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影迷看過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輕鬆好看的紀錄片——《我在中國做電影》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我在中國做電影》是2020年2月底才上線的紀錄片,片子只有5集,每集只有15分鐘,用一頓飯的時間就能追完。

內容主要聚焦於美術、聲音、特效、攝影、配音這5大電影幕後工種,簡直是資深影迷的饕餮盛宴,每集請來一位或一組代表著當今中國電影產業最高水準的專業人士,讓觀眾瞭解電影製作的故事。

其中還囊括了《妖貓傳》、《影》、《南京南京》、《八佰》等各大電影的幕後紀實。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美術、聲音、特效、攝影、配音,這幾個專業名字聽起來很乏味,它們的背後似乎都隱藏著一大堆晦澀的名詞解釋。

就連電影節頒獎,大家也都只關注影帝影后獎。攝影獎、音效獎、美術獎這類獎項則基本沒有熱度,甚至被插播進廣告。

電影結束時,他們的名字也被放在很後面,字幕還沒滾完,觀眾就已經走完了。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那為什麼他們如此不受人“待見”,可全球的電影節卻還是要為他們保留一個獎項位置呢?

看完《我在中國做電影》就知道了。

《我在中國做電影》第一集,請來的是曾上過《美國電影攝影師》雜誌的曹鬱: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大部分人認識曹鬱,是因為他的妻子姚晨,但其實曹鬱本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電影攝影師。

曹鬱畢業於北電攝影系,畢業的第四年,他就憑藉一支廣告獲得了紐約廣告節攝影獎的提名。

2004年憑藉《可可西里》獲金馬獎最佳攝影;2009年憑藉《南京!南京!》獲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2017年憑藉《擺渡人》獲金像獎最佳攝影獎;2019年憑藉《妖貓傳》獲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可謂戰績不菲。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攝影和攝像並不是一回事,攝影師不僅要負責拍,還要負責電影裡的光影控制。

也就是說,一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畫面質感,是導演和攝影師相互協作的成果。

就拿《妖貓傳》來說,片中楊玉環回眸的這一幕,是影片的重中之重: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為了這個鏡頭,曹鬱準備了好幾十根蠟燭和各種不同的現代燈具。

蠟燭圍繞著放在演員的身邊,LED燈往演員臉上打出層次感,然後還找了一種叫作特圖利的可以打出很小光源的燈,專門打在演員的眼睛上: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看這個無濾鏡的幕後花絮圖: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我們可以看出楊玉環臉部和肩膀上的光影輪廓,這不只是化妝的作用,更多的是燈光。

這樣才拍出了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覺: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所以大家看到的這個“百媚生”,不只是演員演出來的,還有攝影師拍出來的。

《妖貓傳》是一部奇幻片,所以曹鬱用了很多現代燈具來做光影,營造唐朝盛世的夢幻感。

而拍《南京!南京!》呢,用的則就是單一的白光了: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這種樸素的白光恰好可以拍出一種雕塑感,所以觀眾才會感覺角色特別有力量。

教堂裡的這場戲也是光影運用的極致體現: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所有人站滿教堂的時候,只有窗戶那邊進來了幾束代表著希望的白光。

這一刻充滿了壓抑、痛苦和希望。如果沒人舉手,那意味著毀滅;如果有人舉手,那意味著犧牲與偉大。

所以當教堂裡的女性們一個接一個舉起手時,手掌上的光影就成了重點: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尤其當光越來越強烈,強烈到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時,精神感就凸顯出來了。

除了演員的演技,這些黑白光影、空氣中的浮塵,其實都是我們的哭點,只是作為觀眾的我們,經常忽略了鏡頭的力量感而已。

攝影還不是一門單一的技術,按曹鬱的話說,攝影就是一門藝術,繪畫是他們的修養基礎。

曹鬱談到,他第一次去和陳凱歌導演討論《妖貓傳》時,是帶著一個登機箱去的,裡面裝滿了畫冊。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然後曹鬱給陳凱歌看了愛德華·蒙克的畫,他想以此為視覺參考,來做《妖貓傳》的背景色調。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所以在《妖貓傳》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以藍綠色為主色調的背景: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拍《八佰》時,曹鬱參考的則是畢加索藍綠時期的畫作: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但《八佰》中加了很多黃色來做藍綠色的反襯色調,大家看這個鏡頭就是藍綠偏黃的: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這種柔和中透出來的殘酷感,恰好符合《八佰》的氣質。

