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不是說宋徽宗在金國受到非人虐待嗎?為何還能生育10多個孩子?

歷史一書生


秦檜以“莫須有”之名構陷岳飛,致使岳飛之死成為“千古奇冤”,但是秦檜也只是一枚棋子,真正要殺岳飛的是宋高宗趙構。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首,之前我們還會給岳飛冠以“民族英雄”的稱號,不過現在因為是民族內部矛盾,已然不用“民族英雄”這個詞來形容岳飛,但是依然無法抹殺岳飛的歷史功績和人們對於他極高的歷史評價。

不管是歷史課本還是《說岳全傳》等文學作品上,都會把岳飛的死歸結在秦檜構陷岳飛的“莫須有”罪名上,但是秦檜僅僅是當時的權臣宰相,真正能夠殺掉岳飛這個級別將領的人也只有當時的皇帝宋高宗趙構,而實際上,從秦檜與趙構相伴輔佐的幾十年的進程來看,秦檜始終是趙構的一枚棋子,也是擋在趙構身前的一枚棄子。

岳飛的死讓秦檜背下了所有的罵名,跪在岳飛墓前接受了人們千年的唾棄,但是實際上真正讓岳飛死的人就是宋高宗趙構。


在當時的宋高宗趙構看來,岳飛必須要死,除了趙構對於岳飛不斷提升的聲望與地位外,也與岳飛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無關係。

首先,如果岳飛繼續北伐,真的“迎二聖回朝”,趙構的地位將極為尷尬。

趙構,是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是北宋的康王。但是“靖康之變”後,包括宋徽宗和宋欽宗在內的大部分皇室成員都成為了金軍的俘虜,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才逃脫了金兵的追擊,可以說宋高宗這個皇位完全是“天上掉下來”的。儘管抗擊金軍,恢復故土,迎二聖還朝是趙構自己提出並且認可的,但是坐上皇位的他必然不願意再從皇位上下來。

而此時的岳飛在取得朱仙鎮大捷之後,已經將金軍趕出了開封,並且在與金軍的對抗中逐步佔據了上風,當時宋徽宗一死,宋欽宗還在,不管是把宋欽宗搶回來還是金軍送回來,只要宋欽宗回來對於趙構都是極為尷尬的存在,更是給自己增加了一個到底讓不讓位,不讓位如何對待自己的這位皇帝哥哥的難題,況且自己也已經是絕了後。所以趙構的本意上並不願意迎二聖回朝,之前這樣喊是為了團結民心,激勵士氣,而真的有這樣的機會的時候趙構是必然的不願意。之後,金國為了示好,在簽訂《紹興協議》後將趙構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離行時,宋欽宗請韋氏轉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了,可是至死宋欽宗都沒有再踏上南宋領土。

在這樣的情況下,岳飛依然堅持著“迎回二聖”的口號,並且經常性的在趙構面前提及,不免引發趙構的擔憂,為了自己皇權的穩固,這才對岳飛動了殺心。

其次,岳家軍的實力太強了,功勞又太大了,引發君主的猜忌和顧慮是在所難免的。

岳飛在權勢最為鼎盛的時候,執掌了南宋超過半數以上的軍隊,並且全國財政的一半以上是用來供給岳飛的軍隊去打仗。而岳飛又是連戰連捷,一時間舉國上下將岳飛奉為英雄的存在。這樣手握重兵、手握重權,又兼備人心的武將,歷來是要被君主所猜忌的,而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隻有兩個,一是弒君奪位,一是為君所殺,得善終者聊聊無幾。

如此一來,岳飛也就成為了趙構的一塊心病。更為關鍵的是,岳飛優待下屬,經常性的賞賜軍士也更加增加了趙構的不滿,畢竟在趙構看來,自己承擔了幾乎全部的軍需開銷透支了國庫,但是岳飛卻用這樣的“小恩小惠”將軍心俘獲,讓自己的巨大付出付之東流。

而最終,趙構也是不希望有著如此實力與威望的岳飛繼續存在,而他也可以接著岳飛的死,敲山震虎式的給予韓世忠等人警告,平衡君主與將領之間的關係平衡,鞏固自己的皇位。

再次,就是千不該萬不該,岳飛干涉了宋高宗趙構的立嗣決定。

當年“燭影斧聲”在宋朝廣為流傳,宋太宗趙光義到底有沒有弒兄奪位成為了歷史的謎團,據說趙構在南逃的過程中夢見太宗皇帝,自己老祖宗託夢讓自己還政與太祖後代,此時的趙構已經絕後,所以在民間尋找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終於找到了兩個孩子,即趙昚與趙琢,趙構將他們二人收為養子。

而趙構對於他們兩個最終由誰繼位並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而此時的岳飛卻犯了朝堂上的大忌,公然談論立嗣事宜,而這也讓趙構感到異常的緊張,畢竟當時的岳飛威高權重,手握重兵,自己在位時就可以擁立新君為由武裝奪位,就是在自己死後也可以借擁立之功把持朝政,這是趙構非常擔心的,同時武將與皇嗣的交集也是為歷代帝王所非常忌憚的,也是因為這一點,趙構更加不會放過岳飛了。

岳飛手握重兵,聲望極高,這樣的岳飛對於趙構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威脅,因而趙構最終下定決心岳飛,而秦檜僅僅是趙構的一枚棋子而已。


當時的蒙古遠沒有形成氣候,南宋連金抗蒙更是無從談起。

1232年,蒙古聯合南宋攻入金國最後的城池蔡州,金國在蒙宋聯合的進攻中,最終滅亡,而金國的皇室宗親也幾乎被屠戮殆盡,而這就是金與南宋,金與蒙古一百多年的矛盾關係的最好體現,這兩個被金國欺壓了一百多年的政權最終將全部的怒火洩在了蔡州。一百多年後,南宋對於“靖康之恥”的憤恨之情依舊如此,那麼在“靖康之恥”過去沒有多少年、被擄走的宋欽宗還在會寧府的南宋初年,與金的聯合更加是不可能的。

況且,此時長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上,蒙古政權還沒有統一,各個部落之間四分五裂,經常發生戰爭,金朝佔有絕對性的優勢,並且對於蒙古各部進行了殘酷的壓迫統治,蒙古真正形成氣候是在多年之後,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之後,才與金國形成了對峙之勢,並且也是歷經三代蒙古大汗的努力才最終滅掉了金國。

所以,此時談連金抗蒙已然是無從談起,更與岳飛之死沒有任何關係。


雍親王府


題主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關公戰秦瓊,戰果會如何?趙構的時期,蒙古在哪裡?留住金國與蒙古三足鼎立,你是在說夢話嗎?

