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书法和人的寿命有关系吗?

手机用户书道探微


书法和人的寿命有关系吗?有。关系很大。



王献之,四十三岁。孙过庭,四十九岁。王羲之,五十九岁……


这几个人,在中国书法史上,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寿命,即使在古代,也不能够算长,还都是正常死亡。是什么导致他们短寿?

长期大量的埋头书写,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我们知道,颈椎病对人体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双眼模糊、猝倒,都是颈椎病变带来的恶果。长期伏案书写的人,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不单是颈椎病,还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炎,都是长期长时间坐着的姿态所导致的。



不要说书法有益调理心态,便无节制的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调整心态。心态倒是调整好了,而人的硬件:身体,却被残害了。不论任何有益的事,都应该有度。物极必反,自然之道。


子衿书法


从历代和近现代书法家的情况看,练书法对延寿是有益的,但如果说根据一个人的书法推断一个人的寿命则有些荒谬,影响寿命的因素太多,更还有不可预知的因素。

曾有人写了这样几句:写字可以静心,洗涤一曰烦恼;写字可以养生,举止皆合规矩;写字可以忘忧,恐俱沒于墨池;写字可以避祸,言辞中庸有度。从历史上看,汉一清朝平均寿命25一40,著名书法家平均约80岁,清末一新中国成立,平均寿命40一62岁,著名书法家平均约88岁,当现代则己超90岁,话说回来,著名者往往是书坛耕耘时间長者,早逝者往往还未著名。医学专家研究使人长寿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虞世南终年80岁,柳公权88,文徵明90,吴昌硕84岁,启功93,舒同93,肖龙士101,孙墨佛103,其子画家孙天牧100,朱屺瞻104,苏局仙109。居我街道的顾振乐老先生今103周岁,几个月前去看他时还正在家写字,身体健朗,言语思路清晰,上下楼梯不需人扶,人问其诀,他说:治印心手并用,舒筋通脉,凝气聚神,养怡致静,怎不益力体健,知足长乐。去年重阳节前夕,他与97岁的好友高式熊先生在上海朵云轩办皕寿長青艺术联展,既为二老"二百岁"祝寿,又展示二人七十年的艺术交谊和成就,二人都是中书协会员,上海文史馆员,西冷印社成员,二老还联手创作了"鹤寿"。

又想起有人总结的四句话:洗筆调墨四体松,预习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气全息动,赏心悅目乐无穷。

下图为顾振乐,高式熊及二人合作鹤寿图。


瀚墨寻梦


书法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支独秀,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特别是我们中国汉子的博大精深更加赋予了书法焕发出的艺术造诣和美学鉴赏。


中国书法讲究书德,主张学习书者要以读书养德,在不断地学习书法这种高雅的艺术的同时,能起到强身,休息,调剂身心和保证心理健康的功效。虽然书画的写画过程,需要时间和毅力,书画者也需要集中精神,心正气和,还真有点练功之感觉。这种静中有动,形神合一的表现能自我通融全身的气血,也使得大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很好地平衡,因此整个人的内脏器官的各个功能也能很好地得到调整,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着很好得帮助。甚至对于精神萎靡,腰酸背痛,动脉硬化等顽疾有个很好的自我治疗效果,真正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因此总体来说,确实是大凡卓有成效的书法大家,往往都是比较高寿,比如明代的文征明90岁,唐代的柳公权88岁,近代的齐白石97岁,张大千84岁,甚至百岁以上的书画名家大有人在。确实在书法者与其书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关系,因此,也是希望广大朋友乃至青少年朋友,假如有时间学习一点书法确实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身心能得到一点帮助的。那么你还不感觉拿去手中的笔来……


佳辰农业


书法家多长寿,这是历史事实。古来就有"书画多长寿,寿自笔端来"之说。

历史上负有盛名的大书法家多高寿。颜真卿活了77岁,欧阳洵活到了85岁,柳公权则享88岁,书画兼善的文征明活到9O岁。现代书法家长寿的更多,于佑任活到86岁,张宗祥享年87岁,苏局仙逾百岁。何香凝、齐白石皆年逾九旬。被人称为画仙的晏济元更是活了110岁。

