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何清政府裁撤湘军却不裁淮军?不怕李鸿章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吗?

于无声处34


以理学名臣自诩的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湘军声威达于极盛时,仍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感。

早在咸丰元年,曾国藩就已开始注意到历朝历代所谓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经验教训,视周公旦为其人生楷模,以韩信、霍光、李德裕等自恃功高、专横自伐者为戒。咸丰五年,当他听到嫉贤妒能的某相国对他的非议时,内心伤感备至,深恐自己落到东汉太尉杨震自裁夕阳亭的下场。

当曾国荃率吉字营一举克复金陵(南京,太平天国改称天京)的消息传来后,面对欣喜若狂的湘军众将士,曾国藩则预料到天京的陷落会成为他与清廷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可能会出现政治上的某种危机,于是他按捺住兴奋之情,绕室彷徨,苦思对策,彻夜不眠。

当他由安庆赶到江宁(南京,金陵,天国称天京)时,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早已成竹在胸了。

之后,曾国藩婉拒诸将劝其称王的试探,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的联语表明心迹,暗示大家“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由此可见,在被誉为“三不朽圣人”的曾国藩之心目中,绝无什么“夷夏之分”的种族观念,他所有的只是“君,天也”的偏狭家国思想,他一味的“效劳朝廷,忠君保清”,不过是为了争取满清皇帝赐予他和他的家族高官厚禄、尊崇地位和最大利益而已。

湘军攻克金陵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如日中天,均达到了各自人生的巅峰,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这已是清廷对汉官封赏的极限了),可世袭罔替;曾国荃封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均论功行赏。萧孚泗、朱洪章、李臣典(已死)等立下大功者均被封侯赐爵 。其余的官授道、府、提、镇或其他职位者比比皆是。史载,彼时湘军系人物居督抚尊位者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都在曾氏兄弟的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举的人物,朝廷无不无不如奏授予。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骨子里,曾氏兄弟所面临的,是无数惊涛骇浪与明枪暗箭。这些暗流的产生,有的是满人对汉官的歧见与猜忌,有的是起于私人利害冲突,有的是官场特有的“红眼病”,还有的则归咎于湘军本身的居功自傲,军纪败坏。

清廷对曾氏表面给予了很高的荣誉,但对破金陵后湘军杀戮抢劫,私分天国“圣库”之物传闻的猜嫌疑忌,加深了曾国藩的恐惧烦忧。攻克金陵不久,祁寯藻等人弹劾湘军烧杀抢掠,虏获无数。朝廷则借题发挥,故意将贾铎等人的弹劾奏章饬谕曾国藩,让他追查实情,显然是在警戒曾氏兄弟。

不久,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通知江宁将军富明阿,让他从扬州赶至金陵,一面视察湘军行径 ,一面探寻李秀成是否已真的伏诛。清廷对曾国藩的忌惮,对湘军的防范,已经溢于言表。

于是,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个人以及湘军声威煊赫、达于极盛失败,毅然以“湘军作战日久,暮气已深” 为由,奏请裁撤湘军归故里,明确表示自己无意拥兵自重的态度。

曾国藩在大功告成之际毅然裁撤湘军,实际上完全为了应付那群嫉贤妒能的反湘军派而起的,也有韬晦自保方面的考量。那么,攻克金陵后的湘军到底有多少人呢?因史料记载缺失,今天已经很难弄清楚了。从《湘军志》、《能静居日记》的记载中,我们只知道湘军初次出省作战时只有一万七千名将士。一直到咸丰八年时,仍然只有一万多人。直到安庆之战爆发时,才新招募了一万多新兵,总人数约三万左右。到同治元年围攻南京时,连新招募的、新招降者一起计算,总兵力在六万(还有十二万一说)左右。

到底裁多少?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手法自然高明,他不会一次都裁光,裁军就是自剪羽翼,但他也不会傻到把两个翅膀都彻底折断的地步吧?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克南京,七月初就开始着手裁兵,首先裁去二万五千人,大都是老弱病残或暗中参加哥老会的兵痞或韦俊部太平军降卒,随后又陆续遣散了一些人。史载,曾国藩统共裁撤了三万人左右,留下的也在三万左右。这些留下的大都是湘军精锐,比如彭玉麟的水师,曾国荃的吉字营就基本未动,另外左宗棠统领的四万楚军已是独立状态,也不在遣散之列。

