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wqlhai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图 顾命大臣肃顺


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通过“辛酉政变”打败肃顺等顾命大臣,慈禧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手握先帝“遗诏”的肃顺北斩杀于菜市口,肃顺的政治败局于历史上大多数少帝登基后大臣专权的情况相反,可肃顺为何斗不过慈禧呢?

背了黑锅的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结果怎样?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和众大臣逃到了热河,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并火烧圆明园,而此时的清政府实权掌握在八大臣手中,在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并没有让恭亲王奕䜣去,而是让其留在北京与英法联军进行谈判,收拾残局。

在恭亲王奕䜣谈判下,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在条约签订不久后,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咸丰皇帝驾崩之前,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随即在顾命大臣面前安排了遗命。 咸丰钦定了辅佐幼帝载淳的顾命大臣,又将两枚刻有“同道堂”和“御赏”印章,赐给了慈禧和慈安,规定新皇帝颁布的所有诏书都要加盖这两枚印章,才能有效。实际上,这是对顾命大臣与两宫太后之间权利的制衡。


图 慈禧太后


而慈禧太后顺势把这种国家耻辱强加在了肃顺等八位命大臣身上,她们对肃顺等人不顾大清江山社稷,不顾国家危亡而逃到承德极为不满,认为这个责任应该是让八位顾命大臣来负。这一招,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从而和恭亲王奕䜣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性,并且借此争取了到了拥有军权大臣支持、也赢得了部分满清贵族支持,而顾命八大臣则成了背黑锅的。

1861年11月1日慈禧刚到紫禁城,就立刻的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和文祥等人。2日一早,奕訢带着“圣旨”,宣布罢免肃顺等人的职务,逮捕了顾命八大臣。同时着醇郡王奕譞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在路上的肃顺。到了8日,慈禧太厚发布谕旨,否认先帝遗诏,判处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罪状,将肃顺在菜市口斩首;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到了11日同治皇帝正式登基。 两百多年的大清朝政落到了26岁的慈禧手中,清朝大权从此别女人把持。


图垂帘听政


1862年,慈禧等人改为年号同治元年,意为共同治理国家,自然的两个太后垂帘听政。清朝形成了以慈禧独断、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的畸形权利中心。

手握遗诏的肃顺不抵两枚印章,是过于轻敌还是慈禧等人另有权谋?


图 咸丰皇帝


咸丰帝驾崩之后,慈禧让人凑请皇太后垂帘听政,但是顾命大臣以本朝没有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因此站出来反对,当时的慈禧和八大臣还是势均力敌,此次慈禧没能斗过八大臣,肃顺等人很是得意。随即他们对眼下的时局做了一番讨论,最后他们认为慈禧孤儿寡母不足为虑,只要他们拿出咸丰皇帝的遗诏,两宫皇太后就会范,到时候他们就能掌握朝廷大权。


但是,恭亲王奕䜣在咸丰驾崩后,借机去了热河,名义上祭拜大行皇帝,实则是和慈禧密谋政变事宜。护送咸丰皇帝梓宫回京的路上,肃顺等人刺杀慈禧失败,因为慈禧等人从小路安全的回到了北京,第二天,慈禧和恭亲王先行发难,带着加盖“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的圣旨,逮捕了八位顾命大臣。


👆图 恭亲王奕欣


可见慈禧等人掌握先机,先下手为强,在加上肃顺等人过于轻视慈禧这对孤儿寡母,让人家用权谋赢了肃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大致总结出肃顺等人的失败原因。

原因一,肃顺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轻视慈禧等人的实力。政治斗争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残酷与危险性一点不比真刀真枪的战场差,伴君如伴虎,随时可能丢了性命还要祸及到家人,这一点就比战场的残酷。

原因二、错失掌握政治主动权的先机。在咸丰帝驾崩之前,八大臣曾经建议咸丰皇帝杀慈禧,效仿汉武帝杀了赵婕妤,汉武帝万年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汉武帝担心他驾崩后皇太后年轻气盛,专权干涉朝政,便处死赵婕妤,但是咸丰没有这样做,而是运用分权制衡,用两枚印章平衡两宫太后与肃顺等顾命大臣之间的关系。肃顺等人在政变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掌握军队,历史上,凡是政变那一次不是有军队的直接参与,没有军权的肃顺,掌握不了京城的控制权,当时掌握军队的荣禄中途叛变,倒在了慈禧这一边,这更是让肃顺的胜算少了许多。没有政治主动权,没有直接掌握军队,没有提前做好应变措施,这能不失败吗!