1127年,靖康之變,趙構在南京稱帝,1143年,岳飛被殺,那時的蒙古高原還分崩離析,金熙宗1146年把蒙古的俺巴孩汗殘忍地釘死在木驢上,難道趙構能掐會算蒙古能壯大?1161年,完顏亮南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南宋面臨滅頂之災,可惜完顏亮雖然詩詞當時獨步天下,卻殘暴不仁,以致被殺。金世宗繼位後,對蒙古高原實施減丁政策,就是對草原男丁進行殺戮以防止他們壯大。

1162年,趙構把皇位讓給宋孝宗,同年,一個嬰孩誕生,作為父親的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擊敗塔塔爾部,生擒首領鐵木真兀格回到斡難河畔,看到孩子手握凝血,覺得長大後會是英雄,於是起名鐵木真。

鐵木真的長大異常艱難,9歲時,也速該被塔塔爾人毒死,轉眼,孤兒寡母又被部落的貴族拋棄,鐵木真一家艱難度日。期間命運多舛,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鐵木真憑藉堅強的性格,努力和英勇,還有運氣在草原發展壯大,到1206年建國,此時的秦檜和趙構已經死了多年


Jasonxia916


趙構殺岳飛跟留著金國對抗蒙古南征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岳飛死於1142年,成吉思汗出生於1162年,岳飛死後20年成吉思汗鐵木真才出生,當時金國壓根沒想到被他們打擊壓迫的蒙古人日後會成為他們的勁敵,岳飛的死因是什麼?歷史記載很詳細了,一心北伐,恢復中原,直搗黃龍,迎回二聖。這是岳飛畢生的願望,但是岳飛工於謀國,卻拙於謀身。


他沒想到二聖回來後當今皇帝去何處,岳飛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刺激著當今皇帝趙構的神經。另外就是岳飛個人缺乏政治頭腦,當年宋高宗的兒子早早的就死了,宋高宗南逃過程中受到驚嚇,從此以後再也不能生育。岳飛作為一個掌握大權的武將,多次上表立太子,干預皇帝家事,犯了大忌。再就是南宋末年,國家動盪,民不聊生。當時南宋的國力支撐不了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國家需要修養生息,為了貪圖苟安,宋高宗和秦檜在簽訂《紹興合議》時,同意了金國人的要求,那就是處死岳飛。所以在紹興合議達成時,在牢中的岳飛基本上是必死無疑了,他的死是當時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

1146年蒙古的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上,這一舉動深深刺激了蒙古人,他們多次發動反抗金人統治的鬥爭,都遭到了慘烈的鎮壓,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翰難河源誓師,被尊稱為成吉思皇帝,後人又稱成吉思汗,在經過20年的戰爭後,蒙古滅亡了西夏,1212年,蒙古開始大舉起兵,開始了反抗金國的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 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 延慶),大敗 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 西京(今山西 大同)、居庸關等地,金軍節節敗退,完全不似滅宋時的勇敢頑強。

1234年,蒙宋聯軍攻下蔡州,金國滅亡,金哀宗完顏承麟自殺後屍體被一分為二,南宋和蒙古各得一半,此場景比北宋滅亡時更慘,一百多年前的慘景在勝利者的後代身上重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瞭解了這段往事後,我們就知道這個題目所述趙構殺岳飛的原因跟跟留著金國對抗蒙古南征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大飛哥愛歷史


防止岳飛等南宋軍隊直搗黃龍後,將他的哥哥和父親宋徽宗接回來,如果這樣的話,他趙構皇帝的位置就不保,因為無論怎麼排,皇帝的位置就算他老子不坐了 也還有他的哥哥在那裡排隊等著,怎麼也輪不到他,這就是為什麼趙構借秦檜的手殺死大將岳飛的真正原因。

要知道,對趙構等人來說,什麼國家的人民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子我的地位和實權,如果保住地位權利,國家土地就算再割幾塊送出去也要得,至於人嗎,連他老子他都可以背後來一刀,別人他就更不會手軟了。

而收復失地,迎回二聖,是那時候軍隊統帥們的理想,特別是岳家軍,他是獨立軍團,受朝廷制約較少,並且岳家軍戰鬥力爆棚,所以每當岳家軍打贏一仗,趙構這小孫子就心理犯嘀咕幾天。

還有就是來自於敵對國的挑撥離間和威脅的因素。

所以,消除岳家軍以帶來暫時的安穩就成了他趙構的主要目的了,

趙構小兒也!


靈曦閣


宋高宗殺岳飛的原因有:對岳飛岳家軍規模的忌憚、與岳飛在軍事戰略上存在矛盾、與岳飛在立嗣上存在矛盾以及岳飛性格上的因素促使了他的死亡。大家都知道岳飛是精忠報國的大英雄,但最終卻因為謀逆罪名而身首異處,他的逝世與宋高宗脫不了干係,作為唯一能與金兵抗衡的將領,卻受到了皇帝的忌憚,以至於最後被高宗殺掉。

  第一,對岳飛岳家軍規模的忌憚。當時南宋的總兵力有一大半都是岳家軍,岳飛的軍事才能也受人讚歎,即使岳飛是精忠報國的英雄,但皇帝宋高宗卻不得不對他產生了懷疑和戒備。

  第二,與岳飛在軍事戰略上存在矛盾。岳飛執意北伐收復故土,但宋高宗卻由於擔心故土收復以後,父兄歸來,自己的皇位便會不保而與岳飛意見相悖。

  第三,與岳飛在立嗣上存在矛盾。岳飛為國家著想,給宋高宗遞了建議立趙伯琮為太子的奏摺,他本是出自好心,但在宋高宗看來就是觸犯了皇家的大忌。

  第四,岳飛性格上的因素促使了他的死亡。岳飛性格剛直,按理說這本應該是優點,但他手握重兵,卻不肯接受皇帝的拉攏和示好,更不願為了保命而敗壞自己的名聲,於是與宋高宗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最終導致被殺。


