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希特勒是如何从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变成第三帝国元首的?有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富贵如意天师庆平


希特勒崛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参加一战 一战的爆发给了流浪汉希特勒人生第一个转机,他于1914年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加入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这仿佛是把我从年轻时代压在我身上的穷困中拯救出来。我很坦率地承认,在热情冲动之下,我跪了下来,衷心感谢上天赐给我能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幸福机会……

在一战中,希特勒获得了两枚铁十字勋章,一枚二级,一枚一级,一战中德国老兵的身份更加激发了希特勒狂热的民族信仰。
(希特勒 左一)

加入纳粹党,彰显演讲能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希特勒成为了纳粹党的第七名委员。在1920年初,希特勒将党的宣传工作接了过来,并且开始在演讲中大肆宣扬纳粹的纲领和种种政治主张。

依靠演说能力筹集活动资金,加强党内个人独裁地位 ,与德国传统保守势力上层阶级社会接触,寻求支持。

在希特勒独裁倾向越来越明显后,纳粹党委员会其他的一些成员准备联合起来反抗希特勒。希特勒先发制人,迫使反对派接受了他的和解条件,修改了党章,撤销了委员会,希特勒担任拥有独裁权力的主席,而纳粹党真正的奠基人德莱克斯勒则是当名誉主席不久后便销声匿迹了。

1920年12月纳粹党买了《人民观察家报》,而这笔钱很可能来自军方的秘密经费。希特勒早期的资助者有富有的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还有在芬兰几家造纸厂持股的赛德利茨太太,同时也遇见了鲁道夫·赫斯还有戈林等人,而戈林不光是财主,而且也是拥有很多人脉资源。


经济恐慌,纳粹党选票暴涨。

从1925年一直到1929年经济恐慌之前,这几年是希特勒和纳粹运动时运不佳的几年。在1928年的选举中,3100万选票纳粹仅仅得了81万张,国会仅仅有12个席位,相较之下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则有153个议席。

希特勒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前途无望,而是继续扩充纳粹党员,并且加强纳粹党内部职能部门的建设。

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希特勒通过演讲大肆向那些心怀不满的失业民众保证,如果他上台将使德国恢复强大,拒付赔款,撕毁《凡尔赛和约》,保证每个德国人都有工作和面包。或许是对社会民主党的失望,1930年的选举纳粹党的选票增加到了640多万张,获得了国会107个议席,一下子成为第二大党。

国会纵火案,运用阴谋手段缔造出纳粹党独一无二的地位。

在国会纵火案后的第二天,2月28日,希特勒让兴登堡签署了一项“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这项法令暂时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自由的7项条款。这项法令自称是“防止共产党危害国家的暴力行为的预防措施。规定——

得在相反规定的法律限度以外,限制个人自由,限制表达意见的自由,包括出版自由,限制结社和集会自由,对邮件,电报,电话进行检查,对搜查住宅发给许可证件,发出没收以及限制财产的命令。

希特勒因此可以肆无忌惮地逮捕政治上的敌人,最终建立纳粹党集权的政府。

纵览其崛起的过程,希特勒个人的性格和才能是最重要的,他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困难时拥有不屈的意志,有着出色的演讲能力,这些最终帮助他成为了权势滔天的独裁者。



普鲁士之魂



希特勒,大多数人咬牙切齿。希特勒的一生是罪恶的,但也是传奇的。和刘邦、朱元璋一样,食物链最底端的希特勒,一步步成为第三帝国元首,这一切是偶然也是必然。


落魄画家,流浪街头


1889年,希特勒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过着不痛不痒的日子。少年希特勒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理想很丰满,可是希特勒接连两次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父母的相继离世后,年仅二十的希特勒生活窘迫,人生坠入低谷,不得不在维也纳街头乞讨。


(希特勒小时候)


