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国曹操为何一直只做丞相而不做皇帝?

苏格拉没有底789123


曹操要公正的看他,从他年轻时的做为,可以说也是有志青年的。开始做地方官时,五色棒整顿权贵他都是有做过的。权贵违反宵禁,不惧权贵直接五色棒活活打死。为此他才第一次扬名朝野,也因为这得罪权贵,被免职过一次。能活下来没被弄死,还是仰仗他朝廷的“祖父”曹腾的关系保命的。所以说曹操当官时,官场已经很腐败了,他也是想好好为国家效力的。

这里补充一下,曹腾就是宦官,曹操是本姓夏侯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大将军引进董卓进京,把宦官全部杀尽,曹操就是极力反对的,同时面对宦官之祸,他主张就是直接带人进去干就是了,没必要招董卓。然后历史记载了,没有听他的,毕竟他就是宦官之后。

然后消息泄露,十常侍联合太后,骗大将军进宫反而被十常侍弄死了。然后十常侍是死在袁绍曹操门的手上了,但是董卓也进京了,然后才造成天下大乱的后果。

这之后,曹操还卧底董卓行刺他,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也证明了他的忠心。这也是荀彧前面,一直死心塌地的跟他的原因吧!所以可以肯定的讲曹操开始是忠于朝廷的,只是确实发现朝廷已经无药可救了,但是其本身的内心深处,忠于朝廷的思维肯定是烙得很深的。

等江山靠曹操一步一步打下来了,曹操自然是有了一些变化,相当权臣了。同时看曹操的老班底,不是夏侯家就是曹家的人,就是自己想放权,他们整个利益团体也不会愿意吧。

所以后面当魏王我们也可以说是顺水推舟,这是他整个利益团体的需求,同时也是保证权利可以移交到自己后人的手上的根本。荀彧这位曹操身边的知心人,聪明人,自然也是看到这层。最后愚忠为捍卫汉朝,而反对曹操,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造曹操的反,所以也从侧面证明曹操本身对汉室皇帝还是不错的,是没有反意的,至少没有杀害皇帝的意思。

试想一寸一土全部是自己打下来的,多少次死里逃生换来的。比如张绣差点杀死他,吕布差点杀死他,马超差点杀死他,赤壁之战差点死在孙刘联军手上。那一次不是与死神擦身而过,而每次大本营主要都是忠于汉室的荀彧在后方坚守。

所以曹操想自己取代汉朝这个想法绝对没有,但是有没有让自己后代做皇帝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我觉得他这里当王,主要还是为了权利的顺利移交给曹丕,丞相只是一个官,王的位置权利传承更加正统。

当然以曹操的威望和实力,不听就杀,强行称帝也是能办到。但是这不是他的诉求,他毕竟是汉臣,所以还是有很强的传统忠的思维限制他自己做皇帝的想法。当然自己儿子做皇帝,又可以施恩泽于臣下,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里曹丕称帝,是不是曹操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我认为他年龄大了后,想得更多的应该是传承而不是一个皇帝的虚名,所以总的来说,他不可能称帝,而且他是一开始到死都没这个想法的。


疗养师刘sir


题主好,曹操死后不久曹丕开始经营魏国,也就是说,最后一步是曹丕走的。不是曹操不敢当皇帝。曹操当时的逾制是超过皇帝的,当他杀死皇后皇子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怕。曹操不称帝有一些原因的。我认为原因如下:

身体因素,对曹操来说,岁月不饶人,曹操中年头痛(华佗治疗头痛,死于208年,推测出来曹操在208年前就头痛)。他与这种疾病抗争了十多年(208-220),身体是其中一个因素。

天下形势方面,赤壁的失败,刘备的入蜀,汉中的失陷,天下分为三个部分。曹操怎么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急着当皇帝,走袁术的老路呢?这是形势因素。

