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外地人娶苏州女生,会有哪些文化差异?

长三角搞笑人


我是娶的苏州老婆。因为从上学开始就在外面了,所以习俗,饮食等都能适应,唯一的就是语言。

我属于语言智障类型的,从小英语就没及格过。在苏州快二十年了,目前苏州话超过四个字的句子,或者语速偏快的话,我就听不懂。我会说吃饭,睡觉,阿冷,阿热等单词。

有时吵架,老婆骂我,我也不知道啥意思,只能干瞪眼。

不过我儿子也不会说苏州话,当然听是没问题的。


lht0813


文化差异,无异于饮食、过节传统还有思想观念。苏州人比较偏清淡的口味,甚至是偏甜,好多外地人来到苏州都会感觉到不适应,吃着不对胃口,而且苏州人喜欢吃糕点,虽然苏州人喜欢吃大米饭,但是也特别爱吃面条。过节传统也有部分差异的,我作为一个北方人我知道苏州的年夜饭大多选择在中午,大年初一拜年磕头的传统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少,清明节没有吃鸡蛋的说法。还有好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思想观念我感觉比较提前,我北方人大多都是拮据消费,也就是所谓的挣钱要好好存起来,不能每次都舒舒服服的吃喝玩,吃饭大多数就两个菜。而苏州人就是比较偏向于平等消费,就是挣多少花多少,喜欢享受生活,吃饭也都是三菜一汤的配置。

还有好多的文化差异,总而言之,经济的收入还有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不同观念,也使得思想观念的不同。传统文化还有饮食这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做评论。


篮球能转


今天一直为这个问题发愁,晚上就看到这个问题了,一肚子话刚好找到地方发泄了。我是安徽芜湖人,女朋友苏州的也快结婚了。几个差异,首先肯定是经济上!安徽其他地方确实落后,但是皖南地区和江苏差距并不是很大,尤其是民富上,女友一家包括她一开始对安徽是瞧不起的。但是女友我们在芜湖同居了一年慢慢的她也爱上了我的家乡,我家位置应该是全市最好的地段了,对于一个爱吃海底捞的她来说芜湖太幸福了,主城区不大,步行20分钟有四家可以选择,她常常跟我说去苏州或者南京去任何一家开车都要20分钟,很不方便。小城市的便捷让她很满意,相反我来到苏州很不适应。第二:第二就是语言和教育吧,皖南地区对教育很重视,相反苏州好像并不是,我新加坡私立大学毕业反而是我们家祖孙三代成绩最差的,上的学校最差的,放到我女朋友家反而成了炫耀的资本了……方言上也许皖南地区本身就是江淮官话和吴语混杂,反正我能说也能听懂一点到是不是大问题,但是相对很多人来说苏州话的吴语也是个沟通的阻碍吧。第三:饮食!!!芜湖的饮食真的和苏州上海很像,芜湖也是个港口城市移民很多,加上下放的上海人在芜湖很多,据统计芜湖有30万江浙沪移民,口味被改的也偏甜了,我自己做饭也放很多糖!这几天本想着和女友考察苏州市场开一家分公司,吃了几天苏州的菜后我崩溃了,满大街找麦当劳,我边吃边说我想回家!无奈太困今天只能再睡一夜!太甜了!我点个虎皮青椒心想着能辣点了吧,我靠,辣鸡都能做成甜口的?我现在空腹血糖已经5.8了,在这待上一年不得打胰岛素过日子了?对于招上门女婿好像是真的,我老婆木渎那的,招上门那里女婿好像习以为常,刚谈恋爱那会我没有说家里情况,她还主动说让我去当上门女婿。


中壹影视传媒


找了个苏州老婆,自己是吴语区毗陵小片,听是没问题讲不好,老婆说音调语气很怪,洋京帮,哈哈😄这边过年不拜年的,冷冷清清的。亲戚之间来往仅限于红白事😖吃东西太甜,太喜欢吃腌制的肉类,蔬菜...他们老一辈的冷门土话我能听懂老婆都听不懂。很欣赏老头老太活到老要干活到老的态度,不欣赏太节省,太斤斤计较。


工立青三


苏州女人一般很少会嫁外地人,一些家庭条件差的会找外地男上做上门女婿,孩子都随女方性,条件一般或者偏上的不会选择外地男人的,因为这样会被别人看不起,这是不是传统思想?


