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大美新疆,美麗兵團!

向戍邊墾荒舍小家為大家的兵團人致敬!

麥蓋提縣

  •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喀喇崑崙山北麓,葉爾羌河下游和提孜那甫河下游。東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東南與皮山,南與莎車、葉城縣相鄰,西與嶽普湖縣相交,北以葉爾羌河為界,與巴楚縣接壤,東北與阿瓦提縣相交。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全縣總面積11022.53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2012年)。
  • 有維吾爾、漢、回、烏孜別克等民族。
  • 現轄1個鎮、9個鄉:麥蓋提鎮、巴紮結米鄉、希依提敦鄉、央塔克鄉、吐曼塔勒鄉、尕孜庫勒鄉、克孜勒阿瓦提鄉、庫木庫薩爾鄉、昂格特勒克鄉、庫爾瑪鄉。
  • 縣境內有:五一林場、胡楊林場、園藝場、兵團四十五團、兵團四十六團、新疆兵團農三師前進水庫管理處。
  • 縣政府駐麥蓋提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410千米。
  •  麥蓋提縣域屬於葉爾羌河和提孜那甫河沖積扇形綠洲平原,地勢平坦,總的地形是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一般地面坡度為1/2 500~1/3 500。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在靠近沙漠邊緣一帶,地勢起伏不平,荒地,沙丘交錯。在灌區內地形地貌相差不大,地形坡降比較平緩。
  • 麥蓋提縣地處沙漠邊緣,大陸氣候十分明顯,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量極少,蒸發量極強,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季多風沙,秋季天氣好。
  • 麥蓋提縣土層深厚,多系沙壤土,土壤次生鹽漬化較重,肥力是有機質少,氮少,磷少,鉀多。
  • 麥蓋提縣土地資源豐富,農區毛耕地面積73.6萬畝,淨耕地面積60.9萬畝。1990年,實耕地面積53萬畝,農業人口平均佔有耕地4.5畝,平均耕地14.1畝。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縣境有兩條河流,引水8億立方米,一是葉爾羌河,流經縣境長180公里,引水佔52%;二是提孜那甫河,流經縣境全長56公里,引水47.2%。
  • 全境引水乾渠21條,總流量20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77.79萬畝。
  • 麥蓋提縣有7座中小型水庫,年蓄水量7600萬立方米,麥蓋提縣有機井414眼,揚水站18處,地下水的利用量約為一億多立方米。
  • 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麥蓋提縣農民畫和“刀郎麥西萊甫”在疆內外享有盛譽。

  • 居住在葉爾羌河中下游麥蓋提縣的刀朗人是歷史上蒙回的後裔,對音樂舞蹈的痴迷程度令外人難以理解。
  • 有時一陣音樂聲傳來,田野裡的農民立即放下手中工具、路上行人脫掉外衣扔下褡褳,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來。
  • 麥西熱甫是一種舞蹈和娛樂活動形式的名稱,指那種有眾多人員參加(所謂參加是指在場者沒有觀眾而全部是活動參加者),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麥西熱甫有歌舞麥西熱甫、遊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之分,也有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等,最常見的是豐收麥西熱甫。
  • 各地都有自己的麥西熱甫,風格大同小異,惟獨刀朗人的麥西熱甫最具特色。
  • 刀朗麥西熱甫狂熱、強烈、奔放,在有組織的麥西熱甫活動中,誰都想過過跳舞之癮。
  • 做遊戲是麥西熱甫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搶腰帶就是最常見的遊戲。這個遊戲有兩人參加,甲持腰帶要設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過程中要設法把這條腰帶搶到自己手裡。掌握腰帶的人有權選擇自己的遊戲對象。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麥蓋提名字由來

  • 據傳說是古代“多浪”部族首領米蓋提帶領遊牧民在這裡定居,遂以首領之名呼作地名,後轉音為麥蓋提。
  • 另一種說法,很早以前在今巴楚一帶居住著很多遊牧部落,因沙漠的侵蝕,迫使集鎮中心地帶的人遷來這裡,故稱“麥爾蓋孜”,意為從中心地帶搬遷來的人,後逐漸演變為麥蓋提。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歷史沿革

  • 清光緒年間為巴楚州八大莊之一,稱麥蓋提莊。
  • 麥蓋提縣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由巴楚縣析置建縣。建縣前系巴楚縣西南部的一個重鎮。隸喀什噶爾行政區。
  •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隸莎車督察專署管轄。
  • 1956年,莎車專署撤銷,麥蓋提縣隸屬喀什專署(行署)轄。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新疆第三師四十五團(中心團場)(四十三團)