曹鬱還稱《八佰》是他最滿意的一個攝影作品,這個我們可以期待一下。

第二集講的是音樂效果,請來的是負責過《影》、《記憶大師》、《重返20歲》、《尋龍訣》、《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作品的趙楠女士。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她曾多次提名金雞獎和金馬獎的最佳音效獎及最佳錄音獎,憑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金像獎的最佳音效獎。

與攝影不同,音效是一個非常孤獨的職業,尤其在這個同期聲越來越少的時代,音效師們基本都是獨自坐在錄音棚裡工作的: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比如張藝謀的《影》,看過《影》的觀眾都知道,影片全程伴隨著雨聲。

為了做《影》的雨聲,趙楠和同事把全世界有關雨聲的素材都下載下來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自己錄,哪一天看見下雨了,馬上抱著設備跑出去錄雨聲。

趙楠表示做《影》的那段時間是最壓抑的,因為上班聽雨,下班了還要錄雨,每天都陰沉沉的,整個人很down。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也有一些團隊協作,許多我們聽到的腳步聲、踩水聲、刺劍聲,就是好幾個人用奇形怪狀的姿勢趴在房間裡合作出來的: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為此他們還要研究一些構造知識。

比如《影》裡鄭愷被刺的這幕: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他被刺完之後講不出話來,不是因為聲帶受損,而是因為劍刺進肺部,造成血液反流,血進了肺,人一開口,血就會湧上來。

所以為了做這一劍的聲效,團隊還用魚鰾做了一個仿真的肺。

在趙楠看來,聲音是被動且恆定的,它是五官中影響人情緒很重要的一官,而且它對人的生理性影響不會被改變。

就拿怪獸的叫聲來說,很多人害怕怪獸的叫聲,不是因為它聲音大,而是因為它聲音中有次低頻,次低頻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一個頻率。

所以做聲效靠的是感知與感情,而不是靠素材。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很多人以為大神能做出豐富厲害的聲效,是因為他們電腦裡存的素材多,但其實根本不是。

趙楠拿到片子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是想象,她先看著無聲的畫面自行想象出大概五六種聲音,然後再去找素材,找不到就去錄或者製作。

如果只是像拼圖一樣,把現有素材往畫面裡嵌,那是做不出好音效的。

除了攝影和音效,《我在中國做電影》還講了配音、美術、特效等方面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正片,這裡就不多講了。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有人可能認為一集15分鐘太短,講不出深度,但對於一般影迷來說,這個時長其實正好,既不費心力,又可以掌握一些入門級小知識,提高一下觀影水平。

太深度的話,那就是老炮專場了,對於一般觀眾來說會有點晦澀。

《我在中國做電影》讓人感受最深的一個點就是:做好一份工作,除了興趣之外,還必須耐得住寂寞。

認真、痴狂、專注、孤獨、知足,一樣不可少,有時候你甚至還得甘於承受一些職業傷害。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比如曹鬱,不工作的時候,他就看大量的畫作,研究其中的光影運用,這就是必須沉下來心來去積累的。

音樂也是他的靈感來源之一,有時候創造光影,音樂的起伏、氛圍,都幫助他漸入佳境。

再比如趙楠,為了做好音效這份工作,趙楠養成了隨地記聲音的習慣。

她隨便就可以說出重慶的高架橋上有哪幾種聲音,江邊從白天到黑夜都有KTV在營業,還有高架橋上的汽笛聲,和江面上的油輪聲。


老上海的弄堂也很典型,一般是馬桶的使用聲,和小自行車的車鈴聲。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在家裡,趙楠也利用聽覺判斷一切事物,比如老公何時出門,她還可以只靠聽,就聽出樓下的店面煮的是餃子還是麵條。

長期的職業積累習慣使得聽覺成為了趙楠五官中最敏銳的一官,但也以此帶來一些傷害。

比如趙楠從不戴耳機聽音樂,家裡也沒有任何播放器,她甚至下班回家看電視,都是關著聲音看字幕的。

因為上班時間聽了太多聲音,下班再聽的話她會睡不著。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經常夜裡兩三點,別人都睡著了以後,趙楠則是走進錄音棚,把一千多個素材,一個接一個地放。

直到現在,趙楠都說不出自己到底愛不愛這個職業,只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有了一份工作就天然感覺要做一輩子了。

這種說不出愛與不愛的樸實,反倒成就了一代匠人。

給影迷看的紀錄片!囊括《影》《南京南京》等知名影片的幕後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