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战争中有哪些奇特的计谋?

宗锜W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毕竟论计谋,没人比中国人更专业。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诞生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膑兵法》等经典军事类书籍,指导着古今之外的军事家创造者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领袖作为古今之外军事领域的集大成者,将计谋运用到登峰造极,共和国的历次对外战争,无不是领袖炉火纯青计谋的典型体现。

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零敲牛皮糖”、“冷枪冷炮”运动,给予联合国军巨大杀伤,扭转了战场局势;1958年金门炮战“以战促统”,迫使委员长拒绝美国的“一中一台”阴谋;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在收复藏南全境后主动撤出,占据中印边境全部制高点,迫使印度不得不常年保持大量军事力量,特别是15万山地师;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针对咄咄逼人的苏联政府,领袖威胁要将核弹投放到美国的亚洲基地,迫使美国向苏联施压,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核战争等。


而总设计师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战争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使得总设计师相比于领袖而言也不遑多让,其典型体现在于对越战争。

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北越随即统一南越。而在越南统一前的1969年,胡志明去世,黎笋上台,中越关系就开始恶化。

因为我国虽支持越南抗击美国入侵,但不支持越南统一,这和越南的想法背道而驰。而此时的苏联为遏制我国,拼命扶持越南,自以为找到靠山的越南开始迅速膨胀,企图统一柬埔寨和老挝,恢复印度支那时期的版图。

1978年11月,苏联和越南签订《苏越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标志着苏越正式结盟,随后越南开始了武装统一柬埔寨和老挝的进程,同时越南自1976年开始不断掀起排华运动,并在中越边境频频挑衅,终于让总设计师忍无可忍。

1979年初,总设计师访美,得到了美国中立以及美国给苏联施压的承诺后,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60万大军在许世友将军和杨得志将军的指挥下,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向越军发动猛烈进攻。

因为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加上主力驻守北方防御苏联南下,因此参与进攻的军队在协调作战等方面表现并不娴熟,战争前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亡。但我军很快攻克了高平、老街等军事重镇,打开了通往河内的门户,迫使进攻柬埔寨的越军主力回援。

而就在我军势如破竹的关键时刻,我国于3月16日撤军回国,不给越军报复的机会。

前后一个月的大规模战争,给越军造成了数十万的伤亡,我军也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虽然越南也和我国一样宣称获得了胜利,但很明显我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而越南想要统一柬埔寨和老挝进而统一中南半岛的野心彻底破产。

孰胜孰败,不言而喻。

而这场战争,对于我国而言,只是一个热身,越南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因为此时的苏越结盟,理论上越南受到攻击,苏联应该无条件帮助越南报仇。但此时的勃列日涅夫政府着急出兵阿富汗。而且我国前后一个月的快攻快收,苏联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即使能反应过来也不可能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对我国的战争准备。毕竟珍宝岛的教训历历在目,勃列日涅夫可不傻。

所以对越南被我国吊打,苏联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总设计师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因为美国的施压,苏联即使反应过来,也不可能对我国动手,但没有人限制我国如何惩罚越南。

由于美越战争结束不久,我国教训越南某种程度上也是给美国报仇,因此美国卡特政府乐意看到我国出手。而我国的目标,就是和美国一道,彻底打碎越南印度支那梦想的同时,一劳永逸地解决苏联的威胁。

自中苏关系恶化以来,苏联常年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所以在越南战争中,我国在结束大规模运动战后,利用中越边境历来有争议的特点,在者阴山、老山等地和越军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轮战”。

由于战争距离东南沿海较远,因此除了云桂两省区,其他省区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迅速崛起。为了锤炼全军的作战素养,总设计师要求各军区轮流到中越边界“训练”,这里成为我国检验军队素质的训练场。

而因为这里靠近越南政治中心,越南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经济根本无法发展,不得不依靠苏联输血,加上阿富汗战争的拖累,越南越来越成为苏联的负担。

十多年的边境轮战,彻底将越南打回解放前,也让苏联元气大伤,加剧了苏联经济的最终崩溃。

1991年,苏联解体,红色帝国轰然倒塌,萦绕在我国北方的威胁骤然解除,越南也失去了靠山。而在苏联行将就木时,越共书记阮文灵访华,越南的“求和”标志着边境论战的结束,越南彻底被打回了原型。

作为总设计师的得意之作,对越战争也成为共和国迄今为止最后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在摧毁苏联后,也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成为我国影响国际秩序的最好证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毛主席唱空城计!