图 恭亲王奕欣


就算历史重演一次,辛酉法的胜利者是肃顺等人,但是我想他们也改变不了清王朝灭亡的归宿,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从鸦片战争到圆明园被烧,清王朝还沉浸在天朝自大的幻想中,还在继续的争权夺势,腐败、落后的清政府愣是把中华民族带进了屈辱的历史漩涡中。


南山居史


肃顺是满清贵族中难得的明白人,他知道满清的高层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对汉人十分重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眼光的人,最后却败在了慈禧的手上,归根结底是他“心重手不狠”,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败亡是必然的。


肃顺何许人也?他姓爱新觉罗。如此说大家势必已然明白,这是位皇亲贵胄,他的祖先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所以肃顺的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肃顺虽然自身是满清贵族中的一员,但眼光却十分敏锐,对于满人的腐化堕落心知肚明,转而启用汉人中的有识之士,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都是在肃顺的提拔下才得以身居要职。

不过这位仁兄做事容易走极端,他对满人暴戾,对汉人中的有识之士却十分恭敬。他曾对人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他受贿都只接受旗人的贿赂,汉人的则一概拒收。 这种做法,自然被满清贵族视为异类。

在咸丰年间,肃顺逐渐受到重用,咸丰对他言听计从。而他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也依然秉承自己的原则,得罪了更多的满清贵族。在他处理顺天科场舞弊案过程中,柏葰身为宰辅之臣而身陷其中,咸丰考虑到柏葰的身份,对于处斩柏葰十分犹豫,认为柏葰“罪无可赦,情有可原。”肃顺在旁边立刻说道:“虽然情有可原,但毕竟罪无可赦。”



上面这些叙述,无非想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肃顺的确是国家的栋梁之臣,不仅对当时的弊政有清晰的认识,更是身体力行的进行了整顿。其二,肃顺在满清贵族当中树敌太多。

咸丰对于肃顺是十分倚重的,在驾崩之前委任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希望他们能够辅助年幼的同治,使皇权平稳过渡。但同时,为了制衡肃顺等人,咸丰又分别给了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印章,让她们能够参与政务,起到制衡肃顺等人的作用,这本是帝王之术无可厚非,如果肃顺应对得法,两宫太后必然是形同虚设。

肃顺其实也认识到了慈禧的危险。她平日的手段再加上同治生母的身份,足以左右朝局最终独揽大权。所以肃顺在对凉宫太后上尊号的时候,采取了“抑西杨东”的措施,将为人平和没什么权力欲的东宫太后慈安捧的很高,让她凌驾在西太后慈禧之上。这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来说,无疑是不可容忍的事。 但肃顺此举仍是腐儒之见,即便他在名号上做些手脚,也只是扬汤止沸。慈禧毕竟是同治的生母,又手握咸丰皇帝临终赐予的“同道堂”印章,在法理上具有天然的优越,如果要防止慈禧擅权,只能釜底抽薪彻底消灭她。

事实上,肃顺也曾向咸丰谏言,让他效仿“钩弋夫人”故事(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帝,害怕其母钩弋夫人擅权,最后命令钩弋夫人为自己陪葬),但咸丰最后否定了这个建议。这证明肃顺是认识到了慈禧的危害,可谓是“心重”。咸丰驾崩之时,整个热河驻军都在肃顺等人的掌握之中,他们又是咸丰遗诏制定的顾命大臣,干掉慈禧易如反掌,但肃顺却最终没有下决心,这就是“手不狠”。


肃顺的“心重手不狠”的最终结果是自己送上了性命。慈禧联合恭亲王等满清贵族,以“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的名义,将肃顺等人调离热河,并在回京途中设下埋伏,肃顺只能束手就擒,最后被问斩。

今天看来,肃顺是个目光敏锐的政治家,但也的确是“心中手不狠”的书生。如果他当年能一鼓作气除掉慈禧,历史说不定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李飞叨


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后,沉溺于酒色鸦片之中,不到一年就病重驾崩。临终之前,咸丰皇帝下诏立同治为帝,命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作为辅政大臣。又命肃顺作为首席辅政大臣,总揽一切政务。


此时的肃顺手握实权,同时是先帝托孤,“遗诏”在手,然而却依然被慈溪诛杀,这是为什么呢?

