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盛希泰:用常识判断风口,凭空起高楼式的估值就是风险

在公众面前,盛希泰看起来像是一位布道者。

盛希泰:用常识判断风口,凭空起高楼式的估值就是风险

文|刘思遥

他在创投圈耕耘了整整五年,看起来无所不能。他参加卫视创业节目,做创业引导;常常出席活动和论坛,向企业和政府官员们讲解宏观经济和金融制度改革;他目光放得很远,在中美的对比中,讨论资本市场的变革与产业趋势。

这五年并不寻常,盛希泰认为最好的认同来自LP。在2018年进入“资本寒冬”之时,洪泰基金成为第一个国调基金、国同基金两个国家级基金均参与投资的市场化基金管理人。

2014年,俞敏洪与盛希泰共同创办了洪泰基金。时隔五年,俞敏洪表示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教育,不在投资:“洪泰做得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泰哥属于资本全产业链的全才式人物,他能调动很多资源。”

2019年的寒冬变得更加凛冽。上半年,进入募集阶段的基金仅419支,同比下降33.17%。

而在盛希泰的眼中,所谓“行业寒冬”,对洪泰基金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市场的去伪存真,“现在天气一冷、一退潮,谁裸泳就看出来了”。

是的,洪泰正在寒冬中继续转型——要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长跑者。盛希泰的底气很足,根据国调基金对洪泰的尽调结果,洪泰几支基金的净内部回报倍数和净内部收益率均排在全球前25%。

2019年的冬天来得有些早。在洪泰的办公室里,斜射进启皓大厦26层落地窗的阳光,暖得人刚刚好。

用常识判断风口

在洪泰基金内部,盛希泰强调投资人的“常识感”,能在所谓风口来临时,依靠自己的常识作出判断。

“ 什么叫常识?就是说人话,一加一等于二是常识,收入减成本等于利润是常识,一个企业不烧钱才能活这是常识。”在盛希泰看来,很多风口是投资人“造”出来的,要么不懂常识,要么认为自己可以跨越常识,第二种更可怕。

回顾曾经的几个著名风口,洪泰基金都没有盲目跟风,依靠的就是这种”常识”:项目自身要贴合人性的常识、中国国情的常识、还有公司财务的常识。

智能驾驶成为“风口”时,面对动辄几亿美元的估值,盛希泰认为不符合常识,“任何时候,利润*市盈率=估值是天理,还在烧钱的创业公司,凭什么值那么多钱?我当时顶住很大压力,一个智能驾驶都没投”。

在盛希泰看来,智能驾驶企业的高估值违反了公司财务的常识,这意味着行业的泡沫。

“我做投行出身,我原来的客户,辛苦了十年二十年,一年一两亿收入,市值一二十亿人民币,凭什么你一上来不挣钱就这么高估值?”在他看来,凭空起高楼式的估值就是风险。

而如今,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印证了盛希泰的判断,“自动驾驶仍需要技术沉淀”,资本市场得出了这个看似简单共识,但它背后是一地鸡毛。

常识基于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他以互联网家装为例,比起传统的家装巨头,互联网家装公司无论是供应链渠道和资金流动性上都很难与之相比。

基于同样的逻辑,盛希泰表示并不看好所谓的“造车新势力”。

“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多年的沉淀,再加上上市公司的募资渠道,造车新势力很难与之抗衡。”

“造车新势力很难不成功,他们资金投入太少了,很容易被宝马奔驰、中国一汽二汽重汽碾压。”

他端起茶壶续了杯茶水:“或许被收购是一种最好的归宿。”

言语跌宕间,折射出盛希泰对投资的态度。“五年来,洪泰对项目的判断上坚持自身的认知,绝不头脑发热。”

除了在认知水平上,他还要求团队要注重信托责任,严把风控。

平均回报和投明星项目,洪泰基金追求前者,“洪泰要给LP一个稳健的回报,稳定预期很重要。”

五年来,盛希泰和他的洪泰基金就这样始终把握着自己的节奏,注重风控,追求稳健回报,面对所谓“风口”,坚持基于常识的判断。

资本市场的变局之下,冷静的洪泰基金显得像一个“异类”。

在公司内部,盛希泰对员工规训更加简单直接:“每一个项目,投的钱要像是你老娘给你的一样”。

WeWork上市失败是个好的开始

过去的近一年时间,行业都在诉苦“募资难”,而在盛希泰看来,这些机构统统需要反思。

“募资难”就如同上帝之鞭,惩戒着那些不合格的投资机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机构缺乏信托责任感,钱投出去非常不谨慎。“从去年开始一二级市场倒挂,到今年WeWork上市失败,两个事件是连续的,只是到达顶峰而已。因为一级市场最终也要看二级市场,因为二级市场信息公开,所以二级市场的价格更真实”,盛希泰说。

