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說起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的寫作者,你或許脫口而出:當然是吳承恩、施耐庵、羅貫中和曹雪芹呀!

沒錯,小學課本里確實是這樣教的,新華書店專櫃裡的古典文學名著,也確實言之鑿鑿地這樣印著。

實際上,小說在中國古代屬於不入流的文體,文人士大夫恥於公開寫小說,就算是一時手癢,或意圖影射時政地寫了一部,也大多署上“蘭陵笑笑生”這樣的荒誕名號。要想真的刨根問底地將作者挖出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咱們先來說說《西遊記》

明清以來,《西遊記》的作者一直被認為是全真教的祖師丘處機道長。

比如:成書於明末1632年的《天仙正理直論》中提到:

“邱真人西遊雪山,而作《西遊記》,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

成刻於1663年的《西遊證道書》中,學者汪澹漪將《西遊記》箋評為《西遊證道書》,自此形成丘處機作者說。

不過這件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公元1220年。

那年春天,長春真人丘處機道長率尹志平等十八位得力弟子啟程西行,準備面見成吉思汗,勸止殺戮。丘道長的弟子李志常道長根據此次西行經歷,撰有《長春真人西遊記》。

後來的事件有點烏龍:後世讀者把《長春真人西遊記》想當然地認作了《西遊記》。

學者吳玉縉、紀曉嵐等認為,《西遊記》裡的大量官職、風土人情、俚語土言等都是明代的特點,而邱處機是金元之間的人物,不可能提前百多年就寫下這麼一部小說來。

《西遊記》丘處機作者一說,雖是以訛傳訛,卻持續了將近300年。

主張吳承恩為《西遊記》作者的學者中,有幾位大咖,比如胡適、陳獨秀和魯迅先生。

其根據是明天啟間《淮安府志》,該志記有“本縣秀才吳承恩作《西遊記》”字樣,但未寫明這本書是什麼題材,比如是方誌、遊記或者詩歌集?

而清文宗咸豐二年(1852)重修府志時已將吳承恩著作列表中的“西遊記”一項刪除了。

這條證據的力度可以說是極其微弱。

然而近年來,《西遊記》作者一說又有了新的爭議。中科院圖書館西文編目館員沈承慶,一生致力於《西遊記》研究,他提出《西遊記》的作者是明嘉靖的“青詞宰相”李春芳。

吳承恩有一首詩叫做《贈李石麓太史》中,石麓即為李春芳的號。李氏是明代嘉靖年間人,少時曾在江蘇華陽洞讀書,故又有號“華陽洞主人”,與《西遊記》定本卷首“華陽洞天主人校”相同。

沈承慶先生還經過確切考證,指出府志中記載吳承恩所著乃《西湖記》而非《西遊記》,那本書是他常去淮安西郊的湖澤遊覽所寫的詩集。而且吳承恩詩集的文風也和《西遊記》的文字風格差別極大。

另外,日本的小川環樹、太田辰夫、田中嚴、中野美代子,英國的杜德橋,德國的林小發等國際漢學家,也都不支持吳承恩是《西遊記》一書的作者。

作家黃如一所著《解碼西遊》一書中,繪製了一幅《西遊記》作者概率分佈圖,其中李春芳佔比高達70%,而吳承恩甚至排在了嘉靖、萬曆兩位皇帝的後面,佔比僅為1%。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作者得摻和著說,因為學屆一直有觀點認為施耐庵和羅貫中是師徒關係。當然也有人推測施耐庵和羅貫中根本就是同一個人。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理由嘛,極為奇葩——因為早期的《水滸傳》版本,作者署名是:“施耐庵 羅貫中”

注意,古人的文字是豎版的。

而用山東口音說“施耐庵”,發音正是“實乃俺”,而根據當時豎著閱讀的習慣,“施耐庵-羅貫中”的潛臺詞很可能就是“實乃俺羅貫中”,意思就是“實際上就是俺羅貫中一個人寫的”——別笑,在文學界這可是嚴謹的學術推斷。

