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集团军和军有啥区别?

和尚尼姑是一家


哨兵小虎第799条回答。

一、“合成”和“单兵种”的区别。

自19世纪开始有集团军这个编制,他就体现着“单兵种编制单位”的合成。

比如:“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和俄国都出动了“集团军”这一战役兵团编制。

当时俄国出动了3个集团军,而日本出动了5个集团军。而一个集团军通常包括3个步兵军和1~2个骑兵军。

虽然当时的集团军合成要素还比较少,但最起码是步兵和骑兵兼顾使用!

(集团军作战的典范↑↑↑)

而到了现在的集团军,他的“合成”意味就更浓了,一个集团军往往下辖步兵旅、装甲兵旅、炮兵旅、防空兵团、工程兵团、通信兵团、防化兵团、电子对抗兵团、陆军航空兵团等兵种要素。

而不会再出现“单兵种编制”的专门的步兵军,装甲军了。


二、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战役单位。

二战时,巴顿从第二军军长晋升为第七集团军司令,这个“第七集团军”就是一个比军大的编制单位。

(影视剧中巴顿第二军军长形象↑↑↑)

巴顿的第七集团军下辖第一装甲军和第七步兵军,以及其他兵种专业团等。其中第一装甲军下辖7个装甲师。

可以说,这个第七集团军是一个远超正规“军级编制”的单位了。当然巴顿后来又调任第三集团军司令。

(第三集团军司令巴顿↑↑↑)

此时的集团军是由若干个“军兵种编制军”组成的合成集团军。集团军司令军衔为中将或上将。

(第三集团军标志↑↑↑)

三、集团军和军的一样的。

二战结束后,各国都在实行大幅压缩兵源数量,我国从1949年建国时的600万军队压缩到现在的200万军队,从建国时的70多个军整编到现在的11个集团军。走的就是“合成化”,“精兵致胜”的纪念。

现在我们可以说集团军和军是一样的了,也可以把“集团军”简称为“军”了。

因为现在的集团军下面直接就是“各模块化合成旅”,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合成军”。而改革后,师一级单位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或许若干年后,“合成旅”也会替代“集团军”,但就目前的发展来讲,现在的军都是“集团军”了,而其军长或司令员通常为少将军衔。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哨兵小虎


我当过多年参谋,我来说吧:两者 其实都是军级单位,一个是正军级集团军,一个是正军级军,记住,军级的军字,代表编制级别名称,集团军、军指的是编制单位名称。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军字,是军兵种的军,比如空军、陆军、火箭军等。那么,集团军和军有啥区别很明显了,两者都是编制单位名称,其他类型还有军级编制单位:中心、基地、大学等,单位名称体现单位性质的,比如集团军就是诸兵种多要素集成的军级战斗单位,军就一般是兵种要素单纯的野战军单位,如空降兵第15军。所以,同样一个军字,其实代表了三种不同含义:编制单位、编制等级、军兵种类别。最后,一例子来总结:

正军级的空军空降兵第15军军长:这句话,第一个军字是级别,第二个军字是军种类别,第三个军字是编制单位名称,第四个军字是主官岗位。

清楚了吗?


高天虎贲


集团军,它是部队中设制的一个指挥统帅机关单位,一个集团军内包含陆海空炮火箭导弹等诸多军种在内编制的一个集团军最高首长指挥训练,防御,后勤供给和作战一体化的多兵种参合系统的最高首府(综合司令部)。它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按过去说,它的级别是仅次于副国级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的级别仅次于国防部长半级。它的机关权力可下辖几个省军区和多兵种的多个军制部队。

军,属于单兵种系列的最高编制级别的指挥单位(机关)。下辖三至五个师或旅,或独立师旅。下辖师旅中也分多个作战兵种单位,如炮兵,火箭,导弹,摩托化师,机械化师,装甲师等等。军,是每个军种类内的分制,属各军种类的一个编制最高的作战指挥机关,它可亲临作战前沿阵地,甚至军长都有直接参战的可能(前沿指挥)。

军长,按过去编制,它和省军区司令员,省长等属同级编制的权限和待遇,同属省军级。

过去军地的编制是:营,乡级。团,县级。师,地市级。军,省级。集团军,副国级。


福自福地來wjf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估计会混淆,即便是当过兵的也不一定能分清。

