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讀書的時候,我們都接觸過很多名人名言。這些句子是先輩對於生活的領悟,是引導我們奮鬥的明燈。可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斷章取義”,曲解的人多了,也便真的歪曲了句子原來的意思。

比如今天我們說空穴來風,指的是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可是它原本的意思正好相反,所謂空穴來風,事出有因,指的是一個結果必有其原因最終導致。只是,如今大家都曲解為無中生有,所以空穴來風這個詞也就約定俗成,真的成了大家誤解的這個意思。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再如《論語》中有一個我們如今常用的成語,叫做以德報怨。放在今天,我們常常用來指責那些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恩將仇報的小人。可實際上,這句話原本是孔子的一位弟子,問孔子說如果有人欺負我,我是不是應該用優美的德行來讓他羞愧,如此讓他悔悟呢?

孔子回答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顯然,孔夫子是不同意這種方式的。他贊成以直報怨,也就是打回去。原本性格剛烈的孔子,硬是被我們後來人誤解成為了一位好好先生。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還有一個在電視劇中常常看到的,叫無毒不丈夫。結合現在使用的情景,這句話指的是大丈夫做事情不可有婦人之仁,要乾脆利落,下手要穩準狠。如此,便將我們一直尊崇的紳士風度大打折扣了。其實,這句話原本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你看,原來是說大丈夫該有豁達的氣度,可是長久的誤解硬是將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變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生活中被我們誤解的名人名言還有很多,但是最多不過是曲解了原來的意思,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話,看似凌駕於道德的制高點,可是它卻利用大家愛好和平的心裡,反將15億生靈投入戰爭,更坑害了14萬中國人。這句話,就是一戰時期的名言“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

打仗,歸根結底消耗的是兵力和財力,沒有人會主動去戰場上做炮灰,沒有人將父母賦予自己的寶貴生命視為兒戲。可是,如果有人將生命賦予更崇高的意義呢?如果有人說犧牲一人成全億萬人民呢?那當然就應該勇往直前。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人固有一死,只要死得有價值,死得有意義,就是值得的。而這句名言,利用的就是這種心理。將戰爭進行包裝,在人們的心中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大家以為這是一場正義之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自告奮勇,投入戰場。

然而一戰只是帝國主義的一場侵略戰爭,哪裡是什麼正義之戰?戰場上,人人都只是棋子而已,一聲令下,無數人不顧生死,奮勇衝鋒。可是很可能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再也回不了頭。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正是這句話,騙得15億人捨生忘死,只想為了結束可惡的戰爭,哪怕自己犧牲也不在乎。6500萬人響應號召參戰,1000多萬人在戰爭中犧牲了寶貴的生命,2000多萬人因為戰爭而受傷。至於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失去家園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在一戰中,最慘烈的當屬凡爾登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犧牲成為最司空見慣的事情,每天都有數不清人的人倒下,再有數不清的人補充上來。一場戰役下來,25萬人喪生,50萬人受傷。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這次戰爭還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後果,即便是生存下來的人也會有心理陰影,一生在戰爭的恐懼中生活。更有一些人變成了殺人機器,冷血無情,以至於戰爭結束還是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

戰役進行到後期,德國與法國都已經非常疲倦,雙方消耗太大,幾近崩潰。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兵力可以使用。怎麼辦?英國將目光投向了當時孱弱的大清國。其實,原本當時中國並沒有明確的政治態度,因為清朝末基本就沒有什麼話語權,所以態度也不重要。

一戰最大的謊言:讓14萬中國人毅然赴死,其實全是資本家的套路

可是就是結束戰爭的戰爭這九個字,讓14萬中國人遠赴戰場。他們不得不遠離家園,加入到殘忍的戰爭中來。一直到1918年一戰結束,這些人已經死傷大半,有幸活下來的人理應回到祖國了,可惜他們又被派遣到了英法各國,作為城市建設的勞工。他們承受繁重的勞動,還要被虐待,甚至死了都沒有被歷史記載在冊。還是後來法國給這些勞動者建築了紀念雕塑,後來的人們才得知這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