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今天的汉族人,祖先都来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网络文学作者东旭鹰


这个题目不严谨,混淆了“民族”概念。据《百度.民族》词条:民族一词是外來词汇。是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的是1837年欧州传教士编写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而广泛使用民族一词则晚到20世纪初。正是因为传统汉语中沒有适合表达西语民族概念的词汇,中外学者对于中国有沒有民族主义文化政治争议很大,同时国内又大量出现混淆民族概念现象,一些学者也将汉民族,汉族,汉人混淆到三皇五帝,导致国际上的学术笑话。

汉族,汉民族是以楚国人为主体建立的大汉王朝历史遗存。汉,是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因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只能称华夏或诸华。具体而言,也只能称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比如短命的秦朝,是以暴力政权控制了一群人,形成新的政治体。而这群人并不是单一的族类,至少包括了六国人。所以不具备近代民族概念特征。

汉朝建立后,采用了楚国的包容政策,首先吸纳了反秦势力和六国贵族,然后又分别吸纳和处置秦人。总体來看,如《汉书》所说:“楚失半壁江山,却一统天下”。囊括了全国各古代民族。这个时候的汉朝人还不能称为汉民族,因为族类太多,文化尚未统一。后來,汉武帝强力推行儒教,统一文化思想,才逐渐形成民族特征一文化,语言,历史有别于其他人群的汉民族,得到世界公认。

那么,有多少古代民族融入汉民族呢?民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将国人分为10大民族。新中国调查整理扩大到56个民族。其实,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沒能计算在內。如广西云南的亻+孝族。


严家庆


0⃣️目前的汉族人主要来自于三个宗族,1⃣️一是以黄帝为核心的夏族集团,特点是仰韶文化,使用彩陶;2⃣️二是以炎帝为核心的夷族集团,特点是黑陶文化;3⃣️三是以蚩尤为主的南方梨苗集团。

但是,有多少人又了解我们的祖先呢?

我想这个提问能不能改一下:4⃣️【今天有哪些民族,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汉族的祖先?】

5⃣️至少有13.5亿人没搞懂“中国境内各宗族之祖先”到底是谁?我把这个说细一点,有助于大家了解。

1、今天的汉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周边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56个民族中至少有2/3和我们事实上是同宗同源。

2、上古时期的人口迁徙,导致各支人口的生活及文化发生了变化,而科学研究出亚洲东部各民族同出一源,国际上称“蒙古利亚人种”。我们称为中国人。

3、现在所说的汉族人,在迁徙过程后的各种不同宗族的组合里,主要是【夏族、夷族、梨苗】族的聚合。具体为中原+黄河中下游+长江各地区+辽东半岛+朝鲜及东北+东南沿海……

4、这里要说的最重要的是周边很多(很多,但不是全部)少数民族,实际上也是和现在的汉族人属于同一祖先。比如:

朝鲜以及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古夷族的一支;周时称为东胡,秦汉时期称乌桓、鲜卑、契丹、女真…为辽金满族的祖先。

还有一支游猎于北方,陕北和内外蒙古,殷商时期叫土方,周时称为猃狁,春秋战国称为北狄,秦汉时期称为匈奴,元代后称为蒙古……其中分支向西北和西南的称为氐羌族,分布于陕甘青藏蜀;

留在西北的另一支殷商称为羌,周秦称为西戎犬戎,汉以后称为铁勒、突厥、西夏……其中分出来一支为回族的祖先。

在西南隋唐称为吐蕃,今为藏;还有一些去了东南沿海,就是周称百越,后称东越、闽越;西南还有一支周称群蛮百濮,汉以后称为西南夷,就是今天的苗族和瑶族。

6⃣️彩陶文化和【夏族集团】,黑陶文化和【夷族集团】,【夏夷同化】而为中华民族之主干。就是现在汉族人的主体部分。还有一个【梨苗集团】实际上蚩尤和炎帝家是一伙的,他们的首领祝融是夏族人娶了梨苗女子生出来的混血,是帝颛顼的孙子。所以,大伙都是一家人。