第一財富


這問題有點可笑。岳飛死的時候,蒙古還是金國養的一條狗。金國那時候主要的對手是宋和遼。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留下金以便和蒙古玩三足鼎立這麼一說。

宋皇帝趙構殺岳飛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岳飛的用兵理念與趙構截然相反。趙構是先保住自己,再反攻金。而岳飛是寧可把南宋都城連同趙構一起當誘餌,也要打回北方領土。

趙構和岳飛有過蜜月期,岳飛的打回舊都,迎回二帝也是獲得趙構鼎力支持的。問題是,趙構這麼支持岳飛,結果岳飛卻不把趙構當最為效忠的對象,這導致趙構對岳飛的熱情慢慢消耗。最後在宋金之戰,十二道令牌下,岳飛還是執意要從西向北,回收領土為核心戰略,而不是把保護南宋都城為核心,把趙構對岳飛最後一點情分給抹乾淨了。一個不肯為自己效忠的將軍,怎麼可以留下?趙構下定決心,除掉了岳飛。


金晶林


我個人覺得趙構思想還沒達到那個高度吧,不過從他的性格和行為來講,造成的結果也有一點這個後果。

打敗金國,盡復河山,說不定還能收復以前被遼國佔有的土地,這是趙構不想做的,他為什麼不想做,反而求和,大敗金國還要向金國搖尾乞憐?我覺得,他是一心享樂,不想擔任何風險,半壁江山,不影響他做皇帝的實際生活質量了。

我覺得趙構本意並不是針對嶽鵬舉一人,而是立功抗金的武將集體。

秦檜一開始要陷害的是韓世忠,沒了趙構的默許,他照樣不敢動。秦檜起初還想拉嶽元帥一起行事,被當面拒絕,然後嶽元帥又告知韓世忠此事,殺人計劃還未完善,事情就挑到明面上,面對韓世忠哭求,皇帝不好直接治罪,那還有誰?張俊已和秦檜站向一邊,只剩最年輕最有能力品格最優的嶽少保。

已無兵權,無須猜忌,之前君臣關係大體一直和諧。趙構不是怕他功高震主,不信任他的忠心,而是要殺大將來達成可恥的宋金和議,殺他,金人爺爺最滿意噠,管它良心呢,殺他效果最好,風險也小,什麼忠臣的拳拳愛都是浮雲。


窺探歷史1號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好。

當時蒙古尚未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才統一蒙古各部,所以趙構與金國合議和蒙古關係不大。

不過合議在當時這是局勢所迫,以當時南宋的國力來看,繼續和金國作戰並不討好,甚至可以說是兩敗俱傷,二來岳飛功高震主,歷代君主都非常忌諱這個,所以岳飛肯定是眼中釘。

在與金國合議後,南宋度過了很長時間的太平時光,直達蒙古崛起。在蒙古剛崛起時,南宋已經認識到了,蒙古會是接下來的強烈威脅,但那個時候趙構已經去世了,當時南宋朝廷一致認為,要對付崛起的蒙古,只能讓金國作為屏障,必要時還得援助金國來抵禦蒙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蒙古和南宋接壤。

這個眼光是很有戰略性的,事後的發展也證實了蒙古確實是最大的威脅。但可惜金國自己作死,天也救不了他,南宋只能獨力面對蒙古大軍。


紅塵入世亦不閒


殺岳飛主要是鞏固權利,打消主戰派氣勢,實行綏靖政策。加強內部發展的手段。岳飛干政是趙構不能忍的


穆景天


不要侮辱南宋君臣武將的智商,趙構是有胸懷,也是發揮群體的力量在抗金,要不要殺岳飛,是根據當時的法律,經過司法審訊,與其他無關!

北宋剛滅亡,國家毀於戰亂,如同一個人病入膏肓,如同得了晚期肝癌,沒有醫療價值,行將就木,沒有以後。對於西醫來說,只能打杜冷丁,減輕死亡痛苦,如果動手術,只能割去肝臟,沒有肝臟,失去造血功能,必死。

而中醫講究重病不可用猛荷,只能先調養身體,讓身體經過調養後,再逐步加大用藥量,意圖將來,當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能不能救活,既要看醫者的水平,也要自己的造化。

趙構作為醫者,對已經滅亡的北宋,已經沒有基本架構的國家,需要重建國家。對於一個單槍匹馬之人來說,除了他自己,再無任何可靠依靠。

亂世之中,他需要務實,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去搭班子,同時組織機構繁雜,需要首先提拔任用,並通過長時間的考察,才能知道所任用的官員怎樣,是否看走眼,是否人盡其才。對於有問題的人也要區別對待,不能求全責備,只能差異化管理,容忍不足,甚至缺陷。他做的是一個農村箍桶的活,將其他箍桶匠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木板拿過來,他自己的在木堆裡面找適合自己的木板去拼揍出適合自己需要的木桶,既要看長短寬窄,也要看厚度,特別重要的是要能識別木板的木質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吃水鬆緊不一致,即使勉強箍好,一加水,也會因為吃水不一致而收縮不一致,因而破裂。如果不能有火眼金睛,不能有箍桶匠的胸懷,長短板都要用,在使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南宋這遠不如南明的馬桶是箍不起來的,必然沒有南宋的150多年,漢人王朝提前覆滅。

絕大部分人的智慧是無法達到趙構職業帝王智慧,也沒有趙構的胸懷。

趙構作為箍桶匠來說,只要有效延續宋,就是成功的,事實上趙構是成功的。

爭議最大的是求和及殺岳飛。我們來略微扯扯趙構及岳飛。

趙構單槍匹馬,任用的武將如雲,能將眾多,為什麼只有岳飛父子及張憲被殺,難道趙構的眼睛瞎了,難道其他中興將領的眼睛都有問題,特別是岳家軍主要作證的將領,還是宋朝的言官都沒有發言權,還是負責審理的官員都在說瞎話,審理的官員沒有分辨能力,司法可以無視證據,還是無知者的眼睛短視、色盲、還是無視。