原因在于集团军有时会简称为军,比如第七十一集团军,有时会简称为七十一军。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有所不同的。

1.相同之处:他们的级别相同,都是正军职,军事主官都叫军长。不同之处:集团军是基本战役军团,编成更为合成、多元,既有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又有航空兵、通信、电子对抗等,是多兵种合成的战役军团。

2.军改后,陆军集团军由18个改为13个,原来的指挥层级也有所减少,可以说力量更加精干、结构更加合理。而军是高级战术兵团,原来还有步兵军,现在已全部改为集团军。但是空降军就是一个军,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同时空降兵师划归该军建制,组成了空降兵第15军。所以说现在所说的军主要是指集团军,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军级单位,比如省军区、驻港部队等。

3.其实集团军我觉得某种程度来说,与以前的纵队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比如四野八纵,那么就是第四野战队第八纵队,纵队下面就编几个步兵师外加炮兵部队。而集团军级别上与纵队类似,但是既有步兵旅,也有装甲旅、还有特战旅、防化旅等等,这也是基本对应的,也是陆军单元的一种变化和发展吧。


起步一二一


集团军和军都是正军级单位,属于同一级别,无论是某集团军的主官或者是某军的主官,一把手都被称呼为军长。

其实,现在集团军的编制就是从军的编制里进化而来的,当然集团军的对象主要是陆军。

陆军是我党建立最早的武装力量,自从1927年建立之初,陆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步兵为主,虽然在不同阶段,陆军里也包含少量的骑兵、通信兵、炮兵等兵种,但毕竟这些兵种部队比较少,很多时候是与步兵融合在一起的。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通常会听到“纵队”的番号,而纵队属于野战军的直接下级,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军级单位。比如陈毅元帅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下辖有各个纵队,许世友上将就是华东野战军的第九纵队司令,相当于第九军的军长。

后来,人民解放军的数量急剧增长,达到500万人左右。纵队的番号也被取缔,正式改编为正规的军,把部队全部整编为70个军。

建国后的几十年里,经过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战争的需要,战场更加注重的是武器的现代化。

因此陆军部队的各个军在1985年进行了精兵简兵建设,各兵种也陆续组建,比如防空兵、防化兵、航空兵等部队相继编入各个军,这样一来,以步兵为主的陆军,就变成了步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运输兵等多个兵种组合的集团军。

现在我国陆军就划分为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集团军。比如我国非常出名的“万岁军”38军,1948年就被称呼为解放军第38军,1985年改称为38集团军,2017年陆军又经过改编,原38集团军现在是中部战区的第82集团军。

但现在是不是就只有集团军编制,就没有军的编制呢?其实不然,也还是有的,只不过不存在于陆军,陆军目前只有集团军编制,但是在空军就有军的编制。

比如我国空军现在的空降兵军,就是一个正军级的单位,空军空降兵军的前身是空军空降兵第15军,通常简称为空15军,下辖3个师,被称呼为“千岁军”,改制后,空15军的番号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集团军和军其实都是同等级别,不一样的编制称呼。只有陆军中的正军级部队称呼为“集团军”,空军等其他军种中的军级部队,仍旧称呼为“军”。


襄遇阿雨


说白了,军就是步兵军,辖三两个步兵师,炮兵、装甲兵、防空兵等只是直属团级单位,侦察、防化、通信等保障力量只是直属营级单位。集团军是合成军,除过去步兵外,装、炮、防空力量都是师级单位,其它保障力量都是团级单位;现在高度合成了,大部主战力量都是合成旅级单位(旅、营内合成),步兵成分更少,保障力量也同是旅级单位。


用户65287855041


不说别的,看到这个题目还是非常手痒的,既然手痒,我们就来说说集团军跟普通军建的一些差别。

军建制

首先,我们自然是要看一下军队的一个作战编制,要知道“军”的建制,那可是相当大的作战单位了,一般排序是班、排、连、营、团、旅、师,然后上面就是军部,许多国家包括国内的作战军队,都有这军级的编制,贯穿了老一辈的战争年代。

在我们国家,有军这个建制是在民国时期,这一部分很多人都大概清楚,当时正值北伐期间,蒋担任了北伐军的总司令。

这个北伐军单独拿出来,因为它可以称作是集团军的原型,为什么呢?