  • 整顿吏治,损害官员利益

乾隆皇帝之后朝廷官员日益腐败,作为备受咸丰帝器重的大臣,他坚持严惩贪官污吏,“戊午科场案”处斩为首几位大臣。“五宇官号”案,他追根究底,严惩涉案官员达数百人,官员,商户,满清宗室贵族被他抄家多达几十家。这无疑侵犯了许多官员的利益,这使得肃顺在朝中树敌颇多。

  • 重汉轻满,得罪满族官员

肃顺虽然身为满族官员,但却重用汉族官员,看不起满族官员。他认为满族官员都是庸人、无能之辈,什么都不懂。而汉人都是能人,能力比满人强得多,“一支笔厉害的很”。清朝满族官员地位高于汉族官员,这让满族官员自视天生高人一等,而肃顺大力支持汉族官员,鄙视满族官员的做法,无疑是异类,自然引起许多满族官员的不满与敌视。

  • 嚣张跋扈,得罪同僚

满族官员大多有勇无谋,而肃顺能力出众,深得咸丰帝信任。这让他自视甚高,变得目中无人。肃顺担任户部尚书一职时,周祖培也担任同一官职,而肃顺却看不起周祖培,对他的政务大加干涉。要知道周祖培资历比肃顺深,而且代表了汉族官员的利益,这导致他在满汉官员中都不得人心。

  • 没有决心除掉慈禧,留下祸患

在咸丰帝立诏之时,肃顺便担心慈禧依靠同治帝生母的身份夺取政权。建议咸丰帝效仿汉武帝赐死汉昭帝生母,赐死慈禧。然而咸丰帝念及旧情,没有同意。此时肃顺已手握大权,完全有机会在慈禧发难之前除掉慈禧,但他却没有这么做,最终导致失败。


品史知兴


肃顺只是顾命八大臣之一,却是八大臣里面最强势的一位,他坚决反对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在咸丰皇帝殡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以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八大臣,不仅没能绊倒两宫太后,反而死的死,贬的贬,结局完全出乎意料。



肃顺,满清贵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八世孙,与郑亲王端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道光中期开始,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肃顺入仕早,久居高位,身为满洲宗室,颇得咸丰帝宠信和重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肃顺随咸丰帝于热河避乱,在热河行宫期间,肃顺恭谨有加,服侍周全,使得咸丰帝愈加信任肃顺,史载“文宗最喜肃顺,言无不尽”,在热河期间,肃顺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暑领侍卫内大臣,统领行在一切事务,至此权势熏天,成为咸丰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咸丰帝一生孱弱多病,生前只有一个儿子载淳,生母就是后来掌握清朝大权长达四十多年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自古幼子当国,总会造成母党做大,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势沉重的咸丰帝立下遗诏:命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以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肃顺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同声同气,抵制两宫太后夺权,三个人结果都殊途同归。

肃顺深受皇恩,以托孤之臣自居,在顾命八大臣里面,他的表现可谓是非常优秀的。他深知皇太子载淳的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野心不小,而咸丰帝正宫皇后钮钴禄氏地位又在她之上,为了平衡两宫太后之间的势力,肃顺以“抑西扬东”的策略,为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上尊号“母后皇太后”,为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上尊号“圣母皇太后”,想以尊号上的区别来促使叶赫那拉氏对东宫钮钴禄氏心怀猜忌,从而达到分化瓦解的目的。

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手握大行皇帝遗诏,坚决两对两宫太后以新君年幼不能理政为借口垂帘听政。肃顺等人以咸丰皇帝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故事,拟旨驳斥。双方针对此事激烈辩论,八大臣为维护咸丰帝遗命,“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朝堂之上,吵成一锅粥,据晚清史籍《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与两宫太后激辩于朝堂,情急之处:“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吓的小皇帝是当场涕泣尿裤子,八大臣如此咄咄逼人,使得两宫太后与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肃顺等人虽手握咸丰遗诏,但两宫太后手上也有咸丰赋予的权力。



咸丰帝临终前,除了遗命顾命八大臣辅佐幼君,还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章,分别赐给皇后钮钴禄氏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需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也就是说,顾命八大臣虽然可以拟旨,但必须加盖这两枚御印 御旨才算有效。如此安排,为的是防止八大臣权力过大,对幼子弱妻构成威胁。但咸丰帝生前没有想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个阴险、贪权、又野心勃勃的女人,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实现垂帘听政才是她的目的,而她正是通过这至关重要的两枚御印顺利绊倒了顾命八大臣。



参与政变的恭亲王奕诉

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热河行宫,两宫太后虽掌握着咸丰帝所赐的两枚御印,在政治上与顾命八大臣可谓势均力敌。但是由于热河行宫都是八大层的势力,慈禧费尽心思都没能争取到好处。此时,她争取到同样看不惯八大臣所作所为的慈安太后,两人联手,又拉拢了咸丰帝之弟恭亲王奕诉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后党力量开始壮大。

顾命八大臣手握先帝遗诏,最后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慈禧,肃顺还为此遭到斩刑,因为他们太麻痹大意了。

对于两宫太后的实力,顾命八大臣显然是低估了她们。而恭亲王奕诉与军机大臣文祥和她们的勾结合作,更使得“后党”实力大增,再加上两宫太后手里还有“御赏”和“同道堂”这两枚至关重要的御印,顾命八大臣虽可以拟旨但没有加盖这两枚御印是不能生效的,相反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却能通过这两枚御印发出对自己有利的御旨。



