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崔健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句歌詞,至今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具體到肥料行業,從最開始的白袋黑字到現在的圖文並茂,從最開始的文字介紹到現在的明星代言,從最開始的尿素複肥到現在的各種新型肥料,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時代在進步,肥料也在創新中頻繁更新換代,只是,有些創新未必能經得起推敲。
- 同質化倒逼廠商創新
近幾年,隨著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的快速發展,各地新建化肥裝置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短短5年間僅尿素產量就增長了47%。
產能過剩的同時,化肥行業還出現了一種怪相:大企業競爭不過小企業。
為什麼?因為產品高度同質化,缺少差異化。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大多在生產同一種產品。而所有的傳統肥料,如尿素、複合肥,除了商標不一樣,其他好像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含量、一樣的重量、一樣的技術、一樣的宣傳材料、一樣的設計風格,甚至是一樣的產地、一樣的銷售區域、一樣的目標客戶。
在如此“一樣”的前提下,消費者感受到的信息都是相似的、無差別的。這樣,大企業往往難以與中小企業區分開來,其優勢也就難以發揮,結果可想而知:
大企業的正規產品含量標準,成本比較高,而一些雜牌小廠成本比較低,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利潤讓給經銷商,於是經銷商賣小廠化肥的積極性遠遠高於賣大廠產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上假劣產品氾濫。
企業想要在競爭中勝出,除了儘量壓低成本,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技術創新。
創新不等於搞噱頭
去年年初,農業部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控制化肥用量。
這與化肥企業謀求創新的意願不謀而合。新型肥料的創新研發無疑給正規廠家擺脫困境帶來了新的機遇,成為一個新的利潤支撐點,當然,這對那些向來利慾薰心、不講公德、沒有商德的投機者來說,成為了忽悠市場,賺取不義之財的最好噱頭。
當前,新型肥料正成為化肥行業發力的焦點,因為它契合了農業發展的新形勢,也適應了產業升級的需要。不過,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一些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淺嘗輒止,滿足於炒作新概念、製造新噱頭。
而且,在被扭曲的市場競爭機制下,一些企業不是在技術革新上動腦筋,而是走起了旁門左道。縱觀近兩年來市場上冒出的各種各樣的新型肥料,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之藍”系列酒的銷售異軍突起,趕超茅五,於是我們看到了肥料行業的種種“*之藍”;
有人造了“第*元素”的肥料,時日不長,數字更大的“第*元素”“第**元素”肥料粉墨登場;
有人造了“生命*號”肥料,過不幾天,“生命*號”“生命**號”紛紛問世;
有人造了“*國先進技術”的肥料,於是,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紛紛來到了肥料包裝袋上;
有人造了海藻肥,於是各種形式的海藻肥層出不窮;
有人造了多肽、雙酶肥,於是各種各樣的多肽、雙酶遍地開花;
有人造了腐植酸肥,於是腐植酸的尿素、磷肥、複合肥放眼皆是;
……
大企業在創新,中小企業也在創新,不可否認,種種創新中肯定存在一些好的技術和產品,但到底有多少靠譜的,恐怕只有生產廠家自己心裡清楚了。
- 找賣點≠≠弄虛作假
我們知道,在推銷產品過程中,善於尋找賣點的確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所謂賣點,應該是有別與其它同類產品的獨到之處,是產品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是區別於其它同類產品的優勢所在。
而眼下很多廠家、經銷商為尋找賣點故意誇大產品功能,甚至把人家的產品所具有的賣點生搬硬套到自己的產品上面,或不惜造假,借人家的賣點推銷自己的劣質產品,結果給農民帶來損失。
其實,賣點應該是產品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是先有產品而後有賣點,而很多廠家是先絞盡腦汁找賣點,只要聽到一個新概念、新名詞,就馬上據此生產出所謂的新包裝、新產品。
比如:
市場上比比皆是磁力肥、納米肥、低碳肥料、生物炭肥、海藻肥、有機硅肥、甲殼肥、蚯蚓肥等等,應有盡有,又要能想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就是技術呀,這就是科學呀,這就是一場新的肥料革命呀!
比如:
近年來緩控釋肥料受到農民歡迎,於是市場上一夜之間就出現了若干若干的緩控釋肥,一些根本不掌握此項技術的小企業,就在包裝上一偽裝,宣傳上一忽悠,廣告上一吹,概念上一炒作,什麼有機包膜緩控釋肥、硫包衣緩控釋肥、什麼添加脲酶抑制劑或硝化抑制劑等等,真是讓農民摸不著頭腦。
再比如:
近年來,越來越多不用穴施或溝施的,所謂“懶漢肥”“省事肥”已充斥整個夏追市場,像“控失不怕曬,撒施不用埋”這類廣告宣傳也是隨處可見。
這類撒施肥包裝也是各式各樣、五顏六色,以帶有巨大玉米圖案包裝的這類肥最受農民青睞,其實這類肥主要是一些地方小化肥廠生產的。
這類所謂可以直接撒施、丟施的懶漢肥說到底就是一種高氮型複合肥,像養分標示為:N30、Ca5、Mg5,還有像上文中提到的帶有巨大玉米圖案的複合肥,標示為:N24、然後就是腐植酸、有益菌等等。不過這類撒施肥都吹噓:內含緩釋劑,抗曬因子,撒施不流失,日曬不揮發。
還有的,
為了迎合和誤導農民,大量使用激素類物質,這樣用了後,前期效果明顯,但後勁不足。在原料選擇上,依據不是養分配比情況,而是根據價格選擇原材料種類,導致有效養分濃度低,總養分濃度上不去。
更有甚者,
一些企業玩起了造假把戲,像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帶有噱頭的各種新型肥料,諸如以硫酸鎂、硫酸鋅等低價肥料,添加激素後冒充水溶肥,或者以硫酸鎂、硫酸鋅等低價肥料,替代一部分高價生產原料來牟取高額利潤。
經過廠家的精心包裝,再通過大張旗鼓、誇大其詞的宣傳,在可觀利潤的誘導下,各級經銷商便紛紛加入到推廣的行列當中,只要農民喜歡使用,經銷商把貨賣出去,至於真正的效果如何就沒有誰去考究了。
- 弄虛作假,害人害己
化肥產品無論如何創新,無論如何更新換代,最終必須以增產效果來說話。以複合肥為例,不管怎樣創新,都得在氮磷鉀上做文章,都得在中量元素上做文章,都得在微量元素上做文章,都得在增效劑等等上面做文章。
鄭州大學教授、全國鈣鎂磷肥技術進步聯合體主任許秀成曾指出,
新型肥料不一定“新”,它是對傳統肥料的提升,克服或彌補了傳統肥料的不足,具有更高的肥料利用率,更好的肥效,更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有機肥是古老的傳統肥料,僅是近30年被排擠出肥料市場,商品化有機肥料讓它重返市場;有機無機復混肥料與普通復混肥,工藝上差異不大,但肥效比單純的無機復混肥料高。
我們不反對這樣的肥料創新和更新換代,只要土壤確實需要這些元素,只要廠商和百姓各有所得,只要你走的是環境友好之路、資源節約之路……
但如果僅僅為了一己私利,僅僅為了攫取財富,而搞出種種噱頭,弄虛作假,投機取巧,農民不會一直陪你玩下去。這樣做的最終後果就是失掉市場,失掉人心。
化肥行業套路深,究竟“玩”了誰?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週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複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土壤改良劑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
閱讀更多 匯晟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