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來了,對哪類股票最有利?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QFII的基本套路就是大白馬。除了金融股拿得比較多,醫藥、消費也是他們的最愛。而且他們的選股思路都是選行業龍頭,譬如說,醫藥中的恆瑞醫藥,消費中的伊利股份。還有家電中的格力、美的。

除了QFII,還有香港資金,因為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外資借道香港資金買了大量A股,譬如從目前香港交易所披露的數據,外資都以“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出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目前港資持有最多的A股是上海機場,根據三季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32440萬股,佔到了上海機場整個流通市值的29.67%。而且港資很早就一路買入上海機場了,你可以看到上海機場的走勢,也一路走強,上升趨勢,還不斷創出新高。

當然,老揭我僅僅是舉例而已,所提個股不作為買賣依據,僅供參考,沒人叫你接盤也沒人叫你買,只是提供一種外資的選股中,看看外資及的思路。


揭幕者


外資來了,這次真的來了!那麼A股市場生態也將隨之發生重大變化,將更多的向成熟市場靠攏。也就是說以後的A股可能越來越像港股了——既有高高在上的騰訊之類的白馬股,也有跌的深不見底的仙股。

這種情形去年以來已經在A股預演了,極度的兩極分化讓很多人在今年沒有賺到錢,雖然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等漲勢如虹,但是漲的都是格力、茅臺、海康等少數白馬股,小股票在冷宮風雨飄搖,這與2013年創業板的大牛截然相反。有人分析說,這恰恰是海外資金湧入A股後的風格——重倉配置白馬,而且去年白馬也普遍估值較低。

在A股被有條件的納入MSCI 之後,這次在特朗普訪華之際我國又宣佈擴大金融開放:

1,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2,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3,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在昨天(10日)消息公佈之時,A股金融板塊盤中出現拉昇,特別是保險股,申萬保險指數(801194)11月10日大漲了5.3%!可能是機構資金認為,加大外資保險公司開放力度之後,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對於符合監管要求、競爭力強的保險龍頭來說反而是利好。上市的中國平安、新華、人壽等都是保險龍頭公司。

A股的確要變天了!想想1995年臺灣剛納入明晟(MSCI)指數之後,帶來了外部資金流入和投資者結構的改變,其優勢產業電子股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而香港市場則完全就是外資機構鬥法的自由市場,想知道外資來A股之後會買什麼股,研究下香港市場就知道了——外資的偏好是藍籌白馬股,因此擁有藍籌股的定價權。

所以,外資來了最利好哪類股票?我覺得有兩類:

其一是各行各業的龍頭公司,已經建立了寬闊護城河的,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龍頭,當然了外資肯定是在相對低估的時候去買。即便是確立了競爭優勢的公司,如果買的太貴了,短期也不免被套住了,外資又不是傻子,等著高位給你接盤;這點從歷年來QFII投資A股的行為就可以看出;

其二是B股市場值得關注。B股本來當初就是為了讓外國人投資中國市場而設立的,現在都擴大開放了,那麼B股市場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歷史上已經發生了很多次B股轉A股,或者B股轉H股的案例了。比如萬科B、麗珠B轉到香港,以及東電B被浙能電力吸收合併等。現在AB股同一家公司的折價還不少,是個好的套利機會。


艾米米


總體來說外資比較喜歡藍籌股。但是有的股友對藍籌股的理解並不深。他們容易誤以為業績好的股票或流通盤大的股票就是藍籌股。

其實,並不是這樣。藍籌股都是在本行業中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公司,一般都是行業的領導者。

比如我們A股酒類中的茅臺和五糧液、汽車板塊中的上汽集團、家電行業中的格力和美的、醫藥板塊的中的恆瑞醫藥和復星醫藥、銀行中的四大行、能源中的中石油、中石化等,都是一些在本行業中佔優勢地位的、名氣很大的企業。

而我們A股的股民大多喜歡炒小炒差。。。。隨著外資的不斷進入市場,A股國際投資者越來越多,這種炒小股炒績股的炒作模式明顯會是越來越吃虧的。在港股市場很多小公司和績價公司的股價已淪為1元以下的仙股。追求穩定的投資收益,給藍籌股以更高的估值是國際成熟投資者一貫的投資風格。最新的MSCI指數中的234只股票中絕大多數都是與滬深300指數重合。表明藍籌股在將來依然是外資投資的主戰場。

在藍籌股中大消費類股票是目前外資最青睞的。大消費類股票主要包括食品飲料,如伊利股份、貴州茅臺等。醫藥健康,如雲南白藥、片仔癀、華蘭生物等。家電類,如海爾、海信等,商業百貨中的王府井、永輝超市等。

韓國、日本等國在加入明晟指數幾年後都出現了股市的暴漲,其中的消費類行業股票更是漲幅驚人。


孟可的思想空間


中國股市從過去完全封閉式的股市,慢慢轉為半封閉式的股市,這是咱們A股成長起來的表現;隨著今年6月成功被MCSI指數納入後,中國A股成功與國際股市近距離接觸,這就是最好的成長;伴隨著MSCI成功納入A股後進來的資金就是外資,外資已經確實真正進入A股了。

外資來了,對哪類股票最有利?

