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手機設計已然抵達工業瓶頸,但離美學入門還差之甚遠!

寫這一篇內容作為一名非手機發燒友,非手機資深人士來說,我倍感壓力,但凡參與過工業設計都會明白當下手機行業發展受限的根本不是人們的想象力,而是你沒辦法像你拿起畫筆那麼簡單畫個什麼什麼就能馬上生產出來,更不談批量生產,之所以手機變得同質化嚴重,主要受限制的還是工業水平。

蘋果這一次的發佈會可謂讓舉國上下吐槽了一番,當然了,不論大家怎麼吐槽跟風換新機的絕對不在少數,IOS系統始終比安卓系統更快一籌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開發階段沒解決好的問題後面會更加嚴重,比方說我的安卓手機我在任何按鈕不按的情況下,後臺會自動奔跑十幾個app程序,而且我用的還是目前市場上號稱安卓機系統做的最好的小米手機,小米手機後臺都能這樣跑程序,別的就更加不敢想象了,這也導致了安卓機運用一個更大層面級別的程序的時候需要清理一下內存把這些自動奔跑的程序關上才能運用這個更大的程序,否則就會卡屏、黑屏甚至卡到死機,這個是安卓機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而IOS就能很好的解決,無論你開多少個程序都不會同時調用你那少的可憐的內存,這就是為什麼蘋果手機4G內存就比安卓機8G內存跑的還要飛快的一個原因,如果安卓系統不能解決後臺吃內存的問題那麼永遠無法戰勝ios是個不爭的事實。

國內UI方面幾家企業已經做得很好了,錘子手機、小米手機、魅族手機,一加手機,UI都優化的不錯,如果非要說UI做到最極致的話,如今智能程度最高的話,那還是小米手機,其次是錘子,錘子有點後來居上的意思,魅族UI做的一般,之前用過一款魅族手機,由於卡死了也就沒在用了。

硬件能力方面,國內安卓機品牌都是一個套路,堆徹硬件,一堆好的硬件往上堆,反正數字看的越大越牛x,這個國人也能想明白,什麼驍龍845,什麼16 GB內存,什麼儲存量1TB,什麼全面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全面屏變成了時尚先鋒,其實我作為一名普通手機玩家,全面屏不全面屏根本不在乎,我在乎的是長期使用手機不卡,拍照清晰,聽歌舒適,手機屏幕顏色清晰就行,如果僅談工業設計進步我不得不說,OPPO和ViVO已經把這一些列品牌都甩在身後了,從高價低配,到高價高配高設計,OPPO、VIVO從一手爛牌打出了一手王炸,銷量從後面跑到了前面,前後拍照2000萬,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逆光拍照更美,這也引領了後來的華為手機造出了一個三攝像頭的創意,大家更注重拍的更美了嗎?

如果按照目前的手機趨勢來看,未來的手機會發展成微單或者單反相機,未來的手機後面能安接鏡頭了,我感覺的話,而正面全面屏變得毫無意義了。

手機再升級發展無法是更薄,電量更大,正面全面屏沒有實體按鍵,屏下指紋,背面就是平平的有2-3個攝像頭,手機變得跟卡片一樣,前後左右沒有一個實體按鈕最好,再做突破就很難了。

很多手機廠商十分害怕的事情,比方說之前有人搞過的正面手機屏,背面水墨屏,或者摺疊屏幕這種,多出一些功能和工業設計就會多出很多個點,很多點會產生很多BUG,所以大家本著賺錢就好何必擔風險這麼一說前進著,手機其實近兩年就停滯不前了,特別是龍頭老大蘋果也這個德行了,公然忽悠群眾,明明是設計停滯不前卻說芯片進步了,企業面對的變革就是受限於供應商,供應商不給你新的屏幕新的框新的硬件你就不能變魔術了吧。

安卓機目前最好用的還真不好說,畢竟我沒收一分錢廣告費,每家都有長處,每家都有短處,而且安卓機都是永久了就會卡死機的通病永遠好不了,如果說手機要進步彎道超車,需要勇士出來搭建新的生態平臺,windows系統肯定不行,當然一定要超越安卓、ios以外的系統,中國現在是手機第一大市場,如果用戶量足夠龐大完全可以開發新的平臺取代安卓和ios,這樣就會很好的解決卡的問題和被人扼住喉嚨的問題,好的系統一旦推廣開來,這種新手機制霸市場不會是難題,畢竟市場上主流的app應用都在中國市場,而且就兩家巨頭把控著,所以不存在開發完了沒有應用一說,至少不會比VR生態差吧,VR生態差的根本是應用太少開發成本太高,如果把應用開發成本弄到極低鼓勵開發,那麼新的生態就出現了,而且最好是這種生態系統能結合新一代的應用平臺,就是手機、VR、AR都能用,電視、洗衣機、平板都能用,最好不過了。

2018年我心目中沒有任何一款打動我的手機,不論蘋果還是安卓,沒有任何讓我掏錢買的理由,除非我手機卡的不能動了,沒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內存更大CPU更快,有點像當年PC機快要脫離人們視野的那段時間,一模一樣,新的計算平臺出來了,手機就會變得和過去的電腦一樣,出了在角落裡吸灰很快被遺忘,新一代的辦公應該是無處不在的,就算是輸入文檔也不應該是揹著一個沉重的電腦、平板、手機,而是更加輕便的存在。

手機設計已然抵達工業瓶頸,但離美學入門還差之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