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日常生活中,

新騙局出現!

大家警惕!

弄不明白“親屬卡”門道,

房東收定金反被騙

前段時間,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佈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她,稱打算將楊女士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點開一看,屏幕裡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但楊女士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

就這樣,楊女士一共損失了2900元。發現被騙後,楊女士立即來到江寧分局百家湖派出所報警。

你想清楚騙子的套路了嗎?

沒錯,

問題就出在“親屬卡”上

沒想清楚也不要緊,

這就來為你講解!

↓↓↓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親屬卡”。

2018年,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用戶可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開通/贈送親屬卡,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賬戶扣除。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微信上的“親屬卡”使用說明。圖源:微信。

簡單來說就是:若是為父母、子女開通了“親屬卡”,他們消費時,由開通者買單,最高額度為每月3000元。

案例中的騙子給楊女士發來的“親屬卡”(騙子為代付方)設置的是3000元的額度(按照功能設定,楊女士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騙子的3000元額度消費),但顯然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用法,也不知道3000元為“消費代付額度”。也就是說,楊女士(不會使用騙子的“親屬卡”消費)並沒有收到這3000元入賬,但在她的理解裡自己已經收到了定金。

之後,騙子讓楊女士原路退回定金。於是楊女士在騙子的指引下,也給騙子開通了“親屬卡”,這下,楊女士成了代付方。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而騙子作為代付方開給楊女士的那張“親屬卡”則因為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特點,自然不會用其消費。並且,騙子可不會冒那麼大的風險!在楊女士查看之後的第一時間,就立刻解綁了……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微信上的“親屬卡”使用說明。圖源:微信。


楊女士不是騙子用“親屬卡”

套路的第一個人!

還有其他人上當受騙

↓↓↓

❖今年5月,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家菸酒店的老闆孫先生在店裡營業時,一名年輕男子進店以自己有急事需要1340元現金,想要通過給孫先生髮一張1340元限額的“親屬卡”,以此換取現金。熱心腸的孫先生一口答應了。微信顯示收到親屬卡後,孫先生支付該男子相應現金,該男子隨即離開。男子離開後不久,孫先生微信收到該男子解綁親屬卡的通知,意識到自己被騙後,孫先生立即報警。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圖源:張家口橋西公安

❖5月31日,浙江省義烏市公安局廿三里派出所民警經過數日偵查,抓獲利用微信親屬卡詐騙的男子張某。

張某是保險業務員,平常會在微信上通過添加附近的人擴展業務。2018年年底,張某發現了微信的新增功能“親屬卡”,覺得這一特性給他帶來“商機”,便開始設計詐騙套路行騙。從2018年年底至今年5月,十幾位女性被騙,每次被騙金額在700至3000元不等,涉案金額達3萬餘元


“親屬卡”這個功能並不是非常熱門,

也不是人人都清楚“親屬卡”的用法,

所以才導致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看看自己是不是給陌生人綁定了“親屬卡”!

“親屬卡”這樣安全使用

“親屬卡”可以通過微信錢包找到:打開微信→“我”→“支付”→“錢包”,找到“親屬卡”選項,點擊查看。


常用微信收錢的速看!警惕這種新騙局!


如果發現給不認識的人開了“親屬卡”,

可要趕緊解綁!

別讓陌生人成為自己的“親人”!

溫馨提示

❖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等同默認對方從自己的微信錢包中自動扣費!因此,給他人發送“親屬卡”時一定要謹慎

❖對於不熟悉的新鮮事物,要先弄清楚,被騙子用“親屬卡”騙的大多數人對該功能完全不瞭解,最終導致被騙。

❖最後,凡是涉及錢財的事情,請大家務必謹慎,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定警惕這個“親屬卡”!

轉給你關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