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掃黑除惡】楚雄州以掃黑除惡實效迴應群眾期盼

【掃黑除惡】楚雄州以掃黑除惡實效回應群眾期盼

【掃黑除惡】楚雄州以掃黑除惡實效回應群眾期盼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州各級相關部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以強大攻勢在彝州大地席捲黑惡、清除毒瘤、摧“網”毀“傘”,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固本強基,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有效改善了社會治安環境,2019年上半年,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中,全州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6.89%,位居全省第2位,同比上升2.73個百分點,較2018年度上升2個位次。在全省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調查中我州較去年提升近4個百分點,滿意率達96.44%,開創歷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二,排名較去年提升三名。

高位推動、全面部署,紮實推進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楚雄州委、州政府自覺對標對錶省委的部署要求,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擺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楚雄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多次主持召開州委常委會議、州政府常務會議、領導小組會議等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帶頭協調重大問題、親自抓好督導問題整改,10縣市均成立了由縣市委書記、縣市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州縣成員單位領導小組組長由單位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在全州範圍內形成四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扛牢壓實了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第一責任,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強大攻勢。

2019年以來,州委常委會14次專題研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後召開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下沉督導彙報會、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等會議,強調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組織力量既要深挖起底傳統行業領域涉黑涉惡的老問題,對近三年破獲的涉黑涉惡案件、治安團伙案件、其他案件開展“回頭看”,又要瞄準新興行業領域的新動向,從嚴過細審查複核,深挖黑惡案件背後的腐敗問題及“關係網”、“保護傘”,堅決揪出幕後蛀蟲,徹底摧毀黑惡勢力生存基礎。州委、州政府決心堅定、態度鮮明,共投入掃黑除惡財政資金4300多萬元。全州政法機關高效配合、聯動發力。州掃黑辦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建立責任清單、聯席會議、有獎舉報、線索排查、案件會商、信息共享、督導考核、戰果通報等項制度,強化任務分解和督促檢查。圍繞易滋生黑惡犯罪的重點部位、環節,建立健全線索排查、移送、反饋、備案等9個工作機制。成立由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辦案部門共53人組成的楚雄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法律專家庫”,在全州推行“一案一分析”和類案、典型案件綜合分析,強化對掃黑除惡案件辦理的實地督導。一年多來,先後組織5輪覆蓋全州10個縣市和州級成員單位的督導督查和明察暗訪,對工作推進滯後的縣市和部門發出掛牌督辦通知24份,書面通報批評2次、集體約談1次。

依法嚴懲、大案攻堅,深挖徹查“保護傘”。全州持續保持對黑惡勢力的嚴打高壓態勢,緊盯重大和隱藏蟄伏的黑惡勢力不放,窮追猛打、深挖徹查,集中攻堅一批覆雜疑難的大要案件。截至8月30日,全州公安機關共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28個(其中涉黑組織5個、涉惡犯罪集團14個、涉惡犯罪團伙9個),破獲刑事案件327件,查獲資產4975.91萬餘元;全州檢察機關起訴涉黑案件3件59人、涉惡案件30件214人;全州法院一審審結涉黑案件1件33人、涉惡案件19件150人,二審審結涉惡案件8件66人,共判處財產刑265.2萬元。與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督導雲南前(2019年3月25日)相比,全州打掉的涉黑涉惡團伙數新增9個,同比上升47.4%;破案數新增136件,同比上升71.2%;查獲資產新增2152.46萬元,同比上升76.2%。目前,全州共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13042.3萬元。

