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人說郎平器重張常寧而不是李盈瑩?

問了也白問


手心手背都是肉,郎平不是不講道理的教練,一直都是良才善用,能者居之。

目前來講,張常寧確實要比李盈瑩全面,此前都說張常寧的強攻實力不行,得分水平太低,事實上真有球迷說得那麼不堪嗎?其實我們都清楚為什麼在世界盃上,李盈瑩沒有獲得太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原因就是張常寧的狀態回勇,她在世界盃的得分排在了全隊第二位,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正是因為張常寧的狀態回勇,讓喜歡李盈瑩的球迷產生錯覺,認為郎平這是器重、偏愛張常寧,讓她獲得大量的上場時間,而把李盈瑩晾在一邊。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世界盃如此重要的大賽上,郎平肯定會選擇經驗更豐富的球員,不要說郎平,就算是其他教練也是一樣的。

張常寧的作用非常大,除了一傳、防守、進攻、發球,她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處理球能力很強,在大舞臺上,什麼球都有,而寶貝寧就具備處理困難球的能力。令人欣慰的是,張常寧的失誤也控制得很好,沒有以前那麼慌張。其實她最大的進步還是進攻,變化有了、力度也有了!這也是她第一次在大賽上取得這麼高的扣球成功率,儘管沒有入選最佳陣容,但她的進步,我們都能看得見。

再來說下李盈瑩,大家也都知道,大賽不是練兵場,事實上,郎平也不能說不器重她吧,只是覺得她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技術還需加強。從她帶上李盈瑩參加奧運會預選賽、世界盃這些就可以看出,她對這位19歲的小姑娘抱有很大的期望。

綜上所述,不要再提郎平器重哪位球員,不器重哪位球員,這根本就不成立,還是那句話,能者居上,你說這位球員打得多好,郎平不用她,這才是不器重。


最愛生活匯


我是湖北球迷,從79年起開始關注女排,整整四十年,雖然外行,看的多了,多少也看出了一點門道。對張常寧和李盈瑩我都喜愛,她們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排球人才,在大賽中用誰那是教練郎導的事,我們大家就不要操這個鹹心了。不過,既然說到兩位姑娘的使用,我還是忍不住要鼓譟兩句一一

郎導讓常寧打首發多一些,這絕對精心思考後的決定,排球是個整體,從發球到一傳到二傳再到扣球和攔網,哪一個環節就不能有明顯的漏洞,雙方從教練員到隊員既在鬥勇,也在鬥智,比如,在多回閤中,為什麼要把球儘量推給對方的二傳手?就是為了讓對方組織不了有效的進攻!再比如,關鍵球怎麼打,不妨看看04年雅典奧運會決賽最後一個球,中國隊一攻,陳忠和指導叫了一個暫停,佈置戰術,果然如我所料,讓張蘋打時間差,時間差戰術當時已經很少有球隊使用了(現在絕了跡),也正因為少見,所以張蘋頂替受傷的趙蕊蕊後,幾場比賽一打一個準,隨後,我心裡又是一緊,張蘋打時間差,以前打的太好,會不會對方(俄羅斯隊)已經預料到?果然張蘋被重點關照,沒打成,是張越紅最後一捶定音。我囉囉嗦嗦這些,無外乎是想告訴大家,運動員的臨場經驗是何等重要,張常寧打了多少年的球?其比賽經驗肯定更勝剛出道的盈瑩一籌,所以,已經成精的郎導在使用球員上,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夠理解的,奉勸諸君就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


荒生戲語


我從三個方面來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確實器重張常寧

毋庸諱言,郎導確實很器重張常寧。2015年,20歲的張常寧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郎導就讓她作為先發主攻跟朱婷打對角。張常寧一炮而紅,成為中國女排歷史上獲得世界冠軍的最年輕的首發隊員,朱婷、袁心玥和張常寧合體的“朱袁張”美名也迅速叫響。

2017年,張常寧因傷狀態有所下滑。經過術後艱難的康復訓練,張常寧終於搭上了2018年世錦賽的末班車。世錦賽上,郎導仍然安排張常寧首發。半決賽張常寧在進攻端表現掙扎,僅得一分。為了登上領獎臺,最後一場銅牌爭奪戰,郎導臨時變陣,由李盈瑩頂替張常寧出任首發。