和普通流浪汉不同,希特勒是一个好学的流浪汉。在流浪期间,希特勒阅读了大量书籍,特别是关于历史的,并且成为了日耳曼民族主义的狂热饭。


第一次世界大战,命运的转折


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比起画画,希特勒明显更适合战争。


1914年,一战的硝烟开始弥漫整个欧洲,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巴伐利亚军队,投身于一战中。不过在这四年里,希特勒仅仅是个英勇杀敌的小兵,最大的荣誉也只是被授予“铁十字勋章”。在这位小兵还没取得关注时,战争就结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希特勒接到了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去调查一下“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这个组织。就这样,三十岁的希特勒走进了一间酒吧。他当时不知道,正是在这个酒吧里,希特勒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谈起:“这是生命中决定性的时刻,仿佛听到了内心有那个充溢着激情的声音,久久模糊之后突然急剧清晰起来,我是以下定决心,从此便再无回头之路”

几天后,希特勒就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加入这个叫纳粹党的小团体,并成为委员。看似误打误撞,可一切又机缘巧合,希特勒登上了政治舞台。


(希特勒《我的奋斗》)


不会演讲的政客,不是好的政客


加入纳粹党后,这位落魄画家,街头流浪汉,普通小兵,终于找到了他所钟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不仅如此,在热情的工作中,他的又一天赋被挖掘——演讲。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希特勒就是天生的演讲家。


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赔偿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9.6万吨黄金。1923年,德国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内民愤四起,革命暴乱不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深知,乱世之下,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谁能带来面包,我就跟谁。借此,希特勒全国巡演,放大人民的苦难,呵斥政府的无能,表示自己会给德意志人民带来全新的富裕生活。


(希特勒做演讲)


不得不佩服希特勒同志的洗脑功力,不久之后,希特勒就声名远播,不仅得到了日耳曼民族的拥护,还成为了纳粹党的领袖,一呼百应。希特勒执党后,纳粹党队伍迅速壮大,影响也越来越广。


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后来评价希特勒的演讲:“他对于说话具有一种天分,能够用平易近人的放肆把他的意见发表出来,还会使用一种连续性重复的方式,这些方式就好像是一把锥子,把他的思想敲进听众的脑子里一样。”


(希特勒受人拥护)


经济危机,新的机会


此时的纳粹党已经是国内第一大党,但是希特勒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希特勒就是这样一个人。1929年,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希特勒更是四处大肆鼓吹经济危机是共和政府接受《凡尔赛合约》的后果,是政府奉行“社会主义”的结果。在天才演讲家希特勒通俗易懂,却又声情并茂的洗脑下,德国统治阶层把希特勒视为救命稻草。随后,纳粹党掌权,希特勒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


(希特勒参与两次世界大战)


至此,一个狂热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搭上了二战的高速列车,一路狂奔,再无回头……

如今,大家对希特勒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历史的罪人,也有人说他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你怎么看呢?在评论区交流交流吧。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全历史


很多人说,希特勒本来是个优秀的画家,结果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了两次,所以才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其实,有很多因素使他成为第三帝国元首。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希特勒去德国当兵。读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希望他去做公务员,但是希特勒想做画家,因为这件事情还和他父亲吵了一架。因为这件事,希特勒就没有好好念书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都没有毕业,就退学了。希特勒本来是德国日耳曼人,但是出生在奥地利,后来奥地利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希特勒对奥匈帝国不感兴趣,他虽然热爱绘画艺术,但是对政治也比较关心,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个“愤青”,而且是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排外的思想非常严重。

不过希特勒没有从政的打算还是想做他的画家,所以死磨硬泡说动了自己的母亲,资助他去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画画。结果考了两次成绩不过关,都被学校拒绝了。自己又想去学画画,结果又考不上,那种被拒绝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他没考上不说,父母也相继去世,没有了经济资助的希特勒,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时奥匈帝国在征兵,但是希特勒不愿意加入奥匈帝国,所以逃到了德国慕尼黑。到慕尼黑的时候,估计路费都花完了,所以流落街头。好在自己会画画,可以卖画为生,由于不出名,所以很少人买。无奈之下,他去给别人打杂,扛行李,扫地什么都干。在慕尼黑实在混不下去了,希特勒只好回到维亚纳。在维也纳生活了四年,据说在这四年当中,希特勒生活窘迫,都做过乞丐,差点被饿死。

