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茶园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嗜好性作物的发展历史也伴随着中国的作物发展一样历史悠久,中国的嗜好性作物和中国的其他经济发展方式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欣欣向荣的独特经济体系。嗜好性作物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作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特点,例如它们特有的属性,比如嗜好性作物的经济性、上瘾性等。

这篇文章将简单从嗜好性作物的发展入手,谈一谈嗜好性作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嗜好性作物所扮演的社会地位,对于古代嗜好性作物既满足享乐需求,又增加了财政收入和社会价值做出简单的分析。

一、何为中国古代嗜好性作物

中国嗜好性作物在中国历史上历史悠久,是中国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常见的嗜好性作物分为几种,从最为常见的茶叶、烟草、槟榔到罂粟等。嗜好性作物一般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以及上瘾性等物质的作物,在这些作物经过精细的加工生产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商品,例如茶、香烟,以及槟榔和鸦片等等,接下来简单地从嗜好性作物的分类和特性出发,为大家简单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嗜好性作物。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槟榔

1、嗜好性作物的分类

“茶”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一类嗜好性作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经济作物之一,茶也就是山茶,山茶一般种植在山上,是一种多年生的绿木本类的作物,从外观来看,山茶的叶为单叶,是一种常绿植物。山茶的新鲜的绿叶中富含有机酚以及咖啡碱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茶树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也是饮用茶叶等最多的国家,现在可以记载的种植茶树的国家,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本土传播出去的,中国的茶文化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茶历史。根据文献记载,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饮茶的历史甚至于占据了中国历史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见,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国的茶类嗜好性作物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经济地位。

说完“茶”,接下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烟草,烟草是一种茄科烟草属植物,从外观来看,烟草的叶片比较大,茎直,从烟草的习性来看,烟草这种作物比较喜爱温暖的环境,对于干旱的耐受力较高。烟草不同于山茶,它的原产地是墨西哥,等到明代末,烟草才逐渐传入我国,等到时间到了十七世纪,在我国的记载历史上,已经有对烟草上瘾的人们开始出现。提到烟草,我们就会想到和烟草其名的槟榔,槟榔是一种常绿的乔木植物,树木高达十几米,在槟榔果中富含槟榔碱,在东汉时期,就有记载关于嚼食槟榔上瘾的人士。

嗜好性作物不仅有以上几种,还有具有巨大毒性的罂粟,罂粟在很长时间让我们国人闻之色变,罂粟是一种罂粟科的草本植物,极易使人上瘾,其实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种植有罂粟,据记载,早在七世纪,中国就已经从伊朗等地传入罂粟,然而,让我们闻之色变的鸦片等制作工艺却是直到十三世纪才有明确的记载。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烟草终种植

2、嗜好性作物的享乐特性

嗜好性作物之所以被称之为嗜好性作物,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们独有的特性,如刺激性、上瘾性、商品性,以及经济性。“刺激性”是嗜好性作物的一大特有属性,刺激性在这里指的是在服用这种作物或者这种作物加工后的商品后,人们的大脑以及身体或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反应,

例如,我们熟知的通过饮茶使我们精神饱满,驱散困意;通过嚼食槟榔,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似醉未醉的感觉,更不用说服用大烟等的幻觉感。

有古籍对饮茶后的感觉进行记载,例如魏晋时期的《广雅》中提及“赤色茶饼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除此之外,还有《西溪樷語》对槟榔的刺激性的记载:“初食微觉似醉,面赤,故东坡诗云,红潮登频醉槟榔”。

“上瘾性”是嗜好性作物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正如上文提及的刺激性,嗜好性作物可以满足服用他们的人的一些精神类需求,由它们加工制作而成的商品具有使人上瘾的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之后,有很大的可能会使服用者对其依赖。著名的诗人王安石曾经说过“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除此之外,烟草和罂粟的上瘾性更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历史上记载的鸦片战争等正是由于罂粟的制成品“鸦片”对于中国古代人民毒害的历史见证,以及从侧面展示了嗜好性作物对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嗜好性作物的发展不仅和嗜好性作物和享乐性有关之外,还与财政收入有关,也就是嗜好性作物的商品性以及经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罂粟

二、中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商品经济性

当谈及商品经济性时,嗜好性作物作为中国农作物的一种,

有着它独特的商品经济性,虽然嗜好性作物在消费量方面和大众的作物还有一定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过瘾性等原因,使得嗜好性作物拥有着较为固定的、长久的消费者,这些固定的消费者甚至会对于一般农产品较为看重的价格等方面,不那么敏感,这也使得嗜好性作物可以在价格上相比于一般的农产品而言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从这些方面总的而言,我国古代的嗜好性作物具有较为可观的商品经济性。

1、嗜好性作物的商品化种植过程

我国古代对于嗜好性农作物的偏好也体现在对于嗜好性作物的商品化种植,商品化种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据史料记载茶叶的种植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中国最早的茶叶之乡——武都,为茶叶的全国性流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在当时,全国性商业化种植还未形成,但是茶叶已经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系紧密。

到唐朝时期,茶的全国化的商业种植开始初露头角,饮茶的习俗伴随着宗教的传播进一步蔓延至全国的各个角落,北方的饮茶习俗逐渐形成,正如书中记载,在当时,人们沉迷于宗教文化,不管是在佛教还是在道教中,饮茶都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风气,人们晚上不吃饭,便用晚上吃饭的时间来泡茶、饮茶、感受茶中的禅意。伴随着这种原因,饮茶文化进一步流行开来,同时,伴随着饮茶文化的流行,山茶的种植市场也进一步得以扩大

正如傅筑夫先生说过:“茶是农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商品,茶的种植成为一种专门化的农业生产,茶的焙制作为一种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中惟一的一种专门化的商品生产。”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茶道文化

2、嗜好性作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嗜好性作物作为中国古代作物品种中的重要一类,它对于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不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相关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从一些方面上而言,嗜好性作物无疑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在世界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正如中国古语所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局限在可以吃的食物上,甚至很多地方在重视农业发展的通水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是一种恶性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而我们这篇文章提到的嗜好性农作物恰恰突破了这种长久存在的恶性循环

,嗜好性农作物不仅作为农产品德一种,而且还拥有着商品贸易的特殊性,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得到机会成长,进而增加了财政收入,引起一系列的良好回馈。

满足享乐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谈谈我国古代嗜好性作物的发展

三、总结

中国古代嗜好性作物作为中国古代农副产品的一类,也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享乐需求,而且还增加了财政收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独特的社会地位,不管从何而言,植物本身都没有正负好坏之分,只要我们正确利用这些嗜好性作物,它们在当今时代也会展现出它们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安徽烟草的起源与发展》

2、《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

3、《 浅论烟草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4、《中国茶叶市场的分销策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