去年世錦賽的那套“七仙女”首發陣容,在今年的兩個大賽一一東京奧運會資格賽和世界盃衛冕戰上繼續沿用,主攻線上依舊是朱婷和張常寧擔綱,李盈瑩還是第一替補的角色。

張常寧沒有辜負郎導的信任,在東奧資格賽和世界盃衛冕戰上表現都非常出色,幫助中國隊順利拿到東京奧運會門票,併成功衛冕了世界盃。



二、不器重李盈瑩嗎

為什麼有人認為郎導更器重張常寧而不是李盈瑩呢?原因無非是李盈瑩沒能取代張常寧的首發主攻位置。

近兩年,李盈瑩在國內賽場上表現的確實很優秀,甚至超過了張常寧,但是國內賽場和國際賽場差異還是很大的。李盈瑩顯然還無法取代朱婷的大主攻位置,而一傳能力偏弱的她肯定沒有張常寧更加勝任小主攻位置。

李盈瑩的強攻在國內賽場有一定優勢,排超元年,天津女排為了確保李盈瑩在進攻端充分發揮作用,採取揚長避短的辦法,讓李盈瑩只打前排,輪到後排時如果不換下也主要是為了加強後攻,基本不承擔一傳任務。到了國際賽場,李盈瑩的網口優勢幾乎就沒有了,人家歐美女排諸強既高且快,而李盈瑩的身高彈跳並非特別出眾,擊球過網點高度略顯不足,一錘定音的球比國內賽場少了很多。也就是說,即使是在進攻端,李盈瑩與張常寧相比也並不佔優勢。

現階段郎導確實更器重張常寧,但你不能因此就說郎導不器重李盈瑩。實際上,郎導不僅器重李室瑩,所有的替補隊員她都非常器重。郎導總是反對把她的隊員分成主力和替補,她一再強調,只有先發和後發,沒有主力和替補。

在確定參賽陣容的時候,郎導一向是非常慎重的,哪怕是最後一個人選的取捨,往往也是反覆權衡。


三、地域主義要不得

天津女排和江蘇女排都是國內女排勁旅,李盈瑩和張常寧又是她們各自的領軍人物,彼此都擁有大量的支持者。在排超賽場,李盈瑩和張常寧各為其主,球迷們全力支持主隊,與強敵勢不兩立,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但是,當李盈瑩和張常寧身披國家隊戰袍的時候,天津球迷和江蘇球迷就應該拋棄狹隘的地域主義,現在大家都是中國球迷,榮辱與共,再互相攻擊只會造成內耗,有害而無益。

如果郎導對張常寧的器重是任人唯親,如果張常寧沒能幫助中國女排取得好成績,我們可以質疑郎導的用人。現在,張常寧作為首發主攻表現不錯,幫助中國女排圓滿完成東奧資格賽和世界盃衛冕任務,為什麼還要人為製造矛盾呢?

我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提類似的問題,不知道提問者是誰,他所謂“有人”又是誰,我只想問:您為什麼非要把地方隊間的矛盾帶到國家隊?張常寧和李盈瑩及其他隊員在中國女排這個集體中都親如姐妹,為啥您不能和她們一樣呢?


李家慧說排球


至於對張常寧的使用和“器重”的問題,自從不願意打沙排而強轉室內,受到處罰後,還是如願轉入了省隊,沒過多久就入了選國家隊,並直至現在,無論表現好壞都是鐵打的首發主打。網上炒作的力度空前,風頭直接蓋過了惠若琪,直逼朱婷!事實俱在,都是明擺著的,多說無益!

要感謝那些“幕後奉獻”的人!更要感謝朱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婷幾乎是憑著一己之力“拯救”了中國女排國家隊!

我只想說,李盈瑩靠著自己的頑強、堅持、低調、謙虛謹慎的端正態度和過硬的基本功,嚴格要求自己,自律自強,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各路豪強匯聚的國家隊中,逐漸站穩了腳跟,實屬不易!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點到為止!



要提高警惕


又來這種挑撥離間的題目!

只要是優秀的球員,郎導對誰都重視,張常寧和李盈瑩兩人都是除了朱婷以外目前國內最優秀的主攻手,兩人都是朱婷的最佳對角,並不存在對誰重視對誰不重視!

