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對於很多上了小學的家長和孩子來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擔憂,就是:“三年級滑坡”。三年級是一個轉折期,很多孩子的成績都是在這個時間開始分流。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說到“三年級滑坡”現象,相信不少媽媽都有共鳴:

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每次考試至少90分以上,100分也是家常便飯。可是一到三年級,成績一下子就下來了,有時只考七八十分。

孩子一二年級時,明明還是前五名的「小學霸」,可是到了三年級卻下滑到了後五名......


為什麼會出現“三年級滑坡”?

關於“三年級滑坡”現象,很多專家分析過其中的原因:

有人說是因為超前教育,很多孩子在學前階段已經超前學了很多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

上課的時候發現老師講的都會,就不專心聽講“吃老本”,時間久了,減弱了對新知識的好奇和興趣。

到了三年級,老本吃完了,又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滑坡也就顯而易見了。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還有人說,三年級的知識開始變難了,所以孩子跟不上。

作文,不再是看圖寫話或者寫個100-200字的日記了,而是要求寫300字以上的命題作文。

閱讀呢,也不再是簡單的信息搜索,而是要求孩子聯繫上下文語境,進行推理、推測,窺 探背後的涵義。

英語方面呢,單純的詞彙聽說也上升到了背默,簡單的句型上升到語法,簡單的小對話上 升到篇章。

數學就更不用說了,不再是10以內、20以內、百以內這種簡單的口算,而開始學分數、平均數、倍數以及多位數乘除了,它對孩子思維的要求更高。

如果孩子之前習慣通過記憶來進行口算,沒有掌握湊十法、位置制等方法,擁有真正的數學思維和數感,那麼學著學著,肯定會覺得很吃力。如果孩子之前沒有通過大量閱讀培養語感,而是靠背單詞、刷題應付英語考試,自然會越學越累。

更有的說,這時候孩子正處於身心轉折期。

從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來說,7-11歲的孩子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還需要藉助實物或圖畫來進行思考。

可到了三年級,很多知識開始要求孩子學習更多抽象知識。從實物到抽象的轉變確實並不容易,孩子學起來自然會吃力。

哪些孩子更容易遇到“滑坡”?

1. 良好學習習慣尚未養成的孩子

小編的表姐是小學語文老師。她說,這麼多年教學第一線觀察下來發現,平時拖拉、馬虎、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在三年級更容易出現掉隊的現象。

三年級作業量增多,難度加大,很多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會覺得非常不適應。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寫作業拖拉磨蹭,經常要寫到晚上10、11點,如此勢必會影響睡眠,從而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上課想睡覺、聽講不認真,作業又不會做,拖拉磨蹭,惡性循環,日積月累就會對學習產生顯著的影響。

記得曾在《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一書中看到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者花了17年跟蹤200多個孩子,分別在6歲、9歲、12歲、15歲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他發現,所有孩子智商測試的結果並不存在顯著差別,但孩子學習成績卻相差很多,根源就在於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研究結論中說,如果說學習成績是由智商決定的話,那麼學習習慣決定著孩子的智商能發揮到什麼程度。

2. 閱讀量少得可憐的孩子

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三年級之前沒有成為一個強大的閱讀者,那他與那些“學霸”之間的差距會因為“馬太效應

”而逐步擴大。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馬太效應說的是,一個人先期取得的成功或者優勢,將增加其後期獲得成功和優勢的概率,反之亦然。簡單來說,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閱讀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其中的馬太效應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閱讀上的馬太效應會向其他領域擴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從三年級開始,數學就出現了應用題。如果前期孩子的閱讀基礎沒有打好,不能正確、準確理解題目的含義,也就無法做對題目。

比如:連長要帶著10名戰士過河,過去了5名,還剩幾名?

如果孩子沒能準確理解題意,會一位這道題是這樣解答的:10-5=5。

但實際上,這個答案是10+1-5=6,還有6名戰士沒有過河。

以此類推,閱讀能力欠缺的孩子在三年級遭遇成績“大滑坡”也就不奇怪了。

美國研究人員更是通過研究發現,三年級的閱讀能力與高中畢業率呈現高度正相關,閱讀能力低的孩子在高中輟學的可能性是閱讀能力好的孩子的4倍

防止滑坡,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三年級滑坡”這個梗,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學習而言,注意力和效率絕對是最重要的習慣之二。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認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學習一旦喪失了興趣和專注,就必定轉化為壓力;壓力持續發酵,就必定轉化為厭學;厭學發展到極致,就必定轉化為厭惡、厭倦、厭棄生命。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效率,就要改掉孩子愛拖拉的習慣,引導孩子制定嚴格的時間表,保證孩子能夠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

2.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用閱讀喂大的孩子不會太差!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閱讀可以讓孩子將知識點從點連成線,從線鋪成知識面,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相信有了閱讀這根「魔杖」,孩子會在以後的各科學習中披荊斬棘。

| 最後想說:

與其說三年級是孩子必須面對的“危機”,不如將它比作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小龍門”!想要預防孩子出現“滑坡”現象,靠“超前學習”是無法實現的,更根本、更有效的方法是“超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您想讓孩子

以閱讀的方式愛上英語!

歡迎加入Gogo Reading

美國同質同步英文分級閱讀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