看看北伐军,北伐军下辖管理有第1、2、3、4、5、6、7、8军,当时人数共计大概在10万余人左右,具体数目就不是非常的清晰,大概数字。

拿出第1军来说,当时,任第1军军长的是何应钦,第1军下辖有5个师级,这5个师的师长分别是王柏龄、刘峙、谭曙卿、冯轶裴和钱大钧五人,一共加起来有18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

上面就是一个军的建制,然后当时的蒋手下是有8个军,这8个军就是一般的军建制,而这8个军组成的北伐军,自然就可以当成是集团军的初始模型,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集团军建制,当初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只是说出现后,如今来看,非常相似。

甲类集团军及乙类集团军的谣言

初听甲类集团军和乙类集团军的说法,我人都傻了,一个集团军你还要分前后的名次,非要用甲乙来区分,最后发现这根本就是造谣,在85年之前,我们国家只有整编军和简编军的说法,根本就没有甲乙类别,真的是惊出一身汗。

整编军指的就是齐装满员、机械化程度完善的建制,只要有战争的威胁,就能够立刻投入到战斗之中;简编军那就不一样了,那属于人员和装备都半吊子,就是没有全部完善好,战争出现之后,需要补充作战人员以及装备,才能上阵。

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当时的云南11军,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简编军,因为它平时下辖的只有两个师级,在需要战斗时,将11军迅速扩充至满编,也就是达到3个师,然后装备加配,才能够投入战斗。

在80-90年代的时候,在集团军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的侧重性,比如非常有名的38集团军,新装备是最多的,机械化程度也是所有集团军之中最高的,其余的军相对来说都会有点差距。

我瞅了一眼资料,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共是有7个机械化的重点建设集团军,分别是38、39、1、16、21、20、42集团军,这些集团军在当时算是重点培养的,但是后面军制一改再改,从24到16个,再到13个集团军,加上新装备以及武器的强力推动下,就暂且不表了。

集团军,两种不同形式的理解

1.由数个师组成的集团军,以师级为班底

抗战时期,我们有第18集团军,当时的18集团军,下辖的是115师、120师和129三师,当时管辖的当然是我们敬爱的朱总司令,当时初期给到的兵力大概是4.5万人。

2.由数个军组成的集团军,以军级为班底

也拿抗战时期来说,当时第五战区管辖下有个33集团军,33集团军的总司令是张自忠,当时33集团军下辖有第55、59和77三军,他所拥有的兵力在10万。

其实总体看来,师和军为不同班底的集团军,相差还是非常之大的,起码在兵力上就相差甚远。

总结

集团军更多像是一个集成体,它们也是比方面军会更高一个级别,更多的是统御着普通军级,就像是连级上面有团一样的道理。

尽管如此,集团军和普通的军级,都是统算在了战役-战略军团之中,是差不多同层级的,只能说大同小异,只是为了真正战争时期而做的准备。


笔下点史


明知故问,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区别


孤是修仙者


集团军【野战军】是由若干个军或是师组成的军事单位,隶属于集团军群或方面军【FrontArmy苏军】或大军区。出现于19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趋于成熟和完善。设有领导机关,编有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或专业兵组成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为基本战役军团。

陆军集团军为基本战役兵团,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中国在平时都有此编制,例如美军驻韩部队中的第8集团军。中华民国国军将此级单位称为“军团”“集团军”则为【ArmyGroup】之译名。旧日本军中的集团军级单位称“军”,战后日本自卫队改称“方面队”。韩国陆军称“野战军”,通常简略为“军”。

我国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曾编组集团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编组40多个集团军,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按战斗序列又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部队曾组成陕甘宁人民解放军野战集团军,下辖6个旅。为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增强合同作战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85年将陆军野战部队改建为若干个集团军。

集团军是由若干个师【或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军区【战区、方面军或统帅部】。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合成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和防空集团军等。集团军是在总部的命令下执行运动作战的战争力量。是我军在战争中陆地歼敌的主要力量。一般编制比较齐全,人员比较充足,作战能力、机动能力都比较强。