比如一個單位,一個大型破產重整企業,企業新生了,只有個別人在重整過程中既有功,同時也居功自傲,不服從公司整體協調,倒下了,是不是公司老闆昏庸,公司其他人都無能,只有倒下者功高蓋世,功勞都是倒下者的。

從1127年到1141年,打了十多年,趙構既進行了北伐,也御駕親征了。在此期間趙構從沒有收回軍權,完全放手給各個將領,要錢給錢,要權給權,實際效果呢,打的因為數將各自為政,致使淮西兵敗,讓國家精心準備的唯一可以打敗金的戰爭失敗,打的如果再不整軍,必然因為武將飛揚跋扈,沒有大局觀,再戰再敗。

在淮西兵敗後趙構進行整軍,進行修養生息,二十年以後安排孝宗再度北伐,只不過金軍尚處於建國初期,勇不可當。

其實是全體武將無能,沒有盡到責任,十多年時間都沒有打敗金國,還有臉指責皇帝。不能為皇帝遮風擋雨是武將的責任,十多年時間趙構有不讓岳飛抗金嗎,不讓其他人抗金嗎,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從基層被趙構提拔起來的,讓趙構這個君父到處逃竄,其實是武將的恥辱,是武將的失責。武將一個個雖各自為政,不能團結協作,但也辛辛苦苦的抗金,比如吳玠穩定川陝,韓世忠黃天蕩抗金,中興四將抗金。只是他們歷經十多年都不能打敗金軍,難道就靠岳珂的一個虛假的朱仙鎮就可以一仗定乾坤,一仗就可以扭轉十多年的劣勢,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基本想事情不經大腦,或者有H2O。

首先普及一下莫須有的意思,以正視聽。

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裡有“莫須召二三大將來”;《曲淆舊聞》裡有“莫須待介甫參告否”;《鐵圍山叢談》裡有“莫須問他否”;《寶真齋法書贊》裡有“莫須與他明辯”;《分類夷堅志》裡有“莫須謝尚書否”;《思陵錄》裡有“莫須批出”;《後村大全集》裡有“莫須有人”。……從這些宋朝口語中,我們歸納出來“莫須”的語義,原來是“難道不”或“難道沒”的意思。“

莫須有”三個字,原來是“難道沒有嗎?”

印證“宋史”原文:“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翻成現代話,明明是“岳飛的罪名,難道沒有嗎?的傲慢語氣。

”這種語氣,才正是當時針鋒相對的對話,“莫須有”三個字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秦檜會自己給自己扣屎尿盆子?只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要麼人云亦云,要麼無知。

先說一個題外話,為什麼宋打不過金。

實際上有個深層次的東西金滅北宋,是因為金剛開國 ,歷來第一二代開國君主都需要很厲害,才能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才能開國,金能打敗遼,滅遼,自然北宋不是對手。北宋徽宗荒淫無恥,必然滅亡。北宋滅亡後按道理就沒有宋了,宋高宗如果沒有能力,宋就此滅亡。

宋高宗宋史定論中興之主,自然能力非凡,應在宋太祖、太宗之後,是有勇有謀的,能將一個破產國家重建,與金一二代君主抗衡,不是普通人能望其項背的,宋史是將他與光武帝等作為六大中興之主相提並論。

下面說說趙構與岳飛的關係。

智慧正常的皇帝都會殺岳飛,當然晉惠帝司馬衷這樣的白痴皇帝或者秦二世這樣的傀儡皇帝既沒有判斷能力,也殺不了岳飛,也就無所謂了。

你知道要維持十萬大軍到黃龍數千公里之外,怎麼保障麼。

淮海戰役,出動60萬解放軍,民工近540萬,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如果10萬大軍為主力,,因為是沿路攻殺,需要的保障物資安全的軍隊不會低於20萬,運送軍糧安1:5,也在百萬民工,總出動人員要二百萬之眾。即使有二百萬之眾,長達數年的戰爭,糧草從哪裡來。如果能動員進行戰爭,農民必然不堪重負,會爆發遠勝鐘相楊么的起義,南宋必亡,漢政權提前滅亡。

你知道楚漢戰爭為什麼項羽失敗嗎。項羽從彭城出發,花一年多時間打下滎陽,因戰線從江蘇彭城到河南滎陽不過五百多公里,在古代也是很長的,是兵家大忌。劉邦正面打不過項羽,專門調動部隊,專打項羽的糧道,彭越又作為毛澤東的老師開創發明了游擊戰,進行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將項羽軍隊累死,拖死,不得已項羽千里回師保護糧道。一年多時間,數十萬大軍的辛苦,一個月之內回到解放前,勞命傷財,從此楚漢改變戰略位置,楚國開始走下坡路。

河南至黃龍數千公里,難度遠遠大於楚漢戰爭,相信岳飛不會說出這種無知之話,只不過是岳珂代言。

用百家講壇石國鵬的話講,岳飛之死冤不冤,按現代法律是冤的。殺他應不應該,岳飛做的那些事情在任何朝代,夠殺他十好幾回。

大多俗人不加分析,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將岳飛之死歸結為功高蓋主!

說功高蓋主是大將必死的原因,其實這是一個謬論。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做過中大單位的領導,只是站在大將的角度,從同情的角度出發,來批判皇帝,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

站在皇帝的角度,功高蓋主是淺薄者的認知。國家都是皇帝的,大將有功首先是皇帝的,不存在功高蓋主的說法。

封建社會君權神授,國家是趙構的。如果不能理解,屬於基本常識不懂,沒有資格談歷史。換句話說,岳飛是趙構皇帝進行統治的一個工具而已,是皇帝給你這個平臺,是皇帝用人得當,是皇帝安排妥當,大將才能得以建功。建功以後皇帝還給予封賞,並不存在功高蓋主就要殺大將的說法。比如阿里巴巴王國,比馬雲有能力的人太多了,那是不是功勞是比他強的員工的,當然不是,所有的功勞首先是馬雲的,其他人只是具體執行者,是按老闆指示做事。

只有將功勞看成自己一個人的,忽略皇帝的指揮作用,忽略其他配合部門的作用,進而忘乎所以,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不知自己姓什麼,也不知皇帝姓什麼,驕橫跋扈,羈傲不訓,進而功高欺主,才會招來殺身之禍。

