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烫"?请勿剥夺娃的感觉能力

娟儿,你快来看看你儿子怎么回事,洗个澡跟上个刑场一样"


听到婆婆的求助后,娟子放下手中的事情,到浴室里帮助儿子洗澡。一进浴室门就听着儿子含糊不清地说着"烫"这个字,整个人还特别防备地抱着浴室的门,生怕有人强硬把他扔到澡盆里洗澡……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哄着孩子的娟子对婆婆说:"妈,麻烦您帮忙把澡盆里再一些凉水吧"

婆婆有些不放心地说:"放热水的时候我都试过水温了,一点都不烫,要是水不热孩子洗感冒了怎么办?"


娟子觉得婆婆说得也有一些道理,于是试探性地将儿子抱到澡盆里准备洗澡,谁知孩子一接触到水就像"炸毛的鸡"一样往外跑,嘴里还说着"烫烫……",娟子用手去摸了摸水温,感觉水温正合适、并不烫呀!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当所有人都感觉洗澡水不烫,孩子却认为"烫烫"的时候,大家都把孩子的"烫烫"归咎于"怕水、怕洗澡"。


为了让儿子洗澡,娟子和孩子做了一个交易,她对儿子说:"你可以在水里玩玩具,自己决定要不要进澡盆"。听到娟子没有强迫的诱惑,孩子意外地站在澡盆里用手撩着玩水里的玩具,等到大概10分钟之后,孩子自己坐进了澡盆开始敞开了地玩……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孩子嘴里说着"烫",只是给"不洗澡"找借口吗?

错,如果孩子说"烫"而不愿意洗澡的时候,那么水温就是真的烫了。孩子都是天真的烂漫,他们不洗澡会直接抗拒,不可能会在接触到水之后,再用烫来当借口拒绝洗澡。"烫"和"凉",都是人体不由自主发出的词,当身体因为烫或者凉感到不适的时候,他们的身体都会反射性地做出抗拒反应。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那,为什么试过水温后的洗澡水,孩子还总叫唤"烫烫"呢?

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对温度会更敏感一些,孩子有时候不是不敢洗澡,而是一小子不敢接受太烫的水。另外,大人用手试过的水温,和整个身体泡在洗澡水里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用手试过合适的水温,也只不过是"手温的感觉",身体接触到整盆水之后可是"真的烫"。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作为家长的我们,给孩子试水温的时候的确是感觉水并不烫,那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并不是孩子的感觉。如果孩子连感觉的能力都要被剥夺、不被认可,孩子能不感觉到深深惊恐和绝望吗?


剥夺、否定孩子的感觉后果有多可怕?

感觉,是一个人对事物了解的基础,小宝宝时期的孩子,他们最初的感觉是吸吮、抓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感觉能力和方式也会提升,听觉、嗅觉和灵敏觉,都是他们的感知基础,只有在感觉当中来得到判定,才能拥有更多的探知能力。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如果孩子的成长之中,父母总是去否定孩子的感觉,"孩子说洗澡水烫,你用你的感觉告诉他不烫";"孩子说穿衣服穿的太多会热,你用你的感觉告诉孩子天气冷要多穿一些……",这些都是剥夺孩子感觉的能力,对于父母的否决孩子会感到压抑,也会逐渐去按照父母的声音而生活,从而形成了一个假性、没有自我的自己,这样的孩子独立性会非常差,在生活中事事都喜欢依赖家长。


不想剥夺、否定孩子的感觉,父母需要怎么做?

首先,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你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不仅仅是父母的认可,还有对孩子的尊重。尊重孩子的感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过这一点做起来非常困难。尤其是孩子的个人感觉,和大家需要的感觉发生冲突时,父母想要做到尊重就会比较困难。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想要看见孩子健康快乐、拥有健全的人格地成长,父母就尽可能地做到尊重,不要轻易地否决孩子的感觉能力。当孩子有了负面能量的时候,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悲伤、发愁、愤怒,告诉孩子这些情绪和感觉都是人生的成长经历。让孩子去分析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在得到父母尊重的同时,也可以在分析感觉之中提升自我能力。

试过水温后让孩子洗澡,为啥还总叫

有些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否定感觉,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会是一个麻木、没有主见之人,因为他们的情绪会长期被压抑,不会去关注自己真正的感觉,更不会去搭理他人的评价。不能理解别人的感觉,说明这个人也没有被别人理解过,这样的麻木之人又怎会幸福快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