7⃣️汉族人的祖先主要是这三族集团。而周边各民族的祖先也是这三族集团。所以说,天下一家。


终南高扬


李姓里有鲜卑突厥,刘姓里有契丹匈奴,金姓里有女真族,肖姓郎姓里有满族,高姓里有高句丽。汉族中有些学生数理化理科成绩差,他们是汉化的少数民族,不是真正的汉族。同样,少数民族里面有些理科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是历史上的胡化的汉族,是汉人的后代,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刘姓里有匈奴契丹,李姓里有鲜卑突厥族。刘渊李克用李存勖李世民都有后代。



洛神昆仑


我想现在读这篇文章的都是汉人,因为汉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的比例实在是太高了,别的民族与汉族根本没有可比性,可是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来自于哪些古代民族的吗?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说一说吧。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族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部落融合而成的。一般认为汉族的祖先主体民族应该是华夏族,而华夏族中又包括东夷部落,三苗部落,古羌部落这三大部落以及数不尽的小部落,在各种部落联姻,战争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

汉族不是一个具有纯正血统的民族,在千百年来,与周边少数民族因为战争或者文化兼并,使纯正的汉族早已经灭种了,我们大家祖上都有过与其他民族合并的经历,总共应该有三次大的融合:

第一次:与东夷融合 大家应该都学过炎黄与蚩尤大战的故事,而蚩尤统领的部落就是东夷,两族之间因为水草,土地等的矛盾,爆发了我国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一次族群战争,最终炎黄大胜。这使得炎黄实力大增,蚩尤的部落被炎黄兼并,炎黄子孙的血统第一次与异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华夏部落。

第二次:与西戎融合 新的华夏族不断发展,在周朝时期,领土继续扩大,黄河流域已经完全被华夏族占领,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因为周朝向西方逐渐延伸,于是碰到了西边的犬戎部落,二者互有胜负,华夏族被打的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周幽王被杀。在战争中,两边的交流逐渐加深,互相掠夺人口,这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并且在秦朝时期,秦国多次西征,兼并了多个西戎部落,华夏的血脉进一步融合。

第三次:这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融合,此次过后,汉族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这次融合是在秦国统一后到汉朝灭亡这一时间段。秦国统一六国后,50万大军南征百越,逐渐控制整个江南,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士兵都没有回到中原了,逐渐在占领区娶妻生子,尤其到了汉朝时期,大量华夏子民迁徙到南方,华夏族血脉又一次融合。这个时候的汉族已经形成,按照汉族的版图来看,东到沿海,西到西域,南到南海,北到草原都是汉人的活动范围,版图之内的其他名族逐渐被汉族同化,继续传承下去。

虽然后期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情况,大量汉族人被屠杀,但在人数上还是处在第一的位置。大量农民也逃到西晋,与南方民族再次融合,北方虽然被少数民族如鲜卑占领,但都被汉化。再到后来的契丹,女真,蒙古等,虽然统治过汉人,但最终都是被汉族同化,逐渐成了汉族的一部分。现在的汉族,依然在砥砺前行,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摒弃落后的文化,与外族结婚,不断蜕变,不断发展。


历史深度揭秘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有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不是一个纯正血统的封闭民族,而是华夏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与周围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华夏族融合东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黄河的中上游(陕西——甘肃一带)活跃着以黄帝、炎帝为首领的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河北——山东一带)活跃着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族。为了获得更多的领地、水源和食物,华夏族不断向东发展,东夷族不断向西发展,两大族群渐渐相遇并爆发了冲突。


5000多年前,华夏族与东夷族在涿鹿展开了一场大战,蚩尤战败被杀,东夷族并入了华夏族,拥戴黄帝位共同的首领。涿鹿之战后,华夏族的力量进一步壮大,获得了向东方发展的空间。炎帝、黄帝和蚩尤被尊为中华三祖。

华夏族融合西戎

周朝的领地位于西边,西戎那边因为大旱不断东进争夺适合放牧的水草土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因为西戎东迁的压力而把周部落的首都从西边迁到南边。周穆王时期周国势力强大发动西征,一直打到了昆仑西域地区,并将西戎的一支犬戎迁至太原。西周末期,犬戎反攻,攻占镐京,杀死周幽王,吓得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

周国西迁后,秦国继承了周国的土地,同时也继承了周国的包袱——西戎。但是秦国不像周国那么好欺负,在秦国与西戎几十年的战争中,周边的西戎部落逐渐被秦所吞并,融入秦人之中。