南宋剛建立二十年是戰,並以戰逼和,吳玠、韓世忠、張俊、岳飛、劉光世等中興大將奮力拼殺,讓新政權站穩腳跟,讓南宋得以休養生息,得以有資本再戰。

趙構19歲,單身赴金營,要求欽宗,不要管自己,該戰則戰,因為能力出眾,讓人懷疑不是王子。所以石國鵬說,趙構也是一員英武大將,有膽有識。他議和之時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熟讀儒家文章,作為亂世中的有為皇帝,無論智商,還是情商,還是見識,都在絕大部分在坐諸位之上,他還不知道求和要被罵?他更知道,生存下來是硬道理,生存下來才可以雪恥,而不是學流氓黑社會,只知道一根筋,不知適時進退。

趙構二十歲建立南宋,經過二十年拼殺 ,南宋基本站穩腳跟,也很清楚的知道,武將形同軍閥,驕橫跋扈,導致精心準備的唯一一次本可以徹底打敗金軍,揚眉吐氣之戰,因為各將各自為政,反致淮西兵敗;

通過淮西兵敗,他做出清晰的結論,軍隊需要整頓,大將給的權越多,給的待遇越高,不等於越能團結,越能聽從號令,反而大將們變成驕兵悍將,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都以自己為中心,無法統一指揮。如果繼續無組織無紀律,更進一步的失敗無法避免。就像孫中山數次北伐,均被軍閥不聽命令而失敗。皖南事變因為項英擁兵自重,拒絕執行中央東進命令而接近全軍覆滅。

盲目戰爭,南宋必亡。漢王劉邦,打敗項羽,傾全國之力攻打匈奴 ,也有白登之圍,走夫人路線,不斷的送出大量金銀財寶給首領老婆求得活命;李世民號稱天可汗,一向喜歡用兵,也有渭水之盟向突厥稱臣;英武的明也有土木堡之變,清有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侵華,無不因為輕敵致慘敗,特別是滿清,準備不足,盲目開戰,國家割地賠款以十億兩白銀記。

孝宗即位,廢除二十年合約,由高宗安排北伐,後韓又再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一定程度上說明紹興合約的正確性。至於後來又與蒙古滅金或者抗蒙古,都說明,求和只是不得已,只是一小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努力戰爭。

下面我們來說說岳飛之死。

軍權是武將的一生追求,留戀軍權是武將的大忌。南北宋名將只有岳飛被殺,那麼多文臣將軍都沒有被殺,朝廷有朝廷的問題 ,那麼岳飛自身有沒有問題呢。

岳飛出身貧苦,當經過努力成功上位,位極人臣後,因為三十功名塵與土,因為他出身農家,更在意權利,更在意名譽,因為軍權對武將而言,對功成名就者而言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就不肯輕易放棄軍權。而不像一般人追求金錢及享樂,比如翁同龢,號稱清流,不貪汙不受賄,卻追求名聲,追求權利。追求名超過追求金錢,而且有掩蓋性。

而南宋因為將軍們驕橫跋扈,羈傲不訓,朝廷需收回軍權。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岳飛卻將軍隊交給張憲,這一岳飛女婿,這一隻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的付手,等於告訴朝廷,岳飛不肯交出軍隊,岳飛留戀軍權。

現在有一種文化現象,評論岳飛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秦檜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趙構卻不能使用宋史;評論岳珂卻不能使用宋史 。有的地方需要引用宋史,有的地方宋史卻不能發生作用。用兩種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因合適的就用,不合適的就摒棄,有人格分裂的症狀。

世人大都在岳飛事情上喜歡意淫,一,收開封,直搗黃龍;二,岳飛之死。下面扯扯這種再普通不過的蛋。

南北宋那麼多著名大將,只有岳飛被處死,難道問題都是人家的,自己就沒有問題,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荒唐可笑。

有人說,你看,岳飛都說,天日昭昭,他還會有錯嗎。諸位,天日昭昭的意思是岳飛在賭咒,說天地良心,他沒有背叛,沒有造反。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岳飛說我其他罪,但沒有謀反。如果賭咒可以作為證詞,斷案則只要每個嫌疑人賭咒發誓即可,不需要去調查研究。

也有人說,岳飛背上刺字了。岳母大人文化很高,精通刺青技術?全天下只有座右銘之說,是為了讓自己每天可以參照。背上刺字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有,也算第一個吃螃蟹的,用的是智商,還是情商?

背上刺青,只有洗澡時擦背的人看見,平時岳飛也看不到,難道需要打仗時裸露上身,鼓勵將士殺敵;還是知道有一天岳飛會位高權重,朝廷會斷案,提前準備,藉以表明自己的清官身份。

從小是個岳飛迷,我也相信作為他這個愛國英雄,國之棟樑確實不會造反。

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啦,難道司法機構就可以憑一個人自己說的一句話天日昭昭,說一句天地良心,我沒有犯罪;說一句,你看,我背上有刺字,精忠報國,就可以斷定沒有罪嗎。難道現代司法也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說沒有犯罪,就可以採信嗎。如果這樣的話,相信99%的犯罪嫌疑人都會無罪釋放。

我們相信岳飛不謀反,但誰能保證他的手下沒有違規行為呢?

還有十二道金牌之說更為荒唐,朝廷為什麼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說害怕在開封打敗金軍後就可以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簡直是痴人說夢。朱仙鎮大捷子無虛有,怎麼收開封 ,收了開封,怎麼防守。至於直搗黃龍府更是扯淡,開封離黃龍府相差數千公里,北宋也沒有打到的地方,只一個後勤補給就無法解決。難道可以僱傭美國飛虎隊,用B52扔兩顆原子彈,進行斬首行動;同時請以色列僱傭軍用飛機空降突襲;難道救出昏庸無能,又荒淫無恥的欽宗,趙構就沒有辦法控制局面了。

實際情況,金剛滅北宋、遼,處於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難道這樣的金是豆腐,不堪一擊。

金牌是聖旨,一道金牌不聽,就是違抗軍令,就是要殺頭的。難道說朝廷有先見之明,岳飛會不聽命令,自行其是;還是因為岳家軍一貫不聽命令,預見岳家軍會違抗軍令。還有朝廷是不是無知到,如果逼急了,會逼出兵變。

岳飛被殺,整個岳家軍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要殺張憲呢,恐怕是有原因的。

因為有人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除了張憲岳雲以外包括牛皋都有作證。至於說作偽證,是不是不符合大眾口味的,不利於岳飛的就可以武斷的說是偽證;誰能來證明是偽證;如果是偽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都是偽君子?岳飛看人不準,岳飛用的都是垃圾?

