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文丨胡曉光

​先來看一組上世紀的陽泉舊照,引發一下大家的思古之幽情——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灑水車車經過桃河橋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陽鋼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泉美大廈,現在的豪遠國際酒店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信達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陽泉夜總會&電影院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娘子關火車站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汽車站,現在為移動大廈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人民商場,現在的大都會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這組照片由作者胡先生辛辛苦苦從度娘那求來。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

我不信。

——胡說胡又說(胡曉光)


資源城市,單一經濟的城市走向衰落應該不是規律。也相信宇宙間的風水輪流轉。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一座城也是花開花落的。冬藏有期,春風春又來,宇宙規律。


有人說的依據是陽泉是因煤炭光輝燦爛的。現在化石能源的前景,也像百年前的煤油燈時代,離畫句號沒幾天了。證據是德國的魯爾前途逐漸暗淡,我國東北的鶴崗,房價不到1000。撫順,阜新,這些能源城市前景堪憂。


單一經濟的城市的確很可怕,如美國的汽車王國底特律市,百年輝瑝,一眨眼汽車經濟走低,人像鳥一樣紛紛飛走了,留下一座蕭條淒涼的城。


這是給陽泉敲的警鐘。憂患者生,安逸者死。警鐘長鳴好,莫步別人後塵。


陽泉當年是盛極一時的。在山西省來說,陽泉是近代工業發跡最早的地方。號稱“煤鐵之鄉”。就是到今天,陽泉的“黑,白,鐵”老三樣依然厲害。黑是無煙煤,白是鋁土礦,黃是硫鐵礦。另外還有幾十種礦藏佔據重要地位。採掘一千年前就出現了,鍊鐵也初具規模。


尤其是走向新中國,太行紅色根據地的穩固,早於新中國兩年,1947年陽泉就解放了。所以是名符其實的“中共第一城”。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最早的陽泉,稱“漾泉”,是桃河岸邊的小村落。極似深圳的原始小漁村,默默無聞。


有了工業,時代的大風吹出一座工礦業山城。陽泉工礦城為新中國的建立,在解放戰爭中貢獻了許多的大軍後勤裝備,鋼鐵和槍炮子彈。這是座響噹噹的功勳城市。


建國後,陽泉還往山西各地輸送了許多工業人才,還有機器裝備等。如當時上黨根據地的故縣鐵廠,今長治鋼鐵公司的前身。那座初始的鍊鐵高爐,就是費九牛二虎之力,歷經風險,人工走山路,從陽泉搬運到上黨長治的。


現在這座早已廢棄的老物件,成了傳統教育的寶貝。


陽泉,包括山西的大同,煤炭成了醜陋的代詞兒。現在科技“白”工業佔主導了,就把煤炭工業說成是“鍋爐房”。很不雅。內有環保概念的嘲笑味道。


但光榮的歷史不可抹殺。大同市是全國最大的動力煤基地,而陽泉是最大的無煙煤基地。黑了自己,點亮了別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沒有陽泉鍋爐房的發動,哪有她都市璀璨奪目的夜景。


建國初的幾十年,陽泉可牛逼了,長期佔據山西第三大城市的寶座。以前看城市,和現在有區別。現在是看天際線,老遠瞭望城的輪廓,矗立在高空的摩天大廈,看綠蔭大道,看浩浩蕩蕩的車流,還有堵車的風景線。


30年前呢,煙火繚繞,那才是生氣蓬勃。數城裡戳在半空的一頂頂大頭水塔,密匝匝下粗上細的大煙囪,以及突突地冒著濃煙的景象。這就是大工業蒸蒸日上的象徵。陽泉就是如此,早先的輝煌是煙火燻出來的。


40年前的人根本沒顧忌菸燻火燎的戧人,那時候如果說環保,那是可笑的矯情。吃飽喝足,肚裡有油水,這就是好日子。農村的土炕睡成城裡的木床,還有取暖用洋爐子點著過冬,暖氣管掛在家裡的,是ⅤlP級別的。


