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4年的,现在还每天写程序代码,会是一种什么工作状态?

包租婆软件


在中国的互联网职场,人才并不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状态,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写代码,很少有超过35岁的。74年的同学,今年已经45岁了,要知道,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45岁已经是相当拖后腿的年纪了。

当然,写代码也是各有不同的,有普通的写业务代码的,也有做架构或者底层的。如果再45岁了,还只是做普通的业务代码,那么真的就需要调整了,而且45岁来调整都算晚了。

作为45岁还在做业务代码的同学,个人建议还是转行吧,程序员这个行业可能真的不适合你。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3-5年就应该完成程序员的蜕变,能够做一些框架或者底层的代码,或者带一些小团队。如果有10年的经验,基本都应该是项目负责人或者架构师了,就算是写代码,也不会去做业务代码了。

45岁还没有达到这一步,说明真的在程序员这行上面,自己没有天赋或者没有进取心。因此,转行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45岁做的是底层或者架构的话,那么其实还不算太大的问题,只要做得好,做得深入,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不过这时,我们应该要开始看中一下名气了,写写书,做做培训,把更多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下去。甚至于我们可以做做技术的研究,对新的领域进行探索。

最后,身体要紧,写了20多年的代码,还是要多注意颈椎和腰椎的防护啊。


会技术的葛大爷


74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45周岁了,这个年龄还能每天写程序,在中国IT行业这样的环境里,那肯定是高手,而且是热爱编码的高手,否则这种情况在打工市场上是基本不存在的,除非一种情况就是给自己写的。

为什么这么判断呢?因为在中国每年都有太多的理工科大学生毕业,使得这个行业一般编码人员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一般普通技术岗位只有5-10年的保质期!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太好了,除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能写代码,甚至别的专业背景的人由于中小学的数学逻辑基础太强,毕业后也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挤进这个行业抢夺就业机会。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是在做一般的简单应用开发,不过去做很低层的东西,也不需要做创新研发,只需要完成繁杂的翻译编码工作,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它们会选择用一到两个有三到五年经验的熟手带着三到五个刚出道的年轻人搭班子干活,反正都是拿一个框架用到底,写得都是增删改查,干的都是重复劳动,熟悉了闭着眼睛就能干,这样可以将工资成本控制到最低,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它们的加班时间,等过个三年五载就再留两个领着干活的,剩下的全换,因为不能超越公司成本预算!

只有那些头部公司才愿意去做创新性的基础研究,但是它们眼睛只盯着行业前百分之10左右的优秀人才,由于做的工作大多都是底层核心的设计和开发,所以有很多年龄较大的人在做,因为他们真正对技术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能够从技术原点去解决问题,修改解决方案,以及基础性研发等。

除了这类公司里的人真正在做每天让自己提升的工作外,绝大部分公司的技术工作都是在浪费生命,用时间和重复工作换取行业最低的工资,过那么几年就废了,转什么管理呀,架构呀基本不可能,唯一可能的就是对某些框架用的滚瓜烂熟,底层出一点意外就束手无策了!熟练工种,结果工作3-5的人随便都能达到,自然也就没了任何优势!

所以说,那些45周岁还能每天写代码的人,感受肯定超好,因为这种人要不就是在自己给自己写代码,要不就是在某头部公司重要的核心研发岗位上创造新东西呢!

这种情况并不是每个做这行业的人能够达到的境界,看看国外那些给你们写工具,写框架,写语言的人都是什么年纪?45岁肯定不是算老的!

不要鄙视那些到了这个年龄还在每天写代码的人,他们如此写代码的感觉那才是真爱的感觉!