把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結合起來,堅持敢於撕開“口子”、揭開“蓋子”、拔掉“根子”,旗幟鮮明嚴查嚴懲黑惡勢力“關係網”“保護傘”。建立政法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線索雙向移送、情況及時互通、信息多方共享機制,推動掃黑與“打傘”同頻共振。截至9月底,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00件100人,其中涉黑涉惡腐敗26件26人、“保護傘”65件65人、推動工作不力9件9人。共涉及處級幹部5人、科級幹部44人、村(社區)幹部18人、其他人員33人;已辦結78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3人,問責13人;移送司法機關23人。截至9月25日,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政法系統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33件33人,佔全部立案查處問題案件數的37.9%,其中,涉及處級4件4人。強化警示震懾,目前,元謀縣7人主動向紀委監委說清問題,3人檢舉證實其他問題。在專項鬥爭中,楚雄州把打擊鋒芒對準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最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打掉了以南華縣沙橋鎮三河底村原書記、主任閆世富為首的涉黑組織,挖出其背後“保護傘”10人,其中處級“保護傘”3人;著力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追究翫忽職守、疏於監管、失察失責等問題,打掉了以雙柏縣妥甸鎮凹子村原村民小組長李澤興為首的惡勢力集團,擬對監管不力的8個責任單位、14名責任人進行問責。

緊緊圍繞文化娛樂市場、網吧行業、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非法營運、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勘查開採礦產資源、黃賭毒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學先改,認真開展對黃賭毒和黑惡勢力聽之任之、失職失責甚至包庇縱容、充當“保護傘”專項整治。截至8月31日,全州共排查重大案件467條,排查重點線索2279條,排查行業領域監管漏洞、突出亂點問題5064個,通過排查新發現涉黑涉惡線索23條,刑事立案18件,新發現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37條,立案26件。通過專項整治,進一步補齊制度短板、堵塞工作漏洞,最大限度擠壓黑惡勢力的生存空間。全州法院系統針對黑惡犯罪案件審理中暴露出的行業管理漏洞,向行業監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13條,收到整改回復10條;全州檢察機關注重發現黑惡勢力犯罪背後深層次社會治理問題,向行業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19條,收到整改回復18條;全州公安機關根據黑惡勢力犯罪在相關行業的表現形式,共發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部位掃黑除惡工作建議書、提示函928份,提出工作建議1811條,對全州13969家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簽訂掃黑除惡承諾書。通過一系列重拳出擊、懲腐拔“傘”,著力剷除涉黑涉惡腐敗“底泥”,從根本上遏制了黑惡勢力坐大成勢、捲土重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黨的執政基礎進一步夯實。

發動群眾,宣傳造勢,成效明顯群眾拍手稱快。堅持打擊、宣傳、普法同頻共振,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矩陣開展宣傳引導,在楚雄州各縣市的人流密集場所,一幅幅掃黑除惡的彝漢標語赫然在目,隨著全州10縣市委書記“掃黑除惡先鋒言”直播訪談、《楚雄日報》每週一欄專版展示、文藝下鄉巡演、青少年朗讀者大賽等主題宣傳活動在103個鄉鎮廣泛開展,及時把各級黨委、政府掃黑除惡的決心和聲音傳遞到了群眾家中。聚焦對楚雄市“8·24”聚眾鬥毆案、南華縣“12·28”尋釁滋事案、元謀縣“7·05”菜霸案等社會反響大、群眾關注度高的重點典型案件開展以案析理,揭露黑惡犯罪本質、作案手法及造成危害等,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黑惡犯罪辨識度。開展以南華“4·09”、牟定“7·05”、楚雄“4·03”等一批涉黑案件公開審理庭審直播,讓人民群眾在強大輿論聲勢中明法理、受教育、增信心。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行業亂象被強力治理,群眾迎來安居樂業。楚雄市區以董某某為首的16人犯罪團伙,在多地開設賭場,尋釁滋事、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活動,今年1月,楚雄警方將這一團夥連根拔起,市民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雙提升。這樣的以案釋法在彝州大地集中上演,隨之,州、縣市主流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開設“開展掃黑除惡,建設善美楚雄”等專題專欄,刊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宣傳報道和不間斷推出公益廣告。州、縣市、州級部門“兩微一端”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宣傳形式,共推出網上宣傳19.6萬餘條。增強黑惡犯罪舉報線索質量,共兌現獎勵資金24.8萬元。

通過建機制、壯聲勢、強聲控,凝聚了彝州各族群眾合力,激發了專項鬥爭正能量,全州形成了對黑惡勢力同仇敵愾、人人喊打的濃厚氛圍。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州共有37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

來 源:州掃黑辦宣傳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