那時候的老陽泉,就是上面的說的這番欣欣向榮的景象。桃河北的數十里陽坡上,堆集了幾十萬人口。陽煤一,二,三大礦,桃河岸邊的陽泉鋼鐵廠,一O四化工,耐火材料公司等。


陽泉礦務局那陣兒是巨大型企業,有半個城市的家屬院,有一流的影劇院,有歌舞團,藍球隊。曾經在榆次燈光球場,觀戰陽礦藍球隊和榆次晉華廠隊的搏鬥,那可是熱鬧風景。讓人羨慕煞的陽泉市,發達哇。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陽泉是老城市,煙囪多,煙味濃。緊缺經濟的時代,陽泉鐵路白羊墅編組站一等一的繁忙,一火車一火車的煤炭從陽泉拉出去,也優先從京津滬換回許多緊俏的日用品。


陽泉的小後生們率先穿上時尚的的確良襯衣,女孩子穿了上海時髦的套裙,專門坐火車跑到省城太原兜風,抖一抖俺陽泉不含糊,眼氣一下省城的青年男女。看看吧,你有嗎,俺陽泉人站在潮流上。所以那陣子陽泉人自家俺是“小上海”。


山西經濟的活力出現在上世紀末,許多城市發力,呈現岀你追我趕的態勢。陽泉一度陷入資源城市的魔咒中,煤炭一低靡,各業全不振。尤其是黑煙滾滾的環境。挖了百年的陽泉千瘡百孔,到處是裸露的山體。


穿越市區的桃河就是佐證,河枯缺水,垃圾狼籍,臭哄哄的燻人。許多陽泉人紛紛外逃。陽泉區位優勢好,左有省城太原,右有河北省會石家莊,都是百里左右。太舊高速一通,1小時到達。


劣勢也是,在兩座大城市的夾縫中生存,被虹吸的厲害。鑽在夾板中,自己沒磁場,發展很吃力。


陽泉人還真不稀鬆,在壓力下奮起了。城市面臨痛點,在美化生存環境上用力。對陽泉來說,環保是艱苦的戰爭。植樹植綠,扮裝山河。還有調整黑色工業結構。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十多年沒有到過陽泉了。失色的陽泉會是什麼樣子呢。閒下了,專程坐車去看了看。


人對一個地方的情感來源於故人和故事。幾十年多次到過陽泉,對這座城有不一樣的依戀。早些年做刑警,和陽泉的同行串並偵察案件,處的很慣。酒桌上酣戰,那幫陽泉夥計太有戰力。他們個個身高馬大,刑警李隊長,陳工,丁大個,呂政委等,親切的身影歷歷在目。


後來到公安廳換了記者身份,經常來陽泉。最長的一次住了十多天,採訪了陽泉破獲的一起刑事大案。窮兇極惡的罪犯入門搶劫殺人好多起,終於被陽泉刑警擒獲。我因此寫了中篇報告文學《劫殺惡魔與山城刑警》,發表後在煤城引起了小轟動。


陽泉真的變化了。沿太原到陽泉的高速,從西向東進了市區,一路城景新鮮。正是深秋季節,陽泉的山幾乎換了張皮。


大頭水塔,插天的黑煙筒幾乎絕跡。一座座高大的建築物在綠叢中格外刺眼。變黃變紅的綠樹,路旁的鮮花,草坪,乾淨的步道,清澈的桃河。樹叢空地裡跳舞的男女,嘿,心裡是莫名的激動。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到陽泉和平定,還老惦記著那碗“抿麯”。山西各地的雜糧麵食,是真正的飲食文化。


到晉南吃臊子面,晉北吃莜麵囤囤,呂梁吃黑楞子和炒堊,晉東陽泉呢,祖宗留下的品牌面食,是白麵和豆麵做的抿麯。清湯裡飄著發綠的細麵條,別有風味。轉了幾個圈找這碗麵,那是濃濃的回憶,還真吃著了。


吃過早飯後,匆匆的經過了桃河大橋。桃河南部登頂南山公園,一覽久違的這座城。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南山公園頂部的一座塔樓很壯觀,塔樓東側有裙樓。還沒走到半坡,就聽到一陣陣雄渾嘹亮的歌聲。上去後被一宏大場景震撼了。塔樓東的裙樓是迴廊式古建,中有一水池,柱廊周圍密密匝匝聚集了幾百男女。西邊有領唱人與音響,聲震雷動,正合唱著紅歌。


“…歡聚一堂,歌唱祖國…,少年壯志不言愁…,。”規模陣容不說,周圍男女老少那個忘情,那個投入,自己也不自覺的扯開嗓門子吼起。

領唱的是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聲如宏鍾,不時和人群互動。

大家說祖國美好不美好?