集团军包括:数个步兵师及高炮旅、防空旅、地炮师或团、装甲师或团、运输团、电子对抗大队、陆航团、舟桥团、防化营、教导团、直属队、通信站、军医院、文艺队。

我国集团军属于以陆军为主、多军兵种合成的作战单位。集团军分为甲类集团军和乙类集团军,是因为部队的历史和战斗力的不同部署在不同的作战区域,又有不同的假想敌和不同的作战任务。

我们以原陆军第38集团军举例。因为38集团军绰号为【万岁军】,部署在北京军区保卫首都,作战地形为平原地带适合重装部队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所以,38集团军为全军重点集团军,装备是全军最为先进的,新装备总是先装备38集团军,是重装甲类集团军,兵力达到近十万之众。而像原42集团军部署在南方,以假想敌为越南,防区和作战地形为亚热带山地丛林地形,重型装备施展不开又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因此,为简编轻装集团军,兵力为三四万左右。原【第13、第38、第39、第54集团军】是其中最精锐的集团军。

2017年4月,中央军委做出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集团军。调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性重塑,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

【军】——军队编制里的一个单位。指挥官为军长,由若干个师(或者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者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随着我国国防建设的不断提高,为适应现代战争的战略军事理论思想,以【军】为建制单位的编制逐渐退出了历史,从而被集团军所涵盖。现在唯一以军为单位的就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简称“空降15军”)。


口水杂谈


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几乎一样,有时候却差着三个级别

仅仅从国民党军队方面看,集团军和军十分相似,但集团军始终都大于等于军。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成立过40个集团军的番号,比较有名的是张自忠的第33集团军,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以及我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

很多时候,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机构。比如川军中的杨森带领的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番号大了就能冒领军饷,杨森手下的三个军实际兵力分别是是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其实三个军加起来,还不如第十八集团军最一开始的一个师大。

我们的第18集团军,其实只有3个师,三个师下面各有两个旅六个团,平均到每个团有1500兵力,每个师则是一万出头甚至一万五左右。这几乎是国军中编制最满的师了。同时,单兵的财政拨款上,第十八集团军也绝对是最小的一个。

反观新四军,虽然直属于第三战区,却只有1.03万兵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相当于旅,每个支队有若干个团。

新四军这样的军,其实还不算最弱的军。有的时候,国民党为了犒劳将士,常常需要直接升官,师部分出一些人就成了军部,至于说其他的师从哪里来,则需要吞并友军了。典型就是88师的命运。

淞沪会战中,88师师长孙元良有功,直接升为72军军长,下面只有一个师。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战而逃,72军番号取消,88师并入了71军。到抗日战争后期,71军逐渐把原有的87师,36师吸收进来,陈明仁担任军长,成了国军中的较强军队。36师、87师和88师,号称是国军最强的德械师,如今抱团在一起也还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王耀武的74军,下面有51师,57师和58师三个兵力一万的主力师。74军和73军、100军一起组成了第24集团军。24集团军总兵力能有十万,这才算是比较标准的集团军,实际上相当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兵团。

从国际上看,集团军的兵力不可能少于10万,而军,相对来说就少多了。

二战中,苏军合成集团军通常不超过10万人;德国每个野战集团军为12-25万人;美国的野战集团军规模最大,达25—32.5万人。

二战后,苏军标准合成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共7万人;法国集团军辖3个军,共10个师,编12.8万人;而美国集团军按80年代标准编成,下辖3个军、12个师,加上920多个连以上的各种支援部队,总兵力接近50万人。

而我们的解放军,一开始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加华北军区,后期每个野战军都有十几个纵队。当纵队发展为军,纵队上面又建立了兵团,兵团之上则是大军区。这里面的兵团,实际上就是集团军。

现在我们的军队有200多万,分为了1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

新军阀军阀混战中,集团军的编制最大

国民革命北伐中,国民党军队从原本的8个军十几万人扩张到了五六十万,宁汉合流后,二次北伐继续,国民党总共组织了四大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

这四大集团军中,蒋介石的的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集团军都是30万左右,李宗仁的集团军稍弱,有20万,阎锡山的集团军则有15万。

其中最大的蒋介石的集团军,下面并不是设立了军或者师,而是建立了方面军,方面军下面还有路军,路军下面才是军和师。这样的军事编制设置,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