張常寧比李盈瑩早出道,在14年的時候就入選國家隊,15年就在世界盃上當上了主力,在隨後的16年裡約奧運會,17年大冠軍盃,18年世錦賽再到19年世界盃,張常寧都一直跟朱婷搭檔首發,從本次世界盃的比賽可以看到,張常寧確實是一名非常不錯的主攻手,她在場上的六輪一傳非常重要,不但一傳出色,地面的防守保障也做的非常出色,就像一塊移動地毯,除了下三路不錯,她在前排的進攻也同樣非常給力,面對歐美高攔網,她進攻毫不手軟,頻頻得手,砸的對手東倒西歪,跟世界強隊美國,俄羅斯,日本等進攻成功率都超過了50%,再加上攔網和發球,張常寧幾乎每場的得分在隊裡排第二。世界盃結束後的賽後統計,張常寧的成功率排在所有邊攻手裡第二。

李盈瑩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今年的一傳進步就可以看出她的實力,但是距離全面主攻手,李盈瑩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雖然她目前的一傳還不錯,但是還不能達到理想狀態,而且她的防守還需要多多磨練,朱婷加盟天津女排,李盈瑩將會是朱婷的對角,這樣她將打小主攻,對於她的一傳和地面防守將有很大的提升。進攻由於接一傳分散注意力,成功率和效率也不及以前,所以這也是她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一點就是經驗,她從出道到現在參加了世錦賽和世界盃,但是從本次世界盃的臨場表現可以看出,李盈瑩的心態還需要好好磨練,要在大賽中臨危不亂,穩中求勝!





排球boy


郎平器重張長寧而不是李瑩瑩,此問題確實存在。不否認郎平為女排傾注了很多心血,幫助女排在戰鬥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對比賽的把空上有一定的指揮能力,女排取得的成績與她的貢獻也分不開。但是在用人上確實有厚此薄彼的現象,正所謂一俊遮百醜,得了冠軍就好像其它問題都不存在了似的。李瑩瑩一八年MVP得主,個人能力很強,很有特點。很多的比賽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換李瑩瑩也說明了這點。拿一八年世錦賽為例,張長寧手術剛好,明顯不在狀態,甚至低迷,但郎始終重用張長寧,場場首發,直到被擠出決賽。當時很多網友呼籲李瑩瑩首發,郎始終固執己見。直到三四名比賽想起用李盈瑩,並輕鬆取得勝利。此世界盃,重要比賽堅持張首發,出現低迷也首發照樣。如象張一樣重用李盈瑩,李的進步會更快,作用會更大,手感不好的現象也不會出現。世界盃必竟阻力較小,奧運會如還象以前一樣,不能象重視張一樣重視鍛鍊李,要想取得冠軍,恐怕很難如願。


老馬198601821


郎導器重誰,不是憑口說的,而是需要球員自己去爭取的。用自己賽場上的表現去征服郎導,最終贏得郎導的器重。


遠的不說,就拿剛剛結束的女排世界盃來具體說說吧。本屆世界盃中國隊一共打了11場比賽,七大主力首發打了8場比賽,李盈瑩首發打了3場。

作為一名新隊員,郎導算是給了李盈瑩相當多的機會。當然,李盈瑩首發的三場比賽,對手都相對較弱,李盈瑩也算是比較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特別是隊爭多米尼加隊那一場,郎導派出六老帶一新的首發,這一新,就是李盈瑩。讓六位主力帶領李盈瑩來打,如果李盈瑩再發揮不好,那就說不過去了。

本屆世界盃對李盈瑩真正的考驗,其實是在對陣巴西的那場比賽。張常寧的進攻當時被巴西隊限制,郎導用李盈瑩替下張常寧,就是想利用李盈瑩的強攻來突破巴西隊的攔防。


比賽大家也都看到了,李盈瑩上場之後,進攻幾乎沒有發揮,一傳防守雖然頂住了,但是起球的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替補上場,李盈瑩僅僅拿到了2分,進攻12扣2中,這扣球成功率也是夠低的。

這場比賽幸虧袁心玥站了出來,進攻攔網全面爆發,幫助中國隊艱難取勝。機會給了李盈瑩,李盈瑩沒有把握住,這說明什麼?

說明李盈瑩的綜合素質還需要提高,僅有進攻是不夠的。到了重大比賽的關鍵場次,上場後,能否正常發揮?這些都是李盈瑩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想贏得郎導的器重,就用賽場上的表現來說話,其他的都不好使!

原創文章,希望能得到你的認可。博雄會持續帶來女排的原創文章,你們的喜歡,是我最大的動力。喜歡的就點贊評論關注我吧,點關注不迷路!