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进入尾声的时候,傅作义突然集结10万大军。这十万人肯定不是北上的,因为辽沈战役已经快完了,现在去就是送死。也不是南下支援淮海地区的,因为兵力太少,对淮海战役没有影响,可能到不了淮海地区就被消灭了。我总部机关也不知道傅作义的目的是什么。

幸好,傅作义身边有很多我党情报人员。潜伏在华北“剿总”参谋处这些情报人员根据和同事们聊天,发现傅作义的目标是石门(石家庄旧称)。联想到近日我总部机关刚进入西柏坡地区,马上明白傅作义想偷袭我总部机关驻地西柏坡和石家庄!于是,赶紧派出联络员,通知我总部机关。

我党地下情报人员送来的情报全文如下:

“任命94军军长郑挺锋为总指挥,骑四师师长刘春芳、新二军暂32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率3个军、10个师、1个旅共10万兵力,并配属爆破队及汽车500辆,携带100吨炸药,分偷袭、策应两个梯队,从北平、涿州地区沿平汉线及两侧,兵分三路秘密向南开进;24日开始集结。占领石家庄后,由竹生任市长、刘化南任守备司令。”

此时,在我总部机关周围,只有千余人的卫戍部队,主力都在东北和西北(太原)地区。可是,傅作义的偷袭之敌有10万之众,相比之下敌我兵力十分悬殊。我军调兵过来也要至少4天时间。而傅作义部队,只要两天就能到达石门地区。

毛主席决定唱“空城计”,在10月25日一早,通过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一则新华社消息《蒋傅军妄图偷袭石家庄》。在文章中,毛主席点明了傅作义的军队部署情况,和作战计划。在结尾处说明了我军战略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不让敌人有一兵一卒逃回老巢。”

傅作义见“偷袭”变成了强攻,解放军已经挖好了坑等他,他怕部队遭到埋伏,在遇到我军阻击后,赶紧让部队撤回北平地区。

傅作义跟解放军打,完全处于劣势。他身边“都是”地下党,他女儿就是地下党。

最后,讲个笑话:傅作义在司令部开会,一位国军先发言:“我们中间有一位是国民党!”傅作义说:“是我吗?”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1943年10月,日寇第11军新任司令官横山勇出动10万人马杀向常德,其战役目的在于摧毁这座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湘西重镇,从而破坏中国军队坚持抗战的后勤补给和粮秣能力。狡猾的日军采用声西击南的战法,迅速击破长江南岸第六战区的王敬久第10集团军和王瓒绪第29集团军,骤然兵临常德城下,而正在常德、桃源地区待机的王耀武二线兵团一下子成为了前沿部队。

(第六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

王耀武第74军属于军事委员会直辖部队,当日军佯攻鄂西时,重庆方面惟恐江防有失,乃将第74军和第100军临时拨归第六战区指挥,王耀武所属的三个师中,第57师余程万部正在常德整训,第51师和58师在桃源地区刚刚完成集结准备北上,结果鬼子突然就到了。军委会遂急令余程万的“虎贲师”死守常德,同时调周边各部队前往增援。

然而此战日军兵力空前,不仅出动了第3、第13、第39、第40、第68和第116共五个师团的全部(或大部),还有第34、第32、第58师团各一部以及独立混成第17旅团参战。横山勇以第68和第116师团负责攻取常德,第40师团监视长沙方向的第九战区部队,第3和第13师团阻击王耀武兵团(第74军的两个师和第100军)靠近,其他各部则分别牵制和拦阻第六战区的援军,于是常德顿成孤城。

(李玉堂副总司令)

