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原路返回岳湖北岸,准备去拜访岳庙。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曲桥接岸处不远,就是纪念岳飞的“碧血丹心”牌坊。牌坊为石质,四柱三门三楼。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牌坊后的岳飞青铜雕像,左手按剑,右手握拳,颔首凝思。瞻仰完武穆的雕像,一阵饥饿感袭来,方才想起还没有吃早饭。正琢磨吃点什么,猛然发现几步之外就有一家“永和大王”。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我在心里想,吃“油条”、拜岳飞,怎么就这么巧!按民间的说法,这“油条”是老百姓为表达对奸臣秦桧夫妇的痛恨,把两片代表秦桧夫妇的面摁在一起,放到油锅里炸,偶然发明的。从这一点看,这“永和大王”的老板还真是挺有文化和商业眼光的。

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虽时有兴废,但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岳王庙在近千年的历史中,能够始终被中国主流价值观所接受,都要归功于其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岳王庙的大门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岳王庙”竖匾,门前抱柱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为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题写。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进入大门,回望门楼,二层檐下的“气壮山河”匾额让人心潮激荡。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门楼和正殿之间的院落,古木参天,气氛森然。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正殿忠烈祠居高台而建,也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二层檐下的“心昭天日”匾额为新中国开国元帅叶剑英手书。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殿内岳飞彩塑坐像,内披金甲,外裹蟒袍,豪气逼人。岳飞死后,被南宋孝宗追谥武穆、忠武,封鄂王,身着蟒袍是他身后才获得的荣耀。岳飞像上方悬草书“还我河山”横匾,为岳飞手迹。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殿东西两壁为明代洪珠书写的“尽忠”、“报国”大字,浩然正气,摄人心魄。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殿内还悬有多块盛赞岳飞的家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匾额,多为当代名人撰题。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忠烈祠东、西配殿分祀岳飞的两位部将烈文侯张宪和辅文侯牛皋。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在正殿所在院落的西南角,有一倚墙而建的单檐攒尖顶半亭,叫“精忠柏亭”,内陈列有8段枯柏。相传,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旁原有一棵柏树。岳飞在风波亭被害后,这棵柏树随即枯死。人们感念柏树的善恶分明,将枯木收集,建亭保护。后来经鉴定,这些“枯柏”实为树化石,即硅化木,其“年龄”超过一亿两千万年,显然并非南宋遗物。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鉴定无可厚非,让以讹传讹就此打住。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这种鉴定太过理性,把一份美好寄托摧毁于无形,实在是得不偿失。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精忠柏亭北侧墙壁上,有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的题词刻石“民族英雄”。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同一面墙上开有一石库门,门楣嵌“一门忠孝”匾额,一语双关。向西过“一门忠孝”门,进入一个方形院落。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院落南北分别建有贯通东西的碑廊,北面碑廊里为岳飞的诗词、奏札手迹刻石;南面碑廊里的刻石为历代修缮岳王庙的碑记和后人纪念、凭吊岳飞的诗文。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院落东墙上书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与忠烈祠中的同为一个版本。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中间甬道上,有一棵倾斜的桧柏,这就是千百年来在此替秦桧等奸臣受过的“分尸桧”。这棵倒霉树稍西,是一座小石桥,叫“精忠桥”。过精忠桥,就是“墓阙”,也就是墓园的大门。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墓阙南侧,有一眼小泉,是为“忠泉”。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过墓阙,整个墓园呈现在眼前。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岳飞墓坐西朝东,碑文为“宋岳鄂王墓”;左侧为岳云墓,碑文为“宋继忠侯岳云墓”;两座墓均为条石砌筑,上覆封土。墓前一对望柱上镌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墓道两侧分立的文武官员石像和石兽,造型古朴,为明代遗物。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阶下有两组跪姿铁像,左为秦桧和王氏,右为万俟卨和张俊。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墓阙西向有篆书门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让人感慨万千。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由墓园向北,即进入“岳飞纪念馆”部分。纪念馆由正殿和东、西两个配殿组成,全面展示岳飞生平、主要事迹和后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追思和缅怀。

