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年人出于什么原因担忧自己生病呢?

老左心理工作室


不止是老年人,什么人都会担忧自己生病,生病就是痛苦,就得花钱,没有钱就只有等死。有的病花钱可以治愈,有的病花了钱也治不好,甚至落下生活不能自理等严重后遗症,老年人最怕也是最容易患上这种卧床不起的疾病。有钱可以顾人护理,不至于长肉疮,没钱却是生不如死,你说有哪个老年人不怕?


梁山寶樹堂xiety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钱没钱,不要有病”。其实病痛的折磨,是我们男女老少每个人都体会过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生病的人,小病有小病的烦恼,大病有大病的痛苦,那么绝症重病呢?更有难以想象的绝望和身体不断煎熬,甚至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在养老院里,我认识几位家境条件非常不错的老人家,有的是退休领导干部、国企职工、或者民企小领导、老军人、还有就是所谓家里边有矿的,儿女们会赚钱,总之呢,他们老来生活不差钱,待遇都不错的。

可是,他们其中的重病患者,日子一样的非常难过。因为有的病呢,是钱治不好的,有的病呢,虽然钱治得好,但是老人家缺少真正的亲情陪伴和有益身心的及时交流,很容易抑郁失落、消沉恐慌而加重病情,甚至是没病生病。

1:中国是人口大国,城乡医保医疗条件差距很大,一些偏远农村年龄大的老人,基本上都没有医保,如果生病住院,完全靠自费,本来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就有限,再加上住院治疗的各种费用,会使本就贫穷的家庭陷入困境。我爸爸妈妈当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没病到生病,从生病到重病,他们从来都不舍得去医院看病,一直到倒下去了,才进了医院,这时候已经是药可救了。

2:个人原因,有的老人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好,个人退休待遇也不错,就像我上面说的几位,一位老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位是从老书记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还有一位呢,是一个农村老奶奶,但是他儿子有矿,都是不差钱的主。可是,他们更怕生病,一旦生病病重的话,相应的生活方式、个人形象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首先是行动不便,交流不畅,食无味,睡无眠,尤其是失能卧病在床的老人,会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感,从以前的光辉形象颐指气使,到现在听着别人的吩咐。病情严重的老人,穿衣洗漱、吃喝拉撒睡、大小便都需要别人来协助完成,完全没有了隐私,也没有了自尊,其实这类人是最怕生病的。

3:家庭原因,现在的城乡家庭,都是独生子居多,就拿我来说吧,我虽然不是独生子,但是我儿子是独生子啊,他既要养我们两老,又要养他的岳父岳母,还不算双方父母的父母。如果说四个老人经济条件都还好的话,那么孩子就有了啃老的福气,反之,他们将会承担更大的负担和风险,如果老人突然重病,日子将会非常的艰难,何况现在正处于二胎政策,

儿女们根本没有能力应对老人的生病,更不用说陪伴老人了。

4:经济压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物价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月光族,除了消费,就是还房贷车贷,都是挣今天的钱花明天后天的钱,根本没有过多的积蓄来应对老人突然生病和突发事件,就是迫不得已的保险,也是先保大人和小孩。所以说老人自己有钱才是最好的,所以说才要活到老学到老,为自己攒下一桶养老金。

5:社会现实原因:截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54亿, 已经快步进入了老年社会,失独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的日常生活本来就缺少陪伴和亲情关怀,就像我上一个问答中说到的,人老了,心里有苦向谁诉说呢?这一类老人是最怕最担忧生病的,儿女亲人都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是一年才回来一次。他们要么就在小区的某个高楼,要么就在山村的某间小屋,,这哪是生活呀,这简直就是熬命,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故事,一位从教育行业退休的老奶奶,一个人长年孤苦伶仃的等着儿女们回家,最后说了一句话,有什么事,我就去死了!

6:心理原因和根深蒂固的责任意识,中国人不像国外,缺少超前的意识,没有过早的规划自己年老后的生活,没有宽裕的物质和良好的心理准备,一旦生病了,怕连累儿女,本来儿女们生活就不容易。

最后,我想说的是,老人们一定要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向上。多与人交流,勤于锻炼,做到无病防病常体检,有病治病不拖延,对病情结果不害怕,不担忧。每个人都会生病,很正常,并不可怕,也无需太过担忧,有病,其实,正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保健养生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是考验我们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只要老人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晚年生活一定可以更幸福和谐美满夕阳红。

我的解答到此,希望能解开老人家们的心结,对老人家们的心理精神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老人家们有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请留言互动交流,我一定会一一回复的。感谢感恩!