曾国藩对李鸿章和淮军尤其寄予厚望,他在裁汰湘军时特意致信李鸿章,以殷殷关照的语气说:“湘军强弩之末,锐气全销,力不足以制捻(军),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裁湘留淮,是曾国藩的一招妙棋。他认为,只要淮军能继承湘军衣钵,李鸿章能延续自己的事业,使湘、淮两军和曾、李两家融为一体,不仅可以镇压各地农民起义,还能保住自己在满清朝廷心目中的地位,有军权在,任何人都不能将其随意摆弄,更无从高处颠坠之忧,这就是曾国藩当时赖以摆脱困境的裁湘留淮之策。而对于清廷来说,扶植一个李鸿章,既可以掣肘尾大不掉的曾氏兄弟,又可以利用淮勇东征西讨,加上彼时的满汉八旗、绿营基本被太平军摧毁殆尽,剩余的又将骄兵惰,不堪一战,只能依赖淮军的力量来讨捻,来巩固国防,至于李鸿章或许会拥兵自重、威胁朝廷,那已是微不足道的事了,所以曾国藩提出的裁湘留淮建议,很快就被西太后等人欣然采纳。

曾国藩历史经验之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虑事详明,处事果断,确实让人佩服。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关于这个问题要回答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裁军;其二,李鸿章为啥可以“一股独大”。

(1)裁军并非仅仅针对湘军,全国各地乡勇都被裁撤

这正如不许购买外国军舰和舰炮并非仅仅针对北洋一样,都是全局性行为。湘军人多必然裁撤成为主体,全国各地不仅湘淮,包括楚军、川军、贵军等都发生了裁撤。只不过当时,全国最有实力的是湘楚淮,它们也最有影响力,才最被关注。

湘军,在这里主要是指曾国藩兄弟掌控的部分湘军,被裁比重还不是最大的。楚军比较彻底,六万多人被裁了四万多,楚军统帅左宗棠仅率部三四千人北上陕甘,大部分留在闽浙等地区,其实逐渐被湘军融入。

(2)曾国藩兄弟也并非自愿主动裁撤,有些人说得清廷没有作用似的

从裁军意思被清廷主动放出,到曾国藩等人主动裁军,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不是曾国藩兄弟情愿要做的事情。

首先,裁军主要是“非正规军”转为“正规军”的必然行为,剿灭太平军之前,因为全国性战乱,湘楚淮各军军费大多是自筹,中央财政可插手的余地不大。但是,剿灭之后,中央必然要控制财政,这是任何政府都要做的事情。因此,之前的“非规制”军队自然要转为“经制军队”;

其次,消灭太平军后,南方太平军战区没有了主要敌人,自然要被裁撤;

再次,清廷出于“扶满抑汉”、恢复中央权威的考虑,有意裁撤湘楚淮,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兄弟才主动裁撤。

(3)李鸿章及其淮军为何最终不但没有实力受到损失反而成为主力

这个主要是因为李鸿章和曾国藩长期作为“京官”,熟悉官场规律又为清廷熟悉。所以,他们两个并非真正的重点。相较曾国藩,李鸿章更让清廷放心。

在太平军被消灭后的裁军中,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被裁了两万多人;非曾氏兄弟掌控的湘军才是真正的重点。李鸿章更是仅受到微创,旋即在剿灭捻军中又成为主力。曾国藩在平捻中,在李鸿章的授意下作战颇不卖力,最终致使曾国藩交出帅印,更让曾国藩不爽的是,连个交接仪式也不搞,很窝囊地交出权力。

清廷不是傻子儿,八旗兵难堪重用,楚军被拆散了、湘军因为统帅相对强悍清廷怕被丢失权力因此也进行抑制,那么,谁来保卫天下?只剩下比较听话的淮军了。

其一,淮军军纪最差,其战斗力并不强,主要依靠洋枪洋炮,而这些都需要买,买就得由清廷掏钱。清廷控制住钱,就控制了淮军。相反,楚军则不完全依靠洋枪洋炮,楚军有一种“倔强的草根精神”,硬仗、大仗,甚至可能去死的仗都敢打,这其实是清廷最怕的。

其二,李鸿章有小聪明,这点被清廷也就是慈禧把握。个人和家族、集团的利益被李鸿章重视,而这些清廷给得了。


坐古谈今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讲故事!