政治因素当中,许都的耿纪案,邺都的魏讽案,在政治圈里,他不知道有多少潜在的反对势力,这是政治问题。

死前几个月,孙权将投降书交给曹操。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却置之不理。还是时机不对。关羽失败之后,曹操就有了条件,但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他一辈子经营的家业都交给了儿子曹丕。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智慧,当然看出孙权并没有真的投降。双方都在互相利用。曹操会让徐晃把孙权的信射入关羽营。坦率地说,他希望关羽能转身和孙权打。--鹬蚌相争,他来得利。曹操很聪明。历史事实是关羽不相信孙权的信是真的。最终,双方都遭受了损失。作为关羽的老朋友,曹操和徐晃也是仁至义尽。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仍然假设,如果曹操活得更长,孙权会把儿子交给曹操做人质。220年后,曹操一定会成为皇帝,因为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他不称帝,与他战斗的大臣们就不会同意。其实,荀彧死后,曹操就决定不回头,或者说无法回头了

欢迎不同观点下方留言


有李行天下


不做皇帝并非不想做皇帝,而是有以下几点,欢迎大家点评

第一:曹操刚开始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名义是什么?除汉贼,恢复汉室,打着忠臣的旗号开始的,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包括他身边有名的荀彧,荀彧至始至终都是先忠于汉室而后忠于曹操的,即使后来曹操的势力已经变得很强大了,但是他也明白,其中有些一直跟随他的部下,不管是朝廷里面的大臣,还是下面的百姓,都觉得汉朝才是正统,如果称帝,那就是“篡权”的反贼,得不到人心的拥护了。

第二:曹操救驾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首都迁往自己地盘许昌,担任丞相,名还是为大汉丞相的,保证了汉献帝的正统地位,反而他想干什么事都可以去做,借皇帝之名去做,做错了,那是大汉朝廷的错误,没有谁能说;做好了,则是曹操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比他自己当皇帝还要方便。

第三:在曹操夺得北方的大权后,内心还是十分膨胀的,也想着称帝,那个时候的袁术,兵力财力于曹操不相上下,自以为可以取代汉室而代之,可是结果却是被各路诸侯追杀,众叛亲离,袁术的结局让曹操如同一盆凉水浇下来,他更明白,在天下没有完全统一的时候,大家都想有心想获得一篇天地,谁先称帝,谁就各路树敌,不作死就不会死,

以上几点可以说明,在当时情况,曹操已经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可是依就没有称帝,当时的汉献帝跟傀儡没有什么区别,无权无势,就是一个摆设,可是曹操回头想想袁术的后果,和当时的实际情况,至始至终,曹操直到死去,一直没有称帝。




邸家姑娘


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三国后期有兵强马壮,无人能敌,可有如此实力为什么还不称帝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身份不够正统

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虽然曹操看似出身豪门,但比起袁绍这样出身“四世三公”的顶级豪门身份还是不够正统,天下人也不会认可。

2.时机尚未成熟

当时汉朝虽然已经衰败,但还有很多人期待汉朝的复兴,并为之努力。曹操看透了这一点,他常常自称为汉朝的忠臣,以此掩盖自己的目的。他用东汉的忠臣这个外表,笼络民心,很快就召买了不少人才兵马。这些士兵能够投奔曹操,就是相信了曹操能够帮助汉室恢复统治。所以在权衡利弊之下,曹操选择了安分守己,满足于现在的情形。

3.汉朝余威仍在

汉朝衰败,皇帝软弱无能,内部有宦官作乱,外部有外亲专政。整个混乱不堪,可天下必须姓刘。汉献帝仍然是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帝王尊称仍在,同时还受到广大成员的跪拜。此时称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4.前车之鉴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客卿无数,袁术仗着袁家的地位,袁术就狂妄的将自己称为皇帝,仍然遭到更多人的声讨,袁家祖辈也差点得到乱臣贼子的称号。而像曹操这样精明的人,在当时已经被汉献帝封为魏王,自然是不想落得和袁术一般的下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使得曹操一直不愿废帝自立,即使自己的野心都快要膨胀出来了。





知涯fight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奠基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一生刺杀董卓,镇压黄巾,陈留起兵,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行屯田制,灭吕布 破袁绍,征乌桓统一北方。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赤壁之战后转而整顿内部,扫平汉中 ,后被汉献帝册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公元216年被册封魏王,名义上是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纵观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波澜壮阔,威名赫赫,功高盖主,为什么没有称帝,后世史学家们也颇具争议。本人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总结了比较可信的理由有三。