至於物證,即張憲同岳雲等的書信往來,如果張憲確實假借岳飛之名起兵,張憲還會保留證據給朝廷查,除非他是個白痴。在地下黨的接頭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我黨幹部拿到紙條後將內容看一下,然後直接用火燒掉,這已成慣例,難道張憲岳雲就不懂?

難道物證毀了,口供定罪就是子無虛有。無知者看看現代法律,物證銷燬,有多人口供就不治罪了嗎。

至於岳飛有沒有參與,我也相信我崇拜的岳飛沒有參與,但一貫驕橫跋扈的張憲,只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又號稱岳飛的女婿,在岳飛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謀反之事完全有可能,只是朝廷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何判斷是岳飛的意思還是張憲的意思就無從下手了,而恰恰讓張憲留在部隊就成了岳飛被冤死的根源了。張憲自作聰明,擅自行動,對岳飛之死負有不可推銷的責任,按宋法律,他死有餘辜,他讓宋朝失去一位抗金英雄。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這一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飛個人傳記作者岳珂,岳飛孫子的宋史記載,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時,發現只要搜岳珂,直接彈出岳珂人渣的字樣,可見岳珂實在有辱岳飛這一祖宗之名。

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儒家是一個講私德的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想岳珂修身立德修出個大貪官,他治國治出個魚肉鄉里,他是一個信用破產的人,是一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相關問題

王貴曾是岳飛左膀右臂,為何最後卻參與陷害岳飛?

王貴身為岳飛的左膀右臂,為什麼要背叛岳飛?

民族英雄岳飛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真的不如關羽嗎?8972

聽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4天前

不要侮辱南宋君臣武將的智商,趙構是有胸懷,也是發揮群體的力量在抗金,能不能打敗金,趙構能不知道?

北宋剛滅亡,國家毀於戰亂,如同一個人病入膏肓,如同得了晚期肝癌,沒有醫療價值,行將就木,沒有以後。對於西醫來說,只能打杜冷丁,減輕死亡痛苦,如果動手術,只能割去肝臟,沒有肝臟,失去造血功能,必死。

而中醫講究重病不可用猛荷,只能先調養身體,讓身體經過調養後,再逐步加大用藥量,意圖將來,當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能不能救活,既要看醫者的水平,也要自己的造化。

趙構作為醫者,對已經滅亡的北宋,已經沒有基本架構的國家,需要重建國家。對於一個單槍匹馬之人來說,除了他自己,再無任何可靠依靠。

亂世之中,他需要務實,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去搭班子,同時組織機構繁雜,需要首先提拔任用,並通過長時間的考察,才能知道所任用的官員怎樣,是否看走眼,是否人盡其才。對於有問題的人也要區別對待,不能求全責備,只能差異化管理,容忍不足,甚至缺陷。他做的是一個農村箍桶的活,將其他箍桶匠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木板拿過來,他自己的在木堆裡面找適合自己的木板去拼揍出適合自己需要的木桶,既要看長短寬窄,也要看厚度,特別重要的是要能識別木板的木質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吃水鬆緊不一致,即使勉強箍好,一加水,也會因為吃水不一致而收縮不一致,因而破裂。如果不能有火眼金睛,不能有箍桶匠的胸懷,長短板都要用,在使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南宋這遠不如南明的馬桶是箍不起來的,必然沒有南宋的150多年,漢人王朝提前覆滅。

絕大部分人的智慧是無法達到趙構職業帝王智慧,也沒有趙構的胸懷。

趙構作為箍桶匠來說,只要有效延續宋,就是成功的,事實上趙構是成功的。

爭議最大的是求和及殺岳飛。我們來略微扯扯趙構及岳飛。

趙構單槍匹馬,任用的武將如雲,能將眾多,為什麼只有岳飛父子及張憲被殺,難道趙構的眼睛瞎了,難道其他中興將領的眼睛都有問題,特別是岳家軍主要作證的將領,還是宋朝的言官都沒有發言權,還是負責審理的官員都在說瞎話,審理的官員沒有分辨能力,司法可以無視證據,還是無知者的眼睛短視、色盲、還是無視。

比如一個單位,一個大型破產重整企業,企業新生了,只有個別人在重整過程中既有功,同時也居功自傲,不服從公司整體協調,倒下了,是不是公司老闆昏庸,公司其他人都無能,只有倒下者功高蓋世,功勞都是倒下者的。

從1127年到1141年,打了十多年,趙構既進行了北伐,也御駕親征了。在此期間趙構從沒有收回軍權,完全放手給各個將領,要錢給錢,要權給權,實際效果呢,打的因為數將各自為政,致使淮西兵敗,讓國家精心準備的唯一可以打敗金的戰爭失敗,打的如果再不整軍,必然因為武將飛揚跋扈,沒有大局觀,再戰再敗。

在淮西兵敗後趙構進行整軍,進行修養生息,二十年以後安排孝宗再度北伐,只不過金軍尚處於建國初期,勇不可當。

其實是全體武將無能,沒有盡到責任,十多年時間都沒有打敗金國,還有臉指責皇帝。不能為皇帝遮風擋雨是武將的責任,十多年時間趙構有不讓岳飛抗金嗎,不讓其他人抗金嗎,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從基層被趙構提拔起來的,讓趙構這個君父到處逃竄,其實是武將的恥辱,是武將的失責。武將一個個雖各自為政,不能團結協作,但也辛辛苦苦的抗金,比如吳玠穩定川陝,韓世忠黃天蕩抗金,中興四將抗金。只是他們歷經十多年都不能打敗金軍,難道就靠岳珂的一個虛假的朱仙鎮就可以一仗定乾坤,一仗就可以扭轉十多年的劣勢,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基本想事情不經大腦,或者有H2O。

首先普及一下莫須有的意思,以正視聽。

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裡有“莫須召二三大將來”;《曲淆舊聞》裡有“莫須待介甫參告否”;《鐵圍山叢談》裡有“莫須問他否”;《寶真齋法書贊》裡有“莫須與他明辯”;《分類夷堅志》裡有“莫須謝尚書否”;《思陵錄》裡有“莫須批出”;《後村大全集》裡有“莫須有人”。……從這些宋朝口語中,我們歸納出來“莫須”的語義,原來是“難道不”或“難道沒”的意思。“

莫須有”三個字,原來是“難道沒有嗎?”