当曾国荃攻破天京后,并大肆烧杀抢劫。甚至掠夺了大量财富占为己有,并派专人押回老家湖南。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些与曾公有过节的官员们,并借机向慈禧太后弹劾并罗列曾国藩,曾国荃三大罪状:①朋党结私而沆瀣一气并作乱②私吞敌贼巨额财富③拥私人武装,日益强大。留有后患。最终是大清之国之殇!

当弹劾声传到曾公耳朵里,他大吃一惊,并觉得事态很严重,他将关系到曾氏家族的生死存亡之未来。他斟酌一番并写信给他的弟弟,措词相当严厉:荃弟,时局已趋稳定,残敌难成气候。升官晋职理所应当。可朝廷已有人弹劾你、我。况朝廷忌讳已久,戒心重重于湘军之独大。出于曾家家族考虑,你必须解甲归田,回乡解散之湘军。自愿削藩为妥,以解心患!急!切切!

曾国荃接到信后,并立马去北京求见慈禧太后,并当面请求自己解甲回乡养老,同时解散湘军。

慈禧太后长叹一声:准许!此时,太后心中堵了多年的石头,总算落地。至于李鸿章的淮军仍有他的存在价值。何况李鸿章的威望仍在曾公之下,可以说,难以起波澜!


大奇兄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治国才能,却可以违反后宫干政的清朝祖制,独掌大清权柄近半个世纪,凭什么?

凭的就是帝王心术。

何为帝王心术?说白了就是识人用人,驾驭群臣。

仔细瞧一下慈禧时期重用的大臣,不管是曾国藩、李鸿章,还是荣禄、袁世凯,都是人中龙凤,都是有着治国才能的擎天白玉柱。

在对比一下光绪倚重的翁铜须、康有为之辈,识人用人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这个东西,基本来自天赋。慈禧并未受过很好的教育,也并未读过很多书,可她就是有识人用人的慧眼。这个没什么道理可讲。

除了识人用人,帝王的第二个必须具备的才能就是驾驭群臣。

驾驭群臣有两点,一是恩威并用,得让大臣服你,甚至是怕你;第二,就是会搞平衡,不能让大臣成了权臣,把你架空。

这两点,慈禧依然很优秀。

据袁世凯回忆,每次慈禧召见他之后,他的后背都会出一身冷汗。为什么?吓得啊。

按说,袁世凯也是个枭雄了,怎么会怕一介女流?没办法,就是怕。

袁世凯说,慈禧召见大臣有一个特点,先是和风细雨,跟你和蔼地唠家常。当你正放松的时候,她突然脸色一正,目光锐利,问起朝廷大事。这时候,大臣心中一惊,赶紧应对,而慈禧总能问到点子上,让大臣很难糊弄她。

因此,大臣受到慈禧召见,都不敢懈怠。

慈禧做到这种地步,很难吗?是的,并不容易。

可以对比一下后来的摄政王载沣。据徐世昌回忆,载沣召见他时,开始也是聊一点家长里短,但聊完后,就冷场了。你主动跟他说一点朝廷大事,他态度暧昧,完全没有什么判断力。

召见结束后,徐世昌觉得,这次召见没有任何价值。正事基本没谈。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到正题。

慈禧裁撤湘军,扶持李鸿章的淮军,这是在搞平衡。

荡平太平天国后,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完全可以和清廷叫板了。实力太大了。

但是在此之前,慈禧已经暗暗在布局了。他扶植了两个人,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是左宗棠。

让他俩抗衡曾国藩。

而曾国藩乖乖地主动裁撤湘军后,慈禧仍然在扶植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什么?湘军虽然裁撤了,但湘军出身的封疆大吏太多了,湘军系仍然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这时候,如果裁撤了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的地位必然大降,那么谁与湘军系的大臣抗衡呢?