清王士禛说“予因思昔人如秦少游观《輞川图》而愈疾,而 黄大痴、曹云西、沉石田、文衡山 辈,皆工画,皆享大年,人谓是烟云供养。”书画同源,大书法家一般都会画画,大画家也精通书法,所以应该是同理,就是说多数书画大家寿命都比较长。

为什么多数书画家的寿命都比较长呢?我认为主要是书画家们挥毫泼墨时神情专注,杂念不生,心入意境。古训要求写字作画时要“莹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而长时间处于一种收视反听,绝虑凝神,神清恬逸,心平气和的状态之中,定然会对修身养性有利,所以寿命就会比一般人长。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书画家们为获取创作灵感与素材,常常游览于空气清新的名山大川之间,观景写生,悠尤自适,心旷神怡,远离凡尘,当然是心情好,身体也就自然好喽!

书法在世界上已被公认为一种高超的中国传统艺术。练习书法既是一种艺术享受,也可以说一种心理保健之法。它具有的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延年益寿的作用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近几年来不少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而潜心于书画学习,相信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高培书画琴


一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关系的。人的寿命的长短,是瘦很多,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几句话是没有办法把影响生命的长度的因素来说清楚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书法与人寿命的长短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很多书法名家。在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可能就是四五十岁,即便是书法写的再好,也没有办法可以挽留住他的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的寿命跟,医疗条件,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与书法的关系,并不是那样的明显。



三书法对人的寿命,有辅助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练习书法的人,身心相对较为愉悦,写书法本身也算是一种运动,只不过她不像,比赛那样激烈的爆发,它是相对比较缓和的一种有氧运动,其实这种有氧运动是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特别是像书法,其实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具有一定节奏性的,书写,如果没有节奏的书写,从书法来说是没有办法去欣赏的,一般好的书法家基本上会通晓一定的音律,很多书法家都会对京剧有一定的爱好,是因为像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音律音韵,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写字只不过是把,音律学的东西转变成了一种可视的文字性的东西,有氧运动和有规律的运动,都是对人的身心有益的,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先生写书法,活的也很长寿,所以大家就认为写书法的人一定能长寿,其实并不然,但是话又反过来说就是,长寿的人写书法,会有助于他更长寿。


三经常与美打交道的人,身心会很愉悦。这个,其实就像念力一样的,经常见经常,把这些,想的事情挂在心边,挂在心头,自自然然的就会对自己产生一些潜意识的,影响,特别像书法呀绘画呀,这样一些,优美的事情,如果经常与这些优雅的事情打交道,经常与这些美的事物,产生一些关联的话,那么我相信一个人的身心也会是像画面像书法一样的展现,很多人说,字如其人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修养,在字里面会得以体现,如果一个人,他很平和他的字,整体的布局还是单个的字,都会写得很俊秀,写的很干净利索,比方说弘一法师,他的字在出家之前,是写的有棱有角,他学的是魏碑,所以冷角分明,然后随着他个人修行的加深,和出家以后,对佛学的一些参悟,然后他写出来的字,又换了另一番的风貌,变得很圆融,所以说书法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态,书法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态,所以书法对于一个人的寿命的延伸,是起到一些积极的因素的。



问题的回答来自于【国画雅集】分享国画知识,传播传统文化西行的关注。


国画雅集


哈哈,看到这个题目就进来了,我认为,书法和人的寿命没有直接的必然关联,但人的健康与人的心情有关系。练书法是有他的好处,比如可以锤炼一个的心境,锻炼人的意志还可以让人明目,好的书法作品还能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是,如果练书法不得当,长时间去写有碍身体健康,让人产生心焦,情绪不稳等,还能引发其他疾病,有害身体健康。你说是吗。


汉韵书舍


应该没有明确吧?毕竟历史上著名的书家极少,而广大无名者没记录下来。但是有一定因素,古代真正专门从事书画的人,一般都是清心寡欲的多,离群独居也不少,生活简单朴素,不尚奢华,这样就与佛道修行者相类,所以平均寿数较长。而今天的人平均寿命已经挺高了,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山村的阿公阿婆,常年劳作,生活简单清淡,八九十岁的也挺多,这跟书法家有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