好!!

生活的比日本鬼子好不好?

好!!


幽默風趣氣場大。感受到老城市人的激情,陽泉人的豪放。


站在南山頂上眺望,陽泉城盡收眼底。昔日髒臭的桃河,今是一條藍色的玉帶般東西橫貫。北城以北大街為軸,南坡以南大街為軸的地勢格局未變,雄偉高大的建築物填滿了眼眶。


桃河上架起各種型姿的跨河大橋10餘座。桃河橋頭的鋼鐵廠舊址,已經矗立起現代化的高層小區。市區向東向南延展擴張了許多。遠近綠色泛翠,山城如畫般美麗。平原的城是一面畫,山城的層層疊疊形成的立體氣勢,起伏壯觀。心裡真為這座城的變化激動。


陽泉已是近百萬市民的大城。城市的環境大為改觀,處處生機勃發。煤炭及煤化工業仍佔重要比例。不久前剛看到資訊,陽煤已發展為1億噸產能的巨無霸。鋁產業,大數據,精細化工等白色科技行業正日漸興起。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近些年本省各城市爭相發展,已有趕超陽泉的趨勢。石家莊,太原都市圈虹吸效應明顯。陽泉有邊緣化的危機。


陽泉人危中找機,正在集山城資源之長,堅守著自己。這裡地下的好東西多著呢。地上有山西的地標風景,天下第九關娘子關,有忠義絕唱的藏山故事,有冠山等美麗的太行群峰。稟賦天然,陽泉人做好了自己的好文章。


一起相隨的朋友問,相鄰的榆次與陽泉比較一下看。我說晉中榆次近年與太原加速同城化,發展勢頭迅猛,擴張快,特別是大學城入駐,更是猛龍添翼。立交縱橫,高廈拔地而起,在本省有城市新貴一說。


陽泉呢,卻是風雨中崛起來的老城,道橋有古,城邦內蘊豐富。不信到陽泉看看,就勢的彎道坡橋,比那些橫平豎直的干城一面更有韻味。細節中見功夫。低頭看陽泉城的草木,下水道電熱井蓋,管道柱頭,都有老文化的開光。抬頭老樹虯勁,綠化圍欄等,處處描寫文化老城的細胞。


陽泉挺好。老城市人的素質就是不一般。工人階級的城,正能量足。和陽泉人聊聊,都還天下地頭一套一套的。街頭,綠地,河邊,草坪,公園等繞著轉轉,到處是一夥夥跳舞,娛樂,健身,唱歌的男女。城老人沉靜,老少爺們的臉上彷彿寫著“自信”二字。


陽泉話屬於晉語片,可很有特色。不像太原晉中的味。泉語很柔和,山路彎彎的,藝術地在嘴裡繞。聽不懂方言的,有聽歌一樣的感覺。


山西人叫兒童普遍是“娃”,“娃娃”,陽泉叫“孩”,“孩孩”。男娃叫“小”。女娃是“妮”。同樣的煤城大同人,說話直圪攬,很寸。陽泉話柔和的多。連陽泉人代表性的市罵也不至於惡毒,眼睛是瞪的,“拽蛋哩”…


有人說陽泉衰落了,我不信



胡曉光,公眾號《胡說胡又說》作者、出品人、網絡作家。早年創作過電視劇,小說,報告文學等作品。

2016年9月創建公眾號後至今發表,散文,遊記,詩詞等雜文類作品350餘篇。關注範圍遍及國內廣大地區,並有海外20餘國家與地區的"國際粉″。

作品《太原危機》《山西危機與救贖》《閒諞太原市長耿彥波》等,每篇都有幾十萬上百萬的閱讀量,是具有獨特創作和語言風格的“網紅”。


內容來自公號“胡說胡又說”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