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八極拳八大式

八極拳的練功體系中有八個單式動作,人稱八大式,它對於提高練習者的功力,規範習武者的發力形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把自己對八大式的理解和體會用文字形式表述出來與大家商榷,目的是想拋磚引玉,請大家斧正。

八極拳的八大式是由哪八個動作組成的?

孟村人的說法是:劈山掌、崩山掌、降龍、伏虎、探馬掌、迎門鐵扇、霸王折韁和眼望三點手。

1、劈山掌:重點應落在一個“劈”字上,劈是由上向下的力,如刀砍斧剁,其肩、其手、其臂要拉直放鬆,沿耳根放開劈下。擰腰切胯的同時,側身雙腳悶跺,雙手交叉劈於胸(腹)前。然後交叉上步,呈弓步兩臂逆向打(展)開。

劈山掌的意識導向:劈掌時,要身體合臥,拔背松臂,提肛收腹,身輕意沉。手落時,如力劈華山,勢不可擋。交叉上步時,兩臂挑(拋)打,如力拔山兮,無所顧忌。這兩個動作一合一開,相互對應,力達無限(圖1)。

2、崩山掌:其核心是個“崩”字。崩,炸也,也有崩開之說。

崩山掌要結合體內真氣運行,調節身體內外開合變化,努力使意氣力同發一時。由全放變全收,再由全收變全放,這樣循環變化,增強身體的抗禦能力和運動張力(圖2)。

八極拳八大式


3、降龍式:意在“降”字。中下盤要從埋根中找吃根,側身弓步,前足震腳內扣,擰腰切胯,小臂擁打,合力夾擊。

降龍式切勿視為掏拳(勾拳),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發力方式,所要擊打的部位也不同。意識中有前手挑擒龍頭,後手按握龍尾之感(圖3)。

4、伏虎式:伏虎式是由一提、一按組成,要求沉胯平移、三尖相照,提手不過眉心,按手不越丹田,上身搶步,提按連發。

伏虎式要突出彰顯對拔張力,每進必跟,攻防轉換(圖4)。

八極拳八大式


5、探馬掌:探馬掌又稱託槍式,是八極拳闖步練習的一種重要形式。託槍式講究震腳上步,埋根撐臂,三尖相照,擁擠靠打。

練習託槍式不能理解為靠掌擊打,這個動作掌所起到的 作用是向前切出,如逆水行船,劈風斬浪。掌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意念向前,勢如破竹(圖5)。

6、迎門鐵扇:雙臂運行如同一扇關閉的大門,雲手靠近的同時,震腳下沉呈馬步,埋根橫掃擁挫發力(圖6)。

7.霸王折韁:霸王折韁又稱折韁胯,其重點突出於一個“折”字。在《漢語字典》裡,折有翻轉、倒騰的意思。也就是把一個容器的東西折倒到另外一個容器裡。而折韁胯就如同人跨下馬來,將手中的馬韁折撩在馬背上。

折韁胯不同於一般的胯打形式,要求雙手纏臂,貼身斜向送挑(圖7)。

八極拳八大式


8、眼望三點手:所謂三點手,也就是一、二、三的勁兒,是連續進攻。大部分八極拳人都倡導“打一不打二”,這本身並不錯誤,它是要求人們在練功時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力求一招制敵,避免無謂的耗時和耗力。但是,在真正的實戰中,往往不都會那麼奏效。今天的拳擊和散手運動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而三點手的一二三,也是有規律有順序的,它是按陰陽、八卦變化規律進行組合,其動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只要符合三點手的規律就是正確的,不要強調全部一致(圖8)。

八極拳八大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