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说起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那绝对是非繁华鼎盛的唐代莫属了。虽说,大唐帝国自开国以来一直到彻底覆灭,总共只有289年的历史(历经21位帝王)。但是,大唐帝国在当时世界上那绝对是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唐代之后海外诸国皆称中国人为唐人便能看出一二了。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唐人街

而且,从唐代时期我国的国力强弱来看亦是如此。当时的大唐帝国不仅经济非常发达,同时在社会、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也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方面,那更是非常之频繁。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唐玄宗剧照

譬如,朝鲜、日本等周边小国便都是大唐帝国的附属国。而且,唐朝跟阿拉伯地区的诸国也有频繁的来往。据史籍记载,当时世界上向大唐帝国朝贡的国家就多达300多个。直至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时期,光是藩属国的数量有70多个。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长安城

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候唐朝的大都市长安和洛阳,绝对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就以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为例,当时汇聚在这座都市中的人便是来自于世界各地。其中除了来自日本、朝鲜等附属国的遣唐使之外,甚至还有被称作“昆仑奴”的黑人。譬如,从2019年6月27号起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他便是“昆仑奴”出身。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长安十二时辰》昆仑奴葛老

关于唐代有“昆仑奴”(也就是黑人)的说法,那可不是小编在这里跟大家信口开河。早在《旧唐书·南蛮传》中便有过对与此事的记载,这部史书中曾明确说道:“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当然,从史书对于这些“卷发黑身”的黑人记载来看,单是“昆仑奴”这个称谓中的“奴”字,便足以证明这个肤色黝黑的特殊群体在唐代时期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是处在社会的底层。换句话说,这些“昆仑奴”在唐代的阶级地位应当是属于“奴隶”阶级。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昆仑奴壁画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从现代发掘的唐朝贵族陵墓来看,其中很多都有大量与“昆仑奴”有关的壁画。由此可见,“昆仑奴”在唐代虽说是奴隶阶级,可他们似乎也是奴隶中备受追捧的存在。通俗一点讲,“昆仑奴”在唐代“奴隶”中应该算得上是热销货了。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昆仑奴俑

那么问题来了,唐代时期的世界航海技术并不算发达,这些出现在长安的黑人真的是来自遥远的非洲吗?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玄奘

要知道唐代玄奘法师去了一趟印度半岛,一次往返就用尽了大半生的光阴。所以说从现实角度考虑,我国唐代时期的昆仑奴应该不是来自非洲大陆。那么唐代的黑人“昆仑奴”既然不是来自于非洲,他们的故乡又究竟在哪里呢?

根据丁福保所著的《佛学大辞典》记述,“昆仑”指的其实就是“昆仑国”,亦是南海诸国的总称。也就是说现在的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全都属于“昆仑”这个范畴。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故乡不是非洲,而是这个岛

昆仑奴剧照

除此之外,有一些学者还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昆仑”还有一个特定的指向,那便是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越南胡志明市)。因为这里在公元三世纪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规模化的奴隶市场,而该市场的主要客户正是中国的达官显贵。至于那些皮肤黝黑的奴隶,则是从马来半岛抓捕来的尼格利陀人。

可能许多朋友还不知道,尼格利陀人也是亚洲人种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大洋洲地区的一些些岛屿。他们看起来跟非洲的黑人一样也拥有一身黝黑的皮肤,只不过在身材方面比非洲黑人矮小一些罢了。所以说,《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黑人葛老,其故乡并不是非洲。而唐代历史上所记载的昆仑奴,从本质上来讲应该也是跟我们生活在一片大陆上的亚洲同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