他相信,这些现象是投资机构缺乏信托责任,拿LP的钱不当回事导致的,是这些投资机构助推了一级市场的泡沫。投资机构CDEF轮不停注资,盛希泰对行业“击鼓传花”的游戏也颇有微词。

“一个企业如果老是缺钱,CDEF轮融个不停,机构还想方设法继续投,那这就是一种对投资人的不负责任”,盛希泰说,“原来我做投行的时候没有什么A轮、B轮、C轮、D轮,就是早期有人投了这个企业,中间PE投资,后面Pre IPO,就这三个阶段。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阶段呢?”

在他看来,Wework上市失败是个好的开始,还在“博傻”的投资机构,必然会遭遇募资难的报应。

这意味着市场重归理性,“大浪淘沙始见金,洪泰就是混在沙子中的黄金。”

而在重归理性之前,在泡沫化的一级市场中,洪泰基金始终保持着对高估值的警惕,“不管怎么样,价格高了我不投”,盛希泰告诉亿欧。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可能永远宽松下去,鱼龙混杂的投资机构正在面临相同的考验。是金子总会发光,坚持自己节奏的洪泰,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如今,方向已经确定,五周年的洪泰将继续前行。

每种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至于未来洪泰关注的方向,盛希泰分析了中国经济依然存在的六大红利,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过去被忽略、消费需求从未得到满足人群;二是技术民主化,这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小。

前一个总结来自拼多多的崛起,这改变了他对消费的看法。

2015年前后“消费升级“甚嚣尘上,结果拼多多打了所有人的脸,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很深刻的透视社会的视角。

“中国人大部分是没钱的”,盛希泰总结道。

透过拼多多,他总结了中国经济的消费红利、物质积累红利、移动互联网红利,以及下沉市场红利。

对于消费红利和物质积累红利,盛希泰看到了中国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潜力,“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世界最多,正成为消费的主力;95后是“独生子女2.0”,消费能力大约是85后的2至3倍;同时,中国还有2.5亿的“银发经济”市场。

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26.5%,这些催生未来GDP三分之一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每一种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而移动互联网红利和下沉市场红利,则与拼多多的逻辑相类似,“中国有71%的低收入人口,2018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超5.5万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增速连续七年超过城镇消费增速,这意味着下沉市场的力量”,盛希泰说。

他认为这些人的需求此前从未得到满足,而要打穿下沉市场,就需要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中国人均智能手机北京城市1.5部,农村0.7部。当农民到1.5部的时候,拼多多就成功了”。

明年洪泰基金在消费领域将会重点关注下沉的消费,这是盛希泰眼中依然存在的红利。

另外,六大红利中基于“科创”相关的,分别是制造业升级的红利,和创新企业的红利。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从独角兽数量来看,2018年,中国共有205家独角兽,占比47.79%,排名全球第一。

盛希泰特别强调了技术民主化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的机会。他认为,中美的技术差距越来越短了,但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技术落地前景更广阔。

中国庞大的市场也会助推科创企业的孵化,“2B产业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中国2B的3000多万家,等于很多国家的2C。未来中国2B企业级服务市场将会有巨大的空间。”

谈及这两个红利,盛希泰也分享了洪泰正在关注的项目。

一个与前沿技术密切相关——航空航天业是洪泰未来几年重点布局的领域。

“航空是全世界制造业的最顶端,前沿技术很多都是先用在航空业,再传导到一般制造业。我们会在航空产业链这个大的制造领域会有作为,并且在未来,技术民主化,会让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这是未来几年的布局,这是我们会做的一个很大的事。”

另一个被洪泰在未来重点布局的领域是医工交叉。

投资团队正在跟进一个项目,这家公司用AI在骨科手术中辅助三维成像,快速找到匹配的人造骨骼,这将常规骨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个领域会无限广阔,我们未来两三年会有很大的布局,”盛希泰告诉亿欧。

除了市场红利和关注方向,在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下,洪泰在未来对被投企业的要求有了一套清晰的原则。

保持兴奋、热情、有创造力、能自我革新,是盛希泰最欣赏的创业特质。“持续有热情,持续有创造力,持续能够自我革新,思维才不会钝化,才能持续思考,这一点我认为特别特别重要。”

属于洪泰的传奇刚刚开始,盛希泰在等待下一个五年。“洪泰是我的命根子,我的布局决定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晃已到午饭时,阳光垂直射进窗来,有些刺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