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野釣必須打窩嗎?

好好活著5812991


野釣和黑坑競技很大的不同就是野釣小魚鬧,且水廣魚稀。發窩快的窩料招小魚,不招小魚的窩料發窩慢。顆粒越小,發窩越快,顆粒越大越留魚。沒有魚不吃的窩料,就算氣味刺鼻,打到水裡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稀釋也會有魚吃。大鯽魚和鯉魚偏愛發酵糧食,酒米顆粒小,氣味在水中擴散更快。 大廠的產品廣譜性更強(就是到哪裡都能起作用),質量更穩定,個人秘製的窩料對自己熟悉的釣點針對性強。我常用一公斤裝老壇五穀雜糧,兩公斤裝老壇維它米,效果很好,價格不貴。

我在施釣中用什麼窩料和釣餌取決於小魚鬧不鬧,鬧的厲不厲害。沒有小魚打9米,小魚多了9米和老譚混合,小魚再多直接老譚。如果單獨用老壇五穀雜糧的話,這個季節大概在2~4個小時發窩。釣餌也是,沒有小魚用紅蟲,小魚多了用蚯蚓,再鬧用搖三搖、麥粒。

窩料在傳統釣法當中佔很大的比重,建議新手儘量選擇更廣譜性的窩料。只要是糧食就會有魚吃,發窩時間不同,目標個體大小不同而已。





野釣行者徐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大師們都曾經說過: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其實就是說在野釣的時候,要想釣到魚,打不打窩也不是非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因為也有可能走大運碰到過路魚,但是要想釣的多,持續性地上魚,那麼打窩基本上就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了。

一、什麼是打窩

打窩其實說簡單也簡單,把窩料放在一起統統扔進釣點即可,說難也難,要想把窩打的好,打的妙,那麼就要結合實際的水情和魚情來打窩的,那樣才能打的合適,不至於浪費。其實打窩還得選擇使用什麼類型的窩料,窩料使用多少分量,以及到底要打幾個窩點才合適等等。

比如:我在釣鯽魚的時候,使用酒米是最合適的窩料,每次打窩的量也不用太多,使用羽毛器打窩器,打一次就夠了,然後再根據具體所處的季節,釣點情況,再詳細分化,冬季春季想走釣的時候,就得多打幾處窩點,每處窩點可以適當少打一點量。

二、打窩的作用

說了一些有關打窩的實際操作的東西,那麼野釣打窩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打窩的重要性是什麼?

1、打窩能誘魚

野外水域,尤其是在江河湖庫等大面積的水域,一般情況下都是水廣魚稀的,其實魚也是在不斷覓食的過程,但是它也不知道你這裡有吃的,而且你也不知道魚的位置。就像以前信息不發達不通暢的時候,別人想賣東西,你想買東西,但是互相之間沒辦法溝通聯繫,就不能實現交易。所以打窩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這是你在自然水域,和魚有交集的唯一驛站。

我們打下窩料之後,由於它具有一定的味型,其分子在水裡就會傳播開來,具體的傳播速度還要看窩料的味道大小,窩量大小,以及水溫的高低。傳播速度快,誘魚所需的時間就短,發窩就快;傳播速度慢,誘魚所需的時間就長,發窩就慢。魚尋著氣味來到窩點,誘魚的作用就算達到了,我們就有機會和魚有接觸。

2、打窩能留魚

當魚被窩量所吸引,來到窩點之後,它們會不斷搜索食物,此時食物是在不斷減少的,具體的速度跟魚口和魚數量有關,魚多口生對窩料的消耗就快,反之亦然。此時我們就應該放竿做釣了,肯定能釣到幾條的,但是當窩料消耗完了之後,我們會發現魚口逐漸變稀少了。

對於老釣魚人而言,打窩甚至是補窩,在留魚上面比誘魚還要重要,因為好的魚情不多,如果是沒誘到魚就罷了,但是在魚進窩之後還不能把握住,就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打窩在留魚的作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都空手套白狼,魚也是很實際的,沒吃的話就得走。

三、什麼時候要打窩

以上說了有關打窩在誘魚和留魚上的重要作用,在野釣的情況下,有時候是必須要打窩的,或者說打窩能大概率提高中魚的效果,通過水情和魚情以及其它因素的分析,在以下情況下是需要我們打窩的。