博雄體育


談不到重此輕彼的問題,實際上都是正常的自然進程。大家都知道張常寧出名在先,朱袁張成名之時,李盈盈還默默無聞。隨著李盈盈在17賽季一戰成名,連創總得分和單場得分最高記錄,與天津隊橫掃千軍,最終奪取全國冠軍。才引起重視,成名立腕,才進入國家隊。但此時,國家隊的首發陣容早已成熟固定,朱袁張為主的陣容也已配合熟練,非常穩定。尤其隊員之間經過長時間的配合磨練,已經達成高度默契,效果也一直不錯。所以,作為主教練,是不可能放棄這一成熟的打法陣容而另闢蹊徑的。但,李盈盈在聯賽中體現出的實力和特點又確實不容忽視,所以,必然要將其吸收到國家隊來,下面就是對其如何使用的問題了。如前述,七仙女之首發陣容熟練默契,不會輕易打亂,那李盈盈的角色就是籃球賽場上的‘最佳第六人’。在此也再次強調:主力不等於首發,那種認為只有首發才是主力的認識完全是外行。是否主力,關鍵是看其實力和作用,而不表現於是否首發。所以,郎平對此二人絕無厚此薄彼之意,在目前所有的國家隊隊員中以二人的實力作用,均可稱為國家隊的絕對主力。至於怎麼安排誰什麼時候上場,那完全是根據需要決定的。


觀實析理


根據什麼說郎平器重張常寧而不器重李盈瑩呢?這根本就是一個並不存在的偽命題!
出題者大概是以張常寧經常作為第一陣容首發而得出張常寧更被郎平器重這一結論的。
張常寧是上個週期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成員,在隊中是一名老隊員了,由她和朱婷、袁心玥等組成的朱袁張七仙女陣容磨合多年,應該說是中國隊一套比較成熟的作戰體系。


張常寧在這個體系中攻守比較平衡,是七仙女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次世界盃她的發揮總體說是比較出色的。
而李盈瑩則是國家隊的一名新兵,19歲就能打上國家隊主力替補,說明她是個有實力和鮮明技術特點的球員。


在國家隊各項比賽中,李盈瑩多次以奇兵角色出現,打亂對方節奏,力挽頹勢,立下奇功!
所以說張常寧和李盈瑩都是國家隊的重要成員,她們特點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是中國女排不可或缺的骨幹力量,對郎平來說,她們都是自己的心腹愛將,何來厚此薄彼之說!


天津朱雲


說白了,並不是郎平器重張常寧而不是李盈瑩,而是說這話的人是自己心理問題,他們的心裡頭裝著李盈瑩份量重些、心裡迷戀著李盈瑩,他們恨不得場場球看到李盈瑩能用主力去戰勝對手,為自己的“星”高興,為自己高興。
一個團體的體育運動,我們應看重於準能更好在這個團隊能發揮出自己的亮點,誰更能更好在這個團隊發揮,將自己貢獻到這個團隊去戰勝對手。團體賽中有些選手是適合於主打型,當他們在某些比賽中突然遇到限制,或因某因素髮揮欠佳時,他即可以轉換成保障型,配合型,象張寶寶這類人。


有些選手,作為攻手,他的攻擊力很強,技術出眾 。可當他們在比賽中一但受阻,他所起到的配合型、保障型比別人差,而且他們還有更出色,更強的攻手在隊裡。因此:他們更適合於替補、更適合於做奇兵。在教練眼裡,並不是話上場的時間多,就看重誰,他更看重的是大局觀,很多比賽往往就靠奇兵去解決,大局觀裡面需要奇兵,在某些場次裡,奇兵上場幾分鐘勝過上整場的球員。郎平教練是一個很注重細節問題的教練,她自有她用人的法則,她對球隊的每個隊員的技術持點了如指掌,她很清楚對什麼隊用什麼人、什麼時候上什麼人。郎導是感於擔當,懂得肩上責任的人,她絕對不會器重誰、輕視誰。
寶寶有
她的寶貝枝術、雙贏有她贏球的絕活,郎導自有郎導統帥領軍的辦法。作為球迷不應過度猜測或臆想,更不能夠亂下定性、誤導人們的認知。我們相信寶寶、雙贏各自各精彩,郎導自有妙計統率她們,融合她們,使中國女排更上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