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合同工和正式工退休后待遇有啥区别?

切脉诊病中西合璧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合同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

那么合同工年满后享受退休金待遇。详细多少按照单位购买的社保基数来计算。凡是不缴纳养老保险,或者购买年限不够的都不能办理退休领取退休金。缴纳养老保险最低15年,到法定年龄办理退休,是领取退休费的唯一条件。

正式工的工资待遇较高,个人不需要缴纳社保费用,退休后领取是退休金,待遇高社保缴费多,退休后领的退休金也就多。


京益企业法律顾问


现在有不少的外包公司外派员工到其他企业,对于外派和正式工的区别大家还是有必要了解下的。

我有个朋友小曹进的是外包公司,被外派到了某互联网大公司,他给我说,外派真不爽,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过节福利人家都有,我没有,感觉自己像是被孤立的一样。虽然说自己是在大公司工作,但并不属于人家的正式工,感觉格格不入。

我还有一个朋友小陈,也是外包公司,被外派到了一互联网知名单位。我拿上边的例子提醒了他,我这个朋友还算机灵,没过多久就辞掉了外包公司的工作,和外派的那家单位签了正式合同。很多外包公司都是有条例,不允许员工这么做的,但是只要你足够优秀,总有解决办法的。

外包公司的五险缴纳规则

据我了解到的,大部分外包公司的五险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的,一金还不一定有。我举个例子,我朋友小陈,刚开始签的是外包公司的合同,假如说工资是一万,按照三千五的标准缴纳五险一金,那么五险个人扣除3500*(8%+2%+1%)=385元。一金扣除3500*12%= 420元,暂且按照不扣税的标准来算,最后到手的工资是10000-385-420+(420*2)=10035元。但是很多公司并不是这样,最低的五险一金,全额的税。所以说如果再扣税的话,到手就更少了。再来算算,如果小陈签订正式合同的最后到手工资,

五险扣除10000*(8%+2%+1%)=1100元,公积金扣除10000*12%=1200;个人所得税(10000-688.20-5000)*20%-555=307.36元。最终到手工资是10000-1100-1200-307.36+(1200*2)=9792.64元。乍一看,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就是少了点正式工的节假日福利罢了。接下来再看下一个问题。

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

养老金是分个人部分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今天就算算个人部分,如果按照最低标准,每个月个人缴纳的养老金是:3500*8% = 280元;如果按照全额缴纳的话,每个月是:10000*8%=800元。所以说只算当前不觉得有太大差别,从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来算的话差别就大了,这一部分钱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金。

总结

正式工和合同外派工在退休后的养老金问题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根据以上,当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要根据正式工还是外派工的类型来谈薪资,我们可以视情况谈待遇,最起码可以把工资标准提一提。


职场小辣椒


合同工从1985年就要开始交保险,正式工视同。看下图我交的时间。



手机用户61960633977


合同工和正式工退休后的待遇有什么区别,就要看是在什么样的用人单位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和合同工,还是企业的正式工和合同工了。

如果是企业的正式职工和合同工、临时工比较,则没有什么区别。企业人员,无论是正式职工还是合同工、临时工,执行的都是“企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标准都一样,要说区别,就是工资高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区别了。企业的正式职工一般工作稳定,工资收入高,因而养老保险缴纳的基数大,年限也长,连续性好,这样退休后领的养老金数额也高。合同工如果工资收入和正式职工不差,年限也长,那退休后养老金没有什么区别,一样可以很高。关键是合同工、临时工工资收入相对差一些,工作也不稳定,连续性差,工作不能保证一直有,更换工作岗位的频率也比较高,工资收入差别也比较大,社保费用连续缴纳比较困难,缴纳的基数也不一定一样,缴费年限也无法保证。出于这样的原因,合同工、临时工延迟退休的非常多,即使到退休年龄缴足了15年,养老金数额也相对正式职工来讲,要低很多。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合同工、临时工等编外人员和正式职工就没法比了。首先来讲,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的是“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而合同工、临时工等编外人员执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这两种保险制度还没有并轨,两者的供养差别较大,相对而言,机关事业人员退休后和在职时相比,工资收入和养老金数额差别不大,总的收入退休生活基本不受什么影响。而企业人员就不一样,受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影响,养老金数额和在岗时工资收入差别较大,退休生活保障性差一些。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其工资收入往往是合同工、临时工的好几倍。工资收入高,缴纳的基数就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就高。而合同工、临时工工资收入低,缴纳的基数就小,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就更小了。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退休后,还有许多额外的养老费用发放,比如住房补、老龄津贴等,以及退休发放的一次退休补贴等,死亡后还有丧葬费、遗属供养等,这些政策和合同工、临时工等编外人员是没有关系的。


职言管语


退休金与养老金

退休金:指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有编制人员)的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养老金: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简单地说,退休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就是普通企业职工领取的。

区别

退休金:差异主要存在于所处职位的高低,职位越高,所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公务员等级越高,创造的财富也越多,获得当然也就越多,退休后自然能领到高额的退休金。

养老金:差异主要存在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自然领取的养老金也多。

非政府机构的养老金区别

这里主要说说企业的合同工和第三方劳务派遣的养老金区别,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按照工资总额的28%其中单位缴20%个人交8%,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进入统筹账户。

在正规企业时,这缴费工资是完全按工资总额提交的,而劳务派遣的第三方公司通常是按地方最低基数缴费。以广州为例,最高的缴费基数是22275,最低的缴费基数是2228,缴纳的基数不同,领取的自然不同。

注意:各地规定有所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肆六为拾


大多情况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我们要排除一些特别好的企业。

我们先看一个小案例体会一下区别在哪里,小王和小周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都在A公司上班,但小王是和A单位直接签订合同的正式工,小周是经过劳务公司派遣到A单位的,单位都是10号准时发工资,工资到手后两人对比了一下,发现都是6500,小周心里也美滋滋的,我是派遣来的,和你正式工工资一样啊,你也没比我强哪里去!