汉族形成

秦汉时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华夏族开始发展成汉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奠定了统一的民族文化,为汉族形成打下了基础。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派50万大军征服开发百越,对六国之间进行人口迁徙,修建灵渠沟通湘江、珠江水系,这些措施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成了汉族的主流意识。汉族国力威震各国,汉朝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周边国家都把汉朝人叫做汉人,汉族由此而来。

汉族融合北胡

胡人指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战争和贸易都是民族融合的方式。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百年之久,匈奴衰败,一部分逃到了欧洲,一部分归降汉朝被汉族同化。

五胡乱华期间,数十个北方游牧民族侵入中原建立国家,北方沦于胡人的统治之下,留在北方的汉人与胡人杂居通婚混血。民族融合有个规律: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汉族,但是他们没有像汉族一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先进的民族文化,最终还是被汉族所同化。之后侵入中原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如此。

汉族融合百越

百越族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指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秦始皇时期派50万大军征服开发百越,50万秦军就此生活在了这里,与百越女子通婚。自五华乱华始,在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数次侵扰下,原来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汉族人口不断南迁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

汉族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由最初居住在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族经过5000年,发展成了现在拥有14亿人口,遍及五大洲的世界第一大族。


历史观


因为汉族在汉朝正式形成,信奉汉文化且是中原人血统的居民称汉族,所以我们研究汉族的形成就看汉朝之前的历史。

[ ps.以下我的论据是基础历史知识,百度百科既可查找。]

现代人类的起源的智人,现代研究表明起源自东非,然后迁移到世界各地,所以我们华夏的祖先应该是从西方而来征服了土著民族建立起了最早的原始部族,我们的神话传说也能证明。

华夏一般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蚩尤部落主体在蚩尤兵败后也融入华夏,所谓黎民百姓,"黎民”即指他们)即为“炎黄子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苗、藏、匈奴、羌、黎、女真…都是华夏族的延伸或同源,在这期间,他们也正在形成,相关历史不再赘述)

夏朝代表了华夏文明政权,以女娲为祖先、蛟蛇为图腾,信仰以天地为主,政体为国王领导的贵族共和与部族联盟结合。夏被东夷人商所亡,夏亡后夏王室北逃形成匈奴,而匈奴也就是正统华夏。

商的血统是东夷人,认其祖先为玄鸟(凤凰),图腾也是玄鸟,信仰鬼神占卜,巫觋文化,政体为政教合一,国王也是最大巫师,对外是其他部族纳贡称臣的体系。后被属西戎族的周所灭,商贵族形成宋国等诸候。

周人为西戎部落(先祖是东夷),认人为祖先,神化先祖,祖先崇拜,文化上,天命、民本思想。统治对内大小宗血缘纽带体系,对外封土建邦的地方统治。

整个周朝,特别是春秋战国,各诸侯国致力于征战外族,教化蛮夷,如秦人征服义渠与巴蜀,楚人、越人融合南方蛮越,齐国吞并莱夷等,到秦统一六国时,其境内,己经没有华夷之分。秦朝又征服百越岭南, 可以说周朝秦汉时进行了广泛民族融合。

今天的汉文化核心思想,儒、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祖先信仰(信仰)、外儒内法(政治体制)、礼义廉耻(生活规范)…都形成自东周,在周人戎夷文化基础上建立。 可以说夏亡后,到汉建立,长达1564年的时间,中国的政权无论血统还是文化上都与华夏不同,如果血统上华夏族还有点遗民在中原,参与到汉民族血统形成的合作中。那么文化上确是华夏真的灭亡了(不算草原游牧族的话)

所以说,汉族应该是华族,夏族,九黎,古羌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百越,巴蜀人,夜郎人……等秦汉领土上各民族在漫长时间广泛土地上进行广泛民族大融合形成的。




吡吡怪


今天的汉族人,祖先都来自哪些民族?这个问题现在很多朋友有两个极端的认识,一是认为汉族血统非常杂,甚至可以说没有共同的血缘,只是一个文化民族,二是认为汉族根本没有外族血统,特别是某些地区的汉族完全没有外族血统。但其实根据最近这些年的一系列基因研究结果,这两种观点都很偏颇,今天的汉族是以古代汉族为主体,同时融合了大量其它民族血统的血缘加文化民族。