好吧,看到書名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山東大漢貫中老爺爺的臉上,寫滿了得意而憨萌的笑容。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在學術界當中,最受認可的則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著,即前七十回為施耐庵作著,後三十回則為羅貫中著。另一種稍微不同的觀點是,《水滸傳》為施耐庵所寫,羅貫中進行了整理、編輯。明代高儒《百川書志》中,曾記載《水滸傳》是“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

按照這種觀點,其實羅貫中是在給他的老師施耐庵打下手了。

然而從兩書成書過程來看,《三國演義》明顯早於《水滸傳》。早在宋朝時,已經有街頭說書人在講三國的故事,其版本接近於《三國演義》書籍而非三國真歷史。況且,在《水滸傳》中還提到了說書人評三國。《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應明顯早育《水滸傳》。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從寫作手法和風格來看,《三國演義》根本不可能是效仿《水滸傳》寫出來的,兩本書差別實在太大。要說借鑑,梁山好漢裡其實有不少是關聯並借鑑了三國人物,比如關羽與關勝、張飛與魯智深等,這樣一來,羅貫中反倒有點像施耐庵的師父了。

當然,玩得最嗨的還得算金聖嘆老先生。這老爺子把《水滸傳》攔腰一砍只留下前七十回,自己興致勃勃地續寫了一章盧俊義夢中邂逅嵇康的大戲作為結尾,硬生生把一部武俠劇改成了穿越片,一部腰斬版金聖嘆《水滸傳》自此橫空出世。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最後來說說《紅樓夢》的作者,這事最複雜:因為根據網上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紅樓夢》“涉嫌”作者,已經高達一百三十三個啦。除了曹雪芹、高鶚之外,還有幾位特別值得說道的作者:

李漁、弘暟、袁枚、冒闢疆、張岱。

接下來,咱們挨個介紹一下:

李漁:明末清初偉大的戲劇家,被後人譽為“東方莎士比亞”。

李漁的確是個天才。據史料記載:明萬曆三十九年八月初四,如皋藥材商人李如松的老婆已懷孕11個月,產前陣痛三天三夜後,疼了三天三夜,孩子還沒生出來。

正在全家焦頭爛額之際,突然來了一個白髮長老,他對李如松說到:

“尊夫人懷的是天上的星宿,你家這宅子地盤輕,接不住。要把夫人移到李家大祠堂去,才能順利分娩。”

李夫人一到李家祠堂,果然就順利分娩下一男嬰。

白髮長老隨後說:你這個孩子不是凡胎,乾脆給他取名叫仙侶吧。

李仙侶,就是後來的李漁。

李漁自幼聰穎,總角之年便能賦詩作文,下筆千言。成年後,他不但創作了《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無聲戲》《十二樓》《笠翁對韻》《肉蒲團》等大暢銷書,還在其芥子園內設立書肆,編輯出版了《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等長篇小說,可以算是一位成功的出版公司CEO啦。

考慮到李漁在小說、戲曲及戲曲理論方面的成就,後世便有人懷疑他才是《紅樓夢》的作者。

弘暟(暟這個字念“凱”,意思是美德),即愛新覺羅·弘暟,他的父親,是本來要接班康熙的愛新覺羅·胤禵。弘暟正是廢太子胤禵的第四子。有學者研究後說,胤禩在“九子奪嫡”失敗後,被胤禛(雍正帝)毒死,死於兄弟之手,是北靜王“鶺鴒香念珠”故事的原型;而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告發“胤禔魔咒胤礽”,此事件便是紅樓夢書中的“趙姨娘魔咒賈寶玉”故事的原型……總之,疑團重重,影射種種,眾說紛紜。

