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艇上的官兵们经历了怎样的生死沉浮?

WdLsp_缈


作为美海军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的首艇,长尾鲨号于1961年正式服役,其在构型、设备搭载上均采用了诸多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与此同时,长尾鲨号也是世界及美国历史上第一艘沉没的核动力潜艇。

图为长尾鲨号核潜艇

由于是本级艇的首艘,因此在所难免的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所以在长尾鲨号服役一年后,它就被送进了朴次茅斯造船厂进行修理,在历时近八个月后,长尾鲨号终于完成了大修并进入试航阶段。

1963年4月10号清晨,长尾鲨号被开到科德角以东两百海里的威尔金松海沟进行试航,本次任务共载有129名美海军官兵及技术人员。考虑到试航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紧急情况,美海军还专门派出了一艘名为云雀号的潜艇救援船。

图为长尾鲨号核潜艇

大约早上八点钟,长尾鲨号下潜到120米的深度,此时与海面救援船的通讯顺畅、潜艇数据也都正常,所以继续下潜;大约一个小时后,云雀号向长尾鲨号进行通讯核实,水下应答正常且航线无误,但就在10分钟后,长尾鲨号报告潜艇出现故障,准备上浮。

不过据负责救援船与长尾鲨号通讯的人回忆,潜艇当时告知的是"不大的情况",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双方的通讯开始断断续续并出现严重的失真,以致于救援船根本无法辩听内容。图为搜救现场

而潜艇最后出现在通讯设备中的声音在多位具有丰富海战经验的人看来:那应该是潜艇耐压舱被压破后的爆炸声……也正是在这声爆炸后,长尾鲨号与云雀号彻底失去了通讯;紧接着,云雀号马上展开搜索并将事态呈报给海军潜艇舰队司令部。

在随后的两个半月时间里,美海军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搜救工作,搜索深度达到了2560米,但仅仅只打捞上来了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遗骸碎片,至于全部艇员的尸体则一无所获!可以想象,这129人在极高压力的状态下必然在某一瞬间经历了极大的痛苦。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1963年4月10日上午,美海军不到两年的战舰(SSN-593号)和一艘新型核动力快攻潜艇中的主力舰开始深潜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东部约200英里处进行测试。潜艇救援船USS SKYLARK(ASR-20)在水面,SKYLARK通过水下电话收到了一个乱码传输:THRESHER“长尾鲨”号报告说“经历了轻微的困难。......有正向上升......试图打击。“可是最终“长尾鲨”号携带的129名男子,包括17名平民,就再也没有回到水面。

该残骸分为六个主要部分,最终被分散在8000多英尺(2438米)深的大面积区域。经过彻底检查从底部回收的物品,以及各个残骸和维护的记录,法庭调查得出结论,“长尾鲨”号的麻烦可能始于它的咸水管道系统中的接头,其中许多是钎焊而不是焊接。(焊接涉及加热熔化和直接连接两块金属,而钎焊使用另一种材料,一种在较低温度下熔化的材料,将两块金属“粘合”在一起。“长尾鲨”号使用银合金作为“胶水”。)据推测,至少有一个关节点破裂,海水泄漏到船中并使电气板短路,从而引发反应堆的急停或停车。如果没有推进力,那么通过破裂的关节淹没的水会增加重量,潜艇开始下沉。

“长尾鲨”的船员试图炸毁他们的主压载舱以将船推向水面。他们可能因为安装在吹气系统中的高压减压阀中过滤器中的水分冻结而受到阻碍。如果没有空气,就无法从压载舱中清除水;没有反应堆,就没有办法对抗水的压力并将船驶向水面。

skylark号最初没有什么值得警惕的。这两艘船曾在0635水域区相遇,而“长尾鲨”表示它准备在0747区开始深潜测试。按照计划,“长尾鲨”每15分钟就会与SKYLARK一起汇合一次。开始一切都很好,直到到达0900区之后,“长尾鲨”发出了一个混乱的信息:“有正向上角”,SKYLARK的导航员James Watson”沃森“回忆说。“试图爆炸(执行紧急打击)。”但是通过水下电话传输通常很难理解,并且,潜艇指挥官的声音听起来并不惊慌。SKYLARK在0914区进行了搜索,可没有回复。一分钟后,SKYLARK要求潜艇报告路线和位置。可再一次沉默没有回复。SKYLARK号然后多次询问,“你在控制中吗?”片刻之后再没有什么信息了,当时有另一个乱码消息传来。SKYLARK的工作人员只能辨别出两个词:“测试深度。”导航员沃森后来证实他相信这两个词之前的字可能是“超越”意思是“超越测试深度”。

美海军调查人员问道:“那你听到了什么?”