顾命八大臣原来的想法是先稳住两宫太后,让他们随大行皇帝的灵柩回到北京,再联合诸王大臣阻止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是,两宫太后以皇帝年幼,不宜同行为由,与恭亲王奕诉,仅随大行皇帝灵柩走了三天,便摆脱八大臣的控制和监视,抄间道比灵柩提前四天抵达京师。11月1日当日即召集恭亲王奕诉和军机大臣文祥,拟旨,加盖两枚御印,控制京师各紧要衙门,万事俱备,就等着八大臣回京,再宣旨捉拿他们。而此时,随同大行皇帝灵柩回京的顾命八大臣,竟无一人知道北京的情况。

慈禧与慈安在与顾命八大臣为争取垂帘听政权利所表现出的鱼死网破的信念,和生死存亡的危机感,也是她们能取得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慈禧与慈安靠着“同道堂”,“御赏”这两枚御印,在与顾命八大臣的生死博弈中占据了先机,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11月2日,刚护送大行皇帝灵柩回到北京的八大臣,就等来了恭亲王奕诉盖有玉玺和两枚御印的圣旨。结果是: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赐自尽。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俱革职查办,严加看管。只有大学士肃顺,被处斩刑。肃顺也是个硬骨头,根据史料记载,肃顺临刑前破口大骂,拒不下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大国布衣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肃顺原本是有机会的,但是却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优势。

第一,我们分析下咸丰遗诏。咸丰遗诏主要交代了三件事: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

解读:这个很关键,慈禧是载淳生母,古代讲究“母以子贵”,可以说咸丰这个遗诏,让慈禧对朝政有了最直接的控制权。

2.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解读:咸丰为了不重蹈康熙年间覆辙,故意多安排了几位辅政大臣,意在削弱每个人的权力。重要的是,这八个人里面除了肃顺有较强的政治军事实力,其他人更像是为了加人数而存在的。所以以肃顺为首的八顾命大臣,看着人多,但无论个人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却没有那么强,远非康熙年间的顾命大臣可比。

3.授予皇后(慈安)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慈禧掌管)。

解读:皇帝的一切诏书,都必须加盖两章才有效用。也就是说,咸丰虽然给了八个顾命大臣拟诏的权力,但是批准权却给了两宫太后。咸丰这招相当于变相安排了领导和下属,在给了两宫太后决定权的同时,还极大的限制了八位顾命大臣。

由咸丰遗诏可见,两宫太后是最大的掌权者,而顾命大臣的权力却处处受限。咸丰原本的用意可能是想让顾命大臣和两宫皇后互相制衡,但咸丰还是低估了慈禧的政治能力,致使这遗诏的天平大大地倾向了两宫太后这边。

第二,从政治关系来说。我们从肃顺开始分析:

肃顺这个人属于有能力又有脾气的那种,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来了解下肃顺这个人人缘怎样。

1.在咸丰继位重整朝纲期间,先后下令将前朝重臣穆彰阿革职,将前朝重臣耆英赐死,而肃顺在这两个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皇帝都不会下重手整治前朝重臣,因为前朝重臣往往功勋卓著且关系遍布朝堂(参考鳌拜),若从重处理必然会导致满朝上下人心惶惶。肃顺这次推波助澜无意中就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两位老臣的门生故吏。而且其骄横态度也为其招来了很多嫉妒、不满。

2.在顺天科场舞弊案中,为官清廉的柏葰受到家人要求,让一个不学无术的戏子中榜。本来这件事革职即可,肃顺却极力劝谏咸丰杀掉身为一品大员的柏葰。这件事让咸丰都觉得做的太绝了,更何况柏葰的那些同僚好友。

3.在户部舞弊案中,肃顺抄没了仓场侍郎崇伦、科布多参赞大臣熙麟等人的家产,还让两任户部尚书翁心存、周祖培(肃顺的宿敌)受到降革处分,抄没了上百家商人及相关官吏的家产,令数百人受到严惩。因为肃顺屡兴大狱,用刑过严,弄得大家对他又恨又怕,人人切齿。

4.肃顺主政对待旗人官员极为粗暴,像是对待奴隶一般,肃顺曾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喊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的很!”这句话导致满清贵族对其恨之入骨。