袁枚:清朝嘉靖時期著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美食家。

袁枚一生熱愛造園、美食、壯遊,除此之外,他以沒有子息延續香火為由,從四十歲到七十四歲,先後娶了六個小妾。

三十三歲那年,他用三百兩銀子,買下了康熙年間織造隋赫德的私家園林,易“隋”為“隨”,名之曰隨園,因此在改造時,袁枚在“隨”字上下足了功夫——

隨其高下,置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沒有圍牆,可隨意進出;處處有書,可隨手翻閱。真可謂隨心所欲,任性而為。有人說,大觀園裡一場了無痕的春夢,就是袁枚將隨園裡的故事,進行藝術加工的結果。

冒闢疆:復興社四公子之一,滿腹才華,也有滿腹的花花腸子,整日流連於風月場所,“秦淮八豔“中的陳圓圓和董小婉,都對他情有獨鍾。冒闢疆的私人園子叫水繪園。他的後人據此推斷出冒闢疆才是《紅樓夢》的作者,理由是:水繪園的設計,幾乎就是大觀園的設計原型;而水繪園加上冒家的東府西府,與《紅樓夢》裡面大觀園加上榮國府寧國府,都是獨一無二的“兩府一園”格局,全國還沒有第二個地方是這樣的建築設計。

張岱:這位張先生老有意思啦,他也是世家公子出身,一生興趣無窮,成就卓著。他是明清第一散文大家,同時也是史學家和文學家。還是眾多文藝女青年心目中的頭號男神。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有位女作家就寫過這樣情話:

“哪裡人聲鼎沸,鑼鼓喧天,哪裡肯定有張岱;曲終人散,風冷月殘,有人吹出一縷悲簫,那聽客肯定是張岱。他的文章和為人一樣,有傲世刺世的鋒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謔癖。一個多麼豐富、美好的男人。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

張岱這一生興趣極廣,用他自己的話說:

“少年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一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總的來說,聲色犬馬的事張先生都愛幹,而超拔的智力和品味讓也他迅速成為頂級玩家,他幾乎精通晚明所有的藝術門類,堪稱集富豪之家的窮奢極欲與文人雅士的精緻講究之大成。

這輩子遇到的好看的景、好聽的戲、好玩的人、好上手的物件,張岱全都記錄在《陶庵夢憶》裡。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說:“如果在中國散文史上評選十佳,我估計張岱也能入選,尤其是《陶庵夢憶》,篇篇都是好文章,隨手翻開一頁,都是可圈可點。”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有人說《紅樓夢》中的許多新奇的物件都和《陶庵夢憶》裡有對應,比如《紅樓夢》裡多次提到的“羊角燈“也在《陶庵夢憶·世堂美燈》中出現過;比如《紅樓夢》裡的“昭君套與箭袖”在《陶庵夢憶·牛首山打獵》中亦有提及。

還有學者從常用詞彙的角度出發,統計出“羊角燈、葉法善、嫦娥、吳剛、玉兔、月窟、唐玄宗、奇幻旖旎的場景”等詞彙,在兩本書中,多次交叉出現過。

此外,張岱字石公,而《紅樓夢》原本叫做《石頭記》。在張岱《陶庵夢憶·天硯》一文中,他作銘記說“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其翕”,這與《紅樓夢》的開篇極其相似。

張岱在《陶庵夢憶》自序中寫道:

“ 因嘆慧業文人,名心難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後世有學者說,《紅樓夢》即是張岱自結的“名心舍利”,大明的夢幻浮華,皆淬鍊於此。

到底張岱是不是《紅樓夢》的作者呢?

這可真不好說,但讀過這部有深情,有真氣,有傲骨,有意趣的《陶庵夢憶》之後,相信你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誰呀?

這一版青年作家午歌翻譯的《陶庵夢憶》,一字不落收錄了張岱原本,包含:

123篇原文+譯文,1378條註釋,覆蓋生僻字、典故、人物生平簡介等閱讀難點及古文通識;10幾萬譯文及2萬簡評帶你吃透原典;

同時收錄了周作人所作《陶庵夢憶》序文、李敬澤論張岱《一世界的熱鬧 一個人的夢》

特別整理出“奇人輩出的張岱親友團”摺頁,張岱親友趣味八卦首次集結大公開!

閱讀至美古文,擁抱曠達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