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合夥創業的黃金時間。說“初創企業合夥人的重要性勝過風口的商業模式”,並不為過。 我們需要辨別哪些人是合夥人,哪些人不能當合夥人,不需要當合夥人?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馬雲在用人識人方面有非常獨特的眼光,他提出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見別人的付出,只在意自己的結果。

2、不與沒有使命感的人合作,因為他們只以賺錢為目的,沒有做大企業的使命感。

3、不與沒有人情味的人合作,因為自私只顧自己,在一起會不快樂。

4、不與負面消極的人合作,因為他們會吸乾你的正能量。

5、不與沒有人生原則的人合作,有原則有底線,才是可靠的人。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一、什麼人才是合夥人?

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心態,有3-5年全職投入預期的人,才是公司的合夥人。

公司股權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夥人團隊(創始人與聯合創始人)、員工與外部顧問(期權池)與投資方。其中,合夥人是公司最大的貢獻者與股權持有者。

哪種人才可以與之搭班子、組團隊、一起合夥創業呢?合夥人必須要滿足四”有“

有創業能力的人,既有錢,又有時間。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有共同理想的人能白頭到老的人

看上去怎麼像找對象?是的,找合夥人就是找”同船共渡“的人!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二、挑合夥人為什麼要這麼慎重?

因為合夥人是在公司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能全職投入預期的人,因為創業公司的價值是經過公司所有合夥人一起努力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後才能實現。

因此對於中途退出的聯合創始人,在從公司退出後,不應該繼續成為公司合夥人以及享有公司發展的預期價值。

合夥人之間是”長期“、"強關係"的"深度"綁定。

三、哪些人不應該成為公司的合夥人?

請神容易送神難,創業者應該慎重按照合夥人的標準發放股權。

(1)馬雲上面講的5類人。

(2)兼職人員

對於技術顧問、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兼職人員,最好按照公司外部顧問標準發放少量股權。一個不全職投入公司的人員,不能算是創始人,只能是顧問。

沒有一個人會跟不只跟自己談戀愛的人結婚的!所以,一心一意、專心投入的人才是你要找的合夥人!

任何邊幹著他們的全職工作邊幫公司幹活的人只能拿工資或者工資“欠條”,但是不要給股份。

如果這個“創始人”一直幹著某份全職工作直到公司拿到風投,然後辭工全職過來公司幹活,他(們)和第一批員工相比好不了多少,畢竟他們並沒有冒其他創始人一樣的風險。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3)只有錢的人-天使投資人

現在新型的投資邏輯是:

a、投資人投大錢,佔小股,用真金白銀買股權;投資人只出錢,不出力。

b、創業合夥人投小錢,佔大股,通過長期全職服務公司賺取股權。

創始人既出錢(少量錢),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資人股票購股價格應當比合夥人高,不應當按照合夥人標準低價獲取股權。

因為目前的市場環境,”創業人才”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資金已經變成次要的因素。所以,“人”的權重大過於“錢”的權重。

在企業剛開始創辦時,一定要避免給投資人過多的股權,須實行不同人不同股價的原則。投資人的股價需高過於合夥人。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4)創業初期的普通員工

在創業初期,不建議給通員工發放股權,

因為創業初期,資金池小,給員工發放的股權額度小,發放少了,沒激勵效果,發放多了,佔公司股權比重大,企業的成本太高。

比如,在公司早期,給單個員工發5%的股權,對員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勵效果,甚至認為公司是在忽悠、畫大餅,起到負面激勵。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後期(比如,B輪融資後)給員工發放激勵股權,公司的股本額大了,很可能5%股權解決500人的激勵問題,且激勵效果特好。

四、企業在B輪、C輪融資後,老闆應該拿出多少股份分給團隊?同時,各個崗位上的員工應該分得多少股份?

1、老闆應拿出多少股份分給團隊?(如下圖)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說明:1、一家企業的股東人數不宜多,最好不要超過3個。2、可以分步驟、分階段授予,不要一次吃飽。3、必須有總量上有預留,在機制上有退出。4、不是什麼員工都可以成為股東。

2、員工憑什麼可以得到更多股份?如何公平合理地分股?(五定法則)

1、定全量:先將公司100%的股權拆成若干股數。當然,按比率也可以,不過直觀性略差一些。

2、定總量:預計拿出一部分比例的股份用於本次激勵計劃。

舉例:

假設公司將100%股權拆成1000萬股!

首期拿出10%用於分享給團隊,即100萬股!

3、定分量:將總量按一定的要素和規則分配到崗位及個人。

4、定要素:確定分配的基本依據。即員工憑什麼可以分到更多的股份?

說明:每個企業的分配要素都可能不盡相同,需要根據自己對人才價值的定義進行設定。

5、定規則:明確各個要素的操作規則。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舉例:以要素“管理層級”分配其中40%的股份:

這5類人不能當合夥人,輕則企業發展緩慢,重則反目成仇企業倒閉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