大家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这样想那恭喜你答对了,企业在给自己的正式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时候都是依法按照足额的基数缴纳的,而派遣工很多都是劳务公司按照最低的标准缴纳,所以小王每月扣除社保833元,每月扣除公积金1000元,到手后还剩6500,税前工资8333元;小周每月社保扣除382,公积金扣除278,到手还剩6500,税前工资7160元。

所以大家所看到的到手工资是一样的,其实单位雇佣他俩人的成本每月相差好几千元,由于社保基数和公积金基数按照最低缴纳,小周为单位节省了好多成本,而我们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能有多少是根据社保的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共同决定的,可见小周的缴费基数已经是哥小王拉开了距离!

加上小周是派遣工,随时可能丢了饭碗,这时候社保缴费的年限也会变少,养老金又会少一些了。

所以说领取的养老金还是有区别的,除非单位对于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待遇完全一致,实现绝对的同工同酬,但话说回来,如果完全一样了,那派遣的的意义又在哪里?


笔记簿杏豆


不能说是正式工和合同工退休区别,而是正式工和劳务工的退休区别,因为企业的正式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应该是正式工和劳务工的退休区别。

1、正式工与劳务工的区别。

正式工是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而劳务工是经派遣公司派遣到用人单位干活,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正式工享有用人单位提供的五险一金等各项福利待遇,而劳务工的福利待遇由劳务公司提供,有些劳务公司连法定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保都不能落实。除此之外,正式工受工伤由用人单位负责,而劳务工受伤后,还会牵扯到劳务公司,会出现争议,较为复杂。

2、正式工与劳务工退休后区别较大,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有所不同。如果用人单位给正式工缴纳社保的基数高,而劳务公司按最低基数给劳务工缴纳社保,退休后的养老金差别较大,正式工的退休金会高于劳务工的退休金。
  • 一些劳务派遣公司违法不给劳务工缴纳社保或只缴纳工伤保险。劳务工不能享受医保报销。而正式工可以享受医保刷卡等优惠。
总之,如果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工,就尽量不要成为劳务工。

小可职场日记


虽然从事相同的工作内容,但是退休后待遇不一样,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比较普遍。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大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确实是同工同酬,但二者在福利待遇,特别是社保、公积金等方面相差甚远。这可能跟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有关系。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贯彻的原则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长缴多得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交费时间越长,待遇就越高,这也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当然,有些执拗的人认为退休人员待遇就应该一样,也确实没有办法。

在没有实施并轨制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员工是不需要交纳社保费用,退休后由财政负责开支,享受退休待遇的,可以叫退休金。而合同制工人(即无编制人员)如果当时没有交纳社保费用,或者是交纳了社保,而退休时,如果没有交纳保险,那么工龄就较少。即使是交保险,也与正式工相差较多,因为合同制工人是由社保发放养老金。退休之后,正式职工和合同制工人待遇不同有其制度上的合理性。在平时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正式职工与合同制工人的工资待遇不同,正式职工要更高一些,那么在上缴养老保险的时候,缴纳的钱也就更多,当然退休之后领取的工资就会更高。

如果说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两种性质的人。他们退休以后的待遇,是不是一样!是要取决于在职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技术包括年限包括比例等等是否相同。如果这两种类别的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是一致的,是一模一样的。那么就按着缴费年限来计算它们的这个将老保险待遇是一致的,是没有问题的。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年限)÷2x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高,不但个人账户养老金更多,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更多,最终的基本养老金肯定也就最多。


只爱陌生人职场


合同工和正式工的区分,主要是在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里,两者退休后的待遇是有很大区别的。

退休后的待遇,其实也就是养老金了。目前来说,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第二项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第三项是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而对于合同工和正式工来说,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后面两项了。

合同工,其实在我国还有一种比较普通的叫法,也就是“临时工”。相较于正式员工,临时工每个月的工资水平肯定是远远不如的,正式工一个月扣除的五险一金可能都有2000元左右,而临时工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可能都没有2000元,两者的缴费工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而按照养老金计算“多缴多得”的原则,两者在退休后的养老金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虽然我国法律明文要求,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临时工,单位都必须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但是我国还是有一些单位知法违法,并没有为临时工缴纳五险一金,那么这些员工就缺失了这些年的缴费年限,即便后续缴纳了养老金,但是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肯定是会下降的,甚至如果缴费年限不足,那么退休后是没有养老金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想要当正式工,而不愿意去做合同工,不单单是因为在职时候的工资收入差距,还有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企业单位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区隔与提法,那是用工制度改革以前的称谓与做法。

现在,在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政策条件下,大家都是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大家庭中,完全平等的一员。尽管职位有高有低,岗位分工也不同。但是,大家在内部身份上,都是通过签订一纸劳动合同,建立并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在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实施由所在单位与员工个人,共同缴纳社保费用的体制机制。同时,建立了与个人社保缴费情况,紧密挂钩的养老待遇计发机制与办法。

按现行政策和计发办法规定,企业员工的退休养老待遇,按照缴费性养老金的设计原理,完全由本人缴费基数的高低,以及实际和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来决定。这是别开生面的根本变化,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

很显然,在现行的社保体制机制条件下,企业员工的退休养老保险待遇,已彻底扭转并真正颠覆了,过去的退休费计发办法,也不存在需要划分正式工与合同工的身份界限。而是完全彻底按照本人,排它性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来计算并确定本人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