1913年,估计赚了点小积蓄,希特勒又回到慕尼黑,成为了一名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一战爆发前夕,奥匈帝国有开始全国征兵,希特勒是奥地利人,被国家召回。由于假装生病,没有通过体检。其实,他不愿意加入奥匈帝国,而是去了巴伐利亚。一战爆发后,希特勒便加入了德意志帝国,成为了一名德国士兵。希特勒加入巴伐利亚兵团,在西线做了四年的普通士兵。1916年,在索姆河战役当中,炮弹炸伤了他的腿。次年希特勒再次回到战场,升任为下士班长。1918年,希特勒在威尔维克村附近,被芥子气攻击,眼睛短暂失明,回到部队养伤。在养伤期间,德国就投降了,希特勒躲过一劫。

战后,希特勒进入慕尼黑陆军政治部,成为了一名间谍。有一次政治部派希特勒去调查“德国工人党”,结果希特勒被洗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德国工人党”就是纳粹党的前身,所以这是他成为“纳粹”关键性的第一步。假如,希特勒家庭富裕,他应该会专注画画,也不会去参军。其实,改变希特勒命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糟糕的经济,使他没有工作,画也卖不出去。当然,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作为一个男人,很难独善其身。不过他在一战存活下来,也是一个奇迹,估计是命中注定的吧!


谋士说


希特勒,这个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的名字,提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杀人狂魔,战争狂人。

可在某些论坛上,还有好多的年轻人崇拜他,甚至不会直呼他的名字,而以元首敬称。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时间虽然过去半个多世纪之久,但他的影响力依然没有衰减。

所以1945年,也就是二战结束之后,整个国际社会不论政治,经济格局上的安排实际上都有一个潜在的任务一直到如今,就是不让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重演,不让像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这样的邪恶势力卷土重来。

可当我们一直盯着那种暴力的邪恶的力量的时候,是不是那种慈目善眉,甜如蜜,貌美如花的力量就一定是好的了?

这里我们可以谈谈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的由来。

在和希特勒同时代的两个法西斯团体当中,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他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当时的意大利国王一看,国内的局面一团糟,没有人能控制那个局面,所以只能任命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子担任总理。

而另一个国家日本了,是通过‘二二六事变’一帮子少壮派,一帮子右翼势力夺取了国家的控制权。

可希特勒了,他可是德国老百姓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他当总理是这样,当总统当元首也是这样。

而且,不论希特勒在发动二战前还是二战后,德国的底层老百姓那是非常支持他的。1932年的时候,他的纳粹党可是席卷了德国百分之三十七的选票,一举成为德国最大党派的。

甚至德国的精英阶层,像我们熟知的德国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大物理学家海森堡这些都是大力挺他。

难道整个德国不论底层还是精英阶层,都跟希特勒一样混蛋,就是要和希特勒一起发动二战,然后去送死?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这个民族那是以理性著称。

两个人路上见面,肯定不会像我们中国人打招呼那样,问你吃了吗?而是问,最近秩序怎么样?