首先我們來了解外資是通過什麼途徑進入A股的?咱們A股截止目前外資只能通過滬港通、深港通,以及MSCI等三種方式進入A股市場;答案已經很明確,對於滬港通、深港通,MSCI這三種渠道所標的股票是有利的。


但外資來了,對哪類股股票最有利又要進一步分析了;其中外資進來A股最引人矚目的外資就是MSCI帶來的資金進入A股;而MSCI對於A股標的股票暫時為234只股票,而往往這234只已經基本把中國A股的優質企業股票標的股。包括了白馬股,低估值藍籌股,行業龍頭股等等這類股票最有利。

因為MSCI成分股中的234只股票已經都被納入滬港通或者深港通的股票,所以不管外資從哪種渠道進入A股對於白馬股,低估值藍籌股,行業龍頭股是最有有利的,比如貴州茅臺、萬科A、格力電器、分眾傳媒、歐菲科技、海康威視、恆瑞醫藥,酒鬼酒,中信證券,國電電力等等股票。

外資來了,對這些股票最為有利,也就是MSCI成分股234只股票名單明細:





老金財經


人生在世何須那麼憂愁,開心一天不開心也一天,不放沒事兒大家一起樂樂,下面來看笑話了!

回家的客車上,旁邊坐個十七八歲的小夥,拿iPhone玩連連看,唰唰唰一勁兒過關。隨著難度增加突然一下找不到了,眼看時間馬上到了樓主都跟著著急。只見這貨同時按住關機鍵加HOME鍵(屏幕截圖)然後立即把遊戲暫停,就去相冊看截下的圖,過了二十秒切迴游戲,繼續遊戲,唰唰唰唰唰唰.....真尼瑪是天才。

好了我們迴歸問題:

都說中國A股專治各種不服,一向被認為是“聰明錢”的外資私募這次也栽了。

  前幾天,在橋水拿下國內私募牌照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又開始發行首隻私募基金-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瞭解到,目前已有13家全球知名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拿到了私募管理人牌照,而今年已有10家外資私募發行了產品,加速佈局市場。

  記者瞭解到,這些外資私募進入中國後,大部分產品目前看不到業績,但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首家佈局A股的外資私募旗下產品富達中國股票一號私募基金卻虧損了近10%,甚至一度虧損達到了14.29%,令人唏噓。

以上我為大家分享的答案,有不妥的地方歡迎朋友來指出。下面為大家介紹我通過經驗總結出的另一種選股戰法,我早期炒股的時候專注於各種指標,通過各種指標來選擇牛股和加倉,感覺所有的指標都是能幫助到我。但是做了一段時間,感覺獲利不穩定,也小。於是融合多種指標,總結出一套選擇牛股成功率極高,能提起知曉莊家佈局動向,捕捉在低位起漲大牛股的選股戰法,那就是:“

底部引爆指標”,在這套指標的指引下我幾乎從未失手。

我來給大家看一下我的實戰案例:

再分享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底部引爆選股法的操作要點: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大家可以看到這隻股票前期處於不斷下跌狀態,如果不是底部引爆指標出現,玄陽也不會去關注他,大家可以看到該股18號出現底部指標,隔天就出現了引爆標誌,玄陽果斷提示大家進行買入,短短10個交易日斬獲51.76%,目前漲勢仍然很可觀。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很不錯呢?我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發現的一支同時出現了底部和引爆信號的個股,該股之前一直在底部放量,結合指標數據來分析,是符合較高水平漲幅標準的。因為一些原因,代碼不方便公佈。

玄陽這一生沉迷股市,也算終有所得,此指標本想直接帶上來分享給大家的,但是平臺不允許,所以直接分享在我公眾號:玄陽講財經,大傢俬信我,即可領取源碼,安裝在通達信等炒股軟件即可使用。


小怪獸


目前中國在金融領域對於外資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各項制度設計逐漸與國際接軌,這也吸引了不少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那麼外資的口味到底如何,他們會更青睞哪些股票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拿出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來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外資的投資邏輯,下面我們就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偏好來分析外資可能會投資的領域吧:

一、金融領域:

目前中國對於金融領域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外資不僅能夠參股中國的銀行、證券保險公司,還可以控股這些金融公司,2017年年底,央行頒佈了新的外資投資規則,取消了之前外資只能參股不能控股(持股比例達51%)我國金融企業的規定,我國在金融領域更加開放,這樣的改變相信會吸引很多外資來投資中國的金融行業,再加上目前我國的金融行業還處在高速成長階段,市場前景巨大,因此,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金融公司的股票將會受到外資的青睞!