熟读抗战史的必然了解,第3和第13师团那是日军最精锐的两个甲种师团,在这批鬼子的阻击下,王耀武兵团虽拼死攻击仍然寸步难行,而第六战区从江北调动援军又需耗费相当时间,最近最快能够解围的只有薛岳第九战区的部队。鲜为人知的是,尽管薛岳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然而位于湖南西部的常德却不是他的辖区,因为这里恰恰是第九和第六战区的分界线,常德则被划入第六战区的作战范围。

常德会战爆发的时间点也比较糟糕,此刻那位委员长去了埃及参加同盟国首脑的“开罗会议”,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又远赴云南组建第二期中国远征军,也就是说,薛岳还能有所顾忌的两个人物都不在岗。在重庆军委会主事的是参谋总长何应钦以及负责作战指挥的军令部长徐永昌,代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职的则是西北军将领孙连仲。

(第57师师长余程万)

何应钦在西安事变后变得小心翼翼,蒋某人不在决计不会出头,更何况薛岳还是陈诚系统的人,所以徐永昌硬着头皮代表军委会协调指导两个战区作战。果然,第三次长沙战后声望如日中天的薛岳,根本不鸟徐永昌发布的各种军令,勉强派出来的李玉堂(副总司令代)第27集团军走得慢慢腾腾,而那边余程万已经在“喋血孤城”了。

横山勇部署的几路日军中,以第40师团的压力最重,这伙鬼子要牵制第九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如果薛岳坚决出援,一个师团的日军是无论如何挡不住的,不消一周援军就可以到达常德城下。然而国军将领各扫门前雪和保存实力的顽疾,让薛岳的行动就是不急不躁,11月18日常德外围战斗已经打响,徐永昌和孙连仲急得都快疯了,可硬是催促不动这个“老虎仔”。

(军令部长徐永昌)



万般无奈之下,军委会的高参们给徐永昌想出来一个奇特的计谋:重新划定战区分界线,把常德划入第九战区作战范围,这个权力军令部确实是有的,走投无路的徐永昌立即接受和办理。11月24日军委会正式发布训令:更改第六战区与第九战区的分界线,北推至沅江为界,沅江以南成为第九战区之责任区。最高军令机关无能到这个份上,也是醉了。

守土有责那是抗战的大原则,如果薛岳再不积极救援坐视常德沦陷,那就是他的防区出了问题,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薛伯陵一边大骂徐永昌无耻一边电令第27集团军加快进攻速度,战况遂稍有起色。至11月29日两战区司令长官部也接到了蒋某人的亲电,李玉堂和第10军军长方先觉才这才大惊失色,手忙脚乱认真组织攻击前进。

(常德会战俘虏日军)

然而战机已经延误,横山勇利用王耀武兵团攻击受挫的时间差,迅速抽调第3师团主力赶至常德以南截击李玉堂所部,激战中最先接近常德的第10军遭到惨重损失,预备第10师少将师长孙明谨阵亡,李玉堂的部队被迫后撤。随着第10军的解围失败,常德城内的第51师到了最后关头,12月4日余程万率残部弃城突围,常德保卫战凄然落幕。

虽然常德已经失陷,但是第九战区李玉堂集团军以及王耀武兵团拖住了全部日军打援部队,而第六战区组织的援兵第18军等精锐正兼程赶来,横山勇已无机动兵力可用,只好匆匆撤出常德向北撤退,如此12月7日中国军队光复常德。重庆方面于是宣称取得了常德会战的“胜利”,其实真相如何上下皆知,说起来徐永昌那条“奇特的计谋”还起了点作用,如果第九战区增援部队继续徘徊不前,常德会战的结局恐怕更加难看。



许多军史爱好者总是纳闷,余程万死守常德长达两周之久,四面八方几十万国军的增援部队哪里去了?喏,就是这个样子。徐永昌这一计,充分暴露出抗战时期国军各部的协同之差以及派系的混乱,优势兵力下反而经常大败,莫不与此有关。


度度狼gg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奇特的计谋,恐怕就是陈明仁在四平撒豆对付林彪了。