这样一个民族,这样一个理性的民族,他为什么会跟着希特勒一起走向毁灭,给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一场浩劫。

要知道,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党可真的可以说是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聊聊希特勒这个人。如果我们真的去翻开历史的底牌,我们会发现希特勒哪像《帝国的毁灭》里面描述的那样,是一个癫狂,变态,暴力的人物。

分明就是个会画画,会设计,会音乐,会生活的文艺小清新。用罗胖的话,就是至少在私人道德上完美的近乎无可挑剔。

他不抽烟,不喝酒,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娶了自己的情人爱娃,做了一个负责人的男人。

可同时代的罗斯福了,家里有个太太,外面还有个小三。丘吉尔,一辈子都是个大烟鬼,大酒鬼。

在个人爱好上,除了爱画两笔就是养养小狗啊。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爱养小猫小狗的人那都是有爱心的人,要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关于保护小动物的法案就是在人家纳粹德国通过的。

从个人品味来讲,一个画家,爱听音乐,推崇瓦格纳的人会差了。

他17岁流落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报考当时的帝国美术学院,虽然两次落榜。身无分文的时候他也很坚强,他不去偷不去抢不去骗,就是靠着在大街上给人画画,给店家画画招贴画,赚取有尊严的个人生活费。

后来报名参了军,他同样的作战勇敢,为了自己的祖国他冲锋在前,所以他得到了象征士兵最高荣誉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并且终生佩戴。

就那么一个人,一个最底层的人,一个手里什么资源都没有的人,他又是怎么爬到权力巅峰的了。

很简单,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忽悠,而且是非常让人信服的忽悠。一种先塑造自己,包装自己,然后画一张饼,让你看到就嘴馋,看到就想到他的高级品牌营销手段。

我们都知道纳粹党的那个标志性logo万字符,那就是希特勒自己设计的。那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成功,最有创意的logo。把佛家的符号转一个角度,成为自己的标志。

而且,纳粹的军服,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真的很美,很能展现一个军人的美丽,那也是希特勒自己设计的。

还有,1933年的时候,希特勒约见了刚刚成立保时捷公司三年的保时捷先生,他们商量着设计一辆普通德国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当时,希特勒就掏出一支笔和一张纸,15分钟在上面画了十一章草图。当时保时捷就说,他们的专业设计师也不过这个水平。

而且,希特勒还特别重视当时的新媒体营销,包括广播和电影。我们都知道在纳粹德国的时候,纳粹拍了两部非常出名的电影。

一部叫做《意志的胜利》,一部《奥林匹亚》。

拍《意志的胜利》时候,希特勒给他的御用导演里芬斯塔尔说,给你最好的摄制团队,最大的没有封顶的预算,拍一部展现德意志的电影。

当时派上百人的摄制组,大量的聚光灯,22辆汽车,16名摄影师,30台摄影机全部都给了里芬斯塔尔。还给她说上天,入地,下水,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纽伦堡当局甚至专门为这部电影新建了桥梁,高台,缓坡。真的,那部电影,就算现在去看也非常的震撼,完全的展现了当时德意志民族那种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劲头。

还有专门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拍的电影《奥林匹亚》,那种展现德意志民族昂扬的精神,健美的体魄都通过电影展现出来。

而且当时的纳粹党,还专门组织电影下乡,在全国各个乡村城镇,不断的轮回播放展现德意志民族那种奋发昂扬精神的电影。

你想想,当时如果你是德国的老百姓能不为生在那样的国家感到自豪。

还有就是到后面设计的贯穿整个德国,四千公里长,120米宽的高速公路,以及柏林新首都的设计草图,那个可以容纳十五万人的国家体育馆。

这个别说是当时的德国民众,就我们现在去看那都是震撼,震惊。

并且,在希特勒执政的时候,在他当政的六年后,整个德国没有一个失业人口,没有一个。

反正所有的工厂,原本是该机器做的,全部改作人工,所有的德国民众都能在工厂有一份吃饱饭的工作。而当时的美国离这个目标还远着。

现在我们再来想想,当时的德国老百姓能不幸福,除了有份工作,还有压榨犹太人得来的高福利。

可反过来,这些福利也好,待遇也罢,他都有尽头的。

在这种情况下,做为纳粹党,作为国家元首的希特勒和他的团队该怎么办。只能为了实现给老百姓画的那张饼,去向外扩张,去夺取资源。

而最终要想实现的方式就是战争。以至于到了战争最后,德国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那都是非常优越的。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能不支持他们的元首。