  • 位於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麥蓋提縣境內。
  • 地處葉爾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之間,屬於葉爾羌河下游沖積平原區。
  • 海拔高度1136--1163米,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20公里,規劃面積117萬畝,可耕地面積72萬畝,耕地面積20萬畝。
  • 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耕地面積20萬畝海拔高度1136--1163米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別名前海團場
  • 境區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遠離海洋,屬暖溫帶極端大陸性氣候。
  • 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洪水期從葉爾羌河引水灌溉;枯水期從前進水庫引水灌溉。
  • 本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
  • 春季氣溫上升快,但不穩定;夏季長而炎熱;秋季短,降溫快;冬季較寒冷,四季分明。
  • 團部駐地博塔依拉克鎮,距麥蓋提縣47公里,距喀什市226公里。
  • 巴(楚)麥(蓋提)公路橫穿團場中部,東至巴楚縣與314國道銜接,西至麥蓋提縣,交通方便。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四十五團:前身是前進五場、前進六場和前進八場。
  • 1966年1月8日,由農二師、兵團供銷部、獨立團調來的幹部、工人為主體組建前進五場。有部分職工編入1連和工程連。同年1月13日,由兵團後勤部、工交處抽調的幹部、工人,編入2連。
  • 3月6日武漢軍區復員轉業軍人及家屬,編入3連。
  • 1966年5月中旬,有莎車調來的456名城市居民,編為前進五場民族5連。
  • 7月22日,浙江支邊青年,編入6連。
  • 7月23日,上海支邊青年,編入7連。
  • 9月23日,北京支邊青年,分別編入4連和工程連。三省市支邊青年共1160人。到年末,全場職工人數3095人,其中固定職工2952人。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1966年1月8日,由農六師工程支隊調來的人員到達前進六場。
  • 4月8日由農六師109團3隊整建制調來的幹部工人,編入3連。
  • 7月23日,上海支邊青年,編入2連。
  • 7月28日浙江溫州支邊青年,編入5連。
  • 1966年1月9日,由農八師抽調的幹部工人,組建前進八場。
  • 7月,918名上海支邊青年,編入4連、5連、8連。338名浙江支邊青年,編入2連、9連。
  • 1968年10月4日撤消前進八場,併入前進五場。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1969年4月改番號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三師六十五團,同年7月改為農三師四十五團。
  • 1975年,兵團體制改變,撤消農三師建制,改為喀什地區四十五團。
  • 1982年,恢復兵團建制,仍沿用農三師四十五團番號。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四十三團:前身是前進三場和團結農場。
  • 1952年3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兵團二軍四師十團三營組建為前進三場。
  • 1957年7月由麥蓋提縣示範農場組建為團結農場。
  • 1968年10月團結農場與前進三場合並。
  • 1969年4月,授予農三師六十三團番號,同年7月,改為農三師四十三團。
  • 1975年5月,農三師撤消後,成立喀什地區農墾局。四十三團隸屬自治區農墾總局喀什地區農墾局管理。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十三團隸屬農三師領導。
  • 2005年9月21日43團與45團合併,完成了一個黨委、一個機關、一套班子、一本帳的中心團場組建工作。
  • 截止2005年,四十五團(中心團場)總人口2.4萬人,有漢、維吾爾、回、滿、蒙古等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70%。
  • 四十五團(中心團場)有甘草、大芸、羅布麻等野生植物。
  • 團場主要種植糧食、棉花和水果等。是全國糧棉高產基地。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棉花是該團經濟的支柱產業。棉花面積3.00千公頃,總產量5145噸。園林是該團經濟的重要產業.新梨5號,屬水果中的上乘佳品.該團年產水果3000多噸,遠銷上海、香港等地。
  • 麥蓋提多浪羊(大尾羊)是該團的拳頭產品。多浪羊是半粗毛型地方良種。該團草場廣闊肥沃、發展畜牧、養殖業具有很大潛力。
    ​​

第三師46團

  • 位於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東南16.5公里處。東西寬20公里,南北長32公里。
  • 是第三師最南緣的一個團場,團部距縣城21公里。
  • 1954年,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在烏魯木齊成立,進疆部隊和新疆和平起義的部隊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毛主席號召,放下戰鬥的武器,拿起生產的武器,展開屯墾戍邊。
  • 1958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四師十團三營,在此設立生產點,下半年移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前進一場第四管理處,並根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前進一場第四管理處要求,建立首個生產連隊——六連,總人口20多人,到1965年,六連幹部職工開荒造田600畝,每年生產糧食10萬斤,棉花1萬斤,產值創5萬元,其中1963年,在兵團建設的困難時期,連隊無償捐贈給兵團糧食10萬斤。
  • 1966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成立,在轄區內組建兩個農場——前進七場和前進四場。
  • 1968年,前進七場撤走。
  • 1969年,前進四場撤銷,留下四個連隊交給農三師前進三場管轄——命名為前進三場六連。
  • 1976年1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六連移交麥蓋提縣管轄,更名為其克里克農場(漢語意思為野麻灘),團部所在地為亞恰克迪鎮(漢語意思是河水決口的地方)。
  • 1979年,其克里克農場劃歸喀什農墾總局管轄,為農墾總局43團一營。
  • 1982年,兵團體制恢復,為獨立營級單位。
  • 1998年11月,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六團,2004年,接管莎車農場,被兵團黨委確定為中心團場。
  • 土地規劃面積38.9萬畝,可荒地面積18.8萬畝,現有耕地2.36千公頃。
  • 是一個以農業為主,林牧業為輔,二三產業共同發的農牧團場。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在所屬十四個建制單位中,有八個農業連隊,有機務連、加工廠、水管站、林畜站和學校、醫院等六個非農單位,還有駐團派出所、郵電所、農業銀行營業所等為團場的治安、通訊、金融等方面提供服務。
  • 全團總人口5532人。
  • 瓜果飄香的九月,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六團,到處呈現出一幅棗林綠瑩瑩、棗果壓枝低的豐收美景。
    新疆建設兵團第3師45團46團駐地一一麥蓋提縣
  • 該團經過5年堅持不懈的創業,紅棗產業不僅形成規模,而且先後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特別獎和2010年度中國糖酒食品業年度暢銷品牌。
  • 四十六團的耕地面積4.5萬畝,其中棗樹種植面積近3.5萬畝,棉花種植面積9351畝。
  • 四十六團從棉花團場變成紅棗團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