所以,慈禧不会裁撤淮军。

此外,在八旗军和绿营兵统统烂透了的情况下,总得保留一支能打的队伍吧?这也是考量之一。

慈禧完全信任李鸿章吗?

也不是。她还扶植着一个左宗棠呢?

曾国藩死后,慈禧一直用左宗棠制衡着李鸿章。这老哥儿俩,一直斗到死。

帝王之心,深似海。帝王心术,细如锋针,狠如蝎尾。

但凡沾上政治,就没有什么善男信女。

慈禧,深通帝王心术的政治天才也。恭亲王奕䜣,治国才能甩慈禧八条街,但就是因为不懂帝王心术,一辈子让慈禧压得郁郁寡欢。

可惜了。


趣谈国史


慈禧对于勇营武装一直就没放心过,她不仅裁撤了湘军,也裁撤了淮军。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上海、江浙一带太平军攻势凶猛,上海的士绅和洋人就邀请曾国藩派兵去镇压。而此时湘军主力正在安庆府作战,抽不出兵力支援上海。于是曾国藩就安排李鸿章拿着上海支持的军费,在安徽招募兵员,组建了淮军。


淮军的组建虽然延用了湘军的勇营制,但它的训练机制和武器装备都比湘军提升了很多。淮军组建由于得到了洋人支持,所以在军队建设上,也听取了洋人意见。训练西化,武器也是以洋枪洋炮为主,所以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淮军镇压了上海的太平军后,就配合曾国藩的湘军在江浙一带作战。后来湘军攻陷了天京(今南京),太平军的残余力量被屠杀殆尽,天平天国运动至此谢幕。


“飞鸟尽,良弓藏”,太平天国运动剿灭后,湘军、淮军的作用就大幅下降,清政府就开始对勇营武装开始裁撤。淮军裁撤后,兵力缩减至5万人左右。由于淮军武器都是西式装备,在李鸿章剿灭捻军后,淮军就被清政府调到东南沿海镇守海防。


淮军虽然经过了裁撤,但慈禧对汉人武装仍然不放心,在兵员编制、军费方面一直保持压制的状态。所以淮军虽然是中国第一支走向近代化的军队,但由于大清的昏聩,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也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由于淮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压制,所以李鸿章也并没有威胁到清朝统治的能力。



花木童说史


在曾国藩的湘勇于1864年攻下天京后,以慈禧主政的清庭就要求曾国藩载撤湘勇。从法理上来说清庭这一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因为曾国藩的湘勇、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都属于临时征召的应急部队,而非国家经制之师(国家正规军)。

如湘、楚、淮这种临时征召的应急部队,饷由地方自筹、将由统帅任命(只是报部备案)、兵由将领征召。这样的部队如长期存在显然对中枢来说就是军权旁落。

当时,最大的湘、楚、淮三支非经制之师,只有湘勇陆军在曾国藩主持下奉命裁撤了。这当然有其当时的客观原因。

首先是太平军余部仍然达二十余万,而左宗棠的楚军正在对太平军余部作战。而李鸿章淮军部则转入了对捻作战中。所以清庭虽然也有意撤掉楚淮两军,但战场需要此议也只能押后。而曾国藩湘勇水军两万人,又出于外患严重,经督抚中枢合议均认为应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近代化海军加强海防才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因为清庭自1860年8月僧格林沁所部三万骑兵全军覆没于八里桥之役,失去了手中直属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而各地督抚手中军权因实际情况下坐大,其中以李鸿章淮军实力最强。后来通过筹建北洋水师,李鸿章把最大的一支海军也把控到手中,至此李鸿章军权达到鼎盛成为了实际上的军阀。

而后来编练新军的袁世凯又是李鸿章门生,所以清未是处于以李鸿章为首的实质上的军阀割据状态了。


史可见证


1864年,南京被湘军攻占,标志着太平天国的灭亡。此时,湘军的总兵力达到了30多万,其中曾国藩直辖的部队就有12万多人。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粮弓藏”。天平天国被镇压之后,清政府在国内最大的威胁就是手握重兵的湘军将领,特别是拥兵最多的曾国藩。如果曾国藩有二心,那么清政府的统治定是朝不保夕。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朝的统治者一方面打压曾国藩的湘军,另一方面扶植李鸿章的淮军,从而达到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约。曾国藩也不是一般人,湘军是其一手创办的。但是随着湘军的发展,湘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加之在攻占南京之后,湘军大肆屠城和劫掠,这个把柄早已抓在清朝统治者的手里。与其清朝统治者卸磨杀驴,不如自己主动提出裁军,做到功成身退。


