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長孫皇后宮鬥手段非常厲害,只用了一招,就讓皇后位置穩如泰山

今天閒逛網絡,看到幾個網友在網上評論,說:“長孫皇后賢德,沒有心計,不參與宮廷鬥爭

。”

我看了網友的評論,覺得非常好玩,就寫了這篇帖子。我首先聲明我的觀點:“在步步驚心的後宮,能坐穩皇后位置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白蓮花。長孫皇后要是沒有心計,在美女如雲的後宮,絕對活不過三集,就要領盒飯了。”

長孫皇后的宮鬥術,是非常厲害的。秦王與太子爭鬥的時候,秦王妃長孫氏經常入宮,周旋於父皇李淵和一眾庶母之間,為李世民爭取支持。此事典出《資治通鑑》,原文是:“時隱太子釁鬩已構,後內盡孝事高祖,謹承諸妃,消釋嫌猜。”

如果長孫皇后是一朵白蓮花,她在父皇和一眾庶母之間來回活動,遊刃有餘嗎?到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長孫皇后發放武器給參戰將士,還發表戰前動員講話鼓舞士氣。此事典出《資治通鑑》,原文是:“及帝授甲宮中,後親慰勉,士皆感奮。”

長孫皇后宮鬥手段非常厲害,只用了一招,就讓皇后位置穩如泰山

長孫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如果長孫皇后是一朵白蓮花,她早就領盒飯了,根本就當不上皇后。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長孫皇后沒有跟嬪妃爭鬥的事情發生。長孫皇后不跟嬪妃鬥,是因為掌握宮鬥最好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抓住了男人的心。

大家去讀《資治通鑑》,就會發現,長孫皇后一直在採用“以柔克剛”的策略,以需要保護的柔弱形象出現在李世民面前。長孫皇后從來沒有提及長孫家族對李世民的幫助,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說:“妾之本宗,因緣葭莩以致祿位。”

葭莩之親是一個成語,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親戚。長孫皇后不止一次說這類的話,就是強調:“我的榮華富貴,我孃家的榮華富貴,全部是老公你賞賜的。我和我的孃家,以後就全靠老公關照了。”

排名凌煙閣功臣第一位的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凌煙閣功臣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舅,凌煙閣功臣長孫順德是長孫皇后的叔父。玄武門之變當天,長孫家族有四人拿起武器上戰場,除了三位凌煙閣功臣之外,長孫皇后的姐夫張公瑾也上戰場了。

長孫皇后宮鬥手段非常厲害,只用了一招,就讓皇后位置穩如泰山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長孫皇后和孃家人,在李世民通往皇帝寶座的道路上立了那麼大的功勞。長孫皇后卻隻字不提,把功勞全給了李世民。長孫皇后把一頂又一頂高帽子戴到李世民的頭上,足以激起李世民的保護欲。有了李世民的保護,哪個嬪妃敢在長孫皇后面前呲牙咧嘴啊?

跟長孫皇后相比,金屋藏嬌的主角陳阿嬌,就顯得不識趣了。劉徹能成為皇帝,陳阿嬌的母親竇太主功勞最大。《資治通鑑.卷第十七》記載,陳阿嬌當了皇后之後,仗著母親的權勢“擅寵驕妒”。

陳阿嬌動不動就把孃家的功勞抬出來壓漢武帝,漢武帝一怒之下,就不理陳皇后。陳皇后是太皇太后的外孫女,她把太皇太后抬出來壓制漢武帝。

生母王太后對漢武帝說:“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婦人性易悅耳,宜深慎之。”

漢武帝迫於壓力,不得不對陳阿嬌好。等太皇太后的靠山倒了,陳阿嬌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漢武帝都是雄才偉略的人,陳阿嬌想在漢武帝面前玩強勢,雖然一時把丈夫壓下去,但是註定了她日後的悲劇。如果陳阿嬌有長孫皇后的智慧,也來個以柔克剛,結局恐怕就不一樣。

長孫皇后宮鬥手段非常厲害,只用了一招,就讓皇后位置穩如泰山

陳阿嬌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陳阿嬌悲劇的根源,一在於嬌,二在於妒。陳阿嬌見衛子夫得寵,就對衛青下毒手,差點就害死了衛青。陳阿嬌認不清形勢,身在後宮,卻想獨佔丈夫,結果讓漢武帝越發反感她。

長孫皇后就懂得無法獨佔李世民的道理,她非但不阻止李世民親近其他的嬪妃,反而物色美女送給李世民。《資治通鑑》就記載,長孫皇后聽說美女鄭氏漂亮,就讓李世民冊封鄭氏為充華(九嬪之一)。

長孫皇后冰雪聰明,她不是不參與宮鬥,而是掌握了登峰造極的宮鬥術。長孫皇后以不爭為爭,牢牢地抓住了丈夫的心,坐穩了皇后寶座。相比於喜歡大爭,把漢武帝惹毛了的陳阿嬌,長孫皇后的宮鬥術就顯得厲害多了。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