相反,慈禧在还未掌权时就懂得拉拢人心,咸丰驾崩后,慈禧便将肃顺得罪过的、有实权、有能力的大臣逐一拉拢为自己所用。

在这次行动中,慈禧拉拢的最重要的人手就是奕訢。奕訢是咸丰的亲弟弟,而且相比于咸丰,奕訢为人机智、练达、很有才干,一度被视为皇位的有力争抢者。也正是因此,后来处处受到咸丰的猜忌和疏远。要说被咸丰猜忌也不算什么,但是以肃顺为首的八位辅政大臣向来和奕訢政见不合,仗着咸丰的宠爱处处为难奕訢,两方可谓势同水火。因而,咸丰一驾崩,奕訢就立刻倒向了慈禧一派。

当时的政治势力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肃顺为中心的八大臣等人,这些人都跟随咸丰来到了热河;另一派是以奕訢为核心的北京派,主要人物包括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赵光等人。由于肃顺树敌过多,北京的大臣几乎都倒向了奕訢一派。因此,拉拢了奕訢,就相当于拉拢了北京派。

实际上,肃顺也不是不懂。肃顺也曾试图拉拢一些实力派将领,比如僧格林沁,但是由于肃顺多年来积累的口碑太差,无人愿意支持他,甚至连肃顺提拔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处在观望角度不愿介入。

第三,从人物性格来说。肃顺骄横专权,目中无人。慈禧老谋深算,善于伪装。

肃顺此人刚愎,从之前肃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当咸丰给了两宫太后印章后,肃顺丝毫没有察觉到危机感,反而认为“两个女子能掀起什么风浪”。于是就有了“辛酉政变”:

1日,恭亲王奕䜣到避暑山庄叩谒咸丰梓宫(密谋计划)。2日,奕譞掌握了实际的军事权力(获得兵权)。6日,御史董元醇上请太后权理朝政(提前铺垫)。 7日,胜保到避暑山庄。胜保在下达谕旨不许各地统兵大臣赴承德祭奠后,奏请到承德哭奠,并率兵经河间、雄县一带兼程北上(控制周边环境)。11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折所请,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两方争吵,肃顺等人声音过大,将小皇帝吓尿了裤子(两方开始明面刚)。23日,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启驾。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决定和载垣、端华等7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分离肃顺势力,脱离肃顺控制)。30日,发动政变。

在这一过程中,肃顺的大意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知太后要对付自己,还放仇敌过来和太后密谋;2.当着皇帝的面和太后正面刚,还把小皇帝吓坏了,于情于理不通,还自断了退路;3.明知没有处理好北京的关系,还明目张胆过去;4.在和太后正面刚过后,还放弃了对太后的控制,让太后离开自己视线;5.允许其他七个顾命大臣和自己分开。

在这一过程中,肃顺原本占据了天时——刚被封为顾命大臣,威慑一方;地利——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人和——还没和太后明面刚,有回旋余地。此时换做其他大臣,无非是两种做法:1.主动投降——向两宫太后示弱,表示自己以后愿意听太后调遣;2.挟天子令诸侯——趁热河还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抓紧时间控制了两宫太后和皇太子,慢慢将敌对势力清除掉。可是肃顺偏偏刚愎,大意,把优势送到了慈禧手里:天时——肃顺等人没有第一时间控制太后和皇太子,给了太后反攻时间;地利——肃顺等人放任太后等人回到北京,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人和——慈禧抓住时机拉拢了北京派的实力将领,为后续除掉肃顺等人打下基础。

这一切看似偶然,实际上从咸丰驾崩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结果:因为咸丰不信任肃顺等人,所以给了两宫太后更多权力;因为肃顺等人人缘经营不善,给了两宫太后直接的人脉关系;又因为肃顺等人的刚愎、大意,直接让两宫太后找到了反击机会。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肃顺曾经有机会掌控大权,但是却葬送了自己的优势,也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一二史话


肃顺是晚清时期少数的掌权者,顾命八大臣之一,他虽然真正意义上掌权的时间不长,但其惩治贪腐、强硬对外的举措还是挺中肯的。

1861年,仅45岁的肃顺正值壮年,心中的理想抱负还没有实现,却在菜市口被一口铡刀了解了性命。

要他性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慈禧太后。肃顺身为大丈夫,又是掌握大权的顾命大臣,而且当时慈禧的势力还不是那样庞大,为什么斗不过她反而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呢?