汉族的共同血缘

根据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全球不同民族进行的基因研究,对于汉族几乎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汉族血统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整体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却都很小,在很多方面都和一些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小民族的内部差异差不多。

多项基因研究得出的不同地区汉族血统以及与其它邻近民族的比较

在整体上,全国各地的汉族的基本基因都是被视为东亚基因的O3(现在有些研究也将其归类为O2),O3(O2)在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中所占比例都达到了70%以上。而其中在史前中原地区就已经出现,最有代表性的O2-M122单倍群在50%以上的汉族男性中都可以看到。这个核心单倍群再加上其它一些在汉族中常见的单倍群,基本上各地的汉族人的“汉族”血统都可以达到70以上。当然在这方面也存在地区差异,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汉族人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其融合的其它血统,而在汉族主干基因方面的差别却相对比较小。

另一项划分比较详细的汉族与周边民族基因研究

另外关于汉族的基因研究还发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汉族人的父系基因基本都高度一致,但母系基因则相对比较多样。而且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在父系基因方面贡献很大,这显示出历史上北方汉族南迁的主要群体是男性,他们在南方与大量当地女性结合,成为了今天南方汉族的主要来源。

汉族与其它民族的融合

但尽管汉族的主干基因基本都占有绝对优势,但现代汉人毕竟平均都还有20%多的非汉族主干基因,而考虑到汉族巨大的人口规模,所以说汉族血统很纯没错,但却绝对不能等同于汉族根本没有历史上其它民族的血统。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历史上也确实经历过大量的民族融合。

比如在上面这个研究结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方汉族的东亚基因都占到了70%以上,但北方汉族还有11%左右的新几内亚基因,另外东北亚-澳、美洲、阿尔泰和阿拉伯的突厥的基因相加也占到了16%左右。而南方汉族中新几内亚基因则占到12%,东北亚-澳基因则占到了9.5%,其它主要基因则还有西藏基因、极北基因、阿尔泰基因和斯里兰卡基因,加起来也有7%左右。

这其中在南北方汉族中都比较普遍的新几内亚基因主要分布在西亚和欧洲,是白种人中常见的基因。所以这说明现代汉族人有十分之一左右携带有白种人基因,而且北方汉族还有少量突厥基因,这恐怕主要来自历史上的中亚地区,因为中亚民族大多数都是白黄混血。

而东北亚-澳基因、阿尔泰基因、极北基因和美洲基因则恐怕主要来自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的百越,因为这些民族中多数都和上述地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汉族中有一定比例这些地区的基因恐怕跟历史上和从匈奴到百越再到蒙古等南北方不同民族的融合有很大关系。而且这里要说明一点,东北亚-澳基因在一些东北亚民族和大洋洲民族中都很常见,虽然乍一听上去这些民族地理位置遥远,但基因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民族是有亲缘关系的。另外这些基因的命名只是参考,只是说明这种基因在命名地当地人里比例比较高,而不是说只限于当地人有,所以北亚很多民族其实都有所谓的美洲基因,这只是反映出他们和美洲一些民族血缘有类似的地方,并不代表他们是从美洲来的。

世界各民族基因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非常接近,和其它民族都有显著差别

而除此之外,北方汉族中还有少量阿拉伯基因,南方汉族则有少量西藏基因和斯里兰卡基因,这也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和西亚地区的交往,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来往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南亚地区的人员交流。

同时有很多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地区的汉族人血统,都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有一些接近的地方。而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也基本都带有一些与汉族类似的血统,这也反映出历史上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都发生过相互通婚的情况。


所以整体来说,汉族是一个以古汉族主干基因为主体,同时融合了大量周边民族以及历史上来华的其它民族血统的血缘加文化民族。它既是从远古到现代一脉相承的血统民族,也是融入了巨量北亚、中亚、南亚甚至是西亚民族血统的文化民族。


桃花石杂谈


今天的汉族人,祖先都来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我们中国也算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国家,属于古国之一。除了历史文化渊源流传之外,我国的人口也众多,属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么多人口当中,汉族的比例是最多的。因此,现如今不少人都在好奇,汉族的祖先都是来自于哪?有哪些古代民族组合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将目光对准与汉族的前身,也就是华夏族。