1、這些水情下需要打窩

水域面積廣的時候:上面其實也提到過的,當我們在水廣魚稀的江河湖庫做釣的時候,就肯定是要打窩的,具體也不贅述了。

水深的時候:這也跟水域面積大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但是水深的時候不一定水面大,有的水域可能面積小,但是非常深,所以水體的容積量就大,而魚生活的水層也在改變,就要打窩。

水溫低的時候:水溫低會造成食物的味型傳播速度減慢,即使打窩也要提前進行,更別說不打窩能釣到魚了。

2、釣大魚的時候需要打窩

釣大魚或者守大魚的時候肯定是要打窩的,而且窩料的味型最好是天然的糧食型窩料,因為大魚不僅食量大,而且對食物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只有使用大量的原位窩料才能將其引誘到窩點。

3、新釣位需要打窩

當我們開闢了新釣點,新釣位之後,肯定是要打窩進行誘魚的,有時候還要連續幾天不斷的持續打窩,才能成功誘魚。因為新的釣位不可能一直藏魚的,魚具有趨利避害的天性,沒有吃的地方,它憑什麼老是呆在那裡,即使是在安全區域裡,它也得巡遊活動的。

4、長時間做釣需要打窩

有時候我們在野外釣魚,會選擇長時間進行做釣,因為每個釣魚人心裡都有一個更大的魚,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通過長時間連續的做釣,就有可能實現,特別是在守大魚的時候,此時就要打窩,還要打大窩。

四、什麼時候不需要打窩

打窩看情況,不打窩也是要看情況的,有時候有的釣友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給它打上,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以下情形就可以考慮不打窩,或者少打窩,還能省點窩料。

1、水底有醬層的時候

在經常有人做釣的地方,由於長時間的打窩誘魚,水底一些魚沒吃完的剩餘餌料窩料就會變質腐爛,從而形成醬層結構,那麼我們打窩的話,它們就會混合到一起,魚不僅不喜歡混合後的味道,還不容易發現新鮮的窩料,要打也要打在醬層之外的水底。

2、肥水水域不打窩

也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了水體營養物質過剩,裡面的微生物不斷繁殖,形成了肥水的水質,裡面的魚就不缺吃的,整體張口閉口就能吃,這裡的魚是最難釣的,打窩也無濟於事。

3、小魚多的時候

其實很多釣友會認為小魚多的時候,是不需要打窩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打窩之後小魚會越來越多,即使使用大顆粒的糧食窩料,小魚也會不斷的進行騷擾。但是另一方面來說,要想釣大魚,就不必在意這些小魚,所以要看釣什麼魚了,而且看釣點的小魚數量如何。

4、魚道上可以不打窩

車有車道,魚有魚道,只不過是在水底的,其分佈是比較複雜和多變的,有時候我們碰到途徑魚道上的魚,就會連桿爆護。魚道是魚的必經之地,魚看到釣餌的時候肯定是會去吃的,所以在魚道上做釣就可以不打窩,或者少量打窩。

5、老釣位上可少打窩

老釣位是指經常有人做釣的地方,如果有人釣,那麼魚情肯定也是比較好的,由於長時間窩料的投餵,魚已經知道這裡有食物了,會定時去覓食。而現在釣魚人都捨得打窩,少你一次不打窩基本上影響不大,也可以少量打窩,任然能釣到魚的。

最後總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瞭解了打窩的實際作用,以及知道大致在什麼時候需要打窩,或者必須要打窩,在什麼時候不需要,或者可以少量打窩。但是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的時候你認為必須要打窩,但是不打窩也行,比如在碰到魚群的時候,打窩和不打窩差不多,它不想留在這裡,你打窩也留不住。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也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


大別山小農人


野釣的環境複雜,不能一句話來決定打不打窩,有的水域適合打窩,有的水域就不適合打窩。我在江河野釣的時候就少打窩,主要原因是我常去釣魚的地方,自己對水中有什麼魚,如何垂釣心裡有底,不打窩垂釣起來效果要好一些。在這幾種情況下我才打窩:

一、第一次去的陌生水域,由於對水中有什麼魚,魚口怎麼樣不瞭解,少量打一些窩料試試。打窩的窩基本上用的是商品餌料,如酒米、發酵的苞谷、酒糟苞谷等,主要是想吸引鯉魚進窩。諸如釣羅非魚、小巴猛魚的時候,我都不打窩,打了窩效果更不好,會招來太多小魚鬧窩。

二、夜釣的時候打窩。夜釣的時候小魚鬧窩的情況減少,魚的活動也明顯減弱,為了引誘目標魚進窩,也會適當的打打窩,過上一段時間補上一兩次窩料,目的是把魚儘可能的留在窩裡,只有魚在窩裡才好釣魚。

三、天氣不好的時候打窩。天氣不好的時候,魚口不好,魚基本停留在深水區不活動,為了引誘魚來到垂釣區,也可以打上一些窩料。

野釣環境複雜,各地方的氣溫水溫魚情都不同,打不打窩要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決定。打窩有時候效果好,有時效反而不好,打窩也不是萬能的。





紅色小舟


你好,很榮幸的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根據水情,魚情,釣法等等來確定是否需要打窩。根據我自身的釣魚經驗跟你簡單的介紹下下哪些情況需要打窩和不需要打窩。

一,水情

我們在走水特別嚴重的情況下不需要打窩,就算打了窩效果也不會太好,窩料都被水流帶走了。

在水流穩定的情況下野釣還是需要打窩的,野釣的話一般魚密度不是很大打窩能夠快速的誘魚,還能起到很好的留魚效果。古話說的好,想要魚上岸得拿糧食換。

二,釣法

我們採用哪種釣法也是決定我們是否打窩的關鍵。

像使用拋竿串鉤作釣或者路亞作釣就不需要打窩,那麼遠的距離我們也沒辦法打窩對吧。

像手杆傳統釣或者臺釣是避免不了打窩,不打窩我想大部分釣魚人都會心裡不踏實,這也是大家的通病……

總結

我們在打窩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目標魚來打窩,打窩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窩是否做的好也是決定我們收穫的關鍵因素,我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作為釣魚愛好者我們一定要及時改變思路,想要釣好魚一定要跟著魚的思路走。現在釣魚,魚不復雜,複雜的是釣魚人的心。我們要不忘初心,娛樂開心,交朋友釣魚,釣魚交朋友。我是釣魚人松哥,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點贊,關注。


釣遍天下野河溝


野釣打窩我想沒有一個釣魚人會不打吧!其實這麼說吧,許多釣魚諺語都有說明,這些說法你們應該也都有聽說過!釣魚人常說“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要想魚上岸就得糧食換,”等等!這裡我就不多說了,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很多!

作為野釣愛好者,我對野釣打窩這個問題也有自己的看法!

釣魚是一個享受過程,不管是空軍也好,爆護連桿也好!最終的結果還是自己快樂開心就好,所以在釣魚打窩的問題上,我們可以用幾個方面去說!

第一,漫無目的隨便釣,我叫隨緣釣!

對於這樣的作釣方式,我的做法就是一個釣箱或者釣椅,一把竿子,一團拉餌,

不做窩。水邊一坐,拉餌抽竿打頻率,就是靠拉餌落水的頻率來誘魚,就是說抽來什麼魚,我們就釣什麼魚,釣每一杆的驚喜,每一釣的意外!這種釣法我稱之為隨緣釣法,一切作釣基礎都是以隨性為主,爆護隨性,空軍隨性,一切都不放在心上!

第二,深思熟慮好好釣,我叫針對釣!

如果是在瞭解了,研究了,考慮了,準備針對性的作釣某種魚。那麼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然後去選擇性的作釣,比如,我要去作釣鯉魚,我就會選擇使用比較適合誘來鯉魚的窩料,再比如,我如果作釣鯽魚,那麼我就會選擇傳統的酒米做窩。所以,在你想要認認真真作釣某種魚的時候,打窩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因為要想在最快的速度,最穩健的釣到想要的魚,那麼打窩絕對會比不打要來的更加快,更加穩妥!

第三,重窩守底蹲大物,我叫枯釣!