这可不是说德国的老百姓愿意支持战争,而是国家画的那张饼太大了,太馋人了。就像毒瘾一样,那种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蔓延到了整个纳粹党,甚至是整个精英阶层。

这一切,都是因为希特勒的初衷,为了造就一个美好的德国,一个让人向往的国度,到最后却不能实现,但又不得不去实现造成的。


害虫的微笑


我要让世界记住我一千年---阿道夫-希特勒

辍学少年、窘迫的流浪画家、临时工……你很难将这些弱势且底层的身份与曾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的希特勒联系起来,可有的人生往往就是这般起伏!那就是希特勒早年的亲身经历。

1906年,刚刚过完十七岁生日的希特勒孤身离开家,热爱美术的他准备考取维也纳艺术学院。但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维也纳艺术学院都拒绝了希特勒的入读申请。

没过多久,年少的希特勒就经历了父母双逝的悲惨命运。瞬间成为孤儿的他一方面迫于生计,一方面则是为了逃避奥匈帝国的兵役来到了慕尼黑。在慕尼黑,希特勒利用画画这项唯一的技能艰难度日,其实很多时候他都是以乞讨为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奥匈帝国为了做足应有的准备,特别下令离境人员回国报道,其中就包括希特勒。但当时的希特勒早已在心底埋下了民族主义的种子,他极度憎恶奥匈帝国的多民族构成。所以,希特勒在兵检时故意装病躲过了奥匈帝国的征兵。

但他却转头就加入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并很快随部队投入到了一战当中。希特勒在战争中表现的十分英勇,因此也得到了晋升(上等兵),还先后获得了两枚铁十字勋章!

1919年,德国陆军政治部突然交给希特勒一项任务:调查一个名为德国工人党的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纳粹党。那时候的纳粹党才成立不久,党员也很少。渗透进工人党的希特勒作为一个旁听者参与了他们的会议,并在一次发言中强烈反对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也正是因为这次发言,德国工人党开始注意到希特勒,并邀请他加入工人党。而这也成了希特勒和整个世界命运的转折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纳粹党终于成为了德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党。希特勒也凭借超强的宣传能力和足够的热情被推选为党魁!1929年,希特勒因啤酒馆暴动出狱后的第四年,一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萧条的社会让德国人的生活举步维坚。

希特勒抓住这个机会,将德国的衰败归咎于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他声称是凡尔赛和约阻碍了德国前进的脚步,并承诺会让德国每家每户都有足够的牛奶和面包!随后,德国工人党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下成为了执政党,希特勒也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元首的位置!

至于促成这一切发生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希特勒自小萌生的民族主义思想、画家理想的覆灭、和工人党的不期而遇以及当时的时代大背景,都是导致希特勒与世界为敌的关键因素!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希特勒的一生可以参考他的自传《我的奋斗》,其中讲述了希特勒早期在维也纳困顿的生涯。

一、一战

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是奥地利人,十几岁的时候在维也纳学艺术,可惜好景不长,父母双双去世,年轻的希特勒没有了经济来源不得不流浪到维也纳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也被雇佣来扫雪、扛行李做些体力活。

一战爆发后,希特勒加入德军,成为一名士兵,因为作战勇敢,(被炮弹炸伤过,被毒气短暂毒瞎过),而且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德国投降后,上等兵希特勒成为德国魏玛政府的一名基层特务,负责侦察退伍老兵的思想情况,把一些深受苏联影响的人挑出来进行“改造”。

这个阶段的希特勒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下级公务员,可是希特勒本人和整个世界的命运,就在下面这个下达给希特勒的新命令下改变了。


二、政党

1919年9月,希特勒接到命名去卧底调查一个只有54名成员的自称“德国工人党”(Deutsche Arbeiterpartei)政治团体。因为这个政治团体打出的旗号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反犹主义!