华夏族存在的时代是一个流传了很多神话的时代,据说这批人就是远古时期黄帝、炎帝的后代。华夏族主要就是包括了三个大型的部落,这些部落分别就是东夷部落,三苗部落,古羌部落。但除了这三大部落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其他部落也共同组成了华夏族。所以说,真正的想要找出汉族的祖先们有哪些?血统又包含了哪些?其实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只能做一个大概,并不能精确到每一个小细节上面。汉族大部分人都是华夏族人的后代。除了这类人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渐渐变成了汉族。古时候,并不如现在一样有这么完善的户籍制度。那时候的人们对户籍的意识是非常淡的,古人们的户籍上面也就记载了一个出生地,对于血统问题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们混居在一起,如此一来,肯定会有一些不是纯汉人的孩子出生,但他们在记载的时候,他们就只记载自己是汉族。所以说,汉族人中也有不少人是少数民族的后代。



最初在氏族部落时期,人们大多只关心部落里的事情,那时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观。当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之后,人们对民族的观念才开始逐渐的加深,在这之后,生活在中原地带的人才开始自称自己是汉人。而后,随着王朝统治范围的变化,大家又开始渐渐萌生出了少数民族的观念。而后这些少数民族们因为来到中原生活,受到朝廷的管制,渐渐的又和汉人融为了一体。

所以综上来看待,汉人追根溯源的话,是由无数个少数民族渐渐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汉族。所以从血统上其实根本就没办法分辨汉族和少数民族。如今大家分辨这些民族,更多是以儒家思想,以对国家的认同感来分辨。


紫禁公子


华夏大地主要是两大族群冲突融合的历史。当然,夹杂了融合南方百越的过程。但是百越的融合相对比较平和,而且早在春秋战国到秦汉就已经完成,所以主要的冲突融合就是北方两大族群之间较量融合的历史。

来自中原的农耕民族和来自草原和森林的渔猎游牧民族为了资源财富和生存空间,较量了数千年,也就在杀戮和血腥中,夹杂着文化和温情的碰撞,融合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过程有点枯燥,甚至刨除下面的细节,你会觉得有点无聊。

中原的农耕民族逐渐累计财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繁华竞逐,浮生若梦;而漠北和苦寒之地的那些游牧或者渔猎民族,或迫于生存危机,比如赫赫有名的冒顿单于第一次入侵中原,就是漠北大雪,冻死牛羊无数,而入侵中原;或觊觎中原的繁华,试图入主中原。后者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

民族融合就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环往复中,慢慢的发生了。

比如最早,华夏第一女将妇好的经典一战就是击败鬼方,这是有史记载的第一次草原民族的入侵,这是三千多年前的事情。随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戎狄的冲突。实际上很有意思的是,中华统一帝国的始建者秦始皇和他的秦帝国,其实就脱胎于西戎,还有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就是一个戎狄国家。现在的很多姓易的,其实就是中山国这些戎狄的子孙。为毛?因为中山国都城坐落于易水河畔,亡国以后就以易为姓。

然后就是著名的华夏、汉朝与匈奴的冲突。比如战国名将李牧一战灭荤粥十万,这就是与匈奴早期的冲突。随后两汉数百年与匈奴大战,然后匈奴不断战败,分裂,内迁,典型的如南匈奴部落内附,呼韩邪单于联姻王昭君,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直到了三国西晋,直到晋八王之乱,匈奴又一次回光返照,随后消失融合进了华夏,融入了汉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次的回光返照就是五胡乱华最早的匈奴五部首领刘渊。刘渊本是曹操安置于内地的匈奴五部的单于,本无野心。但晋八王之乱杀得是血流成河,记不太清了,可能是东海王司马越看中了匈奴诸部的实力,昭令当时在其部下的刘渊召集匈奴诸部相助。不过刘渊还没来得及为司马越效忠,此人就已经败亡,刘渊也就乘势而起,以汉外甥自居(也没错,大多是汉和亲公主的后代),建立了“赵汉”。

哦,对了,历史记载:

刘渊自幼爱好学习,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他尤其喜爱《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

诸位要是说刘渊是外族的话,侬能有刘渊这深厚的儒家经典学识修养么?