四平这个地方,在东北内战中连续打了四次。

在四平四次作战中,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

夏季攻势三战四平的时候,战役已经对国军极为不利。

当时守军将领陈明仁麾下只有71军2个师的残部,54师1个团是正规部队。

然而,71军在之前战斗中伤亡很大,部队残缺不全,战斗力大减。

另外,陈明仁还有辽北2个保安团及3个铁警大队。这些部队都是非正规军,战斗力虚弱,理论上不能打硬仗,一打就跨。

就算上非正规军,陈明仁一共只有2万多人。

战前,又有一些被林彪打散的各路残兵败将,已经躲避解放军大军的地方民兵自卫队,纷纷溃逃到四平。

这样,国军守军一共才3.4万人,其中主力最多一半。

这些部队大部分装备都很低劣,地方保安团尚且有几挺轻机枪,自卫队连机枪都没见过。

相反,当时林彪对四平志在必得。

此次,林彪围攻四平的部队有5个纵队10多万,同时还有上百门大炮。

无论兵力,武器装备,林彪都强于陈明仁三倍以上。

陈明仁当时急红了眼,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发挥抗战时候的本事,修建防御工事。

四平本来就是战略要地,有着不少现成的防御工事。

城墙一丈多高,护城河五米之宽,城墙下有钢板式碉堡群,护城河里布有梅花桩、绊马索、地雷、铁丝网等。

陈明仁又下令修筑了很多碉堡,很多是暗堡,里面不开枪,外面根本看不出。

同时,陈明仁又做好巷战的准备,城内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将民房打穿,墙壁开了枪眼,一街一巷都派兵固守。

开始解放军有些轻敌,毕竟敌人都是残兵败将,只有这点人,很容易对付。

结果,炮兵开始猛烈攻击,掩护解放军步兵冲击。

谁知道,炮兵数量是不少,也发射了很多炮弹,但效果很差。

当时解放军炮兵组建时间不长,训练水平低,实战经验太少。炮兵对准一个碉堡稀里哗啦打了半天,没有一发炮弹打中。

甚至,打不中敌人,有的炮弹还打中了准备攻击的自己人。

一些解放军军官被打急了,破口大骂:妈的,炮兵里面肯定有特务。不然为什么不打反动派,光打老子!

这样一来,炮兵的作用不明显,步兵就倒霉了。

二战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炮兵火力掩护,步兵攻打坚固城镇往往会伤亡惨重。

就比如苏军占绝对优势的柏林战役,最终苏联人也死伤了30多万,非常惨重。

此次也是一样。

敌人拼死防御。

很多保安团、自卫军如果打野战,一个团都打不过解放军一个营。但现在既然是在碉堡、战壕里面向外放枪,就都还能打一打。

结果双方就是苦战,解放军进展缓慢,伤亡还大。

1947年6月21日,解放军西满纵队突破国军外围防线,从天桥北侧杀向康德火磨方向。

冲锋期间,解放军战士眼见就要攻到碉堡群下,突然纷纷摔倒。

国军趁机扫射,解放军官兵死伤惨重,被迫撤退。

由此,连续攻打了几次,就是上不去,每次到这里就走不了路,稍有不慎就摔倒,暴露在敌人火网下。

后来解放军发现,这里地下都被撒了黄豆。

原来,东北盛产大豆,籽粒饱满。

陈明仁见碉堡难以挡住解放军攻击,灵机一动就命令将数百公斤的黄豆都撒在大路上。

解放军战士在高速运动中踩中黄豆,立即就会失去平衡摔倒,攻击就这样一次次失败了。

四平攻坚战,历时15天,我军付出伤亡1.3万余人的代价,仅歼1.7万余人,未能攻克四平城。

不过,夏季攻势中,国军损失惨重,东北局势由此不可扭转。

在第四次四平战役,国军惨败,四平被解放军占领。


萨沙


计谋很多,比如“三十六计”就是一本专讲军事某略的书。但,战争中的计谋并非仅有“三十六字”,而是古人借助阴阳学说中的太阴六六之数,来比喻计谋多端而已。实际上对计谋的运用千奇百怪,举不胜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人也只是总结了战争史上谋略的一部分。