卧底的希特勒很快发现自己非常适合这个团队,而且自己竟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演说技能,短短时间之内,希特勒就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个工人党的党主席力排众议,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1920年,希特勒决定退伍,把自己全部精力放在这个政治团体中。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未来希特勒能成为元首最重要的一步!】

影响力大增的希特勒根据当时火热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将原来的“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Di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这便是纳粹党(Die nazi - Partei)。希特勒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之后希特勒前往柏林,把纳粹运动扩大到德国全国。在此期间,希特勒取消了党的委员会,废除了选举制度,确立了领袖原则,发展独裁统治。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学习意大利前辈墨索里尼的“向罗马进军”准备发动“向柏林进军”,结果德国和意大利还是没有可比性,希特勒的啤酒馆暴动(Bier - aufstand)很快就失败了。自己被关入监狱,政党被政府下令禁止,党报也被封闭。希特勒再一次遇到了挫折。

三、狱中思考

希特勒在监狱里被关押了一年多,在此期间,希特勒痛定思痛,总结了自己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武装!

1925年1月,希特勒出狱后低调的承认错误,写了保证书,于是巴伐利亚政府解禁了政党和党报,只是唯独禁止希特勒演讲(希特勒演说的威力可见一斑)。

出狱后的希特勒重建纳粹党,并且组建了冲锋队、党卫队等军事组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四、经济危机和总统选举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本来就陷于赔款、割地的德国比其他国家更加惨。希特勒觉得时机成熟,振臂一挥,顿时应者云集。希特勒称经济危机是魏玛“政府无能”,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1930年夏天,魏玛政权不得不举行了国会选举,结果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的纳粹党赢得了6409600张选票,取得国会中107个席位,从国会中位居第九的最小党一跃而为第二大党。

1932年,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von Hindenburg)任期届满,德国开始总统选举。希特勒决定参选,纳粹党开动全套宣传机器,从每个选区到最偏僻的村镇展开游说,大街小巷贴满纳粹党的标语,摄制影片在各地放映(这是当时的一个创举,还包租飞机让希特勒遍游德国。但是希特勒虽然得票率第二高,仍然在选举中败给了兴登堡。

在选举中,不仅仅希特勒的纳粹党壮大,德国共产党也成功壮大,为了组织这一趋势,兴登堡被迫联合希特勒,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五、大权在握

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之后,上台后不到两天就决定解散国会,重新选举。而且希特勒肆无忌惮地以暴力手段破坏其他党派的竞选活动。

在选举的6天以前,2月27日纳粹党人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共产党人。

通过对高层的武力威慑,和对下层的鼓吹蛊惑,希特勒一步一步走上权利的巅峰。

年老的兴登堡总统病逝后,希特勒立刻启动《国家元首法》,规定“德国总统职务与总理合并为一”!

于是希特勒获得了总理兼国家元首的桂冠,并握有对国防军的统帅权。希特勒“合法的”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独裁者。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希特勒自己其实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即通过《我的奋斗》。希特勒一战前在维也纳的日子一开始过得不错,其家境也不差,母亲也给了他不少资金用于维也纳考取艺术学院。虽然希特勒最后没搞定,同时又遇到了母亲的逝世,但是也得到了母亲的遗产,因此一开始日子在维亚纳过得并不差,应该算是交友和欣赏艺术的惬意的日子。但是公子爷的日子是需要有长期的资金流入来支持的,因此希特勒最后落魄到收容所,即很多人一间的床位里居住,为了谋生希特勒通过创作彩色画作、其朋友进行市场销售的方式进行。

希特勒努力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一战在慕尼黑加入了拜仁州的步兵军团,经历过一战的惨烈,但是比起战争的考验,令他感到更为难受的是战后人民和社会对这些归来士兵的冷漠,也让元首决定了从政改变社会的理念。