咸丰帝死后,争权派合力打击八大臣

咸丰帝是肃顺的铁杆后台,在很多的为政举措上十分倾向于他,所以肃顺才能够扶摇直上。可是当咸丰皇帝死后,肃顺就要直接面对昔日的政敌,这样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 首先是慈禧、慈安两位太后。

她们身为新皇帝同治的母亲,又归为太后,按照宗法理应垂帘听政,可是横空出来个八大臣把她们的愿望打破了,在朝堂上处处受阻,两位太后看到肃顺等人就恨得压根疼。

所以有了共同的敌人,总是两个女人昔日多么争风吃醋,在大局面前也联合了起来。

  • 接着是奕䜣

奕䜣是咸丰皇帝的兄弟,在地位上自然有优越感,而且他在道光年间就备受重用,早早地接触到了权力的核心。可是到了咸丰时期,包括肃顺在内的八大臣极力压制自己,一度赋闲在家不问政事。

可是咸丰帝驾崩后,朝中的势力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样的风吹草动被奕䜣尽收眼底,为了重新回到朝堂,他决定与两太后联手。

肃顺等人过于大意,不料对手发动政变

肃顺自始至终都将慈禧等人视为政治上的对手,但不是仇人,虽然各执己见相互排挤,但终究只是朝堂上的争执,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提防。

事实证明他将事情想简单了,慈禧直接调动人马发动了政变,丝毫不留一点情面。

1861年,缉拿八位顾命大臣的旨意传了下来,此时肃顺正在回宫的路上,全然不知危机的到来。等他到达密云时,一队官兵直接将他拿下,连过堂审问都没有便被押解到了菜市口。

看着四周肃顺就明白了,菜市口是行刑的地方,这是慈禧、慈安太后容不下他们了。

就是在对手的合力打击和出其不意的政变之下,肃顺虽然手握大权却没有斗过慈禧的原因。


一介草寇


有很多原因,第一,轻敌。肃顺看不起慈禧,认为妇人幼子不足为谋。在给新皇帝确立年号时,没有经过两宫同意就拟定了而两宫各有一枚印章,这原本是用来保证两宫的性命以及牵制肃顺等辅政大臣的,可肃顺毫不在意,这必然引起阖朝上下对他们的不满。可实际上慈禧的力量并不小,她们不但拥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作为皇帝的生母,在皇帝年幼时理论上拥有代皇上行权甚至废除皇帝的能力,可参考历史上的吕后,窦太后,武则天,宋朝的刘太后,曹太后,明朝的李太后),也拥有一定的反制能力(咸丰给两宫两枚印章,没有这两枚印章,圣旨是无效的)。第二,没有掌握兵权。肃顺信任汉臣,轻视满臣,导致他在军队的支持者主要是远在湖南,江西等地的曾国藩,李鸿章,而近在咫尺的京畿兵权却掌握在满臣手里,并早已对肃顺的政策不满。第三,太骄傲,不屑于采用阴谋,采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被对手的无底线打败。第四,没有盟友。慈禧为了掌权,不断拉拢盟友,比如恭亲王,譬如荣禄,在掌权后拉拢曾国藩等。而肃顺性格桀骜,到处得罪人,以至于被抓后朝中无人声援。可以说肃顺的失败是注定的,不在这一次也在下一次。


风行天下走四方


这个问题其实说的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辛酉政变”。主角是慈禧和以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懂这个问题,我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段历史背景。

1861年,英法联军打到了北京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带着老婆家眷逃到了热河行宫,没想到他这一走,再也没有活着回到他的紫禁城,在热河归天了。

咸丰皇帝临时前,有一份遗诏,主要安排了两件事,第一,立慈禧的儿子载淳为新皇帝,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第二,因为新皇帝太小,特任命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政务。但是,这里有一个细节。因为当时咸丰皇帝已经病的连笔都拿不动了,所以这份遗诏是咸丰皇帝口述,他人代笔而写。

虽然咸丰皇帝任命了八大顾命大臣,但是咸丰的老婆慈禧不甘心大权落入他人之手,联合在京的恭亲王奕䜣以及自己的亲信荣禄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肃顺等人的罪状,肃顺在送咸丰皇帝的灵柩回京的路上就被慈禧派人抓捕,随后立即处死,端华、载垣二人被赐自尽,其他顾命大臣也被一网打尽。从此,慈禧掌握了大清朝的大权。

这段历史说起来感觉非常轻松,其实充满了复杂的斗争,慈禧也是险中求胜。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肃顺为什么没有斗过慈禧?


先帝咸丰留了一手,给了慈禧掣肘肃顺的权力

咸丰虽然昏庸,但是还不糊涂,他也担心在自己身后,八大顾命大臣专权弄朝,断送了大清的江山。所以,在授权八大顾命大臣处理朝政的同时,也给了东宫太后(慈安)一枚钤印“御赏”,西宫太后(慈禧)一枚钤印“同道堂”,并规定,有关朝廷命令的上传下达,必须在文件的首尾盖上这两个印才有效。