其实在近代战争中谋略的应用不断地发展,已经不是某一种计谋单独的应用。而是集成运用形式,原基础上的升华,升级。比如解放战争中的“围敌打援”是不是比“围魏救赵”更高级?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你救援,我就吃掉你救援部队,然后再吃你被困部队。你不救援,我就成了先打孤立之敌。

这就是毛主席的兵法,“十大军事原则”的内容“先打分散孤立之敌”。打的时候,毛主席又有其军事谋略,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两倍,三倍,四倍,五倍,六倍的兵力,围歼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但,有时因兵力对比不足时,打成了击溃战,就改变战朮,穷追猛打,力争在击溃战军消灭敌人。是“牛刀杀鸡”吗?也是,但穷追猛打则是“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毛主席的军事谋略运用,最主要的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朮”。孙子兵法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毛主席的用兵就是不拘一格,比如他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他立即命令东北野战军快速入关,却令东北野战军在报低和电讯中释放烟雾,让蒋介石以为东北野战军还在休整。是不是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味道?



当华北野战军到位,东北野战军入关后,他又指示对傅作义的部队“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目的竟然是盯着淮海战役,希望留敌在长江以北。在淮海战役中歼灭杜聿明部队,不希望把他放过长江,给解放南方增加难度。真是雄才大略,“吃一挾二眼观三”,这样的谋略,“瞒天过海”有,“顺手牵羊”有,“树上开花”有,“连环计”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军事谋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中,而毛主席是继承者,创造者,发展者。


天太2


1938年,22岁的崔兰仙当选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负责指挥盐山、庆云、乐陵、沧县、南皮、宁津等地的抗日武装。

在平原作战,崔兰仙利用有利地形伏击鬼子,她指挥战士们在公路上挖出许多深浅不一的坑,深坑埋有地雷,鬼子跳进去就炸,鬼子把浅坑做掩体,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成为八路军射击的活靶子。


崔兰仙派人掐鬼子的电话线,把其中一小段铜线切除,然后用绝缘胶带捆好,不爬上电线杆是绝对看不出来。没个三五天找不到毛病出在哪,鬼子电话兵爬到电线杆上修理电线,八路军的不用瞄准就能把他打下来。打不死也摔死他。

鬼子吃了亏,派骑兵来追打伏击的八路,八路军就往树林里跑,事先把偷来的电话线绑在树上,一人多高,勒紧。

八路军从下边跑过去,鬼子骑兵刚好就被挂住脖子,挺快的速度撞上一条细细的电话线,当场就挂掉了几个鬼子的脑袋,还有几个重伤未死,八路军转回来补刺刀,让鬼子少受点罪,再顺手牵走鬼子的马,拿走鬼子的枪,剥掉他们的衣服。



几天后,六个八路军战士冒充鬼子骑兵,缴了一个中队伪军的械,没费一枪一弹,就缴获了四挺歪把子机枪,100多条三八大盖,还有子弹、掷弹筒,手榴弹什么的。


花近高楼1


春秋时期《假道伐虢》,历史里著名的奇特计谋,晋国假意借道虞朝,在灭虢国之后,回头就将借道的虞朝一并歼灭,为何需要这么麻烦呢,源于虞朝和虢国是一对关系不错的小国,如若攻打其中任意一方,都会被双方联动互援。

而作为中型偏上的大国之晋国想要吞并这两小国于是就想出了“假道伐虢”的计谋,因为同时征战两国难度肯定会加大,但如果能征战其中一个,让另一个袖手旁观,岂不快哉。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为数不多的大国,在军事力量上与侵略上都有些想法,最初为了扩张势力打算清算周围小国时,屡次频繁的在虢国边境制造事端,而虢国自知实力较之晋国差距悬殊,与虞朝结盟,达成相互出兵协议。

如果晋国想稳灭虢国那么必须有一打二的实力,如若达不到,也只是劳力伤财,得不偿失而已。

贪得无厌中《假道伐虢》计谋

晋国面对这两结盟的小国当时也有心无力,最终才由大臣荀息献上良策,方破困局,良策就是《假道伐虢》,虞朝的国君在众国中皆有耳闻是一位贪得无厌的君主,荀息的假道伐虢就是投其所好,提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作为美谈,送给虞公,事后只要灭了虢国在灭虞国,这些宝物都能如数归还。