道以致远


从事软件开发多年,74年年龄上已经45+了,在国内这个年龄段还在专职写代码的已经不多了,国内软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中生代已经积累了大量程序员,由于早期软件的稀薄区域,创业比较容易,即使不去创业也能在新成立的公司里面担当非常重要职位,毕竟程序员的经验在项目实战中还是非常具备优势的,可能有经验的程序员一句话对于整个团队来讲可能会节省很大一部分资源。

从程序员的职业通道来讲,一般有两种,一种直接将技术进行到底,成为未来的技术专家,这点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在欧美很多40,50岁的程序员还在一线写代码,并且周围的人也会觉得非常正常,毕竟欧美的软件生态圈更加成熟化一点。另外一种是进入管理层面,先从技术管理层面入手,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技巧之后看看有没有机会继续向上走,这个通道相对变数比较多。很多人在第二通道之间选择一个折中就是纯粹的做技术管理,还能每天写代码,还能参与组员的管理工作,这也是大多数年龄大点程序员的选择一个职业通道。

45岁的年龄还在写代码难免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异常,目前国内程序员环境整体来讲中高级的数量稀缺,初级的程序员严重堆积,导致程序员更新的速度特别快,如果突然出现一个45岁还在写代码的人难免引起大家的侧目。如果是一个职位非常高的人写代码,可能大家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如果是以普通程序员身份在写代码大家可能议论的就比较多了。

再过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国内老程序员的数量就会增加许多,那时的生态环境可能会改良不少,如果是真的喜欢写代码就随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是活给自己看的,完全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如果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建议选择转行做别的,或者尝试转化成管理试试,无论什么职业在年龄大了之后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软件开发表现的更加明显。

很多还在一线城市程序员,都无法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程序员的年轻化,很多公司对于加班程度也是非常的看重,甚至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很多都是用身体在拼,为了家庭还得继续加班顶着,很多时候已经不是兴趣的方面的问题了。但还有一类程序员虽然年龄大了,还是在写代码并且还会赢得大家的尊敬,这就是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作为写了十几年代码的程序员,始终觉得程序员能力的高低和做过的项目以及平时的积累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只是被动的加班不去完善自己的体系,水平高低是由有效的编程经验积累出来的。有效的积累多了自然就成为高手了,如果做的都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写的也都是一些相对比较容易取代的代码,那么竞争力自然大打折扣,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所有问题关键都是看你自己心态,你觉得热爱编写代码,那就算再写十年,又有什么问题呢?相反,如果你觉得编写代码是一种负担,每日的工作都是一种痛苦,那就应该好好想想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无论是换工作、转行、创业都是一种选择。

不要太在乎如今软件领域到处充斥着一种言论,什么35岁以上程序员不再适合编程,什么软件行业只适合年轻人,什么35岁以上程序员都去哪里了等等。

所有的这些观点、言论,让现在软件领域中充斥着一种浮躁的情绪,让“大龄”程序员对自己的未来更加焦虑!殊不知,做技术的,最重要的就是“成稳“。

我想说的是,“大龄”程序员怎么了,软件业最发达的美国,难道都是年轻的工程师吗?难道那些“白发苍苍”的工程师就应该遭人可怜?

所以,摆正心态,不要忘了,我们不仅是程序员,更是一名“工程师”!我们做的是技术岗,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深入研究、需要的深耕!哪个行业没有中年危机??

每当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工程师时,我们总是心存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对那些在一个岗位能够深耕一辈子的人发自内心的佩服。

所以,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Gfilsxin


去国外考察过很多次,比如德国光学镜片之都耶那,其中打磨镜片的师傅很多都白发苍苍,大家一起聊聊发现从学校毕业至今他们一直从事该职业,自我感觉不错就好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一线工人年纪很大应该很正常,国家应该支持,否则工匠精神怎么发展


一个想退休的中年人


是金子,总会发亮。


勒迪克斯


才学会ARM,不容易。从汇编到C,再弄ARM,真是锻炼人的意志。


Gary2890


熟能生巧!顺便陶冶别的情操吧!说明你很专一!我儿子做了不到一年就死活辞职了,受不了一天到晚像机器一样坐在那里,气死我了。


YYYY体温计


看你写什么了,如果还是增删改查那就差点意思了。这个年纪搞编译器、OS内核、服务器框架刚刚好


用户149070919


话说国外的程序员,50左右的都不少。为何到了中国过了40都算大的了?这一点我很不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