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末抗清名将阎应元,让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这三王分别是谁,为什么没有名字?

O马大哈O


阎应元 ,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天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死者六万七千余人,巷战死者又七千,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陈明遇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实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清军在江阴防攻战伤亡最惨重,城破后屠杀最烈,写出来痛心,就不写了罢。

从此以后,整个江阴地区的人们都采取了对清廷不合作的态度:不当清朝的官,不应清朝的举。直到乾隆年间,乾隆给阎典史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局面才有了改观。

那么问题来了,折损的三王到底是哪三王呢?

当时参加攻城除了坐镇亲王多铎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

文学作品里写死于江阴的是七王、八王和十王,其实是属于杜撰。江南文人不清楚,所谓的七王是清方对济尔哈朗的通称,八王即阿济格,十王即多铎。他们仨都未直接参与江阴之战,最近的多铎当时坐镇常州。当时清军中能被称王的有:多铎,阿济格,济尔哈朗,代善,豪格,承泽,岳托,再加三顺王,以及一个未来的平西王吴三桂,他们没有一个是死在江阴的。

三王十八将,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从最初说书人的口中传下来的,因为说书需要必要性的夸大。虽然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三王十八将,不过这并不影响阎应元和江阴父老的壮举。


长安城不良人


提问者一定说的是发生在顺治二年六月的江阴抗清起义,这次起义是因为清朝颁布“剃发令”所引发,清廷消灭弘光政权后,要求江南各省区域“近者一月,远者三月”执行完剃发之令,表示“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必置重典”,这项政令的下达就严重伤害了汉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高度反弹,原本被清军平定的东南地区纷纷起义抗清,本来有利于清廷的形势被剃发令破坏。

《鞑靼战纪》:这条规定确曾多次给他们带来危险,扰乱他们国家大业。因为中国人爱护自己的头发和服饰,尤胜于爱戴他们的国家及皇帝,为此而英勇斗争。


而江阴起义就是东南各地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领导者就是问题中讲到的江阴典史阎应元,这次起义相对于其他地区义兵的反抗最为激烈,持续时间将近三个月,给予清军的杀伤也是最大的。此战之后,江阴被屠城,遭到灭顶之灾。

《圣武记·开国龙兴记四》:进围江阴,昼夜炮攻,会大雨,城崩矢石尽,屠其城。


记载关于此次起义的史籍众多,有《江阴城守纪》、《江阴城守后纪》、《爝火录》、《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明季南略》等,可谓丰富,其中一些记载清军在江阴围城战中战死“三王十八将”来突出这场战役的惨烈,以《江阴城守纪》为例,就有七王、八王、十王围城,七王、薛王、十王死于城下一说。

按照清初诸王的排序,七王乃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八王乃是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十万乃是和硕豫亲王多铎,这三个亲王当时和江阴之战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也在江阴之战很久后死去,很显然在江阴城下所战死的“王”根本不是他们。

当然,确实也有清朝的宗室、王爷参加过江阴围城战,为史书所载。分别是:

和硕端重亲王博洛(江阴之战时为多罗贝勒)。此人系清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三子,其名不仅出现在《江阴城守纪》上,《清史稿》亦有“攻江阴亦下”之语,其应该是江阴围城战的总指挥。


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江阴之战时为多罗贝勒)。此人系清太祖长子褚英第三子,《清世祖实录》有尼堪“用红衣炮,攻克江阴县”之语,可知其参与当时战斗。


清定南王孔有德。清未入关前所封“三顺王”之一,《清世祖实录》载孔有德“取江阴县时,尔率所部兵协攻”,亦知其参与了江阴围城战。


这三位清朝王公确定是参与了江阴围城战的,还有一位疑似参加江阴围城战的宗室为镇国公汉岱,此人为清太祖同父异母之弟穆尔哈齐第五子,在平定东南时,在博洛军中,不排除其有参战的可能性。这四个人无一死于江阴城下,其余南下清朝宗室硕塞、屯齐、尚善、杜尔祜、特尔祜、杜嫩、拜音图、勒克德浑更无一人死于江阴,可知野史所记载的“三王”死于城下确实是夸大之词。后世之魏源、徐鼒也曾辟谣,称其不可信。

《小腆纪年附考·卷十一》:考是时南征贝勒,一为勒克托浑,一为博托,一为贝子屯齐,后皆立功闽、楚,北剿大同,进封顺承郡王、端重亲王,其余刘良佐、李成栋以下,无一死于江阴城下之人。若果没王事,如定南王、敬谨亲王之死楚、粤,则赏延奕世,载在史传,何得佚其姓氏!文士铺张,快其笔舌,尽信武成之策,遂成演义之诬,今并削之。


依据我的判断,这“三王”的由来大致有两种可能:

第一、误将清朝军官当做王爷写入史书。此次围城战中确有满八旗参与其中,据《清史稿·忠义传》记录,有军官萨门、达鲁哈在登城作战中被杀,可能误将他们当成了王爷。

《清史稿·卷四八七》:分兵江阴县,萨门以云梯先登,被戕。达鲁哈继进,亦阵殁。


第二、此“三王”指降清将领刘良佐部下将领。降清的原弘光四镇将领刘良佐几乎全程攻打江阴县,他的部下自然是死伤惨重,而其本人原系农民起义军出身,而农民起义军往往都会有给自己取绰号的习惯,如王光恩为小秦王、罗汝才自称混世王曹操。《江阴城守纪》中有薛王死于城下之说,薛王这个称号不像清朝王号,倒与农民起义军的浑号相似,所以我感觉死的那“三王”很可能是刘良佐部下。

有关清军攻打江阴的记载,不仅清朝死“三王”为不实之言,清军的围攻、死亡兵力也多有夸大之语,《江阴城守后纪》言,清军围城的兵数高达24万、损兵达7.5万余人。

以当时的情况看清军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兵力,清朝进攻弘光政权时,以豫亲王多铎率领5~6万人进攻淮河以南,所谓“其时英王征陕西之军,都统准塔征山东之兵,豫王征江淮之兵,每路各五、六万”,这估计就是到达淮河南岸,长江下游八旗军的数量。


其后又有弘光四镇之兵23万余人投降清军,但是早在顺治二年的六月十五日,为了让这批降军迅速为己所用,清廷就下达了裁军令,“归顺之骑兵,仍留彼处,步兵应留若干,应裁若干,尔等酌量裁减”,将弘光四镇降军内部用于充数的老弱妇孺和没有战斗经验新兵蛋子全部裁撤,最后10万左右的人员跟随清军作战。

《圣武记·开国龙兴记四》:时我大清下金陵,下淮安,兵各数万,又收明降兵,间择骁悍薙发入伍,合十余万。




所以,在江南的清军总共最多只有16万人,怎么可能会出现24万人围攻江阴。况且这15万人还要各处分兵。首先、要重兵驻防南京,防止卢象观的义兵袭击南京城(《小腆纪传》称卢象观有义兵2万)。其次、还要重兵驻扎杭州防备鲁王政权。还要在松江、嘉定等地与各支义兵交战,怎么可能全部开赴赴江阴?魏源推测“其围城兵数断不及记载十分之二”,就是24万的五分之一,围城清军最多就是4.8万人。


所以4.8万人围城,自然不可能有7.5万人的阵亡,而与《江阴城守纪》同时代的《弘光实录钞》与屈大均写的《皇明四朝成仁录》均称清军死亡数千或一万人,这个数字恐怕更符合事实。




综上所述,江阴围城战中清军确实没有所谓的“三王十八将”阵亡,清军出兵人数大概是4.8万人,清军死亡大概在数千至10000人。是故,哪怕是清军出兵伤亡人数有假,但江阴能以一城独抗东南清军的三分之一,亦可称为顽强坚韧。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史稿》、《圣武记》、《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皇明四朝成仁录》、《弘光实录钞》、《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


论史


明末抗清名将阎应元,以一介江阴典史之职,率领江阴城十万义民,面对20万清军铁骑,困守孤城81天,清军伤亡75000人,江阴百姓死97000人,江阴城陷之日无一人降,最后幸存者仅53人,这就是著名的江阴抗清保卫战,也是清军在江南地区伤亡最惨重,屠杀最激烈一场战斗,更是江阴百姓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作实写下光辉的一页。

图为江阴市朝宗门。

据闻江阴抗清保卫战,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先不说十八将,这三王是哪来的?正史上无任何记载,关于这场战争,清军有王参与吗,有一个,原毛文龙的部将,投降满清封为恭顺王的孔有德,他参加了攻城,如果非要凑齐三个王,还有两个,都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一个叫尼堪,一个叫博洛,但这两人当时仅为贝子身份,封王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另外,这三人都活得好好的,并没折在江阴保卫战中,所以使清军连折三王,是靠不住的。

江阴抗清三公雕像,抗清三公分别为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既然流传出了阎应元领导江阴保卫战折了清军三王的说法,肯定事出有因,原因就在于一本书《爝火录》,由于满清的文字狱,导致明末清初这段历史非常模糊,存下的史料参差不齐,大多还是添油加墨的文学作品,《爝火录》是保存不易的其中一本,里面讲了江阴保卫战的过程,而折的三王就出自于此,让人跌眼镜的是,折的三王是野路子王,没有名字的冒牌货。

忠邦六角亭,为纪念阎应元而建。

叙述如下:“北兵一将,驾云梯直上,城中用长枪刺之,将以口啮刃,奋身直跃城上,一童子劈其头颅大半,堕城下,敌昇尸至游鲤山焚之,相哭失声,或云是七王也”;“八王,周身束利刃,以钉插城,缘墙而上,城中用大锤击杀之”;“一作十王,张黄盖,设高座,坐十方庵后,指挥筹画间被铳击,身三处。”这里的三王分别是七王、八王、十王,哪来的?