从岳王庙出来,在“风雨亭”东侧的游船码头登上游船,去往西湖游的最后一站“小瀛洲”。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听两位同船的游客闲聊,才知道风雨亭是为纪念民主革命志士秋瑾而建的,亭名也是取自秋瑾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之句。但据有人考证,这两句诗并非秋瑾原创,而是借用了清代诗人陶宗亮的诗句。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游船的航线基本上与苏堤平行,让游人可以有机会从侧面观赏苏堤,仔细辨认那些模样差不多的拱桥。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船行半途,可见“湖心亭”和“阮公墩”两个小岛。和小瀛洲一样,这也是两个人工岛。由于这两个岛面积太小,生态环境过于脆弱,目前处于未开放状态,游客只能乘船远观。小瀛洲是湖心亭、阮公墩的“老大哥”,这不仅是因为小瀛洲在三岛中面积最大,而且还因为小瀛洲在三岛中资历最老、岁数最大。据史载,在五代吴越国时期,现在小瀛洲的位置已有“小洲”。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围堤筑“放生池”。四年后,钱塘县令杨万里用疏浚出来的湖泥围成了“田”字形的湖中湖小岛,形成小瀛洲的基本格局。在西湖外湖建造三个小岛,意在营造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瀛洲、蓬莱和方丈。这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打造水景的通常做法。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经过约20分钟的航行,游船在小瀛洲西北角的中山码头靠岸。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由码头南行不远,可见一单檐歇山顶三开间长方形大亭。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该亭在东、西两端各加两翼,使四角亭飞生六翼,丰富了观感,独具特色。亭南临水面悬“我心相印”匾额,故称“我心相印亭”。“我心相印”是佛教语汇,意为“不须言,彼此意会”,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亭前有石质栏杆,凭栏望向湖面,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所谓“三潭”,实际上是指三座石塔围成的三角范围和周边水域。三座石塔初建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初始目的是标志水域界限和湖中淤积情况。后来产生了在中秋夜于塔中燃点烛火的习俗,进而形成了塔影、云影、月影交融,烛光、月光、湖光辉映的绮丽景色。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从我心相印亭沿曲桥北行不足30米,就是“御碑亭”。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御碑亭为六角石木结合的单檐攒尖顶小亭,亭内立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时题写的“三潭印月”景名碑。碑两面均有字,不知道哪一面是御题,还是皇上高兴写过两次。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过碑亭,继续沿曲桥向北,即达小瀛洲的中心小绿洲。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小绿洲上有“花鸟厅”、“迎翠轩”、“东朗亭”等建筑。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东朗亭为一过亭,处在小绿洲的十字路口上,东、西、南、北四面分别有亭额“东朗”、“西清”、“南舒”和“北畅”。说是亭,其实更像一座四合一的牌坊。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绿洲上建筑的主色调都是蓝色,虽然明快,却给看惯了朱红色亭子的人以怪怪的感觉。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小绿洲北的曲桥,设计了类似道路环岛的环形路段,既让曲桥增加了变化,也方便了来往人流的疏导。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走完曲桥,在游路东侧可见一座粉墙黛瓦的小院落,花瓣形门楣上嵌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题写的门额“竹径通幽”。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穿过小院,有石板小路掩映在翠竹中间。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与小院落对望的是一座样式别致的亭子,叫“卍字亭”。所谓“卍”字亭,就是亭的平面呈“卍”,使亭分隔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亭四个方向的开口处分别有“春和”、“夏凉”、“秋爽”和“冬净”四块亭额。卍字亭在构思上与东朗亭异曲同工,都有强调小瀛洲是西湖之眼、西湖之心之意。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过卍字亭,是另一段曲桥,桥中间的单檐攒尖顶亭原名“百寿亭”,后因明代文学家聂大年有诗“三塔亭亭引碧流”,而改名“亭亭亭”。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继续沿曲桥前行,在曲桥转折处建有一座单檐攒尖顶三角亭,名叫“开网亭”。“开网”是佛教用语,有“放生”的意思。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开网亭以北的曲桥曲折连续、百转千回,称“九曲桥”。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过九曲桥及岸右行,是一座歇山顶四面厅,四面有廊,北向檐下悬“小瀛洲”匾额,称“小瀛洲轩”。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轩内悬“天水合壁”横匾,匾下为西湖全景图。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轩后经石板平桥,是一座歇山顶敞轩,匾额为“先贤祠”。祠内奉祀的是明末清初四位品格高洁、学富五车的浙江籍人士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先贤祠的前身是“彭公祠”,主人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

说不尽的杭州西湖(五)

在小瀛洲这个“田”字景区里,主要景点大多集中在中间“十”字的那一竖上,其他地方多为湖光山色的泛泛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