但这个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盖不上了。随后氐、羌、碣、鲜卑诸部都加入了逐鹿的战场,诸如苻坚的前秦,氐族;姚苌的后秦,羌族;石勒的后赵,羯族;还有就是姑苏慕容氏念念不忘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一堆燕国。

这些国家都去哪了呢?都归入了北魏。北魏是鲜卑拓拔氏,后世目为华夏瑰宝的“魏碑”为北魏的,花木兰是北魏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北魏的。你不承认他们吗?

事实上,刘渊的赵汉灭国以后,匈奴就作为汉民族的渊源之一,彻底融入了汉族;拓跋鲜卑的北魏而西魏东魏北周北齐,除了高欢高氏的北齐是鲜卑化的汉人以外,都是鲜卑族。而鲜卑族在南北朝以后,也彻底融入汉族。

事实上,农耕民族和渔猎游牧民族在中原反复争夺,通常的流程都是:中原富庶——游牧民族入侵——文化融合——游牧渔猎民族融入汉族——中原反击,将部分游牧民族赶回大漠草原,但大量的都融入汉族成了这个民族的一部分。

而在这个过程的反复中,融入了的牧民渔民成了新的汉人,与原有汉人一起,面对新的入侵者,或者反击,或者南渡。南渡的,扩展了华夏的生存空间,改变了原有的地缘结构。比如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南渡,比如八王之乱随后的永嘉南渡,中原士族和汉家衣冠大量进入江南,开发江南,江浙一时文风大盛,财富聚集,使得原来落后的蛮荒之地吴越成了中华最富庶的地方,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随后就是安史之乱的大规模南迁,再随后就是至今影响深远的靖康之耻和宋室南迁,这次衣冠南渡影响深远,彻底奠定了江南的地位,使得原来可以分庭抗礼的南北,发生了偏移。南方彻底超过了北方,并再没

变过。

事实上,大家看到这里,都能明白,所谓的汉族本就是一个融合的民族,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国度。一味地强调汉室,有意义吗?

两汉四百年,随后是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北方都是匈奴鲜卑等民族;随后的隋唐也都是原来鲜卑宇文氏的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高官;五代十国本就有沙坨人的李存勖李克用父子的后唐;北宋立国一百多年,北方先后被契丹金国统治,西北则是党项的西夏,党项本就是融合羌、鲜卑的一个民族;后南宋金国先后被蒙古所灭,然后就是大元;朱元璋灭元,但他尊奉元为前朝;然后就是最近的满清。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狭隘的皇汉是多么可笑。这么一列,可以说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时间一点不少于汉族,甚至更长。为什么不开阔心胸,因为这片土地本就属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这就是我的答案


江上一峰青


不要乱吵拉,大家好好想一想,人类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地球有几十亿年的历史。人类既然生活在地球上,就要适应地球的环境而居。不管几百万年前人类已重生了多少,但我们现存的这一世代的前一世代,肯定绝大多数灭亡于大洪水。

但在大洪水时代,能生存下来的人,也就只有海拔最高的地方的人,也即青藏高原上的人,说准确一点,也就是西玛拉雅山附近的人,青藏西部人。所以说这一世代人类都发源于青藏西部。

然后随着大洪水的逐渐退去,向东边发展下去了。所以远古人类都是逐水草而居的原始人部落发展而来,所以叫汉族。而汉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水边(形),一个是旱的意思(声)。因为人类只能在有水草而无大洪水相对干旱的地方才能生存。所以说所有的人类的祖先都是汉族。

而华夏的意思是繁茂美丽而适宜温暖的意思,是人们对人类当时人类生活环境的向往和描述。

只有中字最能代表人类发源地和发展方向。这个中字主要意思就是五行中的土字的意思,当然还有中庸、中天、中行等意思。但主要是土的意思,也称中土,有土的地方人类才能生活,这个土不论是神话中的大禹洒的见水而长的“息土”,还是地球原有的基质,都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依赖物质。都是从青藏高原向四周裸露和扩散的,然后在夏禹的治水大业下,大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带慢慢形成,并有了西方等海外天地的发展和人类的四处迁移。

所以,所有的人类都是汉族,也即中华族而已。当叫中华人类。中还有一层意思,也是中天方位的意思,东西南北都是由中发展而来。所谓浑沌生天地,天地生四方。也包含了万物都是从浑沌而生,这个浑沌也就是中,这就又牵涉到人类几百万年前生成的问题。这里就不讨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