东宫太后慈安性格温和,不争不抢,所以这两个印基本被慈禧把持。这两个印也让肃顺如鲠在喉。慈禧多次拒绝在肃顺等人拟好的旨意上盖章,让肃顺等人的意见不能下达。

肃顺等人大意轻敌,给了慈禧机会

肃顺和载垣、端华三人当时都非常的年轻,一朝得到大权,难免有些飘飘然,虽然他们视慈禧为眼中钉肉中刺,但是不会想到慈禧真的能翻起大浪来,一时疏忽,酿成大错。

当时,慈禧困于热河,无法和京师的恭亲王联系上,非常着急,就派自己亲信到京城联系恭亲王,恭亲王就以给咸丰皇帝奔丧为名来到热河,慈禧召见恭亲王,但是肃顺等人百般阻挠,以叔嫂须避讳为名,不让恭亲王和慈禧见面。

没办法,恭亲王说要不端华你和我一起进去吧。肃顺一看恭亲王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阻拦有些不近人情了,于是就同意了,也没上端华跟进去。这就给了慈禧和恭亲王密议的机会。

肃顺专横,不得人心,京师大臣靠拢慈禧

不得不说,肃顺是自作孽不可活。在咸丰皇帝还没有死的时候,肃顺就是咸丰的宠臣,仗着有皇帝撑腰,专横跋扈,得罪了不少的朝中大臣。慈禧和恭亲王奕䜣见面后,又哭诉了一番肃顺种种的不是,如何欺负孤儿寡母,奕䜣回到京师后,又将此事转述给了在京的大臣们,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同情。

所以,在慈禧提前赶回京城后,才会得到众多王公大臣的支持,能够以太后身份下达旨意,一举将肃顺等人拿下,从此开启了垂帘听政时代。


历史百小生


肃顺输给慈禧,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时也、命也、运也”。

咸丰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个“心机婊”,临死之前为了平衡权力,任命肃顺、载垣、端华等八大臣负责赞襄国务,同时他又赐给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御赏”和“同道堂”各一方金印,授予她们最后决定权。


这表面上看是平衡皇权和相权 的“万全”之策,但也暗藏了极大的隐患。 咸丰帝刚死,肃顺等人便上奏折,说皇帝还小,朝中事务可由他们先行处理,两宫太后只管正常盖章即可。

精明的慈禧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与慈安一起驳回了这个提议,说:凡有上谕,军机处的拟稿必须在首尾分别盖上‘同道堂’和‘御赏’的印信,方可发出。

过了几天,大臣董元醇上折,恭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对董元醇的这道奏章,肃顺等人表示强烈反对,拟旨否决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提议。但这道旨两宫太后坚决不肯用印。肃顺等人辍朝,以此威胁两宫太后。


慈禧感到,她和慈安的力量还是不够,很难斗得过八大臣,于是瞄准了恭亲王奕訢。当时,奕訢及其支持者,对咸丰没有将他放在顾命大臣里面早有不满,自然愿意和她们结成同盟。于是,奕訢上奏请求前往热河叩谒梓宫。

八大臣其实对奕訢也不是没有防备,所以对奕訢叩谒梓宫的请求不予批准。但两宫太后批了奕訢的折子。就这样,奕訢到达了热河,并且想办法获得了单独拜见两宫太后的机会。

这次见面是扳倒肃顺的关键。虽然目前谁也不知道这次见面,两宫太后和奕訢说了什么,但见面后奕訢离开热河返回京师,做好了政变计划的准备工作。至此,慈禧做到了在内联慈安,外结奕訢,已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一吹,便是肃顺等八大臣的末日了。

可惜的是,肃顺等人自以为遗诏在手,万事大吉,他们对日渐逼近的危险竟然浑然不觉。

11月30日,由小路星夜兼程回到北京的同治与两宫皇太后,颁布谕旨,宣布载垣、端华等人罪状,将二人下狱。当天晚上,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刚走到北京的密云县,便被抓捕。


我们来看看肃顺等人输在了哪里,为什么斗不过慈禧?

辛酉政变这一年,正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年。当时全国人民对清政府已经极为不满,谁该为时局负责?

本来皇帝是第一责任人,但此时恰好咸丰驾崩,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负责。这个人不幸落到肃顺头上。此时也。

肃顺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他为政太刚,目中无人,兼之有点狂妄自大。所以满洲亲贵中恨他的人不在少数。他的反对者派是以奕訢为核心,包括了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等人。几乎囊括了留在北京的所有重要大臣。树敌太多,又没有得到枪杆子的支持,这是最要命的。


虽然肃顺也曾试图拉拢僧格林沁这样的实力派,但因为他性格原因,没有成功。从热河到北京,都是荣禄和胜保的军队,而这两个人早就投靠了奕訢。此命也。

慈禧是个出色的阴谋家。她抓住时机,取得了内联慈安,外交大臣,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同时充分发挥"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对肃顺等人的牵制的作用,敏锐的判断时局,果断出击,先发制人,巧施计谋,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换一个别的女人当太后,也许肃顺等人不是这个下场,这就是他的运也。