历史军魂


这个问题是辩证看待的,在清政府眼中,李鸿章和曾国藩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区别。但问题是,湘军作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时间,到淮军作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时间,这期间,清政府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变更加羸弱了。

而且从事实上去看,李鸿章的实际力量,要远比曾国藩更加强大。

如果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清政府没有曾国藩,还有僧格林沁等人,如果没有僧格林沁,还会有别的人,别的武装力量。但是到了李鸿章时期,汉族实权派就已经开始以李鸿章为头脑,满族的实权派能力大打折扣,多数都是王爷羔子。

如果没有李鸿章,首先清政府自己压制不了国内的实权派,其次,如果发生起义,自己也无力镇压了。就如同义和团起义,最初这个组织的目的与其他的农民起义目的没有不同,都想赚点钱,但是因为地方武装的压制和引导,最终转变成了扶清灭洋。如果没有这些地方武装,义和团肯定是会打北京的。

所以曾国藩裁军,不会影响清政府统治,而且有利于稳定;李鸿章裁军,清政府已经没有能力这么去要求了,而且如果没有淮军,自身可能也保不住了。

我们可以看到,到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时期,列强要求签署不平等条约的时候,点名让李鸿章去签订。这当然不是因为李鸿章的书法优秀,而是因为列强深知,清政府已经不能完全代表这个国家了,他们需要李鸿章承认这些条约,才等于中国承认这些条约。

很简单的例子,八国联军入侵时,义和团和清军将天津的八国联军包围,李鸿章拒绝支援,最终导致日本的援军抵达,后期俄国的大军也抵达了,改变了战局。如果李鸿章没有抗旨,当时的情况完全可以在日俄援军抵达之前消灭天津的八国联军。慈禧让李鸿章进京勤王,李鸿章说“粤不奉诏”,不仅李鸿章不再听从清政府,南方的汉人地方武装与帝国主义国家达成了《东南联保》协议。

在这样的情况和背景下,裁撤淮军根本是不现实的。

也就是说,清末历史无冤案,晚清政府无能,整个国家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不过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一切决定都是清政府专断,每个人和组织都有相应的历史责任,各自承担好就可以了,不必翻洗。


村中无人对局


这个问题倒是很有意思,一些回答者虽然回答的很有道理,但还是有答非所问的错误在里面。

就像一些回答的人所提到的,清朝在60年代,70年代的裁撤湘军是出于曾国藩的自愿。但是,在这一点上,将曾国藩是看的太识时务了。

在太平天国之乱之后,虽然平定了太平天国。但清朝统治者们自然是知道,洪秀全被消灭之后,在消灭洪秀全过程中出力最多,也是军事实力最强的湘军,在未来会成为的朝廷的心腹大患。

曾国藩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主动提出来要自己解散自己的部队。但是话说回来,湘军并没有被曾国藩和清朝政府完全解散。再后来,历史中所谓的清末四大奇案的两件案子,杨来武与小白菜,刺马案,其幕后主使者都是湘军的地方势力。甚至在甲午战争时候,还有一大批的湘军子弟到辽东战场上去抵抗日军。虽然那个统帅吴大澄是个二百五。

也就是说在东南沿海地方,也就是清朝财政的重地,依然有一大批的湘军官员在掌控着清朝的国家命脉。那批人随时可能有威胁清朝国运的潜在因素。在那种环境下,亲政府扶持的李鸿章所部的淮军,可以说是借力打力,将淮军势力安排到地方去排挤掉湘军势力。

在这过程中,李鸿章是逐渐做大。后人熟知的北洋水师,其实是李鸿章淮军势力控制东南沿海时候,从东南沿海的赋税中中“抠”出来的一支舰队。

但是,李鸿章他们所作所为并不可能完全威胁到朝廷。去除掉湘军势力,扶持李鸿章的军队,看似是在培植下一个曾国藩的湘军。然而,在现实中,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的命运未必就能比曾国藩好到哪里去。

