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主要是什麼呢?

品玉齋劉智華


米芾作書十分認真,並非隨意而就,他的一副作品可能因為一個字寫的不好而且重複寫好幾遍,而且米芾學各個書法家的筆法,學王羲之可以以假亂真,最後打破以往審美觀念,形成自己獨有風貌,米芾的書法久觀而不生厭,要達到久看不厭的境界,可謂是精品好書,米芾是中國書法史上富有創造性的大書家中的傑出代表,在他的峭拔俊爽、天姿神縱的書法語言中,負載著中國古代浪漫主義的審美理想。也正是他的這一審美理想與書法技巧的完美統一,才使其登上了宋代尚意書風的山巔,成為中國歷史上富浪漫色彩的書法先驅之一。



行者書齋


一,用筆變化豐富,不同方向運筆精妙,就是所說的"八面出鋒″。

二,結字造險奇特,與眾不同。

三,節奏上有行與行的用筆輕重變化。

四,章法上縱向行間的斜正對比,疏密對比,大字群和小字群對比。章法多變。

五,用墨濃而潤,枯而不燥。

米芾書法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宋代有吳踞、米友仁、明代有文徵明、王鐸、董其昌、現代有曹寶麟、孫曉雲。學其書而出新意,成為名家。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以上書法作品為米芾所書。)


神韻軒書法


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主要是筆法豐富,結構自然;自出新意,妙趣縱橫。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王文治)。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根據米芾自述,在聽從蘇東坡學習晉書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響最深: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

米芾以書法,若論體勢駿邁,則當屬第一。

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

米芾自稱"刷字",明裡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心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存世界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跡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將米字的個性神采活脫脫的淋漓盡致。


環溪吉峰


學習書法,任何技法方面的東西,我認為,只要方法得當,並不是什麼難事。問題的關鍵在方法。

所以,我認為,米芾對書法的貢獻,不在於他的字如何“八面出鋒”,不在於他如何“刷字”,而在於他學習書法的方法。

米芾的第一個貢獻:入口宜小,越拓越寬。

老米學書,初從顏柳入手,知二人與歐字淵源較深後,於是學歐陽詢,再旁及褚遂良等,而後聽從蘇軾建議,上溯魏晉,宗法二王,終於修成正果。

這一點與江南的“踩藕”極為相似。

找到一片背面帶粉紅色點的荷葉,順著荷杆赤腳下去,探著藕後順著藕節探向左右,將枝枝節節都“踩”到後,伸手下去,一支藕便完整地取了出來。

此時隨手扳下一節,在水中蕩一蕩,再一口咬下去,一個字:甜;再一個字:脆;再一個字:爽。

學習書法與“踩藕”異曲同工,道理一樣,找準切入點,順著知識點往上溯源。這不得不說是米老怪對書法最大的貢獻。

米芾的第二個貢獻:廣取博收,集古成字。

米老怪雖然聰明,但性情狡黠,愛走捷徑,不喜下苦功。他學楷書,知道個大概,便不再肯用功,轉向更好糊弄的行書。

但學行書,又是這學一點,那偷一招,於是他的字中既有顏真卿的“蟹爪鉤”,又有歐陽詢的險峻,他美其名曰“集古字”。

集古字,當然是我們學習書法的一種好方法。不死守一家,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需要說明的是,人家米芾聰明,玩點小聰明,就能將各位大家的字很好地拼湊在一起,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米字”。

但我輩沒有老米的聰明,要想“集古字”,那就只有老老實實靜下心來,臨遍諸家,方能化古而食,書寫時才可隨心所欲地運用。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米字的風格特徵比較明顯,是真正學二王又從二王中脫穎而出的書家。他的字和他本人的性格很相符,放縱不羈,無拘無束,尤其是他後期的字體風格。成為了魏晉到唐宋時期最為鮮明的極具個人風格的書家。對後世的書家影響很深。

很多人說他是刷字,這也是他的字給人最為明顯的特徵,他的字的筆畫,側鋒行筆較多,這也是區別於其他書家的主要特點,所以,初學者千萬不要學米芾,因為個性太突出,最好掌握和熟練一種行書字體之後再學米芾。

縱觀中國書法史,米芾的字給中國書法史上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劍峰素描國畫書法教學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米芾謂‘草書不入晉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書之所以未見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籬也”。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紈絝大先生


米芾是中國北宋時的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欣賞他的書法率性天真,他的筆法渾厚爽勁,與蘇、黃、蔡並稱宋四大家。下面是對米芾的3件書法作品的賞析。1、米芾的巜蜀素帖》,這件書法作品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書法高手,米芾的用筆越來越深,筆尖的控制能力提按開合變化之大,他對藝術的理解和探索純粹是一個藝術家的探索。2、米芾的巜三吳詩帖》,該作品描繪了米芾年輕的從政時光。3、米芾的巜清和帖》,是米芾寫給友人竇先生的一封信,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寫的瀟灑超逸,不激不勵,用筆含蓄,字的造型欹側變化,使此帖平添了幾分俊邁之氣。看完了米芾的3件作品是我對他的書法有了極大的學習興趣。米芾的書體是現代人很喜歡的一種書體,粗細的變化字字皆有新法,通篇佈局皆有讓人驚歎之處,追求高雅,他的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康有為曾說: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這種影響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值得我們學習。





1王永民


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主要是在行書上的造詣,其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繼二王之後的又一高峰,他是繼承二王傳統並發展創新形成個人風格字體體系的最具成就的實踐者!將行書風格發展以筆墨意趣發揮到極至的大書法家!在行書中把漢字書寫方法上呈現不同藝術形質最具成效的第一人。如以當今審美情趣來看其書藝也是至今都難以超越的人。在其行書的特點八面出鋒、多變、率真、講究奇宕瀟灑以奇為正、時出新意耳的筆趣才情也!自唐以後行書第一人也!



8914291520356山虎


在中國書法史,米芾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佔有重要地位。其書法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前人,個性鮮明,成就矚目。

一、敢於在理論上批判唐人楷書。指出缺少變化,點畫刻板,“丁道護、歐、虞筆始勻,古法亡矣”(米芾《海嶽名言》);結體太平,“真字甚易,唯有體勢難”(《海嶽名言》五),“真(字)須有體勢乃佳”;章法一律 ,“蓋字自有大小相稱……各隨其相稱寫之,掛起氣勢自帶過,皆如大小一般,雖真,有氣勢飛動也。”(《海嶽名言》十二)。同時指出,唐人楷書做作,缺少天真趣味。批判在當時振聾發聵,且對後世影響極大。

二、勇於在實踐上推陳出新。米芾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老厭 奴書不玩鵝”,創新精神貫穿他日常臨摹與創作。否認前人名家,努力塑造自我風格,其個人意志突出鮮明,書法風格奇肆跌宕、驚世駭俗。

蘇軾:“風檣陣馬。”;朱熹:“天馬脫韁,追風逐電”;孫覿:“米南宮跅馳不羈之士,喜為崖異單鷙驚世駭俗之行,故其書亦類其人,超軼絕塵,不踐陳跡。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真一代奇跡也”。

米芾桀驁不馴的書風,橫掃一切的理論,充分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天賦,成為開宗立派的大師。

《晨映》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荷塘清暉》李健之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荷花別樣紅》李健之 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黑門藝術


米芾對書法的分佈、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學米芾者,即使近水樓臺如者也不免有失“艱狂”。宋、元以來,論米芾法書,大概可區分為兩種態度:一種是褒而不貶,推崇甚高;一種是有褒有貶,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種態度的,可以蘇軾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