1 可能因为曹操本人出身不好,其又比较沽名钓誉,不图虚名,只为实权。

2 那个时期想称帝的大有人在,曹操出于局势不稳,时机不适,一直不加予妄动,因为一旦称帝马上会成为众失矢的,陷入困境,与当年局势十分不利。

3 曹操在被其手下群臣劝进时 曾说道: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可见其政治头脑一直很冷静。但是不是出自内心,那就不得而知了。


史客不轻松


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中属魏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谋士也最多,经济也比较发达,而一代枭雄曹操占据天时地利为何不称帝,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自吕布刺杀董卓以后,各诸侯心怀鬼胎。公元196年曹操迎先帝自许昌并狭天子以令诸侯,自作主公封自己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丞相。而曹操一直到死却不废帝自称为帝。原因不是他不想,是不能!

首先,曹操希望笼络各诸侯谋士的人心,使其霸业得以完成。众所周知,曹操爱才,不论是一直与他的为敌的关羽、还有对他恨之入骨的徐庶,他都以礼待之,甚至为了他们,不惜牺牲重大代价。而此时的诸侯谋士大都感恩汉朝,希望光复汉业,如果曹操称帝,则人心所背。

其次,此时的曹操霸业未完,江山未定。历代的帝王,都希望祖国统一,江山稳定,而此时的曹操,西防蜀国,南惧东吴。曹操几次挥师南下,就是希望统一帝国,实现霸业。再次,曹操以董卓为鉴,不想重蹈覆辙。董卓挟天子令诸侯,但其称帝的野心暴露无疑,在众矢之的下,各诸侯讨伐董卓,而被吕布所杀,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细品历史007


三国里还是很喜欢曹操的,能够很好利用手中的资源,杀伐果断,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曹操发家以来,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头的,到最后称帝味道也就不对了,好名声没了,还容易落下一个反贼的名声,有心人就可以再次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杀了他吗,比如司马懿,人家卧薪尝胆了好久呢。

第二,曹操手底下有一大帮人才是冲着皇帝来的,毕竟儒家讲究的是忠君爱国,以荀彧为首都是拥护皇帝的,如果曹操弑君,这帮人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再为他所用。

第三,时间不成熟,他既要平定蜀吴,还要恢复生产,巩固地位,毕竟天下统一,自然有人动让皇帝主政的心思,他得防着,还得巩固自己的势力

第四,有必要做这个皇帝吗,他和皇帝有区别吗,非要出去挨这个骂干嘛,他弑君篡位就是大逆不道,如果做丞相就是大大的功臣,本来就已经说一不二了,在乎那个虚名干嘛,曹操可是很精明的,犯众怒图虚名没好处,不干,不干!


口嗨历史


曹操为何只做丞相而不敢称帝,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曹操仍心怀汉室恩情。尽管很多人称曹操为曹贼,说他虽然名为汉臣,其实在很多地方已经逾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他的外出时的仪仗队已经和汉家天子同样的规格了;他在自家府邸私设百官;他上朝面见皇帝时与其他文武百官不同等诸多类似他不臣的例子,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取汉自立。曹操曾经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的话,这个观念可能他一直都有。再加上曹氏一族世受汉恩,可以说皇帝对他的家族是很优待的,一旦篡汉,就会坐实曹贼的骂名。从人性的考量方面,我认为他还拔不下这样的脸面。

其二,天下未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依然管用。东吴有孙权,西川有刘备等这些强大的对手。如果此时称废立汉天子,自己当皇帝,那么他对手们就会纷纷效仿。这样一来,天下岂不更加大乱,有多少人会开始自立,他那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就会失效,天下那些有识之士就不会总惦记汉室刘家,他们会跑到其他地方去谋取功名。