在甲午战争十几年前的一场海战来说。没有那场海战的话,就没有后来北洋水师的成军。

这就是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

在那场海战中,福建水师先将自己麾下的精锐舰队全部派去与法国人对峙。海战中,不仅是福建地方建造的舰队全军覆没,福建所属的马尾造船厂也遭到了法国军舰的炮轰。可以说,福建水师自此一战后,直至清朝灭亡,是一蹶不振。

而当时的李鸿章舰队,军舰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并没有像后来那样的规模庞大。后来北洋水师中的核心“定远号”和“镇远号是”在中法战争结束后,才交到李鸿章的手中。

在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能一直扩充自己的舰队,而且让自己的舰队能达到亚洲的一个不小的规模,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政府在扶持李鸿章。马江海战败后,福建水师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新来的北洋舰队无疑就是填补的原来福建舰队的位置。

虽然这一切看似是清政府无限信任李鸿章的动作。但实际上,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也不过就是让李鸿章能做好原来福建水师的工作罢了。换句话说,一旦再发生海战的话,李鸿章自己的舰队无疑就是众矢之的。

不管是国内的舆论攻击,还是在对外的军队选择上。李鸿章想要退战保船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能的。再有,当李鸿章想继续扩张自己舰队船只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北洋海军军费,到了1890年代,更是别指望清朝的户部能给李鸿章多少钱去养舰队。

另外,一旦甄别起来,李鸿章的淮军从始至终就不是国家的正规军,真正的国家军队还是已经腐朽的八旗和绿营。淮军的待遇和1870年的待遇自然就不能称得上是并驾齐驱。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这其实和中央政权和地方政府博弈有关系。

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清王朝再次恢复秩序。表面上清朝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前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没多大差别,但是无法改变的是在战争过程中中央政府丢失在地方督抚手中的权力,整个国家权力呈现外重内轻和地方分权的格局。

对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中央政府,为了恢复中央权威,调整权力分配,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地方督抚势力的政策。

对付湘军的时候,清王朝对西方列强的威胁还不怎么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很多时候是相对立的。

中央政府不仅下令裁撤湘军,还利用各种矛盾来针对曾国藩。主要事件有四:

第一、偏袒沈葆桢压制曾国藩。沈葆桢曾是曾国藩的幕僚,1864年当曾国藩粮饷困难时,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未和曾国藩协商,私自将送往湘军的江西厘金全部截留,留在江西本省专用,然后中央政府一插手,还让户部刁难曾,使曾背上贪得无厌的恶名,引发曾沈之间内争,两人关系从此破裂。

第二、抑制曾国藩重用左宗棠。左宗棠是军事天才,但是生性狂傲,对曾国藩很不服气。中央政府利用两人的矛盾,一边压制曾国藩,罢免曾国藩的亲信,一边重用左宗棠,将左宗棠的亲信安置在湘军占领的那些位置上。

第三、压制湘军重用淮军。李鸿章和淮军本来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但是李鸿章自立门户后便对曾国藩阳奉阴违。后来李鸿章为阁老之首文华殿大学士,而曾国藩还只是阁老之一的武英殿大学士。

第四、中央政府大力扶植清流派。以言官、御史、翰林从舆论上制约地方督抚们。曾国藩是爱名之人,这招对曾效果甚好。

而到了中央政府对淮系对峙的时候,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西方列强陆续入侵中国和中国如火如荼的搞洋务运动,清王朝上下对西方列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不仅仅是对立的,还是互相帮衬的。

对于李鸿章,中央政府采取的是重用左宗棠压制李鸿章,左宗棠死了以后,则用张之洞来对峙李鸿章。但是由于此时清王朝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政治环境、外交、军事、工业产生重大变化,中央政府不再是一味打压李鸿章和淮系,而是一边依靠李鸿章和淮系搞洋务运动,一边又害怕李鸿章和淮系一支独大。

李鸿章也知道,要对付西方列强,清王朝也不能倒,加上慈禧,张之洞,恭亲王,翁同龢等人,晚清时期不仅没有衰败迹象,还颇有中兴气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