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思考的极高妙境是“没有在思考”,圣人是如何制心于物,一思即得

思考的极高妙境是“没有在思考”,圣人是如何制心于物,一思即得

聪明人都是用大脑在思考,而真正历害的人却制心于物,让物自动归位于宇宙轨道,无所思,无所不思;一思,刹那即得。这当中的奥妙,能参悟并融合于日常中的人,大概少之又少。

圣人常思,但其实他们的思维模式与凡夫有着天壤之别。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大脑无休无止地去想一个问题,但即便想得头昏脑涨,依然找不到问题的解决答案。然而,在准备放弃思考的时候,答案却在不经意间流窜到脑海里,感觉是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这其实就是灵感的爆发,灵感总是跟心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才叫“灵感”,心灵感应到了“天命”所在,此处所指“天命”实际上就是你深层人性上的智慧机关,机关一开,一切将豁达如初,仿佛天地尚未开封。大脑里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不触及到心灵层面,那么你将永远处于思考的状态,永远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思考的极高妙境是“没有在思考”,圣人是如何制心于物,一思即得

我们的大脑总是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人的心灵却总是在背后默默地给这些问题提供舒适的温床,当问题在这个温床上面开始萌芽,最终会在某一时刻将结果出来。当你领悟出了这层关系,那么你的思维境界将迎来飞跃式的提高。

这个时候你已经越来越接近圣人的心智模式了,慧根深浅那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志于去修剪你自己习性上的那些顽固的枝枝叶叶。有志者事竟成,成己又成物,将你的人性合于物性,也就是所谓的“道”与“德”相合无间。这个过程最艰难,也最能让很大一部分人直接从“道”上被淘汰掉。所以学道者众,得道者无几。

制心于物,就是通过你自己的本体意识过滤掉“物相”,让“物”之相从你习以为常的观念中击碎,换句话说就是把事物在你意识观念中的标签撕扯下来,以便疏通事物的隐性部分。大道阴阳,阴承载阳,反反复复地运作着……

思考的极高妙境是“没有在思考”,圣人是如何制心于物,一思即得

比如,你需要解决某个很棘手的问题,没日没夜地去思考,但始终得不到最佳答案,实际上你早已经有答案了,只是这个答案又被你自己的大脑思维网笼起来,丢到思想的深渊里面去了,如果再不破这个局,那么想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同大海里面捞针,枉费精神力量。

该怎么撕掉这个问题在你主观意识里的标签呢?对不起,没有一定“静”境的人是根本撕不掉的。一个经历过修心历程的人,其功力虽然远不及那些整天沉迷于修道的人,但我们都是凡俗之人,每个日出日落之间都在烟火里面摸爬滚打,能达到刚需的“静”的境界,也将是受用无穷的。

思考的极高妙境是“没有在思考”,圣人是如何制心于物,一思即得

进入“静”境,然后把问题放到心灵意识空间里面,让它自己萌芽,壮大,最后结出果来。这个过程要细细体悟,细细精修,时机一到,你将顿然醒悟什么叫“定、静、安、虑、得”。

这个世间的唯一法则是付出才有收获,整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就算给你活五百年又如何,不过是做了五百年的一只背着厚重壳子的动物,跑得永远比别人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