虽然希特勒在学习期间成绩不咋样,但是演讲的口才和魅力还是相当可以的,而且工作能力和热情也是很突出的,因此很快就将纳粹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发展壮大,并在1923年发动了著名的啤酒馆暴动,虽然没成功,但是意义很大,让希特勒找到了颠覆魏玛共和国的金钥匙:即利用共和国民主选举的方式和平夺取政权以达到最后消灭民主共和国。

从政之路+正确的斗争方式让1925年出狱的希特勒开始了拉拢民心的重振纳粹党的工作,而此时法国和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区则给纳粹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除了获得民意支持外,希特勒获得了大资本家和保守阶级的认可和支持,这是保障纳粹党运营、宣传和壮大的资金来源。当世界性经济危机到来时,民主党派们由于相互之间的利益分歧导致无法给出持续有力的政策进行引导,而希特勒的扩大基建和发展军工的方式则是和罗斯福新政同出一源,即国家开始有目的地对市场经常进行调节。虽然说希特勒后来将德国带入了战争中,但是当时的确是德意志人选择了他,是当时民意的所向。

至于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和反犹思想,其实也不是空缺来风,也不是希特勒一开始就具备的。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思想的根源还是一战前奥匈帝国内部激烈的民族矛盾的社会状况,希特勒是个很勤奋、善于阅读和借鉴他人思想的上进青年,在青年时期也涉猎了很多奥地利境内宣扬种族主义思想的文献。我们在批判纳粹的罪行时,也应该看到希特勒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很积极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一面,虽然其后来的行径是不值得提倡的。


陈皮果子


第一是贫穷,第二还是贫穷,最后就是机会。

充满幻想的希特勒不顾自身才华有限选择了漂流维也纳,希望能在这个被誉为艺术之都的所在展露才华。

奈何有这样梦想的人多得是,当然只靠粗浅的绘画功底和干涩创作源泉的未来大魔头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只能依靠为店铺画招贴画谋生,更悲催的是就连这么一点点微博的收入还得被合伙人剥削。

说他是流浪汉,有些说不过去,毕竟人家也努力的希望自谋生路,奈何顶不过寒冻,不得不在窘迫的时刻走入施舍站。

此刻的贫穷只是他一个人,或许是一个典型的下层人物的命运写照。

但他却有一个契机,那就是穷哈哈的人在抨击不公的时候,大魔头站了出来,跟着一块喷,就在这么一个小小舞台上,与来自各界苦人儿们大吐苦水。

别小看了这个,毕竟这个时段给他磨砺口才的机会,而且还能接触各种各样的思想,包括奇奇怪怪的思想。

因此,大魔头很自豪这一阶段,甚至说是其人生的启蒙。

第二个贫穷就是战败后的德国,一战的德国是失败国,经济崩溃,在军中历练过的希特勒不仅洗去维也纳时期的青年色彩,他变得成熟了,懂得权力的重要性。

曾经阶级分明的德国因为战败使得所有阶级几乎沦为赤贫,唯有少数的寡头还在吃香喝辣。

这个时代给大魔头机会,他成了这群人的代言人。


鸿哥iouyh福小铺


世界现在还感谢日本,德国,才有人类生存空间,如果没是世界二战,现在全球人口是多少,为什么过去发起战争是有道理的,消灭和发迹,二战并不可怕,世界发展人口才可怕,现在如果每个国家不控制人口,几乎到人吃人的地步,强者更强弱者亡,也像现在的叙利亚是全世界毁掉武器的好去处,过期的武器,弹药,用战争到减一半人口才使人类好过,死的是应死之人,如果没是世界第二次大战,现在的人口增加一倍,从人道上是让人接受,在实际上是为人类打基础。


用户75565015832李尊


乱世出英雄,当时的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国内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接受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广大德国民众希望改变现状,重回德意志辉煌,而希特勒是一个野心家,又有非凡的煽动能力,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成就了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