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時常用這句話來解釋為何會夢到一些事情。

好端端的為啥夢見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呢?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似乎難以完全解釋。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因此,解夢的人就出現了,很多人也熱衷解夢。

快過年了,相信大家又要面對一些寓意吉祥的民俗了。

有些民俗被部分人認定為迷信,但那真不是迷信,而是對美好的一種嚮往。

比如說,不貼對聯就過不了年了?新的一年就不順利了?都不是,年照過,順利也照有,但大家還是會貼對聯,那是對美好的嚮往。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人們去解夢,也是這樣的一種心態,想從自己的夢中尋找出美好的預兆。

好夢,那就是好夢了,有些夢不好,所以人們為了圖個吉利,就會說“夢是反的”,這其實是自己騙自己,因為夢本就不真,你怎麼想都行,往好處想就行了,不要被夢牽絆。

當然,有些夢是好的,有人認為“夢是反的”,壞事可能要來了。

在古代,人們熱衷於寓意吉祥的一些東西和事情,所以對夢特別特別的重視,特別是皇帝做夢,夢的好壞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前程,後宮生下皇子的嬪妃對夢也很重視,有些夢甚至左右了誰當皇帝這件大事。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還有一些造反的人打著自己做夢夢見龍等象徵權力的事情製造輿論,為自己造反造勢,更有一些婦女為了體現自己孩子的不同,說懷孩子的時候夢見龍等象徵權力的動物或者器物,等兒子真當上皇帝的時候,就會四處說,以體現皇帝的不同。

這些事兒不光出現在皇宮裡,在民間也是一樣,比如《水滸傳》裡的井木犴郝思文的母親,她說懷孩子的時候夢見井木犴投胎,郝思文也就有了“井木犴”的綽號。

這種鬼把戲現在還有,相信大家身邊也曾遇到過。

真假難辨,也沒必要去辨,不努力的人的母親夢見啥也不管用。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雖說這種事情奇葩,但在皇家還是很管用的,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就出現過。

1、朱高熾

明仁宗,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被立為燕世子,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替父親朱棣理政。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獲勝後,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朱棣經常外出作戰,監國的重擔就落在因體胖需要人攙扶著才不會摔倒的朱高熾身上。

永樂一朝的文臣,很多都是太子門生,朱高熾的勢力很強。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朱高熾不受朱棣喜歡,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徐皇后喜歡他,朝中重臣也喜歡他。

朝中重臣喜歡朱高熾是因他的仁德,而徐皇后喜歡,是因當初懷他的時候做過一個夢。

洪武九年,有“女諸葛”之稱的徐達長女被冊封為燕王妃。

兩年之後的洪武十一年八月十六日,燕王朱棣長子朱高熾出生,當時燕王年僅18歲。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朱元璋又添了孫子高興,徐達當了外公高興,朱棣當了父親高興,燕王妃當了母親高興,還有更高興的事兒,燕王妃懷孩子期間的一個夢。

據說,徐氏懷孩子的時候曾經夢見有冠冕執圭者進見。

圭,此處指的是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代表著權力。

徐氏在自己丈夫已經被封為燕王的情況下做了這樣的夢,說明她所懷的孩子是天命之人,是未來大明朝的皇帝。

這件事不能大肆宣揚,畢竟朱元璋已經立了太子,燕王也只是燕王。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不能說,但朱棣和徐氏都明白,也期盼著兒子能成為未來的皇帝,他要是皇帝,那朱棣必須在他前面是皇帝。

朱棣不喜歡朱高熾,但他對這個兒子有著特殊的感情,那就是他的出生象徵著權力的到來。

我們知道,朱元璋沒多少文化,所以對文化人也是尊敬的,而朱高熾就是文化人,他不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研究儒學,所以朱元璋很喜歡他。

朱高熾在治國理政方面的優勢早在年輕時期便已體現,有一次朱元璋讓他協助審閱幾份官員的奏章。

朱高熾沒有馬上去看,而是先把奏章分為文武兩類,然後再看,之後慢慢彙報,朱元璋看後很是高興,一頓猛誇。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不管朱棣喜不喜歡朱高熾,他都給權力慾極強卻不能承繼大統的朱棣“打了一針強心劑”,讓朱棣對皇位的爭奪更加的有信心。

2、朱瞻基

明宣宗,明仁宗長子,與父親一起開創了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的“仁宣盛世”。

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那個時候他的爺爺燕王承繼大統已經沒什麼希望了。

但是,皇帝夢還在,朱棣恨不得朱元璋馬上廢立,讓他承繼大統。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還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整天想著當皇帝的朱棣做了一個夢。

夢見自己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象徵著權力的大圭賜給了他,並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朱棣醒來以後很高興,覺得十分的吉祥啊,這與他媳婦徐氏當年懷朱高熾時的夢幾乎一樣。

朱棣還沒高興完,就傳來了嫡長孫出生的消息。

朱棣馬上去看孫子,看到小傢伙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後,朱棣想到了自己的夢,於是說:“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媳婦懷兒子的時候做過“圭”的夢,孫子出生的時候他做過“圭”的夢。

這也太巧了,不相信巧合的朱棣認為這不是巧合,而是天意,於是更加確信自己必須發動靖難之變。

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發動靖難之變與這夢究竟有沒有關係,也只有朱棣自己清楚。

君權神授,這不是大明皇帝的專利,只是見人學樣,漢高祖劉邦玩過這種把戲,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更是玩過。

老百姓信什麼,帝王便編點兒故事,為了民心嘛。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故事靠編,民心靠騙,古代君王也是絞盡了腦汁兒,但這也是對老百姓的一種尊重,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說到底也算是好意。

書生說:

夢,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夢好還是壞,皆由人心。

被夢牽絆,那是愚蠢的行為。

朱棣因媳婦和自己的夢決定了一些事,但都不全是因夢而去做,而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他真是一個信夢的人,那他早就在朱元璋駕崩後馬上造反了。


《大明風華》這對父子的命運被夢主導?不得而知,反正都當皇帝了

真是那樣,朱瞻基恐怕就不存在了,朱棣早就被滅了。

“夢是反的”,這樣的解釋就是典型的被夢牽絆了,朱棣假如這樣想,那他永遠不會造反,大明朝也就不可能有“仁宣盛世”了。

夢,應該讓我們有更強的信心和更高昂的鬥志,而不是受它的牽絆,管它是好是壞,都往好處想,都往目標上奔,成功也就不遠了。

參考文獻:

1、《明史》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