕用的道理。

最後被杜魯門總統解除一切職務,三次競選總統失敗,表明他只是一個將軍。

艾森豪威爾率軍擊敗德國,根本原因是盟軍實力遠遠超過德軍,勝利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從軍事上來說,艾森豪威爾也談不上偉大,或者說戰爭沒有給他提供偉大的機會。

戰後他當選美國總統並連任,算是體面地結束朝鮮戰爭,後來經常被評選為美國十佳總統之一,從這個方面來說,艾森豪威爾比麥克阿瑟要強很多。

其實兩人都談不上偉大,硬是要在兩人中選一個,那就是艾森豪威爾。


麻辣戰爭



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都是美軍名將,麥克阿瑟雖然二戰前就在軍中有名,但兩人能為天下所知,也還都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兩人雖同為二戰名將,但最後兩人的命運卻有很大不同。麥克阿瑟出身軍人世家,父親是美軍三星中將,麥克阿瑟曾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西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還是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少將,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最年輕的美軍陸軍參謀長,獲得最多榮譽的美軍將軍,。與麥克阿瑟不同的是,艾森豪威爾出身於美國一個移民家庭,平民出身,祖上是德國人,父親性格懦弱,雖然也是西點軍校畢業,但學業並不出眾,直到二戰之前,也從沒有做過軍事主管,

一直都是做著“參謀”的工作。當然最後兩位都做到了美軍在二戰中兩個最重要戰區的軍事主官,前者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後者為歐洲盟軍總司令。


隨著二戰的結束,兩人也都成了美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二戰後,兩人也曾各守一方,麥克阿瑟出任駐日美軍司令,艾森豪威爾當起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司令,中間不同的是當麥克阿瑟出任聯合國軍司令出兵朝鮮的時候,艾森豪威爾卻在做他的哥倫比亞校長,拉起了政商朋友圈,為競選美國總統做準備,而麥克阿瑟卻在為朝鮮戰爭的戰略問題和杜魯門總統頂牛,結果遭遇撒職,從此將星黯淡,成了“一代老兵”。而艾森豪威爾順勢而為,正如他自已所願,當上了美國第三十四屆總統,直到兩屆屆滿後卸任。

反觀兩人的軍中履歷,相比麥克阿瑟的堪稱軍中傳奇,艾森豪威爾只不過是一匹軍中黑馬,但相比兩人的性格特點,麥克阿瑟太過狂妄,武斷,而艾森豪威爾謙遜,善謀,最後兩人的結果某種程度地也驗證了大家常說的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十八子功


個人認為是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這個人雖然在戰前職務不如麥克阿瑟,甚至還在其手下工作過。

但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卻是晉升極快,這主要源於其軍事才能和優秀的外交才能。先是指揮美英盟軍開闢北非戰場,勝利後又相繼指揮了登陸意大利,進攻南部法國。

諾曼底登陸時,其已擔任英美盟軍的總指揮,受到美英兩國的信任!

而麥克阿瑟雖然指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中後期也是打的有聲有色,但其為人過於高傲,並不受到別人喜歡,這不僅包括美國政府人員還有民眾與士兵。

相反,艾森豪威爾以其個人獨特的魅力,受到美國政府,士兵,商界大佬甚至盟軍英國等,都對其較為敬重。後來,艾森豪威爾之所以能選上總統,就有其在民間高居不下的影響力,與政商兩界的高度支持。

其死後,遺體更是被搬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受到民眾和80幾個國家瞻仰。


淘上優品


麥克阿瑟是傳奇,艾森豪威爾是英雄。麥克阿瑟在一戰時即被授予准將軍銜,在二戰一干美國將軍中資歷最深。在其整個軍事生涯中,作為高級軍官參加一戰、出任西點軍校校長、任職陸軍參謀長、二戰中的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擔任無數軍職,最後因朝鮮戰爭戰績不佳特別是與美國軍政高層矛盾重重,被黯然解職退役。論對美國陸軍的貢獻和影響力,麥克阿瑟要遠大於艾森豪威爾,即使存在朝鮮戰爭的汙點,仍廣受國人和軍人的愛戴,被視為大英雄。但麥帥在二戰中的作用遠不如艾克,即使在太平洋戰場也是與尼米茲平分秋色,甚至尼米茲更為亮眼。艾森豪威爾與其說是軍事家,不如說是政治家更確切,作為歐洲盟軍最高司令,他的最重要作用是平衡政治與軍事、盟國之間關係為主,然後放手讓手下的司令官們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而自己組織戰略規劃,不插手戰術指揮。二戰後的五十年代艾克當選美國總統,更是其人生的頂點。總之,在美國軍史上麥克阿瑟更傳奇,在美國國史上艾森豪威爾更重要。


羊群中的136215484


從軍事歷史上看這二人都不是偉大的能征慣戰之輩!艾克是利用他的人際關係和協調能力來勝任盟軍歐戰區司令的,他能當上駐歐司令和馬歇爾推薦有關係。但要是硬說軍事指揮員他比小麥克要強一點。再說小麥克,他更談不上偉大的美國將軍,他爹要不是和小羅有莫逆之交最輕的也是被閒置了。要是把它放到蘇聯那早就被約瑟夫槍斃了。從亞太戰區投降簽字就能看出小麥克裙帶關係多鐵,整個太平洋戰區都是美國海軍打下來的,有人會說麥克發明了跳島戰術,可是你知道嗎奪島登陸都是海軍陸戰隊搶灘,戰線穩定後移交陸軍。小麥克也是美軍第一個丟棄師級美國子弟建制兵跑路的指揮官。


空蕩—1979


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那個偉大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純粹的軍人,一個是軍人加政治家。一個是太平洋戰場上的司令官但是海上還有尼米茲海軍司令,何況太平洋戰爭以海戰為先導沒有海上的勝利就不可能有陸地島嶼的勝利!艾克指揮的是多國聯軍在歐洲戰場和納粹德國比拼,悟空這問題還用回答嗎?


路見不平必須鏟


艾森豪威爾僅是統帥了一群猛將去阻止蘇聯獨吞歐洲的辦公室統帥,雖然在居駐地與總司令部的路途中發生過兩次危險的敵人偷襲事件但都沒有得逞。而美國西太平洋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卻是多次出生入死與日軍較量,有一次夜晚乘橡皮舟載著一家三口從日軍封鎖了的海面虎口中逃了出來。最後終於打敗了日軍將整個西太平洋從日本人手中奪了回來又佔領了日本。後來雖然中美都中了斯大林的詭計使麥克阿瑟吃了敗仗,但是麥克阿瑟在整個二戰中為美國利益出生入死的表現遠超艾森豪威爾。陳治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