其三,取汉自立的时机未到。尽管汉室微弱,汉天子手里已经没有多大权利了。但是天下百姓仍然承认刘氏皇权是正统,尤其那些饱读圣贤之书的士子,他们受儒家那一套仁义礼智信的熏陶或是约束,使得这些人对刘氏天下仍感恩戴德。一旦曹操敢自立,那么他和这些天下士子的心就会远离,相当于就会把这些人推向他的对手那边。如此得不偿失的做法,曹操肯定不会干的。



历史不忍细读


曹操刚起兵的时候正值乱世群雄起,刚开始他的实力并不是太强。直接称帝的话就会引来无边的灾难,所以他不敢直接称帝。(如果他称帝的话,就会像袁术一样,引来八方讨伐,最终兵败身亡的下场。毕竟当时他没有摆平各路诸侯的实力。)但是如果把天子掌控在自己手上,自己就是中央王朝。自己对各路诸侯下的一切命令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会变得理合法, 所以他借着大汉丞相这个名义代天子讨伐不臣,在老百姓的眼睛里,他就是名正言顺的进行平乱战争。恢复天下的稳定。有利于民心归附到他的手上。(这就是他只做丞相不称帝的原因。)

第二,当时天下老百姓仍然认为400年的大汉王朝才是他们真正的正统皇室,在天下民心只认汉朝的情况下,曹操如果敢贸然的篡权夺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官逼民反,给外部的敌人留下可乘之机,所以曹操不敢。 还有一个也是曹操自己的原因,当了一辈子的汉臣。 他对皇帝多少还有感情,也不忍心自己终结这个效忠了一辈子的王朝,所以他选择了发展经济安定百姓,通过二十几年的苦心经营,让老百姓认可了自己家族的统治地位,从而为儿子取代汉朝奠定了基础。

曹操这个人是千古的奸雄,得天下的难度比朱元璋刘邦他们大了太多。他出身不好,只是太监的养孙。在当时世族当道的年代,这样的身份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故而他创业,要比一般人困难了很多。当时是内部国家分裂,外部北方蛮子虎视眈眈,花了20多年的时间,他终于统一北方,这也和他善用人和不服输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值得后人去佩服的地方。(千古功过任由后人品,黄泉沙场,再决天下风云变幻)希望更多的历史资料可以让我们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曹操。

`


楚之南风繁花盛开1


曹操晚年想做皇帝吗?肯定是想的,毕竟已经统一了北方,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才抵挡住了自己的攻势,虽说赤壁之战的失利,导致统一南北的时间往后推延了,但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也就是时间问题,三国时期的南方发展潜力比北方还是差很多的。那么为什么曹操一直没有做皇帝呢?

内部不稳

曹操内部对于称帝一事也不是铁板一块,作为曹操手下第一名臣的荀彧来说,称帝一事就是不可逾越的。没看见曹操只是先以称王做出试探,荀彧的反应就那么强烈吗?除了荀彧是忠于汉莎外,还有大批的关中士族,想要阻止曹操称帝,这些也不见得是为了汉献帝,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家族着想,汉室的衰落已经不能避免了,而如果曹操称帝的话,那么必将产生一大批新的权力阶层,曹操曾三次颁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导致这些世家大家对于曹操称帝一事还是很抵触的,怕曹操称帝后,失去现有的权力和地位。所以世家大族才将宝压在曹丕身上,可以看到三国后期和曹操打天下那帮武将后人,除了世家出身的外,再也没有占据关键位置的了。

外部因素

赤壁之战后,曹操先是致力于消除南征后患,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多次大败关中联军,之后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平定凉州之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但是由于长江天险的原因,无力扩大战果,于是答应孙权求和,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出蜀中,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曹操率兵来援,但是由于刘备坚壁清野,最后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四年9月,发生了那件著名的大事,关羽提兵出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如果不是吕蒙白衣渡江,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失手被杀,三国的格局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可以看到,连年征战的情况下,曹操没有精力去准备登基的事宜,所以才会一直将称帝一事后延。


除了外部以及内部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曹操已经老了“壮士暮年”,心里的念头可能已经淡了,年轻时曹操曾立过誓:终身为汉臣。可能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善始善终吧,毕竟这会称帝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