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今年的病毒是不是和氣候有關?該熱不熱,該冷不冷,而且霧霾嚴重?

好客沂蒙


不知道具體什麼原因。搞得現在我們一家裡都感冒了。剛開始是我老公感冒發燒咳嗽。在街上打了幾天針吃了藥還是沒好。明天得在去門診去打針。老公感冒沒好我閨女又咳嗽了去藥店買藥吃依然沒效果又去打針。後來還是咳的厲害。馬上又到我發燒喉嚨痛了,因為要喂啊弟吃奶街上的醫院叫去上級醫院。來到市裡開了兩天啊弟能吃奶的藥水。打了頭天沒有效果。燒退了退了又燒後來沒辦法只能暫時不給啊弟吃奶。換了藥水打才有所好轉。今天我那啊弟也有點咳嗽還拉肚子。就帶上我閨女和啊弟一塊來市裡大醫院來。本來感覺啊弟有點發燒。一量體溫燒到39 ℃了。醫生馬上開了住院單。現在一個人在醫院哄到啊弟剛睡著一會了。昨晚他爸哄了一晚上沒睡覺。今天就回去給他睡覺了。我閨女也拿了藥回去了。啊弟驗口水驗出流感感冒。好怕是武漢正在發生的那個。還好不是的。今年這個年要在醫院度過了……




奔跑的昔日的美好


點評:

1.跟公共場所不定期消毒有關。應該象醫院一樣除菌、定期消毒。

2.現在養寵物的家庭氾濫。即浪費糧食又沒有做到定期消毒、滅菌與防疫(存在人吃與動物吃睡現象)

3.科學的養寵物。不講衛生,人畜共患病存在。寵物吃.呼吸,排洩達不到免病標準。

4.公共衛生消毒、滅菌不科學到位,沒有一個標準。如:公廁,垃圾桶,垃圾箱,垃圾站,壓縮站,垃圾運輸車;環衛小手推車。生鮮等易變質食物轉運車,存放點。批發市場及其熟食、生食的贓門簾子等。

5.完善全民衛生意識。給滋生病毒、細菌點,建立消毒標準,落實到人,規定幾天消毒一次,達到什麼標準,要檢測,備案。

6.出現問題了,則大面積消殺是事後諸葛亮。要提高全民愛國衛生意識。

注:1.飯店.酒店,大超市、大賣場、批發市場、學校門前、高速服務區的垃圾箱、垃圾站等應在夏季一天一噴霧消毒(用次氯酸消毒液)。冬季3天消殺一次。公共廁所一天一次。公共場所3天一次且每天用洗手液拖地、擦檯面,用洗衣粉清洗。

2.公共場所戴囗罩,則垃圾口罩的處理問題,是防次生災害的關鍵,不能亂扔。是酒精消毒還是焚燒,應該有規定。

3.建議人工降雨或增雨,淨化空氣,阻斷空氣傳染。


美人松祖沖之之


說不準。


滄海一粟181814558


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者,韓一聲雖然不是呼吸科醫生,也不做病毒學研究,但是從病毒傳播和感染的特點來說,溫度和空氣質量對於病毒的傳播絕對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

寒冷環境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可能有不利影響。因為一方面,病毒是很喜歡寒冷環境的,比較害怕熱的環境,在寒冷環境中可以存活較長時間;另一方面,溫度低的環境下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的病毒傳播,因此,寒冷環境是有助於為病毒傳播“推波助瀾”的。

我國今年有一些地區氣候的特點確實如題主所說“該熱不熱,該冷不冷”,這樣的氣候環境容易導致人體發生呼吸道感染或者呼吸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染冠狀病毒。

霧霾對於人體的不良影響是家喻戶曉的,而且影響非常廣泛,不僅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還可能影響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多個方面,所以霧霾嚴重也很有可能是導致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重要原因。


韓一聲醫學博士


肯定有關


用戶4138594080729


罪魁禍首可能是澳洲大火造成氣候反常[捂臉][捂臉]該死的澳洲政棍不作為。[呲牙][呲牙]


舉報美狗日雜是義務


靜待修養


開心人生54753751


肯定是有關係的,而且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首先,關於氣候與溫疫(包括病毒性傳染病)的關係,古人早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呂氏春秋》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季春即農曆三月,這時候天氣如果熱的像夏天一樣,就可稱為“非時之氣”,也就是該熱不熱、該冷不冷的意思,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引起溫疫的發生。

另外,現代科學家通過對氣候變化與傳染病的關係專題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通過影響人類和動物免疫系統,病原體和環境之間複雜的動態關係影響著傳染病發生、傳播與變化的各個環節,導致傳染病病原體的存活變異、動物活動區域變遷、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徵改變等等問題,從而導致新發和再發傳染病的頻繁出現。

因此,溫疫的爆發看似是動物傳染人,而後人傳人,實則就是大自然對人類各種破壞環境行為的警告,如果我們再不引起重視,再不關注和維繫生態平衡,等待我們的災難會更加嚴重。所以,保護環境、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


中西醫林醫生


我估計是


小清新09190813


一定有關係!而且我自己認為是直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