清统治者为怀柔江阴百姓,赐“忠义之邦”匾额,挂于城南门额,这条街也被称为忠义街。

当时攻城的清军头阵是刘良佐,此人是明朝将领,后拥立福王,清军南下时,刘良佐带领十万部众降清,成了清军马前卒,而这三个王就是当年刘良佐在军中,自己给部下封的几个草头王,如前面《爝火录》所讲的,江阴保卫战清军攻城时,七王被一孩子劈死,八王上墙后被锤死,十王被火铳击中,尸骨无存。所以,江阴保卫战连折清军三王,事实虽没人们心中所想,但用在江阴百姓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上,这无可厚非。


图文绘历史


阎应元是有名的抗清名将,作为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他的功绩被牢牢的记述在了史籍当中。有关于他让清军连续折三王十八将,很多人都惊讶不已。那么这三王分别是谁?为什么在史书上没有记下名字呢?

抗击清兵

1645年,也就是明宏光元年(清顺治2年),阎应元都用了江阴典史,这个时候他率领10万军民,面对着24万清军铁骑,200余门大炮,顽强抵抗了81天,使清军连续损失了三王十八将,死伤75,000人,史称江阴81日。在江阴城破之日,没有一个老百姓投降,幸存者仅老幼53人。阎应元被俘虏后坚决不向清朝下跪,最终英勇赴死。

在当时,清朝的24万大军携带了200多门大炮围城,江阴死亡者达到67,000余人,巷战死者7000,一共损失了75,000多人。在江南各地奢侈成风之时,阎应元靠着老百姓的支持,顽强的抵抗着清朝的进攻,在抵抗了三个多月之后,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这场抗击战也被后世人赞颂。

三王是谁?

在江阴抗击战发生的81天当中,阎应元和手底下的军民们一共让清朝方面损失了三王18将,那么这三王分别是谁呢?当时清朝攻击江阴城时,在镇前坐镇的亲王多铎之外,还有后来的亲王博洛、尼堪、清恭顺王孔有德。

文学作品里写死的江阴有七王、八王和十王。其实这些都是杜撰的,江南的一些文人墨客并不清楚。所谓的七王其实是清朝对于齐尔哈朗的统称,八王是阿济格、十王是多铎,他们三个人都没有参加江阴之战。虽然多铎最后坐镇清军攻击江阴城,当时清军当中能够称王的也就是多铎、阿济格、济尔哈朗、代善、豪格、承泽、岳托、再加上三顺王,以及一个后来的平西王吴三桂,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死在了江阴。

总结

阎应元拼死抵抗让清朝折损的三王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至于为什么会流传出这样的说法?或许是因为一些文人墨客的加工,也或许是一些说书人自己加工一番说出去的。


草木皆史


我知道,先原江北四镇的刘良佐,久攻不下,后博洛,把孔有德带炮兵来才攻破的,清军方面刘良佐的汉奸军基本死完,此战后刘良佐就没下文了,兵没了,满人后面找个理由杀了他的。另外死了不少满洲将官!三王估计就是上面三位了,但当时没有战死的!汉奸永远没好下场的,由其是向刘良佐,郑芝龙之类!缅怀江阴英烈![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用户422531776807


据史料记载,清朝参加攻打江阴的三王是:清朝端重亲王博洛,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尼堪,努尔哈赤之孙。恭顺王孔有德。

江阴保卫战是悲壮的保卫战,表现出江阴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清军连折三王,这三王可能是博洛、尼堪、孔有德,也可能不是。江阴保卫战记载打死称呼为王者,不是这三个人。

江阴保卫战“七王”“薛王”“十王”都死于城下,这些称呼为王者可能是盗匪或占山为王者,归属明军,投降清军后攻打江阴的人。明末清初是混乱年代,乱称呼的现象很多。

战乱年代也不排出史料记载不准确现象。还有可能清朝写的史料故意回避现象。

江阴保卫战之后,尼堪和孔有徳都战死了,尼堪死在湖南战场,孔有德死在广西桂林,两个人是被李定国打败的,尼堪是对明作战期间死亡最高级别的将领。


大白白野


阎应元,抗清三公之一,率众于江阴血战81日,对清兵造成不小的伤害,让当时的满清统治者认识到了汉族普通百姓的力量。但所谓的三王十八将就是文人杜撰了。

在江阴起事前期只有刘良佐的部队,而刘良佐本人只是江北四镇之一,降清后地位并不高。后期孔有德,博罗,尼堪等人帅部前来,而这些人除孔有德是王爷,后两人当时只是贝勒,并且后面史书中也都有出现,并没有战死。

满清入关中战死的高级将领其实只有李定国的两撅名王,阵斩尼堪,逼孔有德自焚。并且满清入关后,除了对李自成时期八旗还算主力,左良玉和江北四镇投降后,八旗基本上都是压阵,所有大战的主力基本都是汉人了。


基层媒体人老九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面对满清的残暴统制,如果每个明朝的将领都像阎应元一样,那么满清有多少个王也不够杀的,就不会有明朝中期的资本主义萌牙被扼杀,也不会有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更不会有满汉大臣面对皇帝时自愿心服口服的口称奴才…


彭氏建材249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