釣魚人都應該知道,釣大物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想要釣到大物,那絕對是對窩子,時間,精力的最大考驗。真的是缺一不可,而釣大物沒有一個大窩子,想要聚集起來大物進窩實在是太慢了,畢竟大物的食量都是很大的。就我們瞭解的幾種大物,它們每天真正的食量幾乎都是它們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要是窩子做小了,它們進來輕輕鬆鬆就吃完走了。

所以只有用足夠多的食物才能將它們安穩留下,而在作釣大物時,我們需要一個守候的過程,畢竟等到大物進窩不是一時三刻^_^的事情。那麼在大物進窩以後,攝食吃鉤中魚後,溜魚上岸也是一件極為考驗體力,經驗的事情!

而釣大物也不是打了重窩就能釣到的,沒準你守幾天十幾天都有可能空軍,所以我將這種枯燥的作釣方式叫做--枯釣!

回答結束!以上就是我作釣中得出來經驗,所以對於野釣必須打窩還是不打窩,個人感覺一切都是以自己作釣思路去決定的!不過開頭的幾句釣魚諺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有付出才有回報,只是回報多少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喜歡我的點贊,關注也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閱讀!!!!


啊峰愛釣魚


蚯蚓搗碎 少加點水攪勻 取河邊 幹泥土 蚯蚓血水活泥巴 揉團 打窩 穿蚯蚓做釣 秒殺一切商品餌 小藥 實踐N次 坐我旁邊的 只有看我上魚機會

簡簡單單 自由自在



長春路亞愛好者


你好

野釣之前必須打窩,因為野釣的魚密度肯定不能大,所以建議有條件得提前一天打窩,如果是用幹玉米,建議提前3提空打窩,然後用鮮玉米或者商品餌的玉米去做釣!這樣效果回非常好!

如果野釣不打窩,如同大海撈針,當然也有運氣爆棚的釣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愛釣魚的李先生810


要想釣的多,必須得打窩!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看到很多釣友在求這種餌料那種餌料,感覺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

窩料基本很少人聊,那我就來聊聊窩料,也算是拋磚引玉,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

說打窩之前,我們先聊聊到底什麼東東是窩!

窩,顧名思義就是魚睡覺的地方,比如狗窩什麼的!

那麼打窩,就是通過窩料吸引魚群的一種方式!

說完了窩,那麼我們先來聊聊到底挑選什麼樣的位置來打窩!

你要打窩,首先要挑個有魚群聚集的地方,這樣打出來的窩才能起到更好的誘魚留魚的效果!

釣魚的場所無非是江河湖海(這裡只聊野釣場所,不玩黑坑和斤塘),很多地方會形成天然的窩子,這個需要你花精力去摸索和判斷的!

找到一個好的天然窩點,再使用窩料進行打窩,能讓你的窩料起到更大的作用!

在我看來,一個合適的窩點,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人少,人少不容易產生噪音,魚能從容的在窩子裡覓食而不會受到驚擾!

2、有天然形成的小型魚窩,有天然窩子再打點窩料下去,會更省事!

3、位於魚道附近,魚道就是深水淺水交界的地方!

4、水深能滿足垂釣要求,太深不好釣,太淺不藏魚(個人喜歡水深在3~4米左右的地方垂釣)。

一種是輕窩,一種是重窩!

輕窩也就是滿足休閒釣的一種打窩方式,我們常用的酒米、菜籽餅這種打窩模式就屬於這種這也是我最常用的。

重窩則是一些大神幾十幾百斤打玉米,這種方式實話說我沒試過所以不作評價,畢竟個人每天釣魚的時間也就那幾個小時,實在沒時間去慢慢守窩子!

窩料這東西,大家眾說紛紜,上面有人說酒米招小魚,要用玉米渣!

其實這些都對,也都錯!

無論大魚小魚,在遠處都是靠嗅覺找食物的,近了才靠視覺!

所以,沒有不招小魚的窩料,只不過說小魚招來了用玉米做窩,它啃不下去而已!

但是啃不下去不代表它就走了,也許你鉤子下去,它就啃了!

窩料必須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是什麼意思?虛就是有很散霧化很快的東東,這些東東能將味道快速傳遞出去!

實就是魚被誘導來了,必須要有點東東讓它們啃!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誘魚和留魚,窩料最終也就是達到這種目的!