虞虢两国作为唇亡齿寒的小国,输就输在虞公贪了晋公的那两件“屈产良马、垂棘之壁”,而当时虞公却好言对那些劝解自己的大臣讲到:“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弱朋友而去得罪一个有实力的朋友”。

晋国大军在借道虞国成功后,仅历经四月就将虢国灭了,而这四月虞国不仅不帮衬虢国,还稳坐钓鱼台,最终在虢国被灭后,晋国再次假意相送虢国掠夺财产之礼,将大军驻扎在虞国附近。

虞公贪婪蒙蔽双眼,在一次晋献公约虞公打猎之际,里应外合,将虞公困于城外,占领虞公京城后将虞国轻而易举的灭亡了。

这个典故也告诉大家,切不可做一个贪婪之辈,轻则重伤他人信任,重则灭亡自己朝纲,后续因为这《假道伐虢》历史也出现过类似的计谋,也都颇有奇效,从这点可以看出,人性的贪婪,也是永无止境,而不是有前车之鉴就能约束人性。


探索历史奇闻


孙膑利用“增兵减灶”之计大胜师弟庞涓应该可以算一个。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大师的徒弟,两人关系挺好。由于天资和勤奋的缘故,孙膑比庞涓学得更好一点,本事也更大一点,庞涓也心知肚明。

后来庞涓学了几年,想下山建功立业,孙膑劝他再多学一些时间,庞涓一来无法继续忍受山上的清苦生活,二来不想错过魏国当时正在大招人才的机会,执意下山。


(庞、孙两位同学)

庞涓毕竟是鬼谷子的学生,肚子里还是有真材实学的,求贤若渴的魏惠王很是欣赏他,封他为将军。

庞涓对现在的地位很满意,但他总害怕哪一天孙膑学成下山,会到魏国拿走他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切。

庞涓想来想去,想到了一条毒计。

史记上说:“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庞涓把孙膑骗到魏国,然后诬告他私通齐国,魏王相信了,将孙膑的两腿膝盖挖去,从此成为废人。

要不是孙膑装疯,庞涓早已对他下死手了。


(骗来魏国)

后来孙膑利用齐国使者出访魏国的机会,用计跟随使者逃到了齐国。

公元341年,庞涓带着魏军攻韩,包围了韩国首都新郑。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救援。

魏惠王见齐国居然敢为韩国出头,大怒之下起倾国之兵迎击,封庞涓为大将,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硬打只会两败俱伤,决定用计击败魏军。

他命齐军向沟深林密、道路曲折的马陵方向撤退。

为了吸引魏军追击,孙膑命令士兵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挖5万个,第三天减为3万个。


庞涓在追击途中,能过清点齐军灶坑,看到一天比一天少,认为齐军逃亡过半,是围歼齐军的大好时机,便率轻骑紧追不舍。

追到马陵山谷,天色已黑,庞涓让手下点上火把照明。

只见一棵被剥去树皮的大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七个大字。

庞涓一见知道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尽出,万箭齐发。

魏军挤在山道中,无处躲避,自相践踏,死伤遍野。庞涓身中数箭,知道无路可逃,只得拔剑自刎。

齐军乘胜追击,生擒魏国太子,大获全胜。

孙膑的“减灶之计”展示了高超的战争艺术。


(孙运筹帷幄)

通过减少锅灶,造成齐军中有士兵不断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轻骑疾进。

孙膑事先在便于伏击的马陵,利用有利地形埋下伏兵,布下天罗地网,魏军至此无处可逃,最终被全歼。

庞涓也是战国名将,普通的计谋基本不会骗过他。孙膑巧妙的设下奇计,终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奠定了自己“小兵圣”的地位。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使用“蘑菇战术”,以区区三万人马打败了兵多粮足、装备先进的30万胡宗南大军,并且在西北战场上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战争奇迹。既消灭了敌人,又牵制住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减轻了全国其他战场的压力,也配合了全国战场的反攻。


