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你弱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工作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你弱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工作

在公众号“洞见”上看到一篇文章《你总遇人不淑,其实是你的问题》。

文中说: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经常性遇人不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网友回答道:“人这辈子,谁没遇见过几个人渣。但是经常遇人不淑,你就要自我反省一下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经历。你是谁,才会遇见谁。”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你是谁,才会遇见谁。

把这个观点延伸到职场,经常找不到“好工作”,也需要自我反省一下,不是工作出了问题,而是你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遇不到更好的工作,而是当那个更好的工作出现时,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01

你的实力决定了你能遇见谁


认识一位画家,年轻的时候很穷。他画过油画、画过国画,却一直没混出什么名堂来。他当时的理想很简单:能够专门从事自己喜欢的绘画创作工作。

然而,事与愿违。画家这份职业不足以让他养家糊口,他只能一边搞创作,一边在古玩城租了个摊位,靠给小公司、小饭店画沙发背景画、提牌匾和搞装修设计谋生。

从画家到画匠,他遭遇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还要四处碰壁、受尽委屈。

有一年年底,他去一家企业要账,财务部以各种理由推脱:账面没有钱,领导不在无法签字……

他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次,直到有一次对方烦了,指着他的鼻子骂:“谁让你来的?领导不签字,你跟我说不着!”

他终究没有在年底要回钱,直到年后,在对方的要挟下,他又赠送了装裱好的“招财进宝”、“八方来财”的字后才了事。

他觉得这两幅字俗不可耐,就像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一样俗。但这俗气的人间烟火,又是他不得不面对的。

46岁时,他因一幅国画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团队。走到哪里都被人尊称为X老师。

50岁时,他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馆,里面都是自己多年积累的得意画作。

他出门参加活动,前呼后拥。主办方唯恐照顾不周:X老师,您想吃什么,喝什么?有什么忌口的?休息的还好吧?看X老师这幅字,游云惊龙铁画银钩

画家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了谋生什么活儿都接。他说自己为艺术而生,要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行创作。

画家还是那个画家,只是世界变得对他愈发和颜悦色,这让他有底气活出更好的自我。

有次和他谈起年轻人的无奈:对工作不满意,碍于现实又只能忍受。

他说:在开放的社会,你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份好工作,你没法和它并肩同行不是你没有机会,而是你没有实力!

画家这句看似刻薄的话里,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强的时候,你的选择最多;你弱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工作。

你弱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工作

02

想要的太多是最坏的开始

小辛在一家公司做了四年基层工作,当升职无望,加薪无门时,她毅然选择了辞职。她希望下一份工作能向管理岗位冲刺,多点技术含量。

她很快就谋到了一份主管的岗位,薪水也比以前高了不少。但问题来了,管理岗位意味着承担的责任也大,她经常加班,不像之前那样有富余时间可以照看孩子。

她又开始重新求职。工作时间宽松的,往往钱给的少,而且多数是重复性工作。工作时间宽松,钱给的多,离家近的,还要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不是没有,比如企业高管或技术牛人,你可以不用坐班,但她的实力还没达到。

小辛没想到求职之路如此不顺,6个月内,她换了4份工作。有一份工作入职不到一周就辞职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工作适应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

工作适应理论强调的是职业的本质是交换,交换最重要的是匹配。

小辛希望工资高,工作自主性强,又有技术含量,这样的工作有,而且不少,但是需要实力来匹配。你的实力决定了你的自主权。

我老家一个亲戚Q叔住院,我帮忙联系了相熟的医生。治疗Q叔的慢性病有一种药,药效好,价格便宜,副作用也不大,是医生首选的治疗药品。

Q叔听村里的人说,这种药副作用大,所以坚决不肯用。医生没办法,只好换了一种进口药。进口药费用高,Q叔又嫌贵。

医生首选的药品他信不过;退而求其次,剩下的备选药品中,副作用小、药效好的多为进口药,价格昂贵;便宜的、药效好的往往副作用大。

一个普通的治疗药物,要满足他的主观臆断,要价格便宜、要副作用小、还要药效好,他在一件事里融入了众多期待。

玛丽莲梦露曾经说过: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是同时!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想要一个满意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实力的匹配。如果你的实力匹配不上你想要的东西。就要做减法,找到你最想要的那个东西,对于其他过多的奢求,战略性放弃。

人生最无奈的不是实力不够,而是你想要的太多,这才是最坏的开始。

你弱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工作

03

要么提能力要么降需求

你总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的人生走向是:我用尽全力,终于过上了平凡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呢?很简单:要么提升能力,要么降低需求。

1、提升能力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很多种,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来划分的话,有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超能力等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职业发展早期,提升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特别重要,这是一个人在职场立足的根本。

一般能力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比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比如画家的绘画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得到提升。

在职业发展中后期,需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有利于人们在客观世界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2、降低需求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经写过一本书《低欲望社会》。书中说,随着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但我们说的降低需求和降低欲望是两码事。降低需求的本质上是让自己的需求合理化,最终与工作匹配。

无论是提能力还是降需求,究其根本,当你与外部世界统合的时候,你的内心才能真正的接纳自己。你接纳了自己,也便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