好的窩料,其實就是虛實搭配合理的窩料!

實的東東多了,你就是去餵魚了,虛的東東多了,你魚留不住!


野釣啊網網


什麼叫野釣?就是遼闊水域的江河湖泊水庫作釣,這樣的地方一般水域開闊,水面積大,魚的密度相對魚塘少很多,如果只是隨便玩玩釣多釣少無所謂可以不打窩,但是要想有一個好的魚獲,釣的過癮必須得打窩,還得打重窩,最好是大餅那種,留魚更持久,打一次重窩可以釣個好幾天。可能有人懷疑了,我打重窩了也沒上幾條魚,當然釣魚有多種因數影響,野釣對線組釣技這些要求不高,唯一的一點你得保證窩子裡有魚,這一點最重要,哥征戰野釣數十載,江河湖泊還是大型水庫,我都是打重窩,大餅直接砸下去,魚獲大部分時間也都沒讓我失望過。相信哥,想要釣的爽,就得捨得並且不厭其煩打重窩。隨便玩玩就算啦[呲牙][呲牙]









歐博士探釣


秉承解答問題,儘量細緻,明瞭的宗旨為釣友解惑。釣魚“留大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

野釣必須打窩嗎?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需要看你選用的餌料和作釣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的。

“釣魚打窩,越釣越多”,“要想魚上岸,需拿糧食換”等等這些魚諺是我們釣魚人常常聽到的,這些都是在說明釣魚打窩的重要性。

提起野釣我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水廣魚稀。所以,想要把魚兒釣獲上岸,首先就需要把它們誘進窩子裡來,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魚獲。那問題來了,野釣我們要不要打窩呢?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如下:

根據釣魚選用的餌料選擇是否需要打窩

根據作釣的時間長短來選擇要不要打窩

一款好的窩料一般需要具備2個條件:1,有氣味或者霧化的東西誘魚。2,有實物起到留魚的作用。


根據釣魚選用的餌料選擇是否需要打窩

利用可以霧化的餌料可以選擇不打窩或者少打窩。

這種餌料一般商品餌居多。我以前用商品餌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打窩的。開釣之前先大團餌料抽幾竿,因為一般商品餌都具有邊釣邊誘效果的。

但利用商品餌的不打窩,是有利有弊的。因為你想要通過餌料把魚誘過來,就需要把餌料開的霧化好一點,這樣的話很容易招小魚的。另外,這樣的餌料因為沒有實物,留魚效果是不好的。

我以前用商品餌的時候是不打窩的,但常常會出現釣著釣著停口的情況。後來我在商品餌裡摻加了酒米進去,頻繁停口的現象確實改善了不少,因為酒米起到了留魚的作用。但話又說回來了,餌料加酒米的做法,這也是變相的打窩了。

利用不能霧化的餌料是一定要打窩的。

這種餌料比如:蚯蚓,紅蟲,玉米,小麥,水果等等,這類的餌料是不具備誘魚效果的。野釣在水廣魚稀的情況下,光靠鉤子上的釣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利用這類的餌料是需要打窩的。

根據垂釣的時間長短來選擇是否需要打窩

短時間垂釣可以選擇少打窩或者不打窩

如果你釣幾個小時的話,可以利用商品餌採用不打窩或者少打窩。因為發窩也是需要時間的,倒不如加大餌料的霧化程度,這樣可以更大幾率的誘魚進窩。

長時間垂釣需要打窩

如果你需要釣一天甚至很多天的時候,就需要打窩,並且打大窩,甚至打提前窩。這樣做的好處是:讓魚兒養成覓食習慣,誘使它們一感覺到餓就會想到你打的這個窩子的地方。

引申一點:

對於窩料的選擇上個人的觀點是:不管味性,還是適口度上都是要差於餌料的。如果窩料比餌料還好,魚兒很大幾率是不會咬你鉤上餌料的。

另外,最好做到窩料餌料不一致,有些區別(味型和適口度上),這樣更能增加魚兒咬鉤的幾率。

寫到最後:

關於野釣是否打窩的問題,個人的意見是打窩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是水廣魚稀的野釣,想要保證魚獲,首要的條件就是把魚兒誘進窩子裡。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