“时也、命也、运也”,肃顺之败亡,不冤了。

一点浅见,欢迎点评。


刚日读史


肃顺虽然手握先帝遗诏,但两宫太后却握有“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这是极为要命的,顾命八大臣虽然受命辅政,他们拥有拟定诏书的权力,但这个诏书却需要加盖“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导致顾命八大臣的权力是受到两宫太后制约的。再加上肃顺等人着实有些轻敌,且不如慈禧手腕强硬,在双方爆发矛盾之后,便等于已经注定了败亡。

△辛酉政变

咸丰帝热河病逝,他的遗命到底是为了限制谁?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逼近北京之时,咸丰皇帝便急忙带着皇后和懿贵妃和一班亲信逃至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咸丰帝便因病去世了,而在弥留之际,他的一番做法却令人深思。

△咸丰帝

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主要做了三种安排: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便是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确保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咸丰确定辅政大臣

2、确立辅政大臣:由于太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亲政显然不大可能,因此他为其挑选了八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原来五个军机大臣的其中四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顾命八大臣”。

3、权力的制约:咸丰帝又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且明确顾命大臣拟旨后要加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

从咸丰帝的遗命不难看出,“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的作用无疑要比遗诏更大,只要两宫太后不盖印章,那么顾命大臣的作用也就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毫无疑问,他之所以会给两宫太后两枚印章,为的就是限制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为了防止皇室权力外流。

后宫与外廷之争,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的决裂

由于内廷对外廷的限制,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事实上在咸丰去世不久,这种矛盾便爆发了。而促使这种矛盾爆发的,便是关于两宫太后是否应该垂帘听政的问题。

△恭亲王奕䜣

事实上,在咸丰皇帝去世还不到十天的时候,恭亲王奕䜣便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一方面是为了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另一方面便是为自己的后路积极谋划。他虽然是亲王,但却因长期受咸丰帝的猜忌,更是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顾命八大臣当中,四名军机大臣都已经入选,而偏偏将与其交好的文祥排除在外,这令他不得不担心自己以后的日子。恭亲王奕䜣在承德与两宫太后密议多日之后,逐返回北京,开始积极谋划。

△董元醇

紧接着,御史董元醇上书,请求太后权理朝政,另选亲王一、二人辅弼。针对这封奏折,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这次召见是两宫太后对八大臣的第一次摊牌,借着董元醇的奏折,试探八大臣对于两宫太后干政的态度。

在八大臣看来,皇帝既然给了你们两宫太后限制外廷的权力,那么你们就乖乖呆在后宫,我们有事去奏请就完了。你们竟然还想站到前台来,连我们辅政大臣的权力都要抢,八大臣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而两宫太后的态度也很明确,想将我们限制在后宫?门都没有。

△顾命八大臣

于是乎,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辩驳,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而根据《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连小皇帝都被吓尿了,足见这次交锋的激烈。

慈禧政治手腕极强,八大臣毫无招架之力

双方的第一次交手以相持不下而终,但双方显然都不死心。不过,顾命八大臣想的是回到北京之后再从长计议,而慈禧却已经在考虑要除掉八大臣了,而她所凭借的,便是已经率先返回北京的恭亲王奕䜣。


△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奕䜣都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兵权才是最为重要的。恭亲王奕䜣返京之后,便立即笼络了握有京、津一代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握有直鲁重兵的僧格林沁。而慈禧则将目标对准了八大臣中唯一握有兵权的端华,在召见顾命大臣之时,他以端华兼职太多为由,想要夺其兵权,而端华却表示自己只做行在步军统领,慈禧于是便将步军统领的职位给了奕譞,直接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如此一来,端华虽然掌握有行在的军权,但北京地区的军权却已经被慈禧一方悄然掌握,这也是慈禧将政变之地选在北京的重要原因。

△肃顺

在皇帝子贡由避暑山庄起驾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便以皇帝幼小、梁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带着载垣、端华等七大臣从小道赶往北京,只留肃顺率领人马跟随梓宫慢行。

刚刚到达北京的慈禧,随即便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在了解了京中形势之后,逐心中大定。次日一早,奕訢便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和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则被撤职查办,而醇郡王奕譞则在京郊密云逮捕了还在护送梓宫的肃顺,八大臣彻底败北。

△以顾命八大臣败北告终


综上所述,肃顺等人之所以会败北,一方面源于两枚印章的作用的确要比遗诏的作用大,而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对形势估计不足,对慈禧等人不够重视,使其顺利掌握了京城周边的兵权,且成功被对方打了一个时间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