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荥阳和新郑发展前景怎么样?

纳兰谈史


一个位于郑西,一个位于郑南,究竟哪个发展更好?

根据《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紧密结合郑州主城区的南向发展趋势和航空港区的西向发展趋势,以“中心带动、廊带贯穿”为策略,新郑市域将形成“两主四副,三片五带”的城乡空间结构。“两主”为中心城区、龙湖;“四副”为薛店、辛店、郭店、孟庄,“三片”为北部临郑组团、南部临港组团、中部生态组团;“五带”为沿郑新公路、京港澳高速、321省道-102省道、323省道和107国道连接线形成三横两纵的交叉城镇发展带。

目前,新郑市的龙湖和孟庄区域已经可以依托地铁2号线组织短程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地铁还有地铁7、16、18号线,交通方面规划清晰,便于出行。在产业方面,中心城区形成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特色,龙湖形成科教、商贸、生产服务特色,产业类型比较多样。综合来看,新郑市依托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发展物流业和居民日常出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态方面依托辛店森林山地生态区、双洎河与黄水河流域生态区、十七里河与十八里河生态区和大枣果林生态区四大区域,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

根据《荥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打造荥阳市“一心、三点、五轴、五区”的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一心即荥阳城区作为荥阳市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是市域发展的主中心。三点:广武、高山和贾峪三个新市镇,是市域发展的次中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点。五轴即包括金水大道、S229、荥泽大道和荥新路、大河路—S312、新G310、S233。当地交通主要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为骨架。

目前,荥阳市的地铁线路规划6、8、10、21号线,与郑州主城区互联互通。在产业方面规划依托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和健康产业基地,其中荥阳西南部规划旅游业类小镇,依托当地的山水资源,形成独特生态环境。在《荥阳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8-2035)》中,按照规划,到2020年,荥阳的公园绿地总面积将达到619.2公顷,折合约9288亩;到2035年,公园绿地总面积将达到1237.9公顷,折合约18568.5亩。因此,未来荥阳将在生态建设及旅游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综合来看,新郑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交通及物流业,目前住宅项目布局已经比较丰富,生活配套更加完善一些。而荥阳在生态方面的优势会比较明显地影响当地的旅游产业和居住环境,基于多个改善类项目的布局,未来荥阳会更加适合有改善需求的居住人群,但是基本的生活配套完善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新郑早


荥阳是扶不起的阿斗


我不是故意的哈哈哈哈


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人口59万(2013年),面积90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荥阳是象棋的故里、郑氏的祖地、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全国科普示范试点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河南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35个扩权县市之一。历史上,荥阳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社会贤达和仁人志士,战国时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文人郑虔、晚唐诗人李商隐,宋代的王博文父子等都出生于荥阳。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郑州市,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78.6万,辖1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岗地。双泊河贯穿全市,境内长30余公里。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735毫米,全年无霜期208天。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33250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70元。现有耕地61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烟叶为主;森林覆盖率为13.5%。矿产资源有无烟煤,储量丰富。土特产有新郑大枣,为河南省大枣主要产地之一。
新郑在上古称为“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新郑又名祝融之墟,也称有熊之墟,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新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福达花生网




郑州龙湖。


13526810624


荥阳位于郑州市区旁,距市区仅仅十几公里。在河南发力做大做强郑州的今天,荥阳未来将融入郑州,发展前景比较好。

新郑位于河南中部,历史悠久,人口较多,基础较好。在良好的政策、优秀的班子框架下,前景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