印證“宋史”原文:“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翻成現代話,明明是“岳飛的罪名,難道沒有嗎?的傲慢語氣。

”這種語氣,才正是當時針鋒相對的對話,“莫須有”三個字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秦檜會自己給自己扣屎尿盆子?只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要麼人云亦云,要麼無知。

先說一個題外話,為什麼宋打不過金。

實際上有個深層次的東西金滅北宋,是因為金剛開國 ,歷來第一二代開國君主都需要很厲害,才能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才能開國,金能打敗遼,滅遼,自然北宋不是對手。北宋徽宗荒淫無恥,必然滅亡。北宋滅亡後按道理就沒有宋了,宋高宗如果沒有能力,宋就此滅亡。

宋高宗宋史定論中興之主,自然能力非凡,應在宋太祖、太宗之後,是有勇有謀的,能將一個破產國家重建,與金一二代君主抗衡,不是普通人能望其項背的,宋史是將他與光武帝等作為六大中興之主相提並論。

下面說說趙構與岳飛的關係。

智慧正常的皇帝都會殺岳飛,當然晉惠帝司馬衷這樣的白痴皇帝或者秦二世這樣的傀儡皇帝既沒有判斷能力,也殺不了岳飛,也就無所謂了。

你知道要維持十萬大軍到黃龍數千公里之外,怎麼保障麼。

淮海戰役,出動60萬解放軍,民工近540萬,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如果10萬大軍為主力,,因為是沿路攻殺,需要的保障物資安全的軍隊不會低於20萬,運送軍糧安1:5,也在百萬民工,總出動人員要二百萬之眾。即使有二百萬之眾,長達數年的戰爭,糧草從哪裡來。如果能動員進行戰爭,農民必然不堪重負,會爆發遠勝鐘相楊么的起義,南宋必亡,漢政權提前滅亡。

你知道楚漢戰爭為什麼項羽失敗嗎。項羽從彭城出發,花一年多時間打下滎陽,因戰線從江蘇彭城到河南滎陽不過五百多公里,在古代也是很長的,是兵家大忌。劉邦正面打不過項羽,專門調動部隊,專打項羽的糧道,彭越又作為毛澤東的老師開創發明了游擊戰,進行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將項羽軍隊累死,拖死,不得已項羽千里回師保護糧道。一年多時間,數十萬大軍的辛苦,一個月之內回到解放前,勞命傷財,從此楚漢改變戰略位置,楚國開始走下坡路。

河南至黃龍數千公里,難度遠遠大於楚漢戰爭,相信岳飛不會說出這種無知之話,只不過是岳珂代言。

用百家講壇石國鵬的話講,岳飛之死冤不冤,按現代法律是冤的。殺他應不應該,岳飛做的那些事情在任何朝代,夠殺他十好幾回。

大多俗人不加分析,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將岳飛之死歸結為功高蓋主!

說功高蓋主是大將必死的原因,其實這是一個謬論。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做過中大單位的領導,只是站在大將的角度,從同情的角度出發,來批判皇帝,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

站在皇帝的角度,功高蓋主是淺薄者的認知。國家都是皇帝的,大將有功首先是皇帝的,不存在功高蓋主的說法。

封建社會君權神授,國家是趙構的。如果不能理解,屬於基本常識不懂,沒有資格談歷史。換句話說,岳飛是趙構皇帝進行統治的一個工具而已,是皇帝給你這個平臺,是皇帝用人得當,是皇帝安排妥當,大將才能得以建功。建功以後皇帝還給予封賞,並不存在功高蓋主就要殺大將的說法。比如阿里巴巴王國,比馬雲有能力的人太多了,那是不是功勞是比他強的員工的,當然不是,所有的功勞首先是馬雲的,其他人只是具體執行者,是按老闆指示做事。

只有將功勞看成自己一個人的,忽略皇帝的指揮作用,忽略其他配合部門的作用,進而忘乎所以,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不知自己姓什麼,也不知皇帝姓什麼,驕橫跋扈,羈傲不訓,進而功高欺主,才會招來殺身之禍。

南宋剛建立二十年是戰,並以戰逼和,吳玠、韓世忠、張俊、岳飛、劉光世等中興大將奮力拼殺,讓新政權站穩腳跟,讓南宋得以休養生息,得以有資本再戰。

趙構19歲,單身赴金營,要求欽宗,不要管自己,該戰則戰,因為能力出眾,讓人懷疑不是王子。所以石國鵬說,趙構也是一員英武大將,有膽有識。他議和之時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熟讀儒家文章,作為亂世中的有為皇帝,無論智商,還是情商,還是見識,都在絕大部分在坐諸位之上,他還不知道求和要被罵?他更知道,生存下來是硬道理,生存下來才可以雪恥,而不是學流氓黑社會,只知道一根筋,不知適時進退。

趙構二十歲建立南宋,經過二十年拼殺 ,南宋基本站穩腳跟,也很清楚的知道,武將形同軍閥,驕橫跋扈,導致精心準備的唯一一次本可以徹底打敗金軍,揚眉吐氣之戰,因為各將各自為政,反致淮西兵敗;

通過淮西兵敗,他做出清晰的結論,軍隊需要整頓,大將給的權越多,給的待遇越高,不等於越能團結,越能聽從號令,反而大將們變成驕兵悍將,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都以自己為中心,無法統一指揮。如果繼續無組織無紀律,更進一步的失敗無法避免。就像孫中山數次北伐,均被軍閥不聽命令而失敗。皖南事變因為項英擁兵自重,拒絕執行中央東進命令而接近全軍覆滅。

盲目戰爭,南宋必亡。漢王劉邦,打敗項羽,傾全國之力攻打匈奴 ,也有白登之圍,走夫人路線,不斷的送出大量金銀財寶給首領老婆求得活命;李世民號稱天可汗,一向喜歡用兵,也有渭水之盟向突厥稱臣;英武的明也有土木堡之變,清有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侵華,無不因為輕敵致慘敗,特別是滿清,準備不足,盲目開戰,國家割地賠款以十億兩白銀記。