沃森回答道:“如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看到船只被鱼雷炸毁时,听到了我们所熟悉的声音,一艘船破碎的声音,就像一个舱室坍塌......沉闷的砰砰声”。SKYLARK的声纳操作员将声音比作“冲进空气罐的空气”。没有人听到“长尾鲨”的声音了。从1058水域开始,SKYLARK的机组人员将几枚小手榴弹投入水中;想通过爆炸的声音向潜艇表明水面船只与它失去联系,并希望它通过电话或上浮水面进行联系。但“长尾鲨”号没有任何反应。

这场悲剧促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深潜潜艇的设计,建立了一个名为SUBSAFE的质量保证计划,通过设计评审,船上系统测试和客观质量证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潜艇设计,系统和材料的完整性。 OQE(客观质量证据)所有材料和部件均符合图纸和规格要求。海底反应堆的操作程序已经改变,允许使用存储在机械部件中的热能来提供推进力,同时在紧急停机后重新启动反应堆设备。


血色黄昏的黄昏


一个字:惨!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潜艇深潜试验,绝不比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轻松和安全!甚至更甚!深海一旦出事,很可能就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而且马上兑现生命终结……长尾鲨号做深潜试验所在的海域深度达2000多米,救生根本无望,因为,即便有那么深的救生设备,潜艇也无法经受那么深的海水的重压……

因为是大修后的第一次深潜试验,官兵们本来就会更紧张一点,我说的是相对于平时的下潜来说,因为潜艇刚接受了较大规模的改装或修理,有些地方是变动了的,重要的功能都需要重新检验,之所以要重新做深潜试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下潜试验之前,连总设计师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否则的话,就没必要做试验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潜艇能否经受住深潜考验,取决于多个方面,而且这几个环节是串联的关系,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比如,总设计师水平高,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设计的潜艇能够轻松经受住多少米的深潜试验,但潜艇最终能否经受住考验,并不是仅仅由设计决定,建造的影响同样重要!你设计得再好,造不到设计应该达到的水平,好设计也是白搭。

长尾鲨号恰好是建造过程中出了问题,通海管道建造不过关,导致下潜到一定深度的时候,管道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强,导致了海水大量进入潜艇内部。解释一下,通海管道是潜艇内与海水接通的管道,如果材料或者工艺有问题,当潜艇下潜到一定深度,管道抵抗不了深海的压强的时候,海水就会通过管道的薄弱环节进入潜艇内部……

按说,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损管能力最强的队伍之一,一般的漏水是能够处理的,之所以没能处理,一定是因为漏水的点实在太悲催了——机舱,这也直接导致了潜艇电力系统中断,没有电,摸黑损管?而潜艇还在不停地往海底沉没……

可以想象,长尾鲨号的官兵是在惊恐和绝望中走向生命终点的,因为真的太可怕了!潜艇不断下潜,漏水的地方堵不住,潜艇耐压艇体能经受的水深有限,到达一定深度,耐压艇体将被压垮……

所以,长尾鲨号上的官兵是在绝望中,迎来了潜艇艇体的崩塌,然后更大规模的进水,海水像刀一样以极高速喷进艇体,真的像刀一样,不能再说了,你想象一下这些官兵有多惨吧!


科技探索队长


长尾鲨做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军工产物,在当时属于比较高端的核潜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

事发时它刚刚大修后进行试航,当时正在测试它的极限深度。

到目前为止,真正的失事原因都未得到有效的证实,目前美国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上由于在航行中遭受到了强烈的内波,导致潜艇承受不了压力,造成的破碎。

由此可见,潜艇都承受不了压力,何况是人呢?肯定是由于压力过大,五脏也承受不了,加上潜艇入水!想想就知道了!很无奈无助



暗夜空间


先是潜艇漏水,再是密封舱启动,然后潜艇丧失动力,然后艇员在氧气耗尽后陷入沉睡。然后潜艇就失事了。


喜欢预言的刘成宇


哪有辣么文艺?

通海系统出现了问题,压力边界破损。随之而来的就是舱室大量进水,配电板被淹,全艇失电,应急电源无法保堆,液压失效,舵失效。应急吹除在没有动力的配合也没能挽回深度。持续下沉,最后超过耐压壳极限,艇体破损,彻底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