股神巴菲特也喜歡投資銀行,例如他投資過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等!

二、消費類行業:

我們知道巴菲特非常喜歡購買消費類的股票,最讓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可口可樂、寶潔、沃爾瑪等,消費類的上市公司業績比較有保障,無論是經濟形勢如何,任何人都需要最基本的消費,這或許也是最簡單的投資邏輯吧,巴菲特偏向於消費類的上市公司,其他外資或許也比較看好消費類的公司,當然,消費類公司最大的不足可能就是成長性稍微差一些,屬於傳統行業。

三、科技類公司:

相比於投資消費類的上市公司,投資科技類的公司,看中的就是科技類公司驚人的成長性,例如巴菲特投資了IBM、達維塔醫療(DVA)、比亞迪等等,現在像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些互聯網大佬也都熱衷於投資科技類的公司,所以,我相信那些外資也會看好科技類的公司!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最近幾天一直在思考,四大國有銀行走勢為什麼那麼頹廢?工、農、中、建等目前幾乎全部破位,有人說這是假摔,也有人說是短期見頂。其實什麼性質不重要,關鍵是我們要知道一直處於上升趨勢的四大銀行為什麼悄悄的就破位了呢,這背後是否存在什麼利空因素?

這個真相今天終於大白,上午朱光耀說: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證券、保險、基金和期貨將對外資徹底開放,投資比例放寬到51%意味著控股,這個在金融歷史上好像從來沒有過的先例。

1、先來說說銀行,外資控股的企業肯定是民營類,那麼這勢必會對國有銀行造成明顯的競爭,你想外資進來後整個金融業的生態會被打破,將有更多的民營銀行率先進入混合經營的模式,會把銀行業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現在的坐山吃山的局面打破,這等於現在的四大國有銀行很多業務將受到擠壓,因此這次外資來了是利空,這個也是一些先知先覺資金的嗅覺所致,才造成了四大國有銀行近期走勢的頹廢。

那麼,為什麼今天除了四大國有銀行跌以外,民營類銀行走勢也不是很好,我認為這個跟盈利能力和在行業的競爭力有一定關係,銀行股當中的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的走勢已經告訴了大家答案。

2、對證券來說,大券商往往會是外資瞄準的對象,最近中信證券走勢意外的強,也能說明一些問題,外資在證券領域入股肯定看的是行業裡的競爭力和盈利的能力,以及客戶基礎層面的東西,而這些條件中信、國泰等完全具備。

相對來說,證券領域的前景要比銀行更寬泛,所以在銀行和證券之間選擇,我認為券商會是外資瞄準的第一對象,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放開外資對券商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利好,到時候可以先拿下大券商,再收購小券商,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一定會對現在券商的盈利模式有個翻地腹地的改變。

3、保險也是重頭戲,外資進來利好的作用比銀行和券商都要強,關鍵是資產優良,盈利預期明顯,應該是外資在金融領域率先考慮的對象,所以今天新華人壽盤中漲停,其他的兩個保險股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大漲。

總結:這次放開外資持股比例,整體來說對行業是利好,可以改變目前金融業缺乏創新的精神面貌,有利於進行資源的優勢回補,更大潛能的挖掘出投資機會,增強金融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春意萌生


對於成長性股票最有利,不只是藍籌白馬。

外資在國內投資者的眼中是比較愛惜羽毛的一類投資者,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比較信奉價值投資,一般外資在國內的投資對象大都集中在行業龍頭或是未來成長性較好的個股,比如水井坊、凱撒旅遊等個股。

此外,外資投資並不侷限於A股中所劃分的上證50和滬深300,相反的,一些大而不強的上市國企即使被劃分到了上證50或是滬深300中,對於外資而言最終在選取股票池時也是不會考慮在內的。

那麼,外資對具有什麼特性的個股比較看好呢?

1、業績持續高增長

這點很重要,不論是對於外資而言還是對於國內的機構投資者而言,一家業績不能維持穩定增長的上市公司被長期持有的概率近乎於0。

2、技術壁壘較高或是行業地位較穩定

一家公司如果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的話,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為其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公司的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

3、行業的前景寬闊

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公司的發展前景,如果一個行業已經進入所謂的衰退期或是已經是一個夕陽產業的話,其中的龍頭企業也很大可能並不會得到資金的青睞。

其實,還有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可以輕鬆篩選出外資的投資方向,那就是MSCI樣本股。因為明晟指數是全球認定的,被選入其中的樣本股是經過了多重篩選的,包括公司的基本情況、業績增長、行業發展以及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等多重影響因素。所以,明晟指數樣本股大都是一些成長性較高的個股或是一些行業的龍頭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