趣读人心宁老师


没邀,我系耄耋之人,答的,才是真话。我曾连续住院抢救五次(大约近七年),命,是抢回来了,心里,老是眈心犯病…古人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还称:求死不得,求生蛮难。这些话,是古人对死之难的概括。我就谈谈自己,不怕死,就怕犯病,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也不怕用钱,有医保呗!再来数落一下,怕病的心理作用:一是病起突然。吃饭好好的,发病;睡觉好好的,慢起床也发病;坐着与人谈笑,一下子起不来;走路既稳又慢,怎么腿不听使唤了…二是住院拖累一家,让家里乱套。我住院,全家人在医院吃住…上班的、上学的,都得眈误。三是住院,非常不自由,医规很严。开始不让吃喝,中间不让翻身,最后静躺观察,吃喝限量…以上,皆亲身之体会。


关益


首先老年人出于对经济的考虑。人一旦生病,尤其是大病。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源源不断地花钱。甚至到最后人财两空。

真的是死得起,病不起。

其次病中护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轻人必须放下工作,每天面对一个病人。心情何其郁闷可想而知。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不工作就没有生活来源。但孝字当头,不得不管。

老年人自己生病,身心俱疲,又担心拖累儿女。

有些人是常年在外打工的。收到家人病危的消息,立刻请假回家。可是眼见着假期就要过去了。老人病情没有起色,却离大去不远矣。这怎么不令人进退两难?在外奔生活,也实属不易。可是中国还没有条件专为一个需要尽孝的人放长假。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尽孝不易,忠孝难两全。


水清月明


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身体机能下降,大多数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生理和心理抗病能力明显力不从心。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老年人担忧自己生病主要是出于三种考虑。

第一,寿命。得病会不会要命。

第二,亲人。得病会不会给家人造成负担。

第三,物质。得病会不会消耗大量资金。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平时注意无论再忙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及时把疾病消除,特别是心理上给予最大安慰。有些人借口特别多,还有些人心理扭曲,把老年人作为负担,我想说这样的人,你不配变老。


金瓦特


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简单列举如下:第一,主要是经济原因,尽管生活好了,社保也相对健全了,但消费也更高了,大病医疗花费也很高,报销之后自己仍然要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所以在农村,经常出现,小病不需要治,大病没必要治的现象;第二,怕耽误子女工作和影响他们的生活。现今,独生子女较多,老人一旦生病,就需要子女照料,势必会影响工作,打扰生活。



约君共畅笑


对于生老病死,大多数老人还是能坦然面对的。到了老年,不能劳动了,就没有了经济来源,一旦生病,就会拖累儿女们,但是有病总得治吧,现在儿女们的工作压力大,挣钱不易,老人当然不愿生病,不要说花费儿女的钱财,就是功夫都耽误不起,那个儿女不工作能行!老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句话里又包含着儿女们多少无奈呀!所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我们还是要好好工作,不要做月光族,以免老人孩子需要钱时,囊中羞涩,有心无力!



一束光穿过一扇窗


看想要活到多少岁还在担忧自己不要生病,如果能活到古稀之年人的命,那也别担心有病在出现了,因为自己满足了儿孙满堂的欲望做到了,多余的饭可以留给子孙去吃,自己少吃点饭也无所谓了,因为自己己经有活到高寿年龄限有到,那里还会有出现不满意的事情在出现呢?生病生老病死也是常事了,一切生存的迹象都在告诉大家,做人要有满足才有福份的出现到来,不然生命也由不了你活到有那么大了有高寿的出现。的确在人间有福份的人可以有高寿在活,没有福份的人也就草草活到五六十岁的人也算是高寿的人了。


闽藉写作


就是医院市场化,国立医院私人搞,害了国民利益!本身国立医院,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健康坚强后盾,利国利民的理念,也是老一辈领导为人民健康打下基础!指明立医方向。

这些砖家,思路不与人民健康利益为重!把医院出搞赚钱,盈利错误道路出推,害了人民,害了普通百姓。


用户1864440290751


老年人经常担忧自己生病了,这是很普遍存在的一种心里反映。但是也不要过度担忧,这样会加大心里压抑,更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保持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身体没发现有病,也应二、三年作一次体检,这样才能作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现在人们己经重视生活环境了,好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心里和生理健康很重要。空气污染,有毒有害食品等……加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癌症,因癌症遣伏期很长,如不经常体检很难发现,一旦发病己是中晚期了。老年人最好能作到定期体检,这样你才能无后顾之忧了。疫情防控时期如没有症状就不必担忧自己有病了,只要作好预防就会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