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中国楼市总市值远高于货币发行总量,这是什么原因?

面对每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不少人心中充满好奇:究竟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市多少?

对于这一问题,答案不少。

中国楼市总市值远高于货币发行总量,这是什么原因?

2018年11月18日第九届财新峰会现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给出了一个数字:65万亿美元(大约450万亿人民币)。这和当时朋友圈刷屏的一张《全球股市/房地产市值统计概况》图表给出的答案相一致,具体统计机构和统计方法不得而知,所以大伙在惊讶的同时持有怀疑态度。

后来又有自媒体转发了洛杉矶一家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268万亿人民币。

就在刚刚(10月23日),恒大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住房市值报告》,该报告显示2000-2018年,中国住房市值从23万亿元增加到321万亿元,年均增长15.7%,其中,住房存量增加和房价上涨分别贡献11%、89%。人均住房市值从1.8万元增加到23万元,年均增长15.2%。

这可能是目前看到最保守的数字之一,出于对专业的尊重和个人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我们姑且选择这一数字作为标准。

321万亿人民币(约45.3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是2018年中国GDP总量的2.5倍,是同年全球GDP总量的52.2%。

中国楼市总市值远高于货币发行总量,这是什么原因?

觉得霸气还是不可思议?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根据人民银行4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3月末,人民币M2(广义货币,经济统计中常用的货币发行量指标)总量余额为188.94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末M2大约为183万亿人民币。

先解释一下我们中国的M2指标是怎么回事,简单说就是包括所有流通货币、所有个人和机构(包括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金融机构存款(不只是银行存款),短期票据除外。

实际上,这几乎可以代表人民币的当前拥有量,但是会大于人民币的实际发行量。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举个例子,A拿1万块去银行存款,结果银行将这笔钱贷给了B,B的银行账户上又多了1万块。也就是说这1万块的发行货币可能会导致2万块的存款。

按照这个逻辑,2018年底,人民币的发行总量肯定是低于180万亿人民币的。

中国楼市总市值远高于货币发行总量,这是什么原因?

不够180万亿的货币量面对321万亿的房地产市值,这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就算全部拿来买房也只够消化其中的56%。但是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按照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9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3191万平方米,按照1.5万/平方的股价,待售市值大约8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已经有市值高达313万亿的房子卖掉了。

对此,有人不解,为什么不够180万亿的货币发行量,能够买下313万亿的房子呢?

答案或许在恒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找到——楼市市值年均增长15.7%,房价上涨贡献89%,这是最大“贡献”。

另外还有一个“贡献者”就是房贷,央行统计数据,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8.7万亿元。

所以,抛去这两个“贡献因素”,楼市真正属于它的价值所剩无几,但是,这可能才是它应有的价值。

如果为了消耗楼市“多余的价值”,而让货币发行量保持“超额”增长,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其他商品遭到“误伤”——物价因货币贬值而上涨。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