孝宗即位,廢除二十年合約,由高宗安排北伐,後韓又再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一定程度上說明紹興合約的正確性。至於後來又與蒙古滅金或者抗蒙古,都說明,求和只是不得已,只是一小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努力戰爭。

下面我們來說說岳飛之死。

軍權是武將的一生追求,留戀軍權是武將的大忌。南北宋名將只有岳飛被殺,那麼多文臣將軍都沒有被殺,朝廷有朝廷的問題 ,那麼岳飛自身有沒有問題呢。

岳飛出身貧苦,當經過努力成功上位,位極人臣後,因為三十功名塵與土,因為他出身農家,更在意權利,更在意名譽,因為軍權對武將而言,對功成名就者而言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就不肯輕易放棄軍權。而不像一般人追求金錢及享樂,比如翁同龢,號稱清流,不貪汙不受賄,卻追求名聲,追求權利。追求名超過追求金錢,而且有掩蓋性。

而南宋因為將軍們驕橫跋扈,羈傲不訓,朝廷需收回軍權。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岳飛卻將軍隊交給張憲,這一岳飛女婿,這一隻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的付手,等於告訴朝廷,岳飛不肯交出軍隊,岳飛留戀軍權。

現在有一種文化現象,評論岳飛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秦檜要引用宋史作為權威;評論趙構卻不能使用宋史;評論岳珂卻不能使用宋史 。有的地方需要引用宋史,有的地方宋史卻不能發生作用。用兩種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因合適的就用,不合適的就摒棄,有人格分裂的症狀。

世人大都在岳飛事情上喜歡意淫,一,收開封,直搗黃龍;二,岳飛之死。下面扯扯這種再普通不過的蛋。

南北宋那麼多著名大將,只有岳飛被處死,難道問題都是人家的,自己就沒有問題,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荒唐可笑。

有人說,你看,岳飛都說,天日昭昭,他還會有錯嗎。諸位,天日昭昭的意思是岳飛在賭咒,說天地良心,他沒有背叛,沒有造反。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岳飛說我其他罪,但沒有謀反。如果賭咒可以作為證詞,斷案則只要每個嫌疑人賭咒發誓即可,不需要去調查研究。

也有人說,岳飛背上刺字了。岳母大人文化很高,精通刺青技術?全天下只有座右銘之說,是為了讓自己每天可以參照。背上刺字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有,也算第一個吃螃蟹的,用的是智商,還是情商?

背上刺青,只有洗澡時擦背的人看見,平時岳飛也看不到,難道需要打仗時裸露上身,鼓勵將士殺敵;還是知道有一天岳飛會位高權重,朝廷會斷案,提前準備,藉以表明自己的清官身份。

從小是個岳飛迷,我也相信作為他這個愛國英雄,國之棟樑確實不會造反。

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啦,難道司法機構就可以憑一個人自己說的一句話天日昭昭,說一句天地良心,我沒有犯罪;說一句,你看,我背上有刺字,精忠報國,就可以斷定沒有罪嗎。難道現代司法也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說沒有犯罪,就可以採信嗎。如果這樣的話,相信99%的犯罪嫌疑人都會無罪釋放。

我們相信岳飛不謀反,但誰能保證他的手下沒有違規行為呢?

還有十二道金牌之說更為荒唐,朝廷為什麼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說害怕在開封打敗金軍後就可以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簡直是痴人說夢。朱仙鎮大捷子無虛有,怎麼收開封 ,收了開封,怎麼防守。至於直搗黃龍府更是扯淡,開封離黃龍府相差數千公里,北宋也沒有打到的地方,只一個後勤補給就無法解決。難道可以僱傭美國飛虎隊,用B52扔兩顆原子彈,進行斬首行動;同時請以色列僱傭軍用飛機空降突襲;難道救出昏庸無能,又荒淫無恥的欽宗,趙構就沒有辦法控制局面了。

實際情況,金剛滅北宋、遼,處於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難道這樣的金是豆腐,不堪一擊。

金牌是聖旨,一道金牌不聽,就是違抗軍令,就是要殺頭的。難道說朝廷有先見之明,岳飛會不聽命令,自行其是;還是因為岳家軍一貫不聽命令,預見岳家軍會違抗軍令。還有朝廷是不是無知到,如果逼急了,會逼出兵變。

岳飛被殺,整個岳家軍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要殺張憲呢,恐怕是有原因的。

因為有人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除了張憲岳雲以外包括牛皋都有作證。至於說作偽證,是不是不符合大眾口味的,不利於岳飛的就可以武斷的說是偽證;誰能來證明是偽證;如果是偽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都是偽君子?岳飛看人不準,岳飛用的都是垃圾?

至於物證,即張憲同岳雲等的書信往來,如果張憲確實假借岳飛之名起兵,張憲還會保留證據給朝廷查,除非他是個白痴。在地下黨的接頭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我黨幹部拿到紙條後將內容看一下,然後直接用火燒掉,這已成慣例,難道張憲岳雲就不懂?

難道物證毀了,口供定罪就是子無虛有。無知者看看現代法律,物證銷燬,有多人口供就不治罪了嗎。

至於岳飛有沒有參與,我也相信我崇拜的岳飛沒有參與,但一貫驕橫跋扈的張憲,只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又號稱岳飛的女婿,在岳飛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謀反之事完全有可能,只是朝廷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何判斷是岳飛的意思還是張憲的意思就無從下手了,而恰恰讓張憲留在部隊就成了岳飛被冤死的根源了。張憲自作聰明,擅自行動,對岳飛之死負有不可推銷的責任,按宋法律,他死有餘辜,他讓宋朝失去一位抗金英雄。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這一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飛個人傳記作者岳珂,岳飛孫子的宋史記載,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時,發現只要搜岳珂,直接彈出岳珂人渣的字樣,可見岳珂實在有辱岳飛這一祖宗之名。

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儒家是一個講私德的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想岳珂修身立德修出個大貪官,他治國治出個魚肉鄉里,他是一個信用破產的人,是一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