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风投们真的没投对公司吗?

编者按:莱恩•萨维尔(RyanSarver)是硅谷风投公司RedpointVentures的合伙人。

有人说硅谷风险投资者迷失了。他们称,我们对那些面向微不足道的市场或者仅仅解决部分20来岁小伙的问题的创业公司提供了过多的投资。“整个湾区似乎都只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华尔街日报》的克里斯托弗•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7月7日在一篇题为“硅谷是在投资错误的东西吗?”的文章中写道。

我认为,他的结论存在严重错误。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米姆斯称风投的钱投向了不该投的地方,并以对专注于外卖服务或者匿名社交网络的创业公司的投资为例来支持他的观点。

在他看来,那些资金应该投向“能源、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旨在改变人类生活的研发项目,而不只是投给那些优化广告平台的公司”。

我想,大家都认同那些领域的研发值得投资这一点。不过,米姆斯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对能源、医疗和食品安全以外领域的否认。在他看来,除了那些被认同的领域,其它领域的公司都不值得投资。

谷歌刚创建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投资该搜索引擎是愚蠢之举,因为已经有很多搜索服务了。

该观点根源于现在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永远都会微不足道的错误观念。历史可以提供反证,就来说说米姆斯口中的几家变革性公司:谷歌、Facebook和Uber。

这些获风投支持的公司无一例外在创立之初都被认为微不足道。谷歌刚创建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投资该搜索引擎是愚蠢之举,因为已经有很多搜索服务了。当然,谷歌后来不仅仅发展成为了现象级的全球化企业,还成为了涉猎医疗、能源等众多重要领域的创新者。

Facebook和Twitter在成立初期都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社交玩具,而它们最终却变成了举足轻重的平台,连接了无数人,支持言论自由,甚至成为了推翻苛政运动的一部分。Uber最初被指只是20来岁年轻人的玩意,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整个交通行业的变革者,一个月可以创造2万个新岗位,同时也让一些人免去了购车需要,因为它提供的搭乘服务实惠,可靠,且随时可以获得。WhatsApp一开始也只是又一款通讯应用,不过它让全球各地经济条件不佳的用户能够免费进行通讯。

一家又一家的公司在创办之初被嘲讽愚蠢,或者被指只是解决了少数的富裕人群的需求。然而,时间证明,这些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触及全球各地的数亿乃至数十亿的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米姆斯的观点的第二个错误是,风投的钱没有投向正确的企业。他指出,37%的风投资金流向软件公司,为1995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比例。他以此作为例证。这其实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观点,因为软件是个非常广泛的投资类别,一个覆盖他希望得到改善的那些领域的类别。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软件恰恰就是解决米姆斯所提到的部分最令人烦恼的问题的途径。例如,如果你想要解决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你可不能投资出租车公司。你需要投资的是像Uber这样由软件驱动的创业公司。

我们的职责就是预测未来。

2011年,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写下名言:“软件正在吞噬世界。”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得益于软件驱动的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在被颠覆,在实现价值增长。如果我们认同安德森——种种证据也显示我们应该认同他,那向软件领域提供更多的投资就并无不妥。

说回风投资金实际上流向哪里的问题。根据我的同事托马什•汤古兹(Tomasz Tunguz)最近发表的题为“最热门的创业领域”的文章,我们确实发现资金流向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领域。2009年至2013年间,早期阶段投资增长最快的五个类别依序是:Android生态系统,硬件与软件,大数据,航空航天,以及卫生与健康。

当然,我们常常会出现失误,投资过不少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其潜力的创业公司。说真的,风投投资的10家公司大概有9家以失败告终。这让批评者有充分的证据去说我们的投资和意图是错误的。但作为投资者,我们的职责就是预测未来,避免将目光局限于眼前,试图叙述某个简单的电子可能会发展成下一个Twitter、Facebook、谷歌或者Uber的故事。我们的职责是,乐观看待问题,避免轻率行事,聚焦于初创公司成为卓越企业的潜力。

我们错过的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数量可能超过我们的期望值。但这并未意味着我们会停下物色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有望改变行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创业点子的脚步。(译:羽腾)

Funding The Right Stuf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