所谓“蘑菇战术”,其实就是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和群众基础,避开敌人锋芒与敌人展开周旋,通过周旋使得敌人士气受挫,拖垮敌人,使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运动中找到战机并伺机歼敌。其实这种战术是红军时期毛主席提出的十六字对敌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升级版。



1947年3月,胡宗南大军悍然进攻陕甘宁边区,想以绝对优势兵力快速解决陕甘宁边区的问题,以建不世之功。可迎接胡宗南的却是一座空城,更让胡宗南绝望的是,接收延安之后,等待胡宗南的是一场又一场噩梦。不说消灭彭德怀,就是保全自己也成了奢望,而当初的志得意满,在彭老总的打击下,胡宗南垂头丧气,30万大军也逐步被3万西北野战军蚕食,创造了一起又一起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随即爆发的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三战三捷,共歼敌一万四千人,取得了转战陕北的开门红,我军人数也增加到四万四千人。这也证明“蘑菇战术”的可行性。



同时“蘑菇战术”的威力持续发威,让敌军由傲变躁、由躁而乱、乱而出错,使得我军可以利用地理优势,采取灵活迂回包抄的策略全歼敌军。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彭老总再接再厉,一口接一口吃掉了貌似强大的胡宗南大军和西北四马,解放了整个大西北。


对此,你觉得“蘑菇战术”怎么样,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战争,一般来说是人和人的厮杀,但有时也会发生非接触的战斗。

二战时期,美日两国就曾针对一座小岛的鸟粪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那卢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岛,它既不是海上重要通道,也不是军事基地,又无丰富的鱼产资源。它的地理位置处于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地方,用门可罗雀形容它恰如其分。但二战时期,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那卢岛静谧的环境被打破了。



打破这种寂静的既不日军也不是美军,而是过来逃难的鸟。

美日在太平洋其他海域打得火热,大洋中鸟类家族为了避难,纷纷逃至那卢岛栖身,一时之间那卢岛成了鸟类避难所。数量巨多的鸟族在那卢岛生儿育女,吃喝拉撒,慢慢积累层次很厚的鸟粪,成为鸟粪著名产地之一。

后来,日本人发现了那卢岛,这对肥料资源缺乏的日本来说如获至宝。日本便做出了把岛上的鸟粪作为战时农业肥料的主要来源这个决定,夜以继日地将那卢岛鸟粪运往国内。



岛上的鸟类最初对不速之客的到来开始感到不安,但它们最终发现,这群小矮个子是专门来帮它们打扫“厕所”的,也就化惊为喜了。

不久,美军获知了日本这一行动,但美军实在不明白日本人抢鸟粪何用?难道他们又在研制什么秘密武器?

后来美国著名的粮食专家罗伯特·斯特劳斯也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建议美军应该阻止日军这一行动。

开始,美军对此建议嗤之以鼻:日本人我们都打不完,还有精力去管鸟粪吗?

后来美军研究发现日本虽然施行战时体制,但日本的农业部门在工业化迅速推进过程中并没有萎缩。

原来日本的农村,一直奉行 “长子继承,诸子自由”的习俗,这使得一户人家至少有一个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战争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粮食产出。日本从那卢岛抢夺鸟粪就是为了国内的农业增产。

美国空军认真研究了斯特劳斯的建议,认为这个设想具有战略眼光,决定予以采纳。

1942年,美空军开始对那卢岛进行破坏性轰炸。那卢岛上的鸟族都懵圈了:天上来的这些“大鸟”真不是好鸟,我们下蛋要虫子,它们“下蛋”要命。

美国这一招没白使,果然使日本第二年的粮食产量下降了,日军给养供应发生恐慌,削弱了日本的军事潜力。

对此,我国影视剧多有反应,例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陈大雷缴获了日军罐头,发现不是全肉的,于是判定日军供给出了问题,战争不久就要结束了。

在人们称赞斯特劳斯是粮食战线上的军事参谋的时候,那卢岛上的鸟类却对斯特劳斯出的馊主意抱怨不已,它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因此遭到了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