笑弥坨


被各大规划绕开、老龄化最严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苏,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机]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江苏省共出生38.3万个婴儿,比前一年同期减少5.6万个,减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拐点不经意间已到来。

以下重要规划全部绕开江苏:

9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11个自贸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5个左右的自由贸易港(自贸区升级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陕西、浙江、厦门正在积极申报。

6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雄安。

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3个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个“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汉、重庆。

10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东部3个经济强省。山东省:济南青岛2座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杭州宁波2座副省级城市;江苏省:仅南京1座副省级城市(2019年1月9日,济南合并地级莱芜市,致使江苏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沦为全国省会首位度倒数第一。今后,它必将与江苏貌合神离,心向安徽,导致江苏只能依靠剩余12个不入流的普通地级市参与全国顶尖城市竞争)。

当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夺战已经打响,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人口决定了发展。江苏人口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无峰,没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资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宫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让深受其苦的年轻人往外跑,也让在江苏发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户。

2017年,济南市一把手在山东两会上极其悲愤的发言: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未来各省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是核心城市的竞争。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分析周边郑州、合肥,还有远一点的武汉、长沙、成都、贵阳,这些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别的城市就会去抢。

而江苏13个市互不认同,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内斗省,实质是互相制肘,谁也见不得对方好,在城市发展中内耗相当严重。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江苏注定更加被动。

几年前,江苏GDP总量差点一举超越广东,直到差距拉小至600余亿。后来广东初步转型成功,迎来现代发展“第二春”,再次发力拉开与江苏差距。据悉,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反超江苏六个季度,将总量差距拉开至4000余亿,2018年差距更是扩大到5000亿,令大众反过来觉得江苏怕是变成“江输”。

江苏老龄办透露:30年后,江苏不到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实际上按照现在几乎外来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结婚年龄达到34岁,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现状,老龄化问题只会比预测更严重更提前,到时很可能满省皆是白发人。

再看“平均主义”发展模式,仅凭江苏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规划绕开的情况下,十年后,最大的可能是均衡发展成13个三线城市,随之人口外流进一步加剧,继续退化成13个四线城市。

年轻人,毕业后的首选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当前是城市格局大变动的时代,已经错过了北上广深,千万不要再错过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来必将在国家支持下晋升一线的新贵城市。

以下各图,是官方的、真实的、有据可查的数据,可以佐证我的观点。如果江苏人确实看不到希望,不如来杭州落户定居。











浙A太牛cool


1,语言,苏州是吴侬软语,年纪大一点的普通话不准甚至不会说,就算可以普通话交流会有生疏感

2,饮食,苏州人饮食口味偏淡,喜欢汤汤水水,还有就是甜食

3,苏州老一辈是有地域歧视的,这个实话实说,江苏长江以北,四川,贵州,河南……都在这个行列,娶进来或者入赘还好点,很少会让女孩嫁

4,苏州女孩一般都比较听父母的话,所以第三条很难规避,除非条件过硬


紫水晶小怪兽


苏州女生还好了又不是古代。现在只要和老婆一起过日子在哪里都一样。苏州人又不是不讲道理的地方。岳父岳母时间长了一样对你好


念妈妈


我老公就是外地的,我是苏州本地的,招女婿的,没什么的,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可以了,不必在意别人的说法,哪里好就在哪里发展,人心都是一样的,好好对待自己的老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最初153123147


上门女婿也早就不流行了,独生子女父母一般会希望不嫁不娶,不收彩礼也不给嫁妆,婚房男女双方家庭都会各自备好,外地女婿如果家里没有房,就住女方家里,孩子一个姓男方一个姓女方,不论男女,一般不强求先后顺序,如果男方家里条件特别好,要求都姓男方,一般女方家里也会同意,毕竟家境弱势不想为难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