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912)》称,2020下半年房价稳定难度可能加大,意思是说下半年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很大。 报告称,自2019年7月以来,一线城市房价走势出现分化,深圳房价独自持续上行,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继续调整。其中,北京房价下调速度要快于其它一线城市。北京2019年11月房价与2017年4月最高点相比,下跌了18.5%。广州、上海房价的涨跌幅度相对较小,继续保持平稳调整的态势。报告认为,如果一线城市市场走势分化继续加大,2020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稳定的难度可能加大。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报告统计结果是四个一线城市,三个出现下降,并且北京下降幅度达到了18.5%,只有一个深圳上涨,怎么就能认为下半年房价会出现上涨呢?深圳能上涨多大幅度?深圳的带动作用难道比北京还要大吗?

报告认为,在最近几轮房地产小周期中,深圳往往领先于其它一线城市房价率先复苏,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场风向标意义。本次深圳房价再度率先上涨,对其它一线城市的房价预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深圳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楼市的状态和其他三个城市有多大的相似性?我们知道,去年北京继续实行去非首都功能化,总人口量继续减少,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每年北京净增户籍人口50多万,现在不增反减,肯定要影响到楼市里面来。同样看,上海和广州的楼市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投资需求都在陆续退场,房价上涨的动力已经丧失。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报告称,部分二三四线城市房价稳中有降。青岛、济南、中山、淄博、肇庆等少部分二三四线城市,近一年房价降幅大于9%,市场理性回归、泡沫缩小。二线城市中,长沙房价水平相对较低,且近一年房价下降约5.99%,居民购房负担也有所减轻。重庆、天津、武汉、石家庄、福州、郑州等城市,近一年房价稳中略降,房地产泡沫扩张得到抑制。

这个情况是楼市的一个巨大信号,前年的时候,除了部分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热点城市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外,大部分的二线城市还呈现上涨状态。其实,本来二线以下的城市就没有方向标的作用,这次出现大面积下降,第一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带动作用,二是二线以下城市存量房的压力再次呈现出来。上一次去库存使用的是涨价的办法,因为,人们有个“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习惯,并且那时的楼市主要还是一个投资市场。如今,楼市的状态已经根本转变了,二手房市场房价一直在下降,去库存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事情。在这样的压力下,全国楼市出现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下半年房价反弹从何谈起?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报告认为,随着“房住不炒”及“因城施策”的推进,多数城市房价趋于平稳或稳中有降,这也有利于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的平稳。但也有部分城市的市场波动性较大,房价仍具备一定的上涨动力。即使是从各个城市不同的楼市形势看,肯定也会有少数城市房价有上涨的情况,但是,这肯定不具有代表性。总体上看,各个城市都不缺房子,按照供求关系看,房子是没有上涨动力的。但是,由于有些投资者,想解套,或者是想在楼市出现巨变之前,再疯狂一把,可能会企图再掀起一轮炒房热潮。但是,这个肯定不是大面的,即使是在部分区域,也会受到当地政府的严厉控制,因城施策的主要动向,就是遏制房价上涨。因此,少数城市的房价异动,不会蔓延开来,也不可能带动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这个是当前楼市的基本情况。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另外,我们回顾一下社科院以前的报告,基本上都是一个预测上涨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其所料。比如,在2018年的报告中,他们是这么说的, 一线城市或将率先缓慢复苏。从城市格局看,一线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房市场,受开发市场波动及商品房库存变动因素的影响较小,市场变动主要取决于政策特别是融资条件的变化,但政策进一步趋紧的可能性并不大。另一方面,经历了2017年以来的持续调整,一线城市房价风险已经得到一定释放。市场复苏目前主要受制于严厉的调控政策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一线城市楼市可能会率先缓慢复苏。但是,实际情况是,2019年楼市调控比以往都更加紧了,全年出台了600多项调控措施,而且房价继续下降,根本没有所谓的复苏情况。【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20年1月16日】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社科院称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反弹,意欲何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